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婢
911500000211

第211章

侍女赶紧刹住凌乱的脚步,喃喃地应道:“----,是---,是皇上奴才见到皇上圣驾到了我们宁凤殿!”

皇太后闻言不由得一愣,却是想不透皇帝为何在这个时辰驾临宁凤殿?

“佳喜,你利落一点!”太后赶紧令那佳喜尽快为她整理好衣冠,她在皇上跟前向来都是一副整洁、端庄的模样,此刻皇上突然驾临,她也绝不容许皇上见着她这位母后衣冠不整的模样,令她多年来树立在皇帝跟前的威仪形象一朝尽丧。

一名身穿龙袍马褂的气宇男子风风火火地驾临宁凤大殿,打破了殿内清晨的平静。

他屏退左右侍卫的跟随,独自己一人在这庄严的殿内匆匆地走过了一个院又走过一个内殿,守卫森严的宁凤殿内,守卫众多,但一路上无人敢上前阻拦,畅行无阻地来到了皇太后的寝室前。

平日里习惯慢条斯理的皇太后此刻匆匆地披上她身份象征的凤冠霞帔,脚上刚蹬上那金线玉履,尚未站起来照一照镜子就见皇帝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皇上圣安!”寝室内众侍从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纷纷躬身下跪向这名紧蹙着眉宇、冷着脸的伟岸男子请安。

男子却不予以理会,径直向端坐在软椅上的皇太后追问道:“母后为何要对朕殿上的侍从随意刑罚?”

太后见他大清早的来到她宁凤殿,见着自己非但不先问安,还一出言就是毫不客气的质问,不由得万分微恼。

还道他为何在此时此刻驾临她凤宁殿,不想竟是为他那几个小奴才兴师问罪来了,她万万没想到皇上会为这么几个卑微、低贱的奴才,不顾及礼仪之道竟直截了当地跑来当面向她质问,她知道平日里皇上是敬她却不惧她,但这也太不将她这位母后放在眼里了。

此刻皇太后虽内心恼怒却她却依然不动声色,极力保持着清雅的淡然态度,对着皇帝避轻就重地说道:

“皇上在这个时辰不去准备上早朝的事宜,而出现在哀家的宁凤宫,似乎不太合乎礼法喔。”

“母后--!”皇帝容忍不了她的拐弯抹角,竟毫不客气地对着她大吼了一声,令这名尊贵的妇人那张老脸一瞬间恼羞成怒,顿时面红耳赤。

她虽然极力保持着淡然处之的态度,但见她说话之时那一字一句、咬牙切齿的模样依然能瞧得出她已然恼怒不安的心态:

“皇上是睡糊涂了吧?要不要在哀家这儿喝杯醒神杯。”她此话说完,见皇帝冷眉过来,她曾几何时在皇帝跟前受过如此对待,不同得更恼,于是咄咄逼人地向跟前的男子说教道:

“皇上可知你乃是君临天下之国君,堂堂九五之尊此刻不为国家大事、不为天下社稷却只是单单是为了几名卑微下贱的奴才,竟大清早的跑到宁凤殿来质问本宫?”

她虽是一名妇人,但多年来尊贵的身份造就了她身上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仪气度,短短几句话说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令人没有回驳的余地。

换着别人被她如此质问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早已双脚都软了。但见这位挺直着身板的站立在她跟前的皇帝却不为所动,依然面不改色地沉着那冷若冰霜的脸毫不留情地回她道:

“母后是六宫之首,自然宫中所有的奴才都归母后权衡赏罚,但这也仅限于皇宫。朕希望往后对于朕殿上奴才的赏罚还是由朕来处理比较好,母后认为呢?”

殿上众人闻言都颇为诧异,多年来皇上对这皇太后还是尊敬有加的,虽不见两人是如何的母子情深,但皇上和太后两人的相处都是互相尊重的,几乎从来没有见他们两人有红过一次脸,顶撞过一句不对听的话。不料此刻两人的语言间竟互不相让,透着暗藏愠火之意味。

太后闻得皇帝一言不由得语塞,她暗中观察着眼前这个她看着一步一步长大成男子汉的天子,见他五官凝结,似有火恼引致冲动之嫌疑,已不复往日的理智。

看来这个皇上此刻不知受了什么刺激竟与她平日所认识的皇上甚是有距离,阅人无数甚人在先帝在位之时,这位皇太后就以善解人意的特质特别讨先帝的欢喜。此刻她不由得渐渐冷静下来,她也深明此刻不能再与皇帝语言之间继续抗恒下去,这样吸会影响到两人的和睦,衡量利弊之下她淡淡地开口说道:

“哀家自然知道皇上的作风,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赏罚分明,只是哀家以为皇上日理万机,怕疏于对底下奴才的控制,令他们越发无法无天,这才代为管教一下,既然皇上不喜,哀家日后自会少理。”

他闻言,态度也软了下来,他开口道:“总之以后朕殿上的事宜母后就少管吧!”语毕他看了一眼众人:

“摆驾!”说完,仅象征性地向他的母后颔首,转身已然挥抽而去。

“恭送皇上!”宁凤殿上众侍从见状又匆匆向她行礼。

皇太后见状不由得心头烦闷,顿觉得内心积忧郁,只觉得头上凤冠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不由得将心底没法发泄出来的怒火往身旁之人冲去。

“佳喜!你愣着干什么,快将哀家头上这东西拿下来,重得要命,想要将哀家压死不成。”

这佳喜自然看出太后不喜,平日他这当奴才的已经是战战兢兢、百般讨好手法用尽了,此刻太后心情不舒畅,他更加是也不敢悖恁她半分,乖乖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好不容易戴上去的凤冠霞帔重新拿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