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心锁玉
912900000214

第214章

“好!”胤禛淡淡道:“开始吧!”

那李三灯见胤禛言谈间气势不凡,说话又干脆利落,立时也不再跟他套近乎,忙命小厮将那盏高挂着的七彩琉璃灯取了下来,拿在手上,笑着念道:“蟾宫玉兔不思凡,猜一句诗。”

“长安一片月。”

“好!”周围之人立时便全都纷纷鼓起掌来,又大笑道:“李三灯,今日你可遇见高手了吧!”

李三灯虽略略诧异,然而很快担忧便一扫而空,泰然自若地笑道:“第二道,失礼于前,邀盟于后,此一时彼一时也。猜两个名人。”

“孔孟。”胤禛不假思索,再次缓缓地脱口而出。

周遭再次爆发了热烈的掌声,紫鹃等在一旁,亦齐齐与黛玉笑道:“夫人,爷真是厉害!”

黛玉微微一笑,这两个谜,说难也不是太难,然而要在瞬间便猜出来的,也是颇费功夫的。一边暗自为胤禛叫好,一边矛盾地希望,他不要全猜对才好!”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间胤禛又将第三、四、五道灯谜都猜出来了,很快地,便只剩最后一道了!

围观的人瞬间全都安静了下来,那李三灯也了悟胤禛是一个好手,心中暗暗后悔,然而有许多人在瞧着,此刻也是骑虎难下了,只好扯出一丝僵硬的笑容,笑道:“接下来,是最后一个谜面,这位爷听仔细了。”说着,他终于慢慢地念出了一直背对着众人的最后一道灯谜:“孔明定下空城计,苏秦能说六国平,六郎要斩亲生子,宗保不舍穆桂英。猜一句五言诗。”他原本有丝颓然的眼神,在看见众人听完谜面的反应后,瞬间便有了喜色,朝着一旁的伙计使了个志得意满的眼色,示意他马上便可以将彩灯挂回去了。

瞬间,众人便陷入了一片深思中,有人小声地喃喃道:“一句诗,是什么诗呢?这四句话一句一个典故,相互之间又毫无关联,却该从何下手呢?”

不仅众人,便是黛玉也微微蹙起了眉头,诚如方才那人所言,这四句话根本没什么关系,不论从什么方向来猜,都是不可能得一首诗的!再看胤禛,只见他也极为认真地思索着,再也不像方才那般瞬间便说出谜底。

那李三灯眼见胤禛迟迟没有开口,脸上的笑意愈深,又见今日的灯也卖得差不多了,遂与众人抱一抱拳道:“今日的猜谜便到这里了,待明年……”

“且慢!”话未说完,却被胤禛忽地出声打断。

“怎么,这位爷?这不是我舍不得给,而是您没有猜出来啊!真是可惜,今夜也就您一直猜到了最后一题呢!您也别难过,还请明年再来猜吧!”李三灯笑嘻嘻地假装大方道。

人群中原本大多有站在胤禛这一边的,然而此刻却又纷纷失望起来,皆叫唤道:“就是呢,愿赌服输!猜不出来便快快买灯认输吧!”

“福晋,他们太过分了!”柳萤和紫鹃等一时气急,连称呼也忘了改了!

黛玉却是对周遭一切不管不顾,只是微微抬头看着远处,静静地思索着。

孔明定下空城计,苏秦能说六国平,六郎要斩亲生子,宗保不舍穆桂英。

细读几遍的话,就会发现这句诗每句都可以猜出一个字来,而连起来便是一个成语,那就是:巧言令色。

可是,谜底却是一句五言诗,嗯,若是再反过来的话,巧言令色、巧言令色……

心念微转间,黛玉飞快地看向那盏七彩琉璃灯,正要开口说出谜底,谁知,却有人已抢先她一步。

“谜底是——七月谈秋景。孔明定下空城计,苏秦能说六国平,六郎要斩亲生子,宗保不舍穆桂英。原本是一个成语字谜,谜底应为:巧言令色。然而,巧言令色却同样又是另一句诗的谜底,那就是——七月谈秋景。不知在下解的可对呢?”夜风中,胤禛临风而立,一字一句,翩然笑道。

场中一时间静了一静,大家似乎都还在回想他方才的解释,紧接着,如雷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啪啪……”的掌声中,胤禛微微侧首,看向黛玉,四目相识间,皆是会心一笑。

李三灯的脸瞬间白了一白,咬咬牙,最终还是敌不过人多,慢慢地将七彩琉璃灯小心翼翼地拿着,送至胤禛跟前,道:“公子,请!”

胤禛含笑接过,李三灯略略沉吟,终于还是问出了心中一直所想的那句话:“这位爷,这盏琉璃灯虽精致,但瞧您衣着不凡,要什么要好看的灯没有,却为何偏要费尽力气,单单与小的过不去呢?”

胤禛将花灯递给黛玉,眼神一瞥,只见围观的人尚未散去,似是全都在等他的回话,唇角逸出一丝清冷的笑意,胤禛看向黛玉脸上的七彩光影,淡笑道:“老实说,我家中的资产,的确万千。不过,谁教我的妻子瞧上了你这盏琉璃灯呢?别说是一盏灯了,但凡她看上的东西,即便是天上的星星,我也会摘了下来亲手送给她的。”

四周的人渐渐散去,李三灯也早已嘀咕着自认倒霉收拾完摊子离开了,方才还热闹的大街,瞬间就安静下来。

天际明月如银盆,洒下一片清冷皎洁的光辉,两边的小店门口,各色的灯笼随着夜风不停摇晃着,然而四周却是寥寥无人,这一场盛大的上元佳节,已然落幕。然而在黛玉心中,它已定格成永远。

返回酒楼的途中,除了黛玉手里拿着的那盏琉璃灯,柳萤紫鹃等人手上也各自握了一盏,其间有一盏碧绿灯罩的,是黛玉专为碧霄挑的,她留在房中不肯出来,也不知是为了不愿面对胤祥,还是当真没有心思。

走了一阵,眼看着快要到达酒楼之时,黛玉忽地轻轻扯了扯胤禛的衣角,“怎么了?”胤禛低头柔声问道。

“今日是上元佳节,咱们只赏了灯,却还未吃汤圆呢!”黛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