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9202100000020

第20章 户外活动篇(1)

进行各种户外活动,是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也是青少年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但户外活动本身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如果不能学会应对户外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就会因处置不当而给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有时这种损害是巨大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了解户外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和相应的应对方法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遇到雷电怎么办

“不得了,不得了,祖孙两个人都被雷电击倒了!”2008年7月28日晚,一条惊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红旗村遭遇雷雨天气,年仅9岁的小女孩王语和56岁的奶奶在自家天台楼道上遭遇雷击,小王语当场被击身亡,奶奶背部被击伤。目击的村民称,在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后,一道闪电飞快掠过小王语家的屋顶,随即冒起一股青烟。而据小王语的爷爷讲述,当晚7点30分左右,他正在厨房里做饭,小王语拿着两个塑料瓶在天台上接水玩耍,奶奶坐在楼道的一张凳子上,当时外面雷雨交加。在“咔嚓”一声巨响后不久,他听到楼道处传来老伴微弱的呻吟声,他急忙跑过去,发现小王语和奶奶均被雷电击倒在地,孙女趴在地上,满身红点,多处皮肤裂开,左脚掌被击穿了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血洞,一点反应都没有,老伴的背上衣服则被烧了两个大窟窿。

以上就是一起典型的雷击事件。有专家指出,在任何给定时刻,世界上都有1 800场雷雨正在发生,每秒大约有100次雷击。在雷电发生频率呈现平均水平的平坦地形上,每座90米高的建筑物平均每年会被击中一次。每座360米高的建筑物,比如广播或者电视塔,每年会被击中20次,每次雷击通常会产生6亿伏的高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 000~4 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100亿元人民币。

雷电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那么,究竟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千米,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

既然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且发生的频率很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雷电呢?具体地,预防雷电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入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登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他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在室内,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倚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2、巧避沙尘暴

2006年4月7日凌晨,蒙古国东部的肯特省、东方省和苏赫巴托尔省等9个省区遭遇强沙尘暴袭击,风速达到24~28米/秒。沙尘暴发生时,许多牧民仍游牧在外。沙土起时,1米开外就看不到人畜。蒙古国紧急情况总局称,共有40名牧民在风暴中失踪,寻找后发现,已有8人死亡。牧民的牲畜也没能幸免,由于牲畜往往顺着暴风跑,更容易走失。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0多头牲畜死亡。强沙尘暴还影响到蒙古国的铁路运输,导致10多个列车晚点。因铁轨被沙尘埋没,一列驶往蒙中边境扎门乌德的货车脱轨,所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这场沙尘暴还波及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4月9日下午,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已遭受特大沙尘暴袭击,为该地区22年来遭遇的最强沙尘天气。沙尘暴造成韩国一些航班被迫取消。这场沙尘暴甚至影响到千里之遥的日本,根据当地气象台报告,日本各地8、9日均观测到浮尘天气。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世界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区属于中亚沙尘暴的一部分,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总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地区,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及边缘多于其他地区。且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一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另一个是从巴丹吉林沙漠东部,南至甘肃河西走廊,经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至库布齐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另外在北疆克拉玛依地区、南疆的和田地区和青海的西北部地区是三个局地性沙尘暴区。

在发生沙尘天气时,要注意以下的一些事项:

(1)要注意走路、骑车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对行进在其中的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2)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时间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由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给行人造成危险。

(3)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所以要在轻型车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

(4)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

(5)有风沙时应尽量避开室外锻炼,尤其是老人、体弱者。

(6)保持空气湿度。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在风沙天气里,空气十分干燥,相对湿度偏小,易诱发鼻出血、干眼病、角膜炎、咽炎等病。经常有鼻出血情况者,应常在鼻腔里滴几滴水,保持鼻腔的湿润,或可口含润喉片,使咽喉凉爽舒适。还会使皮肤干燥,失去水分。对此,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及洒水、用湿墩布拖地等方法,以保持空气湿度适宜。亦可大量饮水,多吃粥类、汤类、果汁,增加肌体水分含量。

(7)沙尘天气来临时,应增强个人防护。细微的尘土无孔不入,一旦携带病菌,就会造成身体伤害。为防止有害物进入呼吸道,体质较弱者口罩、帽子、丝巾、眼镜一样都不能少。如果有条件的话,遭遇沙尘天气后,最好能洗个热水澡,全面彻底地清除体表尘沙,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从根本上断绝沙尘可能对身体的影响。

3、海啸真可怕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上午8时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巨大的海啸席卷了印度洋沿岸地区,海啸掀起狂涛骇浪,汹涌澎湃,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市最著名的海滩——乌来来海滩,海啸前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海啸发生后,这里尸横遍野,随处可见丧生的游客。从海边向内陆的2000米内所有建筑几乎全部被摧毁,残垣断壁绵延50余千米。一些原本是在海里重达数百吨的大渔船,在海啸之后直接被抛到了市区街道上。泰国的普吉岛在经历海啸后也花容失色:渔船歪七扭八地在海湾挤作一团,桅杆拦腰断裂,缆绳和船上的物品七零八落。街上一片狼藉,车辆排起了长龙。电线垂在半空中,纹丝不动。塑料水桶、轮胎、桌椅、门框、粗细不一的树枝、三轮车、粘着血迹的木料,应有尽有地堆在街上。斯里兰卡、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甚至非洲东海岸的国家都受到了海啸的影响。据统计,海啸共造成近3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其实,海啸也是一种频繁发生的灾害,早在公元前47年(即西汉初元仁年)和公元173年(东汉熹平二年),我国就记载了莱州湾和山东黄县海啸。这些记载曾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两次海啸记载。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在海啸发生的时候,主要有以下的自救互救措施: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

(2)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3)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4)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5)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胡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6)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7)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8)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9)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10)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11)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12)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4、好大的一场雾

从2004年12月18日开始,印度北部地区的大雾天气导致了多起交通事故,至少造成了17人死亡。当地警方称,在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邦,一辆满载从尼泊尔朝觐归来的印度香客的大客车18日晚因大雾导致能见度低不慎从一座大桥上坠下,造成至少14人死亡,25人受伤。大雾还使救援工作进展困难。同一天,大雾还在比哈尔邦造成了另外两起交通事故,两辆汽车分别与两列行驶中的火车相撞,造成3人死亡。此外,大雾还对当地的空中和铁路交通运输造成影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许多国际和国内航班因大雾被迫推迟起飞,火车的正点运营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