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净化心灵的童话故事
9218800000010

第10章 红色童话(1)

红色是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红色是夏天的色彩。她使人联想到夏天火红的太阳。她代表勇敢、乐观、热情、坚强。我们童话故事中的主人翁身上就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他们遇到挫折时,沉着、冷静、乐观面对问题,勇敢的解决问题。令周围的亲人、朋友都信任他们。持之以恒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作优美动人,感情豪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后人尊称他为“诗仙”。

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认字。他十分聪明,天赋极高,不管学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通读诗书,并且开始显露出诗人的天赋。

李白的爸爸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家里非常有钱。所以就请了很好的老师教李白读书。但因为李白学什么都很快,所以就贪玩,不肯好好地读书。而那些教李白的老师们,一是因为拿了主人家的钱,不太敢把李白管得太严,二来李白的聪明让他们刮目相看,每次想要让李白好好读书时,李白就会想一些办法来戏弄他们,让他们没有办法来教他,而李白的爸爸因为李白聪颖非常宠爱李白,弄得先生们都不好对李白太严厉。于是,李白就更加没有顾虑了,有时玩的忘记了学习,老师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他胡闹。

有一天,李白在书房读书读得不耐烦了,就丢下了书本跑到外面去玩。经过一条小路的时候,他看见有一个老婆婆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根铁杵在磨刀石上使劲地磨着。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问老婆婆:“老婆婆,你这是在干什么呢?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婆婆看了看李白,笑着回答:“我想要一根针,所以就在这里磨铁杵。”李白一听,觉得更奇怪了问:“这么粗的铁杵,你真能把它磨成针?那要磨到什么时候啊?”老婆婆回答道:“怎么不行呀,只要我每天坚持,总有一天我能把这根铁杵磨成针的。”听了老婆婆的话,李白身受感动,他认为一个老婆婆都坚信,只要每天努力地做一件事,到最后就算是那么粗的铁杵也可以被磨成一根针,那现在自己学习不也可以这样吗?虽然大家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自己如果不好好学习,终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庸才,如果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读书,终有一天会成为世人景仰的人。想到这里,李白下定决心,赶紧跑回了书房,继续开始读书。

从此以后,李白就开始刻苦学习了,他不仅学习了平常老师要求他应该读的那些书,还经常和一些有学问的人交流。长大后,李白更是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自己增长了许多的见识。最后,李白终于成了我国伟大的诗人。

聪明的班超

西汉明帝时期,有一个大将军窦固,他奉了当时皇帝的命令,率领军队前去攻打经常到边境抢劫的匈奴。当时已经四十一岁的班超也跟随着窦固出征。在这次征战中,班超表现出众使得窦固非常欣赏,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希望他能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

班超带着三十六名随从开始了他们的联合西域各国的行程。他们最先到达鄯善国。鄯善国国王对于班超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礼节周到,给他们吃最好的,用最好的,还让他们住在最好的房子里,还常常将班超等人迎进王宫面谈。就在班超他们认为已经和鄯善国达成共识的时候,鄯善国国王的态度却突然发生了改变,不仅不再让班超他们到王宫里去了,连每天的饮食也开始变差了。班超认为这一定是因为匈奴方面来人了,所以鄯善国国王的态度才会发生变化,于是,班超决定试探一下鄯善方面的人。当送饮食的侍从到来之时,班超故意问道:“匈奴方面的人已经来了几天了,他们是不是也住在我们住所的附近呢?”那名侍从听班超这么一说,以为班超他们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老老实实地回答道:“他们已经来了五六天了,住在离这里大约二十里左右的地方。”班超为了防止消息被泄漏出去,就将这名侍从给关起来,然后他召集三十六名随从一起喝酒吃饭。就在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突然说:“大家和我一样,都是不远万里从遥远的中国来到这个偏僻的国家的,本来是为了报效国家,争取建立大功的,但是现在鄯善国的国王为了讨好匈奴的人,就决定要将我们全部抓起来送给匈奴人。如果我们被匈奴人抓住的话,一定会被杀死,永远也回不了家了,你们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那三十六名随从听了班超的话之后,都十分的气愤,纷纷对班超说:“大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候了,全凭大人指挥,尽快脱离这个危险的地方。”于是班超说:“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可以在今晚,趁着天黑,用火攻的方法将匈奴来的使者杀死,吓一吓鄯善国的国王,这样不仅可以摆脱困境,而且还可以趁此机会建功立业。”大伙都很赞成班超的这个主意,但觉得应该和另一位使者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很生气地说:“他是一个胆小文弱的官员,如果一害怕将我们的计划泄露了出去,将会功败垂成,说不定会使我们永远回不了家。所以现在不是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

这天晚上刮起了大风,班超带着三十六名随从悄悄地来到了匈奴使者住的地方。班超派了十名随从带着几面鼓藏到匈奴人住的房子后面,并告诉他们说:“待会儿看见前面火烧起来的时候,你们就赶紧将鼓使劲敲响,同时还要大声喊叫,让匈奴人以为我们来了很多的士兵,扰乱他们的心智,明白了吗?”这十名随从点点头。然后班超又带着其他的人来到大门两侧埋伏起来,每人手里都拿着兵器。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之后,班超就顺着风势将手中的火把点燃,然后扔进了匈奴人住的帐篷。这些牛皮帐篷很快就被燃烧的火把给点燃了,火势借着风势越烧越大,战鼓齐鸣,喊声阵阵,匈奴人从睡梦中惊醒,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以为自己被汉军包围了,于是一个个惊恐万状地从帐篷里跑出来,就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班超带着随从们拿着兵器冲了进去,经过一场战斗之后,杀死了好几十名匈奴人,剩下几个就像是惊弓之鸟一样没命似的逃走了,来不及逃走的也被那场大火给烧死了。

第二天,当鄯善国的国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反复比较了利害关系,终于决定和汉朝结为盟友。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鄯善国国王还让自己的儿子跟随班超前去汉朝做了人质,表示自己永不反悔的决心。

这样,班超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成功联合了鄯善国,增强了祖国的实力。

大家的智慧

三国末期,曹操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当上了汉朝的宰相但。曹丕并不因此满足,没多久曹丕就废除了汉朝最后一个皇帝,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魏国。第二年,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也登基称帝,建立了蜀国,和曹丕相对抗,历史上称之为汉昭烈帝。刘备当了皇帝之后,就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全面负责朝廷的一切大小事务。

在刘备登基做了皇帝两年后,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相继被东吴所杀,刘备十分生气,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执意发兵攻打东吴,替自己的结拜兄弟报仇。结果兵败,刘备退守到白帝城之后,因抑郁生疾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就将诸葛亮从成都招来,郑重地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希望在自己死后,诸葛亮能继续辅佐刘禅。同时,他也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禅,必须要听诸葛亮的话,对待诸葛亮就要像对待自己的爸爸一样,否则,诸葛亮就可以将刘禅废除掉,另外立一个皇帝。

刘备去世之后,刘禅继位当了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后主。他把朝廷中的大小事务全部都交给了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成为蜀国的实际主宰者。而诸葛亮本身在蜀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很崇高,以至于后来人们在给刘备建汉昭烈祠的时候,也将诸葛亮的塑像立在了里面。而人们提起时,并不说是汉昭烈祠,而是用诸葛亮的封号“武侯”称之。

诸葛亮虽然在朝廷上大权在握,却从来不会因此而骄傲自大,反而更加谨慎谦虚。他非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提得好又切实可行的意见,他都会采纳。

在所有部下中,初诸葛亮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名叫董和。董和刚开始并不是诸葛亮的部下,但他的性格非常的直爽,心里藏不住话,有什么就会说什么,办起事情来也很有责任心,而且也是一个很有能力和才干的人。

在处理公事的时候,董和总是以国事为重,从来不会因为自己以前不是蜀国的臣民而担心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也不会顾忌自己的这些身份会不会被人猜疑。只要是为了公事,就算对方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他也会毫不隐藏地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一说出来,有时甚至因为意见不合,还会和诸葛亮进行激烈的辩论。诸葛亮不但没有因此而怪罪董和,反而赞扬他办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一个耿直而又有责任心的好部下。

在诸葛亮的府中有一位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官员叫杨颙。他常常看见诸葛亮为了处理政事日夜不休。无论事务大小都是自己亲自处理,他认为这样并不太好,就向诸葛亮建议,将一些可以由别人来做的小事交给手下的那些大臣们去处理,而诸葛亮应该着重抓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那些军政大事。

诸葛亮对扬颙的关心及建议非常的感谢,但他总是认为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太重了,不得不小心地应付所有的事务,生怕出现差错,所以不得不自己亲自来处理这些事务。后来杨颙病逝了,诸葛亮为此非常难过,痛哭了好几天,认为自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伙伴。

后来,诸葛亮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他提出:“丞相府让大家都来参与政事,讨论国事,就是为了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种有益国家发展的建议,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蜀国越来越强大。”

敢作敢当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英勇善战,胆识过人。有一次赵王派廉颇带兵前去攻打齐国,廉颇很快就将齐国的军队打败,并占领了齐国的一座城市昔阳。这一次战役让廉颇不仅得到了赵王的封赏,还在诸侯国中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大家都知道廉颇善于用兵,并且作战时非常勇猛,所以就不敢再轻易和赵国开战了。

当时在赵国,武将中最有名的就是廉颇,而在文官中蔺相如最为出名。蔺相如原来只是在一个宦官家里当管事。有一次,秦王想用十五城换赵王的和氏璧,蔺相如自告奋勇出使秦国,并在发现秦王根本无意将城池换给赵国时,他巧妙地将和氏璧完璧归赵了。当他回到赵国后,赵惠文王对蔺相如的才能十分赞赏,认为他胆识过人,机智聪明,肩负重任却又不辱使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任命他担任赵国上大夫,负责处理国家的重要事务。不久,秦王又故意找借口逼迫赵王在渑池会面。在这次会面时,秦王当面羞辱赵王,又是蔺相如再一次凭借自己的胆识和周密的计划,在酒席上迫使秦王让步,保住了赵国的体面和荣誉。这一次渑池会面之后,赵惠文王对蔺相如更是另眼相看,任命蔺相如为赵国的宰相,全面负责赵国的大小事务,并协助赵王制定国家的政策和法令。这样一来,蔺相如的地位就远远高于廉颇了。

廉颇认为自己今天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的战功争取到的,而蔺相如出身非常低微,并没有什么厉害的本事,只不过靠嘴巴能说会道而已,现在地位居然已经在自己之上了,所以心里很不服气,并扬言,只要自己碰到蔺相如时,一定要当着他的面好好羞辱他一顿。

当蔺相如听说廉颇的想法时,只是淡淡一笑,吩咐车夫以后出门遇到廉颇时一定要记得避让。有一天,蔺相如坐上马车准备去王宫,可是就在他快到王宫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廉颇正骑马往这个方向走来,于是他赶紧让车夫绕过这段路,不要跟廉颇碰面。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蔺相如的许多部下非常不理解,他们纷纷找到蔺相如询问道:“大人,我们这些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来到这里投靠您,就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知道您是一个不畏强权,为国为民的贤者。现在您在赵国的地位比廉颇将军高,可是他说出了那么难听的话,您不但不与他争论,反而处处躲避他,就好像怕了他一样。您这么胆小怕事,怎么能处理好国家的大事呢,怎么能对抗赵国的敌人呢?与其跟着您,还不如全部都回去的好。”蔺相如听了之后,笑着问他们:“在你们看来,是秦王可怕一点,还是廉颇将军可怕一点呢?”大伙儿说:“廉颇将军虽然也让人害怕,但是和残暴的秦王比起来就温和多了。”蔺相如点点头说:“对呀,就连秦王那么有威势,那么可怕的人,我还敢当着他大臣们的面呵斥他,我连这么可怕的敌人都不怕,难道会怕廉颇将军?我只是觉得,现在别的国家之所以不敢未侵略我们,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我蔺相如的缘故。如果我们自己内部不团结,互相攻击,那么就等于在帮助敌人削弱赵国的力量。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是早对我们虎视眈眈的秦国,就是其他的国家也会来侵略我们赵国。真到了那个地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现在对廉颇将军这么忍让,就是因为要先顾到国家大局,以国家的安危为重点,而把私人的恩怨放在后面而已。”部下听了蔺相如这一番话之后,都非常的感动,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跟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