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彬县政协志
9021000000065

第65章 经验材料(5)

所谓提案的科学性,指的是提案的提出必须唯物、客观、准确、具体,要有事实依据,并且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提出科学的建议、意见或要求。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在撰写提案之前,做认真、扎实、细致的调查工作,才能增强提案的科学性。在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县政府提出建设11万亩柿子园的宏伟规划。并征求各方面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县政协及时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比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议县委、县政府调整规划,并重视解决树种单一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及时采纳政协意见,将规划修改为柿子园8万亩,核桃园2万亩,红枣园1万亩,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拥护。

二、搞好前期调查,增强提案的可行性

政协提案,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提案应该充分考虑所提的建议、意见有没有实施的条件和可能,即有没有可操作性。彬县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上下的齐心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试点工作更深入地开展。对此,县政协组织人员,会同县卫生部门,深入部分乡村户、医院和医保办,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实事求是建言献策。根据政协建议,县委、县政府批示相关部门抓好改进工作。一是广电部门开辟电视专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知识。二是卫生部门协调有关方面研究解决单病种偏少、住院起付线偏高的问题。由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医疗保险的热情高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近年来,每年提案60至90件,办结率均达到95%以上。

三、搞好前期调查,增强提案的有效性

提案是政协委员为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方式,为党委、政府建言的重要载体。随着彬县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区垃圾也日渐增多,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健康,也给市容卫生管理增加了难度,群众反映强烈。政协委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场的提案。由于这一提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抓住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被县政府采纳,并交由县环保局牵头办理。在办理单位的努力下,预计总投资8536万元的垃圾处理场已完成投资35万元,规划定点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招标。这一工程的建成,无疑为优化彬县城区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搞好前期调查,增强提案的宏观性

政协提案所涉及的范围宽广,但更重要的是抓宏观,议大事,从宏观角度撰写提案。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各级共同关注的大事。县政协组织人员,利用一周时间,深入我县北极、新民、底店、城关等乡镇以及公安机关、部分中小学和一些村组,采取座谈、走访、查阅档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的提案,并提出“倡导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净化未成年人的生存空间和成长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的引导,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等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采纳,批示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工作。广电部门在电视上开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栏,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教育部门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定下发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意见。部分中小学开展“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的教育活动,并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学校、家庭的沟通和交流,对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五、搞好前期调查,增强提案的前瞻性

提案的前瞻性是指提案要立足当前,思考未来,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关于利用西庙头林场天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提案,就是政协委员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较有前瞻性的提案。彬县西庙头林场植被茂盛,又与“侍郎湖”紧邻,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青山绿水更是一幅绝佳的山水画。每逢盛夏,从城市到此垂钓、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由于尚未开发,使游客很难尽兴。面对这一情况,部分政协委员便实地考察,提出这一提案。同时,又提出“规划到位,多轮驱动,分步实施”的开发原则,建议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逐步实施。这一提案当前虽然不能完全实施,但却符合彬县建设旅游大县的必然趋势。

我们始终要求委员在提案时做好前期调查工作,选题要准,调研要深,分析要透,建议要实,因而在委员中产生较大反响。政协委员针对“三个文明” 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抓住关键问题,形成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操作性、建设性的提案,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此文获得2004年陕西省政协理论征文三等奖)

撰写文史资料应把握的重点

政协彬县委员会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如何发挥其“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认为,重点应在征集、编撰、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征集范围要广。文史资料作为总结历史,惠鉴后人的文化资源之一,其关键在搞好征集。征集要做到“三要、四不、三给”。“三要”即要真实,要具体,要大胆直书;“四不”即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不拘观点,不扣帽子;“三给”即给稿酬,给帮助,给予尊重。其征集的范围要广,内容要全,事实要真。既要有历史的资料,又要有现在的素材,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既要有政治、经济、文化资料,又要有人文、地理、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史料。

记述要实事求是。文史资料的生命在于“真”,在于“实”,这样才能存之久远,经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此,征集的资料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到“三亲”(亲见、亲闻、亲历),如实反映历史,再现历史。记载时要做到“三多三少”,即在语言上多陈述,少议论;记人写事上多写实,少写虚;在文体风格上多一些朴实,少一些浮华。彬县《文史资料》第二辑涉及解放后及“文革”中一些事,距离现代时间近,牵扯重大政治运动的人和事较多,特别是“文革”中执行错误路线的人有些还健在,稍有差错和疏漏,或者是资料不真实、有出入,都会影响团结。因此,我们在编撰时,严把资料审核关,严格鉴别,考证核实,删繁就简,去虚存真,出版的资料真实,客观公正,不但对历史、对读者、对作者负责,而且达到了稳定团结的社会效果,发挥了文史资料的作用。

选材要突出特色。文史资料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般历史资料的共同属性,还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在反映人、物、事件上的深度。一般地讲,一篇文史资料只写一个人,或者只写一种物、一件事,它不反映历史的“面”,只反映历史的“点”。因此,要选准角度,突出特色,挖掘地方特点,颂扬县内历史人物。切忌取材泛滥,挖掘不深。如彬县文史资料第五辑——《果乡彬州》以地方特产梨、晋枣为题材,突出彬县优势,为外地人认识和了解彬县梨果、促进果业生产发挥资政作用。

编撰要讲求质量。质量是文史资料的生命力所在。文史资料编撰不但要广征博采,要求数量,还要讲求质量,追求精品。要在广泛征集大量文史素材的前提下,确定篇目布局,对史实进行调查研究,去伪存真。要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精选精编,做到“四不选”,即观点不鲜明不选,史料不准确不选,内容与历史有出入不选,事件表述不清楚不选。在形式上要充分体现文字精炼,体裁多样,以“三亲”史料为主体,兼容历史轶闻、人物传记、民俗风情及颂扬地方风物为一体,体现用之当代,惠及后世的作用。在编撰程序上,先登记,再初审,认真组稿,核对事实,做到“宁缺勿滥”,保证史料的质量。

总之,文史资料工作只要以征集、编撰、提高质量为重点,收集、编辑出版的史料才有可读性,也才能真正达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