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平菇
9005800000033

第33章 平菇阳畦栽培有哪些特点?

阳畦栽培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产量高,能在春秋和初冬栽培。具体做法如下:

(1)选择背风向阳、坐北朝南的地方东西走向做畦。畦一般北高南低,两墙的高低差15~20厘米。

(2)阳畦的长度宜短不宜长,一般5米左右。方便管理,病虫害侵染菇床时易于控制,有利于均匀出菇。

(3)阳畦的宽度宜窄不宜宽,一般为1~1.2米。畦面过宽,中部培养料透气性差,发菌不良,出菇迟且稀,采收管理也不方便。

(4)阳畦的深浅应视当地气温和干湿条件而异。通常秋冬栽培的阳畦要深,以利防冻保温;春季栽培的阳畦宜浅,以利菇床散热;土壤湿润、多雨的地区,阳畦要浅;土壤干燥少雨的地区,阳畦要深,以利菇床内的湿度调节。一般来说,我国南方畦深以10~20厘米,北方畦深以30~40厘米为宜。

图14阳畦示意图

(5)阳畦的底部通常是平底,但平底畦产菇期常会出现沿畦边四周出菇早且多,而畦中部出菇迟且稀的现象。为了防止以上现象的发生,常将畦底部改做成墩式、埂式和龟背形。埂式底是在筑畦时,于畦池中部留下1条或2条与畦长相等,高度均在10厘米左右的土埂,也可沿畦一头每隔50厘米左右留筑1条土埂,把大阳畦分成若干个小阳畦;墩式底是在筑畦时,沿畦中线每隔40厘米左右,留筑1个高10厘米左右,宽25厘米大小的圆形或方形土墩。此墩既可踏脚,又利于培养料的透气和调温;龟背形底是在筑畦时,使畦底中部略高,形似龟背。这样中部铺料较薄,透气性能大大改善(如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