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婢
911500000252

第252章

每当她读书之时,总能抛开一切的烦恼,一下子进入书中的世界,在她的人生之中,书中不志在颜如玉,亦不志在黄金屋,而是志在于那一分一刻心灵的净化。

此刻她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上厚厚书册当中的白纸黑字,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从农户中走出来从军的小伙子,不甘于一世的农耕生活的平淡,总觉得外头的花花世界吸引人。

在一次朝廷招兵买马之时,他自愿从了军,从此他随着军队到处参站,表现英勇无比。渐渐地他从一个无名小卒升至一个小将领,再成了大将军,每日过着烟雾弥漫,刀里来刀里去的日子而乐不知疲。

但岂料他立的功越多引来同僚的忌恨就越多,他渐渐地将精力从驰骋战场转为为朝廷的名禄而奔走。

日子渐长,他年岁也渐长,金钱地位皆一样不缺,但但却渐渐疲于应付官场斗争。

一次他自动请樱领着三万大军去剿灭叛军,却在一次单身前往敌地侦察之时,迷失了方向走到了一处景色天然、河水静谧、意境绝佳的田园之地。

那里一家家农户正在收割着黄金稻穗,男子勤恳地劳作,女人在旁送茶递水,而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到处玩耍,好一幅乐也融融的温馨景象,不由得令他怀念起儿时的农户生活。

官声的尔虞我诈已经令他无比的厌倦,这里有着他所久违的安宁,他突然感悟到男耕女织这些才是他想要过的生活。

他瞬间泪流满面,原来自己寻寻觅觅,这田园的宁静才是他所追求。

于是他得胜归朝之后,就拟本向皇帝请辞,自此回归田园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董秀看到这儿,眼低掩不住的欣羡及向往,她时常也会不切实际地想像着,有一天会被放出宫外,然后她就会寻找一个宁静的农家之地,以种种田、养养花草维生。如果可以的话还要将她的亲爹、亲娘寻回来,一家过着甜甜美美的生活。

但这些也权限于她作作梦,而且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对于册上的主人公她是发自内心的欣羡,对于书册上描写的田园生活却是无比的向往的生活。

她缓缓地放下手中的书册,闭目想像着田园的风光,嘴角不由得轻轻扬起------

此刻是她最能放松自己的美好时光,然而越是珍贵的时光却似乎过得越快,当正她出神之际,一名宫女从阶梯中走了上来,向她通传皇上已然从早朝上归来,现已移驾松书殿,请她前往松书殿陪膳。

现在皇上无论是早膳还是晚膳都得通传她前往一同用膳,偶尔的几次没有传她的时候,皇帝不是去了陪皇太后进膳、就是出了宫外。

刚开始那几日董秀在他跟前与他同食一桌佳肴,那当真是难以下咽,食不知味,渐渐的过了这些日子她也习惯了。

董秀无耐地让她们为她整理仪容,现在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她也不再挣扎,任由这些宫女为她梳妆打扮,但她始终不肯穿戴得过于奢华,装扮依然是以简朴为主。

轿子抬至松书殿,她走过宽大的走廊,所经之地,一排排的侍从及宫女皆向她向鞠躬行礼,已经全然将她列为皇上的宠妃------一个幸运的女子、一个幸运的奴才之列。

以前她跪人,现在人跪她,天上地下的落差太大,令董秀甚是不自在,别人眼中的幸运,在她看来却偏偏是不幸。

皇帝在餐桌前等候着她,见到她到来不由得舒展眉心。

一名侍女连忙为她拉开了凳子好让她坐在皇帝身边,而后就欠欠身退了下去。

此刻的殿上除了她和皇帝两人外,半个侍从也没有,与皇帝从前用膳时那众人簇拥的景象大不相同。

那一次,是皇帝第二次要求她过去陪膳的时候吧,她以不习惯他人在身旁一筷子一勺子的伺候而吃不下饭的理由拒绝了与皇帝同席,岂料皇帝却毫不犹豫地将所有侍膳的侍从都屏退了。

从此以后两人就以普通人家用膳的方式进膳,自己用筷,她诧异于他这个冒然的决定,也无耐于他这冒然的决定。

皇帝用餐的距规是书册上有条文记载的,他岂可说改就改,以这种方式进膳的日子她估计不会长久。

现在的皇帝对她是呵护之至,皇帝过于宠溺一名女子---这样的事情在她所读的书册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书册也有言:帝王薄情,一个帝王对于一名女子的留恋是不会太长久。

她时常猜想,皇帝可能是惊艳于她的外貌,被她的外表所吸引才会如此。

要知道每当清晨她坐在铜镜之前望着镜片,偶尔亦会失神,然而皇帝坐拥的女子当中,拥有倾国倾城之貌的女子也不是没有,为何就对她如此呢?

兴许是她的抵死不从让眼前的男子觉得新鲜,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这也是天下男人的通病。

假若她哪一天乖乖地从了他之后,也许他对她的热度就会随之烟消云散,她的平静日子就会重新归来。或许有一天她能像云娘娘那般被撵到篱台也不错,但她董秀决不愿像云娘娘那般为一个男人而疯,为一个男人而癫。

董秀想通一层是一回事,让她去实行却又是另一回事,她不愿用自己的肉体来换取平静的生活,这跟一个用肉体与男人交易的妓女有什么不同,不同的至多是妓女要的是金钱,而她要的是自由而已,那-----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侮辱。

(各位,宫婢今日被列为一品红文,多亏了各位的支持和鼓励才有这样的成绩,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