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心锁玉
912900000010

第10章

“唉……”胤祥长叹一声,“你不说我都忘了。”

诸位王爷阿哥自小便跟随谙达学习骑射,个个都是会一些武艺的,只不过众人之中,唯独要数胤禛的最为高强,不论是骑马射箭,还是内功心法,皆非其他人可比。

就连康熙,亦不止一次夸他:“诸位皇子之中,惟有老四颇有我当年之风。”

水溶对他们几人间偶尔的斗嘴也是习以为常,只是在一旁微微含笑,并不插话。

直到室中安静下来,这才与胤禛道:“四爷那天若是没事,便请前来观礼吧!家母和明澈都欢迎之至。”

“嗯,恭喜。”胤禛淡淡地应了一声,脸上依旧是亘古不变的寒冰,然而这一声“恭喜”却是出自肺腑。

水溶点头笑道:“多谢。”

两人说话的当儿,胤礼和冯紫英也将喜帖翻开完毕,又递给了近朱,好让他收回原处。

冯紫英笑道:“原来是宝玉的表妹,常听他说这位林姑娘如何博学多才,颇有灵气,王爷得此佳人,犹如多了一位闺房知己,当真可喜可贺!”

水溶淡淡一笑:“多谢少将军!”

冯紫英说完,忽想起一事,因道:“素日里常听宝玉说起这位表妹,言语之间似是甚为心折。却如何……”

他话未说完,胤祥忙抚掌笑道:“好你个水明澈!原来却是夺人所爱呀!”

话落,一旁的胤禛冷冷地道:“胡闹!”

胤祥回头,只见胤禛已沉下了脸,遂朝着水溶吐吐舌,不再说话。

水溶不禁失笑,又想起他方才之话,于是摇摇头,正色道:“十三爷有所不知,宝二爷如今重病在床,已经由家中祖母做主,和薛家的姑娘说了亲了,原是他和林姑娘已然无缘,家母这才替明澈上门求亲,倒也算不上是夺人所爱!”

他秉性温和,又兼一身傲骨,素来不屑于和旁人解释什么。今日不知为何,听见胤祥那句“夺人所爱”竟是十分不舒服,于是在自己都诧异的情况下,缓缓地解释了一堆。

话落,胤祥方才被胤禛那么一喝,倒是不敢再开口。反倒是胤禄生性爽直,忍不住呵呵笑道:“原来明澈并非夺人所爱,而是夺己之所爱呀!”

话落,顿时在场诸人除了胤禛和水溶,尽皆全笑了起来。

水溶听罢,无奈地揉揉恶心,无奈一笑,却也懒得再说了。

这几人联想这般丰富,自己再说下去,只怕他们也会想岔了,还是不说为妙。

众人笑了一阵,眼见胤禛还是一副冰冷的样子,遂慢慢收了笑意,不提此事。

过了一会儿,近墨从外头进来,见了胤禛,低头道:“爷……”

胤禛因问道:“那几人如何了?”

“回爷的话,就在方才,他们一个个全都承受不住,尽都晕了过去了。”

“嗯,”胤禛凤目慢慢地眯起,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冷冷地开口,吩咐道:“用冷水泼醒,继续审。令他们看仔细了,不可让他们自尽了。”

“是,爷!”近墨恭谨地应了一声,复又退了出去。

待他下去,胤祥见胤禛神情比方才又冷上几分,因问道:“四哥,可是又抓了刺客?”

“嗯,昨儿个晚上又潜进来了一批。”胤禛漫不经心地道,似是在说一件极寻常的事一般。

胤祥却是立时紧张起来,忙问道:“那四哥没什么事吧?可受伤了?”

“没。”胤禛缓缓摇头,依旧是惜字如金。

胤祥倒也习惯了他这个样子,于是又问道:“可查出了是谁派来的?”

胤禛摇摇头:“正在审问。”

“嘿……”胤祥会意地一笑,脸上全是对那些人的同情,双眸中却是闪过一道狠色。

胤禛审问刺客的手段,他并非没有见过。

嘿嘿,那七七四十九种刑罚,种种可都是极为可怕的。

别说是小小的刺客了,怕是地狱的恶鬼,见了那些,亦是没有敢不招的。

因为,面对敌人,胤禛便如阿鼻地狱的修罗一般,令闻者害怕,见者丧胆。

几人于是又各自说了一会儿子话,这才将话转到别处。

却说金玉婚期日近,因宝玉依旧是未醒,身躯也不好挪动,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商量半天,礼是绝不可废的,想来想去,竟只有令贾环代替宝玉和宝钗拜堂。

原本王夫人因不喜贾环,想要换成贾兰,却因贾母一句“兄弟尚在,又岂可令侄子替的?”

遂只好应了。心中却暗自盼望着,宝玉能在大婚那日醒过来。

而薛姨妈,见也没有其它的法子,也只得同意。

于是又回去说与宝钗听了,恐她心中不快,又细细地劝慰了一番。倒是宝钗反安慰她道:“妈妈既应了这门婚事,原该想到会有此事。妈妈且管放心罢,我已知晓了,都是自家亲戚,再无不谅解的道理。”

薛姨妈听她这般说,倒是慢慢放下心来,又想到这么懂事的女儿,眼看着便要嫁人了,不禁眼圈一红,心中感伤。

宝钗见了,忙转了话题,因问道:“我这些时日原不便再进园子,妈妈这几日进去,宝兄弟的病可好些了?还有林妹妹,快要大婚了,妈妈可别忘了寻空去瞧瞧她。”

薛姨妈点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道,昨日瞧完宝玉,原也顺道瞧过她了。气色不是很好,然而我和她说话,皆一一笑着应了。”

宝钗听了,心中亦是宽慰,点头道:“既如此,那我也便放心了。”

在园子里的这些年,黛玉的心思,她也是瞧出了几分的。原还因自己与宝玉之事担心她看不开,而今方才放下心来。

却听薛姨妈摇头叹道:“只是你宝兄弟,唉……眼看着半个多月过去了,虽说气色日渐红润,却只是不见醒。真真可把人愁死!”

宝钗听了,亦是心中叹息,一片失落。

然而因怕母亲担忧,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只是淡笑着安慰。

转眼间便是腊月十八——金玉的大婚之期。

一早便有元春从宫中命太监送来了如意等各种吉利物儿,又赏了几坛好酒。贾母等谢了恩,又请公公留下喝酒,却以宫中有事,耽误不得为由离去,于是又赏了双倍的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