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驻外记者手记
9222700000005

第5章 奔波在新闻现场(4)

2002年6月,我当时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意大利记者站担任首席记者,我有幸采访了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政府首脑在会议中着重讨论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针对少数西方国家和一些西方媒体散布所谓中国人口众多,将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的种种谬论,我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请安南先生谈谈中国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所作出的贡献。安南秘书长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说,中国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所作出的最大贡献。安南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减少本国贫困人口等方面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取得的可喜成绩。我据此发回了相关报道。

所以说,一名中国的驻外记者,他首先应该要求自己代表着中国传媒。他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所体现和代表的应该是中国,是在代表中国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而绝不是西方媒体的代言人和传声筒!我认为这是驻外记者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和他所被赋予的责任所决定的,这是做一名合格驻外记者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

驻外记者的实战能力

如果说驻外记者站是国际舆论大战中的前哨阵地,那么驻外记者就是国际新闻报道的先锋。因此,驻外记者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新闻业务能力和国际问题研究水平等基本素质外,他的实战能力和实战状态对其驻站期间的国际新闻报道工作之成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面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面对突发的新闻事件,驻外记者应该迅速做出反应并发回相关报道,这是对驻外记者综合实战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在激烈的国际传媒大战中,检验驻外广播记者能否先“声”夺人的试金石。

所谓突发事件,我认为一是指在可预知的一段时间内、在所辖报道区域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二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时间内、在所辖报道区域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突然就是出乎意外,它具有偶然性。但是,偶然的突发事件往往又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它与已经存在的某些事物有着某种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2005年7月,埃及的沙姆沙伊赫突发连环爆炸案,上百人伤亡,成为轰动国际社会的恐怖袭击事件。可是如果你是驻埃及的记者,如果你始终密切关注埃及的国内安全局势,你就不难发现这一突发事件实际上存在着必然性。沙姆沙伊赫因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首脑峰会在那里举行而闻名;它是一个旅游胜地,西方游客络绎不绝;埃及即将于当年9月初举行首次总统直选,候选人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种种原因都足以使那里成为恐怖分子制造事端的目标。另外,以色列方面早在几个月以前就警告说,沙姆沙伊赫将会遭到恐怖袭击。

还有,巴以局势动荡不定,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作为它们的邻近国家,埃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类恐怖袭击事件。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有功底的驻站记者是不会惊慌失措的,他会迅速做出反应并发回相关的报道。

而第二种突发事件就对驻外记者反应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因为这种事件是不可预知的。面对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驻外记者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敏的(新闻)嗅觉能力和果断的行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向编辑部发回报道。1995年6月,我作为驻肯尼亚记者,只身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采访非统(后来的非盟)首脑会议。在这样的采访现场,单兵作战的记者更应该随时保持警惕,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捕捉任何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参加首脑会议的成员国首脑陆续抵达,就在这时,我发现身边本来比较有秩序的记者忽然向远处一个并不起眼的通告栏聚集,新闻敏感告诉我一定“有事情”!我赶紧挤到通告栏前,看到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驱车前往会场途中遭遇伏击。所以说,驻外记者要注意观察、嗅觉灵敏、行动果断。这是抢发新闻、先声夺人的关键。

当然,不管是哪种突发事件,它都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对此,驻外记者都应该有能力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快速反应。应该强调的是,驻外记者应该长期追踪和研究问题,密切关注局势变化,掌握大量的新闻背景材料,这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第二,单兵作战的独立采访能力。就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驻外记者站而言,共有29个记者站,其中每个站的驻站记者基本上是两人甚至只有一人。鉴于“驻站一点,兼顾一片”的报道原则,在大多数采访活动中,驻站记者往往只能单兵作战。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与实力强大的其他国际传媒相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驻外记者显得人单影孤,势单力薄。在这种情况下,驻外记者只有具备很强的独立采访能力,才能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单兵作战,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任何后援的作战。既然是单兵作战,记者必须在采访前做好周密的规划和安排,大量查阅与采访对象(包括大型国际会议)相关的资料,明确报道重点和报道方向,制订报道计划。同时,仔细检查采访时使用的录音和照相设备(包括电池),做到有备无患。另外,应该妥善安排采访期间的食宿问题,了解住宿地点与采访地点之间的交通状况,住宿地点的通讯状况等。应该说,做好一切必要的前期准备有助于解除可能出现的后顾之忧。

作为单兵作战的驻外记者,在采访期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采访重点,围绕一条主线展开报道工作,把采访重点对准听众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2001年我在意大利驻站期间,只身前往热那亚采访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那是在“9·1l”恐怖袭击事件后举行的第一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因此,与会国家首脑、特别是美国总统布什在会议期间的安全问题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除此之外,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直被国际社会称之为“富人俱乐部”,在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上迟迟没有作为,这一点也是不少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抓住主要问题,我的采访工作就有了中心和重点。事实证明,我的采访突出了重点,做到了有的放矢。

单兵作战的驻外记者还要在采访中学会“借力”。在采访期间,你往往会遇到各路当地的和外埠的记者,论在采访地办事,当地记者可谓是“地头蛇”,当然,外埠记者也可能相当的“神通广大”。

所以,我们要学会与这些记者打交道,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在关键时刻,这些记者往往可以向你传递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而且相互间的帮助也可以使你事半功倍,这就是所谓的“借力”。比如我在热那亚,人们对安全形势的警惕使记者们的采访步履维艰,但是我注意广交朋友,不仅与同去采访的中国记者关系不错,而且与外国记者也打成一片,在获取消息和解决许多诸如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时,这些朋友帮了我的大忙。另外,单兵作战的记者还要注意密切与那些为采访对象(包括大型国际会议)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关系,通过这些工作人员,你可以比较容易地核实某些情况、数据、人名和地名等。我在肯尼亚驻站期间的多次采访就是依靠了那些工作人员的帮助。比如说,1994年我之所以能够采访到索马里联合大会党领导人艾迪德和联合国驻卢旺达援助团长、维和部队司令达莱尔,就是通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印度籍国际职员获悉上述新闻线索的。在此之前,我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又多少次无奈地空手而归,但是,正是平时结交的这些人(已经成为我的好朋友),才使我最终没有错过最佳的采访机会。可以说,是他们的支持和协助给了我一臂之力。

第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能力。驻外记者的报道任务众多,责任重大。驻外记者站的运转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体国际新闻报道工作是否能够实现提升和创新。要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驻外记者就必须在日常发稿工作和重大的采访报道中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能力。

驻外记者站的日常报道工作紧张而繁重,记者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也就是说要能够吃苦耐劳。驻外记者每天要监听和浏览驻在国及所辖地区的大量新闻信息,关注各种新闻来源,对于任何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都要及时做出反应并进行准确的报道。在遭遇重大新闻事件时,记者要连续追踪、报道甚至前往新闻现场进行采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吃不喝不睡都是常事。所以,一个打算担此重任的记者,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1995年6月,我在亚得斯亚贝巴独自采访非统首脑会议期间,与会首脑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一时难以达成一致,这使得原定的会议闭幕时间从上午拖延到晚上,又从晚上拖延到第二天凌晨。面对马拉松式的会议,记者们担心随时都可能宣布会议闭幕,所以都不敢轻易离开会场,只能靠会议组织方提供的饮料充饥。凌晨4点多,有关方面终于宣布会议结束,所有记者全都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纷纷抓起录音机、摄像机冲进会场。还有,2005年8月,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开始单边撤离行动,部分中外记者(包括中国驻耶路撒冷记者)在采访加沙犹太定居点时因故被困十几个小时,只得捡拾被人丢弃、但还没有变质的面包充饥。正是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撑着他们战胜了疲劳,连续作战,以无畏的精神坚持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在必须吃苦的时候,记者要冲得上去;在必须连续作战的时候,记者要顶得下来。但这并不是说提倡蛮干,搞疲劳战术。在人手紧、任务重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学会掌握新闻报道的规律,科学地分配时间,有效地支配体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才干。

第四,广泛交友、汇集信息能力。驻外记者要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要能够与采访对象和所有与新闻采访有关的人进行广泛交流、密切沟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彼此建立有效合作的能力。驻外记者的这种社交能力是让记者达到采访目的、完成采访任务的有效保证。

其实,谁都不是天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但是作为驻外记者,既然承载着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重任,就要在各个方面有意识地锻炼和磨炼自己,敢于交际,善于交际。只有广泛交友,你的新闻触角才可能触及驻在国和驻在地区的各个领域,才能收集到各种新闻线索和信息,才能向后方发回有价值的报道。

十几年的时光、三次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外记者的经历,使我有机会经历了众多的重大新闻事件、有幸亲历了不少重大新闻事件的全部过程。其间的每一次采访和报道、每一次实践和磨炼,都会在我自己的职业国际新闻记者生涯中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使我不断努力朝着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国驻外记者的目标迈进。

洪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巴基斯坦

首席记者,曾亲历报道了阿富汗战争、印巴冲突、伊拉克战争、伊朗核危机、中国工程人员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遭遇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等重大事件。2005年11月,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努力站在最前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洪琳

驻外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从高考填志愿到毕业找工作,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梦想。刚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就是喜欢新闻报道的这种气氛!在国际新闻中心,好多个时钟挂在墙上,它们不仅在告诉你世界各地的时间,也在提醒你别忘了随时都在发生的大事小情。在英语部新闻班,接收新华社稿件的电传机噼啪作响,稿件不一会儿就“流淌”了一地,新闻“源源不断”在这里获得了最生动的解释。有一天中午,看到撰写新闻分析的同事林少文在噼啪作响的电传机旁酣然入睡,一种崇拜感油然而生。国际台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却是我喜欢的,我希望自己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来。

渴望冲到最前线

记得1993年刚入台时,国际台当时的台长张振华对我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不怕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怕有了用武之地,你自己却不是英雄!”当时在台下,我便盘算着“英雄”和“用武之地”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英雄”就是驻外记者,“用武之地”就是风云激荡的报道前线,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站在“用武之地”上的“英雄”。

终于,在2000年11月,我根据台里的工作安排前往巴基斯坦记者站担任首席记者,是当时所有驻外记者站中最年轻的首席记者。巴基斯坦记者站负责的范围是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国,在国际台近30个记者站中一直被划为三类站,属于“贫稿”地区。

不过,在驻站前,我对三个对象国进行比较仔细的研究,认为巴基斯坦站负责的地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地区,尤其是阿富汗问题和印巴关系,重大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我在行前跟领导和同志们立下军令状,要在任期内把巴基斯坦变成二类站、甚至是一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