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柴鸡养殖效益低下的原因
一、市场因素
柴鸡养殖户通常养殖规模小,未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产品销售往往仅限于当地市场,并且以初级产品形式销售,市场波动起伏大,在本地有限的市场上往往供过于求,竞相压价造成亏损。建议养殖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做好销售组织工作。
二、品种因素
品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水平的高低,只有选择市场适销对路、生产性能好和健康无病的雏鸡,辅以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少农户往往图便宜购买品质次、来源不可靠的雏鸡,结果生产性能低,多病难养,效益差。建议到信誉好的大型种禽场购买雏鸡。
三、环境因素
设施设备不健全,无法满足柴鸡生产的正常要求。例如,育雏期间需要严格的环境控制,有的鸡场由于设备条件差,往往温度控制不好,温度过高或过低,或昼夜温差过大,雏鸡无法适应而生病死亡;或者为了追求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导致鸡舍内空气污浊,氨气浓度过大,从而诱发各类疾病。
四、饲料因素
在规模养殖情况下,柴鸡的营养几乎全部来自饲料,由此对饲料的要求较高。不少农户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大量使用价格低、质量差的饲料或原料,不按营养标准配制,或者混合不匀,结果营养达不到要求,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或者不按饲养标准,盲目更改配方,凭感觉随意改变营养水平,企图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导致饲料浪费,造成营养失调。也有的养殖户对饲料厂商和产品缺乏信任,或者采购的原料批量过小,致使经常更换饲料,饲料的稳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五、疾病因素
一些养殖户缺乏疾病防治观念,轻防重治,预防措施不到位,不注意经常性清扫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卫生状况差,对病鸡不能及时隔离治疗和淘汰,细菌、病毒大量存在,防疫程序不当或执行不严格,经常漏掉重要疫苗的接种,所用疫苗质量不可靠,疫苗存放和管理混乱,最终导致防疫失败,造成重大损失。鸡群发病后不能及早发现诊治,用药不当。
六、管理因素
主要体现在养殖者缺乏全面的饲养管理
技术,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甚至出现管理失误。如有的不能根据鸡群的阶段变化,采取及时更换饲料、限饲和补钙等措施,使鸡群出现营养不良或过肥;光照制度和强度不合理,有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不够,不能有效刺激产蛋,有的光照过强或补光时间太长,影响鸡只的产蛋和休息等等。
(第二节)开发柴鸡的策略
柴鸡养殖开发,不仅要从养殖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而且还需从市场经营层面综合考虑。
一、研究市场需求,搞好市场定位
国内对优质柴鸡的市场需求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品质更好的柴鸡产品;二是消费者追求健康、安全、营养的意识增强,对绿色、天然和具有良好风味口感的柴鸡产品需求逐渐增长;三是饮食习惯和文化的影响,特定区域和人群长期形成某种相对固定的消费嗜好,成为消费习惯。当然,有时也受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甚至流行时尚的影响。对此必须予以研究,在养殖之前就应搞好市场定位,提高对市场的针对性。
对国内市场的定位,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区域性市场定位,国内大中城市购买力强,应作为养殖开发柴鸡产品的主要市场;二是消费群体定位,按消费群体的阶层,可按高、中、低收入细分市场策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确定产品的级别、价格、包装等,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二、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独有品种、饲料资源、养殖环境和设施,往往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品质,建立市场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优势。
选择柴鸡品种应视市场需求而定,国内外不同时期和区域的市场需求有所不同,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例如华南地区的消费者比较喜欢体矮、肥嫩的三黄鸡,而且性成熟前后的母鸡最受欢迎,售价最高。华北地区的人们多喜欢个头大的公鸡,毛色红黄者最佳,对个体小的三黄鸡兴趣不大。柴鸡鸡蛋市场不同于普通鸡蛋,往往按枚出售,并且蛋重在40~50克的小形粉色鸡蛋最受欢迎。
三、适度规模,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现代畜牧生产的趋势是专业化、标准化,是建立在一定饲养规模基础上的。养殖柴鸡也是如此,将养殖少量柴鸡作为一种副业,技术管理和养殖效果得不到保证,局限性较大。养殖者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宜的品种,采取规范的技术,适度规模养殖,并按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四、保障质量,树立品牌,诚信经营
较高的内在质量是柴鸡产品的核心,养殖柴鸡要遵循柴鸡的生产规律,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照搬养殖普通肉鸡和蛋鸡的方法,应注意从饲养环境、饲养方式、饲料配方、养殖密度、疫病控制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保证柴鸡健康和产品质量,着力打好优质牌、绿色牌、无公害牌,宁肯牺牲产量和增加成本,也不要降低质量。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创立、经营品牌,诚信为本,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高额回报。
五、注重信息和宣传,及时把握商机
现代柴鸡养殖与过去养鸡的最大不同之一,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信息的获取和产品的宣传对生产者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者要善于运用电话、报刊、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及时获取有关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并采取适当方式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及时把握市场机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六、注重技术合作与革新,提高技术含量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技术领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柴鸡生产者应注意利用订阅专业书刊、上网、参加产品交易会和技术交流会等各种机会,不断学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在养殖实践中加以发展创新,尽量与同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技术信息交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七、实施产业化经营,规避市场风险
有条件的地区和养殖场户,可以尝试走柴鸡产业化开发的路子,不仅仅局限于养鸡卖鸡(蛋),而是从种鸡选育、孵化育雏、育成育肥、鸡(蛋)
运销、产品深加工、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特色餐饮旅游开发等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以利于延伸产业化链条,实现挖潜增效,分摊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