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婢
911500000471

第471章

戴着红头巾的新娘子下轿的那一刻,人群迅速地沸扬起来,你推我挤的都赶着凑上去观看。

董秀静静地站在一角,远远的隔着人群看着新郎背着新娘子从村口背进巷子,心中是一阵莫名的感动以及欣羡----这就是平凡人家的婚礼,是一个女人生平最为期待的一刻。

她的心不由得泛起一丝的酸楚,随即她不由得想起自己男人的脸孔,忆起他爱宠,心底的那一丝的遗憾突然就一扫而空。

是啊---即使没有这隆重的仪式,但她现在拥有他的爱,已经是最为幸运的,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想到这---一扫心中的阴霾,她欢喜地提着裙罢走进巷子里头,打算也凑一凑这热闹,去看看新人拜堂成亲----

在众人的见证之下那繁缛的拜堂之礼礼成了,新嫁娘在一片起哄声中被送进了洞房,贤接着就该是喝贺郎酒了。

贺喜的筵席由村头的祠堂一直排到了村尾,人们高高兴兴地入席就座,统计罢了二十多桌,桌桌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宾客们在等待着菜肴上桌的期间,皆在席间相互谈笑风生着。

菜肴逐一摆上了桌,尽管是菜多肉少,但菜式做得用心,菜一端上桌就香气四溢,引人食指大动。

十人围成一桌,席间你有你说,我有我说,都高兴、都欢喜着,一时间人声鼎沸。

喜酒、喜酒,席间自然少不了酒;酒只备多,不备少,因此这一坛坛的陈酒端上桌了,酒塞一开,酒香迅速扑面而来。

向来不喜酒的董秀也不由得被这飘散在空中的香气吸引住了,好奇地抬头向那酒坛上望了一眼,与她围成一桌的倪大娘见状,含笑着问她道:“香吧?”

“嗯!”她由衷地点点头。

倪大娘无比热情地给她讲解着这酒的来由----

原来庄稼人的喜酒可不简单,一般农户人家会在儿子出生后的两三年间,父母就为儿子酿造好未来的喜酒。这一放就是十几年,一直存到儿子取亲的那一天,这封存多年的酒才能开封。

而李大娘家的儿子到了而立之年才娶亲,因此眼前的这些都是二、三十年的陈酿好酒,能不香么?

“来,娘子,你也尝一尝。”倪大娘一边说着,一边端起酒坛欲往摆放在董秀跟前的碗内倒酒。董秀见状赶紧用手复在碗面并紧张地阻止她道:“不---不---。”

倪大娘疑惑地停下了下来,但见董秀冲着她笑了笑,并抱歉地说道:“大娘,我不能喝酒的,这酒味香,我闻一闻香就行了。”

“娘子,这可是贺郎酒啊,你可得赏个脸,喝上一碗!”倪大娘劝说着她。

“是啊,这多好的酒啊,不喝就亏了。”倪大娘身旁的妇人也劝说着她。

“是啊,这是米酿,喝一小碗并不伤人。”众人都盛意拳拳的。

董秀只得抱歉地说道:“不是的,各位大嫂,我这胃不好、不争气,但凡喝上一口酒都会犯酸犯痛,所以我真的不能喝。”

众人见她如此说,也不好再逼她,只得说道:“那行,那娘子就以茶代酒吧。都一样的,一样的。”

倪大娘好心地给她跟前的空碗盛满了茶水。

各围、各桌的陈醇都开了封,米酒的醇香味道令人神醉,每人跟前的碗上都盛满了白酒,新郎领着新娘子出来了,这一对身穿喜服的新人须逐桌逐位地给长辈们和来贺喜的宾客们斟酒、敬酒。

人们大口大口地喝着酒、吃着菜、道着贺,好生欢喜。

这陈酒甚烈,许多妇人都是浅尝即止,而一些贪杯的汉子就大口大口地喝着,趁着这些机会---只求一醉方休,就连那些能走能跳的几岁小童也被喂上了几口,沾沾这喜气。

只有董秀丝毫不碰酒,端坐在桌上,偶尔举筷进食一小口,淡然优雅地将眼前的热闹景象纳入眼底。

一旁的倪大娘几口酒进肚,总拉着董秀没完没了地闲聊着,董秀也用心地聆听着,偶尔回她一句,两人这般答着腔。

那对新人从村头的酒桌上一路敬酒到了这边来,终于来到了这一桌,众人都放下了碗筷,纷纷端起盛着酒水的碗子来回敬这对新人。

董秀也端起了桌上的那个碗来,倪大娘已经好心地将她碗中的茶水换上了白开水,好让她能蒙混过关。

“来----来---李忠啊,新娘子长得真有福气,你有福了,恭喜恭喜!”

“百年好合---”

“早生贵子---”

席间的宾客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喜庆的祝贺词,虽每一桌的祝贺都如同一辙,然而新郎官却依旧很是受落,声声称谢,并高高兴兴地与众人碰碗,大口大口地喝下了。

倒是那站在他身旁的新娘子就显得较为腼腆,怯怯地敬着酒,话也不敢多说。

董秀与新人碰了碰碗,并淡淡地喝上了一口,正欲复身坐下来之际。

突然闻得一把声音说挑着理地说道:“这位娘子真是不够意思,怎么能用开水代替白酒呢?”

董秀闻言愕然地抬头来,望向说话之人,但见说话的竟是昨天的那个无赖,此刻他只被董秀责任了的手还扎着块白布,他端着碗站在新郎官的身旁,一脸看好戏的模样望着她。

今天的气氛这般的喜庆,董秀早就忘记了这一号人物,此刻突然见着了那张恶心的脸,,脑袋‘嗡!’的一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