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心锁玉
912900000058

第58章

将两人的互动瞧在了眼底,梅香的恨意愈烈,脸上的笑容也愈加灿烂,隐隐透着一丝寒意。

几人走到门口,却恰巧遇上了胤祥,见礼毕,康熙扫了胤祥急匆匆的模样,皱眉道:“都多大的人了,怎地还这般莽撞?”

“嘿嘿,”胤祥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这不也是急着要看四哥么?”

“嗯,你且去吧!这些日子得空便多来瞧瞧他,若是呆得晚了,就无须回宫了。”康熙淡淡地吩咐道。

胤祥顿时眼前一亮,忙笑道:“谢皇阿玛!”

自胤禛搬出宫后,他便再也不曾好好跟他聚一聚了,虽然经常过来,却因为宫里有宫禁,所以总是来去匆忙。欸,什么时候他也有自己的府邸就好了!

胤祥走进雍王府后院时,胤禛还在方才的石凳上坐着,目光飘向院门,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而梅香,也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只留了柳萤一人在跟前伺候。

胤祥走近,在胤禛面前坐下,含笑道:“四哥,人都已经走远了,别瞧了!”

话落,胤禛原本柔和的神色倏地转冷,淡淡道:“十三,你最近话的确是多了一些。”

“哎!”胤祥极为不满地道:“害你重伤的是她,辛辛苦苦帮你查案的是我,四哥不但不责怨她,却反倒还来挑我的不是!柳丫头,你却来评评理!”

柳萤微微一笑,从小丫鬟手里接过茶壶,给胤祥沏了一杯新茶,头也不抬地道:“爷为姑娘不论做什么,都是值得的,毕竟爷高兴。十三爷却又吃哪门子的醋呢?”

“你!”胤祥气极地看着她,只见柳萤神色淡漠,倒好茶后便将茶壶搁于桌上,而后便退至一旁,不由得怏怏地道:“四哥,怎地你教出来的人,一个个都那般牙尖嘴利的?”

并且,还不怕他!

想他堂堂的十三阿哥,出门都是被人前呼后拥的,却哪像在这雍王府,便是连一个丫鬟,都敢欺负到他头上来!唉唉,当真是世风日下啊!

他汉文学得一般,只觉得“世风日下”这个词好像便是形容人们的品行越来越差,却和他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全然不符。索性他也并未说出来,而水溶和卫若兰、冯紫英他们也不在,倒也不怕别人笑话。

见打趣他也够了,胤禛双手交叉抵住下颌,撑在石桌上,冷冷地道:“查得怎么样了?”

这些日子之所以胤祥和水溶并不如何过来,便是分别替他查前日的刺杀案,以及去搜寻治眼的奇药了。

胤祥听他问,忙收了笑意,认真回道:“昨日派去的人在华明丈人家寻到了她的夫人,经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几日前华明便在家中服毒自尽了,他死后她的夫人便按照他遗书中留的方法将他的尸骨化了,然后连夜带着出了城,回了娘家。”

“嗯。”胤禛凤眸眯成狭长的一道,静静听着。

果然是问题出在了华明那儿,原来是尸骨都化去了,难怪寻不着人。

“确定是自尽,而非他杀?”胤禛情绪不变,接着问道。尽管唯一的线索已经断了,他却也并不如何惊慌,依旧镇定自如。

胤祥点点头:“华夫人已经拿孩子的性命来发过誓了,确认是华明在紫竹苑出事的那一晚上一个人在房中服毒自尽的,说起来,那毒药还是他自己配的。”

“那华夫人那边呢?可问出什么来了?”知晓她既然还活着,自然不可能知道什么,然而精明如胤禛,仍旧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唉……”胤祥忍不住微微叹气,好半晌,方才沉痛地道:“华夫人在出城之后,便被人剜了眼睛,割去了舌头。我方才跟你说过的那些,也不过是从她手脚比划中猜出来的。”

胤禛的心不禁微微一沉,如此狠毒的手段,若是针对玉儿而来……

“十三,方才皇阿玛带着贝伦和玉儿去街上了,你速速带些人去随后跟着!”想了想,为了以防万一,胤禛还是冷声吩咐着。尽管皇阿玛微服出宫向来是带了颇多大内高手的,但还是保险一点较好。

却说康熙和黛玉贝伦出了雍王府后,却并未坐轿,因天气甚好,几人便步行至一旁繁华的主街上。

这一次出来,尽管没有坐着轿子,可以一览周遭之景,然因着上次的事,黛玉却不大高兴得起来。

那一回,见着了宝玉,尽管消瘦了几分,可起码眼睁睁地看着他已经醒了过来。可谁知,回到紫竹苑,迎接她的却是那样可怕的灾难。

然而毕竟康熙还在一旁,黛玉再怎么心神不宁,却只好强打起精神,小心翼翼地跟着。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民间关于康熙的各种传说实在太多,黛玉也无从去分辨真假,然而,走在前头的这个人,一手开创了繁盛无双的大清盛世却是不假,黛玉对他,还是极为敬佩的。

小的时候,林如海便曾与她说过:“得天下者易,得人心者难。”而康熙,无疑是两者都得到了。

几人略走了一阵,而后,康熙在一处卖字画的摊前停下,一旁跟着的戴权忙跟上前,笑着问道:“爷?”

“唉……”康熙微微叹气,缓缓道:“转眼间容若已经故去那么久了,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黛玉一眼看过去,只见那画摊前的正中部位,正挂着本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名作:《金缕曲》。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那是纳兰所有词作中宝玉最为喜爱的一首,而她最爱的,则是那篇《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短短几句,道出了多少悲欢离合!

黛玉记得,纳兰容若生前极受康熙赏识,下江南,出塞外,从来都带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