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驻外记者手记
9222700000030

第30章 功夫在平常(3)

5月的阿拉伯海一片蔚蓝,波浪轻轻拍打着海岸公路旁的沙滩,远处的椰树在阳光下挺立着柔媚的腰身。然而,在这样静谧的氛围中竟然发生了涉及我国同胞的恐怖袭击,究竟是为什么呢?瞻仰完停放在巴基斯坦海军总医院的三名遇难同胞遗体,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了采访工作。从受伤的我国工程师,到同样受伤的巴籍面包车司机;从承建这一工程的中国公司员工,到当地的警察、村民,随着接触面逐渐扩大,对事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

在采访中我得知,由于地广人稀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当地的部族势力十分强大而保守,对中央政府和其他省份总是抱有一定的戒备心理,以至于巴基斯坦政府开发当地自然资源的富民之举,也会被当成是外省人要来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

瓜达尔港的扩建将使瓜达尔市成为巴基斯坦西南部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势必会极大地改善俾路支的经济状况,但个别极端保守的人担心港口扩建后技术含量会提高,原先承担港口搬运工作的当地人会因此失业,而大批其他省份技术人员和家属的到来将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于是,尽管警方对这起恐怖事件的调查一时尚没有结果,但这些重要的背景表明,此次袭击事件并不是直接针对援建港口的中国工程师,更不是针对中国。

经过深入的实地采访后,我的心里有了谱儿,便接连给《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写了《不幸发生之后》、《祖国关怀暖人心》、《谁害了我援巴工程师》、《中巴合作照常进行》、《巴为中国遇难英雄送行》、《中国怎么保护海外公民》等多篇通讯和分析文章,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我国驻外机构在事件后启动应急机制、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外交方针,巴基斯坦官方全力抢救我国受伤的工程师、追捕杀害我国同胞的凶手,以及在世界动荡地区的我国援外项目应该从这一事件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上。这些报道被人民网等国内多家网站转载后,无不获得了极高的点击量,网友的跟帖如潮,而且网友评论的主流集中在赞颂我国援外人员的献身精神、声讨人类共同面对的恐怖主义,以及肯定我国政府和驻外机构对这一突发事件的积极处理。

这次报道结束后,中国驻巴使馆特别向人民日报社发函,对人民日报驻巴记者的工作予以肯定。函件说:“事发后,人民日报驻巴记者陈一鸣同志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采访,向国内发回大量全面、翔实的报道,使国内读者及时了解事件处理进展情况,为引导舆论报道倾向、宣传党和政府在处理此事件中‘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和中巴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瓜达尔事件是在我驻外之后半年发生的,对这一重要事件的报道使我受到了一次及时的自我教育。如果说新闻媒体是工具的话,那么工具掌握在谁的手里就会为谁说话。一些西方媒体囿于自己的立场,经常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而对事实进行有选择的报道,不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倾向性,而且还试图通过新闻报道来千方百计地传播自己的价值观。随着通讯技术的日益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外国的报道很快便可以被国内的网站编译成中文,这些舶来的新闻又通过一些小报小刊的引用而扩大了影响面。我并不认为对外电的报道完全不能进行编译,但在编译外电时一定不能不加分析和鉴别地“照单全译”,因为那样做只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充当了西方媒体的传声筒,甚至是西方观念的代言人。中国的驻外记者则必须充分发挥自己身处国际新闻报道第一线的优势,勇于走进事件发生的现场,这样才能不让别人制造出来的浮云遮住自己的眼睛,通过对新闻事实全面、详尽和深入的把握来捍卫自己的立场,把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到底”。

2005年6月的伊朗第9届总统大选是这方面的又一个生动事例。这是一场涉及伊朗乃至中东地区未来数年局势的选举,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社也委派我作为特派记者前往采访。选举前,西方媒体几乎一边倒地看好立场较为温和的总统候选人、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甚至在选举进行到了第二轮,只剩下拉夫桑贾尼和艾赫迈迪一内贾德两名候选人时,大多数西方媒体还是预言拉氏会笃定胜出。与一些西方记者主要从当地的英文媒体中获得信息,以及侧重于采访那些会说英语的上层伊朗人不同,喜欢到处走的我偏偏去大巴扎(市场)、小胡同里溜达,抓住机会便与最普通也是占选民比例最高的一般市民接触。

第二轮选举前,我曾在伊斯法罕的一个报摊上问一些买报的市民会将选票投给谁,那些市民不会讲多少英语,但他们用手指着报纸上内贾德的照片连呼“GOOD”、“GOOD"’,这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不但在报道中没有把重点放在哪一个特定的候选人上,而且在选举揭晓前便注意搜集了许多有关内贾德的资料,选举结果一公布便写成了通讯:《从铁匠儿子到伊朗总统》,这篇文章获得了人民日报社的好新闻奖。这次深入现场的采访也纠正了我对伊朗的一些印象,伊朗的选举并不像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走形式”,甚至:于拿西方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也应该说是“民主程度相当高的”选举;此外,伊朗人民性格乐观开朗,待人热情温和,绝大多数市民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些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伊朗总统大选进入倒计时》、《伊朗大选年轻选民多》、《伊朗纪行》等多篇报道中,我如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

二、深入事件现场,才能捕捉到生动新闻

2005年10月8日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坐在记者站办公室电脑前工作。8时52分,整个屋子突然开始剧烈摇动,就像是一艘风暴中的航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后,我打算站起来看看,但急剧抖动的地面已经令人无法站稳,于是只得蜷缩起身子躲在桌子下面。令人心悸的震颤持续了约摸一分钟,在屋顶吊灯仍在摇摆之际,我赶忙站起来看了看墙上钟表的时间,然后给巴基斯坦气象部打了一个电话确认曾发生过地震后,立即给人民网发出一条简讯,这条简讯在地震之后不出5分钟便已上网发布,事后得知这是全球中文媒体中报道南亚大地震的最早一条消息。

用了大约1分钟的时间发完快讯后,我抄起相机就冲向屋外,只见许多市民正在惊叫着从家中、商店和办公室拥向街头,有人还在惊呼:“地震了!地震了!”这时一个平日经常走动的巴基斯坦友人拨打我的手机,气喘吁吁地“报料”说,他家附近一座10层高的公寓楼在地震中发生了坍塌,于是我赶紧跑回记者站,开车直奔现场。

一路上,救护车、警车和军车的汽笛声,伴随着妇女的哭喊声不时传人耳中,直升机则不断在天空盘旋以了解灾情。当我飞驶到这座后来成为全世界各大媒体报道焦点的公寓楼倒塌现场时,成为第一个赶到那里的记者,比巴基斯坦当地记者还要快。于是我立即按动快门,为人民网拍摄了一组各国媒体中较早反映南亚大地震灾情的照片。当天傍晚,我再次赶到塌楼现场,并爬上十几米高的瓦砾堆,为《人民日报》拍摄了20多台重型机械连番挖掘成堆乱石的照片。

8日一整天,巴基斯坦气象部和军方公布的地震死亡人数不断攀升:100人、300人、800人、1000人……我意识到这不是一场寻常的自然灾害,而是一件会对巴基斯坦的国家建设乃至整个南亚地区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到灾区去,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这个念头在震后几个小时,公布出的死亡人数达到4位数时,便立即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

当我跑到多次在出差前光顾过的租车公司时,已经相当熟识的公司老板听说我要去地震灾区,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你疯了呀?!”老板瞪着眼睛告诉我,公司里一位司机哈立德的亲戚便住在西北边境省重灾区,他辗转打听来的消息说进山道路已经在地震中严重受损,而且滚石和滑坡不断,“这时去灾区难免会送掉小命!”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也是直敲锣,但仍然慢慢开导他说:“这次地震是巴基斯坦独立后遇到的最大一次自然灾害,新闻记者到灾区进行采访报道,把灾情向全世界进行介绍,才能有利于巴基斯坦政府争取国际同情和援助,你那位员工哈立德的亲戚也才能早日重建家园呀!”老板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终于点了头,哈立德也正好想顺路看看灾区的亲戚,便自告奋勇要带我前去,但条件是一路上我必须保证他的食宿。我明白这一路上已不可能找到一家尚在营业的店铺,于是便学着巴基斯坦人的样子对他耸了耸肩说:“我会带上一床棉被,晚上我们两个人就睡在车里;我再揣上几包饼干,只要我有吃的就不会让你挨饿。如果真到了要挨饿的时候,咱们俩一起饿肚皮!”

哈立德听了后,激动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中国记者,好兄弟,我随时跟你出发!”此后的几天,哈立德的越野车果真成了我们两个人的“流动旅馆”,我们也建立起深厚的患难情谊,后来我曾自己驾车去灾区,哈立德不放心我的车技,非要与我一同去。

巴基斯坦遭受百年不遇的大灾,友好的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中国政府在灾后的次日便派来了由搜索、营救和医护人员以及地震专家等共49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队抵达伊斯兰堡后稍事休息,便前往已被彻底夷为平地的重灾区巴拉科特。由于要报道和处理救援队抵达伊斯兰堡的消息,我未能与他们一同出发前往灾区,为了赶上采访他们在灾区首日开展救援工作这一重要新闻,我“指示”司机哈立德:“从途径巴控克什米尔的小路前去!”我已经在巴基斯坦驻站两年,当然知道没有特别的证明是不能随便进出巴控克什米尔的,但在紧急情况下只能硬闯了!越过印度河支流杰拉姆河大桥,我们便进人了巴控克什米尔地界。我向检查站的警察说明自己是去灾区采访的中国记者,警察居然出人意料地扬手放行了。

事后得知,巴基斯坦方面为了让全世界了解本国受灾的情况,放宽了对外国记者的采访限制。然而,这条我曾经走过的通衢大道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完全不像随手放行的警察那样“友好”:从居民点向地方政府在安全地带设立的安置营迁移的灾民不绝于途,公路上随处散落着从山上滚下的巨石,路旁的断壁残垣不忍一睹,至于道路上的裂缝更是比比皆是,一段百米长的沥青路面整体位移到了路边,车辆只能在裸露出的路基上颠簸前行……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行车,我终于赶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拉科特的野外营地,见证了我国的救援队员从瓦砾下救出第一个身受重伤的生还者、中国医生为接受治疗的第一个伤员包扎伤口、救援队的工程人员在风雨中搭建起流动医院、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中国营地上空……在来时的路上,有许多灾民看到我的中国面孔后,主动为我指点通往中国国际救援队营地的道路;一个头上缠着绷带的小伙子蹒跚地挪到车前与我握手,告诉我他自己刚刚接受完中国医生的治疗……这些宝贵而感人的画面,全都被我用镜头和键盘记录了下来,并借助人民日报社的报刊、网站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在巴基斯坦抗震救灾期间,我前后五次赶赴各个灾区及灾民的安置营,为《人民日报》采写了《强烈地震摇撼南亚》、《南亚地震救援工作全i面展开》、《全力搜救初战告捷》、《神舟六号鼓舞着救援队员》、《再次踏访重灾区》、《印巴联手救灾民》、《中国援助使我们充满信心》、《不寻常的开斋节》、《巴基斯坦:国际救援与时间赛跑》、《巴基斯坦救援仍继续》等系列报道,多次受到人民日报社当月值夜班的梁衡副总编和国际部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