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健康孕产100分
9254200000032

第32章 产后康复要素(1)

康复关键的产褥期

一般来说,产后从胎盘娩出到母体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复接近怀孕前状态的时间需要6—8周,这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或恢复期。

产褥期内,产妇的的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例如,循环系统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通过排汗、排尿,组织内的水分也逐渐排出;消化系统中胃酸开始增加,肠道张力及蠕动恢复,食欲和消化力恢复正常;泌尿系统受压状况产后得到改善,尿液增加:不哺乳的产妇或体质健壮的产妇在产褥期内月经会回潮。总之,产褥期是多系统包括内分泌功能及体力、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产妇在这段时间内,要注意合理饮食及锻炼,以保证健康和体形的恢复。

分娩后产妇很疲劳,身体不适而且敏感性较差。医生要观察产妇阴道流血情况、子宫缩复情况及血压情况。医生会鼓励产妇及时下床活动,指导母乳喂养和护理婴儿。因此,会留院观察适当的时间。

一般顺产,母子都正常的情况下,住院24小时就有出院可能。如果产妇施行过会阴切开术,一般要等到产后4~5天伤口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后再出院。做剖宫产的产妇住院时间要长一些,8天左右。

若有妊娠或分娩并发症者,则会视病情而定,住院一段时间再治疗。

产后新妈妈的生理变化

分娩后,子宫重量约1000克。到产后第8周恢复到妊娠前的60克左右。子宫体恢复的快慢,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产妇的精神状态、年龄和经历生产的次数:

产程长短、生产顺利与否;哺乳能加速子宫恢复;子宫体肿瘤会使子宫恢复迟缓。

胎盘剥离娩出后,子宫壁上会留有圆形、手掌大小的创面。创面上闭锁的血管及血块会随产后恶露排出。到产后8周时完全愈合。

分娩之后,阴道外口有充血、水肿或不同程度的裂伤,或为娩出宝宝切开伤口。轻者很快自愈,充血、水肿要在产后几天消失,切开处缝合一般产后5天拆线。

分娩之后,就会有新的卵泡发育成熟,但乳腺分泌能抑制排卵,哺乳期多数人不排卵、也无月经。也有人在分娩后便开始规律的月经周期。

产后2~3天,乳房胀大发硬,有发热的感觉,开始分泌乳汁。最初分泌的乳汁为灰白色,以后变为白色。乳汁的分泌量、乳腺的发育程度,与宝宝的吮吸能力成正比。产妇失眠、过度劳累、疼痛等会阻碍乳汁分泌。

产后下腹部正中线的色素逐渐消退。

腹壁上的紫红色妊娠纹也会变成白色,腹壁需进行锻练才能完全恢复。

产后尿量会增加。因为妊娠晚期,留在身体内的大量水分需要排出。产后因为腹部压力降低,膀胱容量增大,对腹内张力增高敏感,膀胱常常会潴留过量的尿液,加上会阴部肿痛,造成的排便困难,易患膀胱炎。

产后10天左右,产妇的肠胃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要多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强的食物。由于腹肌松弛,缺少运动,产褥期常会有便秘。

什么是“月子病”

“坐月子”是我国传统的提法,主要是指产妇生完孩子以后的恢复阶段,是产妇向身体恢复正常生理机制的过渡时期。

医学上称为产褥期,而在民间称为坐月子。

这段时间是产后恢复健康的关键时期。按传统的说法:月子里落下的病不好养,俗称“月子病”。例如,头痛、腿痛、腰背痛、十白风、惧光等。这些病痛和不适感的形成,往往与旧时的物质生活条件较落后有关,而产后康复期,产妇身体抵抗力弱,不仅要恢复体力和精力,还要承担哺育新生儿的重任,是中医上“邪风易侵”的时期。

按照传统坐月子的民俗,有很多禁忌和讲究,如“坐月子不洗头”、“坐月子天天吃大补”、“一定要坐满30天月子”等,其实,现代人重新审视这些坐月子的禁忌,必须要考虑到时空背景因素,包括从前生活的环境、气候、民情、风俗。现代生活日用物品电器化、水源、食物源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条件下,坐月子的禁忌不一定要全盘接受,现代坐月子要科学、健康和舒适,有利于产后身心的全面康复。对于旧的“坐月子”习俗,需要按照现代医学原理合理对待。例如,传统观念认为“产后百天内不能行房事”的习俗就很有道理。因为生殖器官在产后至少要8周时间才能恢复,如果过早行房事,容易发生炎症、子宫出血及会阴撕裂。因此,必须等到恶露彻底干净,产后检查正常、产后超过2个月,采取避孕措施后方能行房事。

总之,应当用合乎科学的方式,推行产后养生、产后科学康复的新主张。

怎样才能坐好“月子”

根据四季的气候和产妇的体质,要定时通风换气。室内温度最好在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要防止风直接吹到产妇身上,以免受凉。夏季衣着不要捂得太严,被褥不要过于厚重,以避免发生中暑。

产妇产后当天应充分卧床好好休息;

第二天可以坐起,在床边活动:第三天可在室内自由活动:以后可做轻微的家务劳动,但不宜久站及常蹲,以免影响产后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造成子宫脱垂。

高龄孕妇往往合并有高血脂,属于血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产后早些下地活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可以防止发生血管栓塞性疾病。

产妇汗多,乳汁的分泌及恶露的排出,容易使身体散发异味,应注意勤换内衣裤,勤换会阴垫,尤其是被恶露及乳汁污染的内衣,否则可能引起皮肤疾患。最好穿着棉质柔软宽松的衣物。应该每天冲洗外阴部,可淋浴,切忌盆浴,以免细菌经阴道感染官腔。有条件的家庭可安装女性冲洗器,在大、小便后及时冲洗外阴,保持会阴部位的清洁。

有洗浴条件的家庭,剖宫产术后或会阴侧切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的产妇可以洗淋浴。如没有洗浴条件,则可采用擦澡,定时擦洗皮肤。洗头后可用大浴巾迅速揩干。长时间不洗头,头皮不清洁,会影响头皮毛囊的细胞代谢,使头皮发生瘙痒,反复抓挠,更易造成头发脱落。

在产后第1~2天,不宜吃得过于油腻,应吃一些容易消化,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馄饨等。以后可喝一些粥汤类流食以利乳汁分泌。不要吃刺激性食物,饮食要多样化,粗粮细粮、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要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最好不偏食、不忌食。

怎样预防产褥感染

产后阴道流出的分泌物称为恶露,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在产后前3天为鲜红色,状似月经,以后转为暗红色,最后变成淡黄色或白色,流量也逐渐减少。一般在产后3~4周内流干净。

孕期有贫血、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胎盘滞留、产后出血等,产程中多次内诊、助产手术、产后刮宫等手术操作都是导致产褥感染的诱因。有这些并发症的产妇更耍特别注意,防止发生产褥感染。

如果血性恶露不净,持续2周以上,或伴有臭味,就可能有感染征兆,严重的会伴有持续下腹痛、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①局限性感染:外阴、阴道、宫颈、会阴切开或裂伤缝合处是常见的发炎部位,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开裂,有异常分泌物,带有腥臭味。有时会全身发热,白细胞升高。

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多发生于产后3~5天,恶露臭或不臭,轻者可以有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腹胀、下腹疼痛及压痛。重症者伴发热、寒战,下腹压痛或疼痛,白细胞升高。

②盆腔器官感染:常在产后5天左右出现寒战、高热、下腹痛、盆腔深部压痛,会引起盆腔脓肿,甚至高热不退。

③盆腔腹膜炎,表现为寒战、高热、全腹剧痛、呕吐、腹胀、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明显,会引起肠粘连,甚至腹泻、里急后重、排尿困难。

④血栓性静脉炎:发生在产后或剖宫产术后7~10天,长期卧床者、年龄大且肥胖者易发病。表现出周期性发热,持续性腹痛并且向腹股沟、上腹部及肋骨下放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下肢疼痛,由于血流受阻,会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能摸到下肢静脉呈索条状,压有痛感。患肢温度高于对侧,病程较长,严重者血栓脱落,栓塞进入血循环,出现预后极差的肺栓塞、脑栓塞,在数分钟内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当出现产褥感染征兆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及时治疗。

①首先应预防妊娠期贫血及营养不良,提高抗病能力。避免偏食,应多吃各种富含纤维及蛋白质的食物,增加营养。

②在孕晚期尽量避免性生活。有外阴炎、阴道炎要及时治疗,按时用药。如果发生胎膜早破,要注意外阴清洁,及时更换清洁的卫生垫和内衣,并及时到医院看病,必要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每天清洗外阴,先擦去分泌物,用清水先冲洗外阴后再洗肛门处。要使用清洁的卫生巾,应经常更换卫生巾。

③产妇可根据身体状况早期下床活动,增加抗病能力,促进分泌物排出体外;改善下肢循环,防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④外阴的伤口发生红肿或有分泌物、化脓,都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妇产科去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处理伤口。可进行消毒换药,局部抗生素注射封闭,产后10天后可以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进行激光照射、伤口理疗。

⑤产后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产褥期内生殖器官未完全复原,胎盘附着处、会阴、阴道创面未完全修复,如果在产后6周内开始性生活,就容易发生产褥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产后晚期出血等,会影响到产妇的身体健康。

⑥临产时如果经历了手术(例如产钳术、刮宫术),应该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要输液抗炎治疗,手术后7日伤口拆线,腹部伤口需保持干燥和清洁。手术后2周才可以洗澡,洗完澡以后要保持伤口干燥。

在产褥期内一旦发生发热现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弄清病因及时治疗。

产妇多喝红糖水有益吗

产后喝红糖水是我国的~项传统做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红糖是从甘蔗、甜菜中提取的粗制品,营养成分得到了较多保留。据分析,红糖中铁、锌、磷的含量较高,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产妇所必需的。此外,红糖中的葡萄糖含量较高,利尿,可减少产后常见的尿潴留并发症,防止尿路感染。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淤功效,对于产后子宫恢复、恶露排出、乳汁分泌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产后进食红糖是有好处的。

在吃红糖时,应注意:

红糖是粗加工制品,含杂质较多,在制作、运输和存储等过程中有被污染的可能,因此应当煮沸、沉淀、去除杂质后再食用,以免引起腹泻。

食用红糖应注意时机,一般在产后10~14之内,即在有红色恶露、浆性恶露排出期间食用较为合适。在恶露转为白色恶露时就要停用,否则红糖的活血化淤作用会使血性恶露时间延长。

天气炎热时,过多吃红糖会增进发汗而致口咽干渴,如产妇伴有产后感染性疾病,过多吃红糖还会引起发热、头晕、心悸、阴道流血增多等症。

对产前已有胃炎、胃溃疡病史的产妇,应少吃用或不吃红糖,以免加重原有疾病。

产妇中暑怎么办

炎热夏季,尤其在湿度高、居室通风不良时,体弱的产妇很容易中暑。

中暑初始,产妇会出现口渴、恶心、头晕、无力、心慌胸闷、多汗、尿频等症状,这时如能解开衣服,将产妇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症状就能缓解: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会进一步恶化,表现为体温上升、面红无汗、皮肤干燥、全身满布汗疹。严重的体温会高达40℃以上,说胡话、昏迷、呕吐、腹泻、脉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发现产妇中暑,首先要迅速采取降温措施,争取短时间体温降至38℃左右,可用冰水(或井水)加乙醇(酒精)擦拭全身,在头部、腋部、大腿根部放冰袋,用风扇、室内洒凉水、放冰块等方法降温,也可同时静脉滴注,补充体内丢失的液体。

避免产妇产后中暑的关键在于预防,要破除旧风俗习惯,注意居室通风、衣着适度,出汗多时多喝含盐饮料、吃西瓜等,保持排汗、排尿通畅。保持产妇尿液始终呈淡黄色,每一昼夜尿量在3 000毫升以上。

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能辅助防暑。

产妇刷牙会弄坏牙齿吗

民俗有“产妇坐月子期间不能刷牙”的说法,认为在产后1个月内刷牙,将来会得牙痛病,并会使牙齿早日脱落。这种说法毫无科学根据,如月子中不坚持刷牙、漱口,会对母婴健康带来危害。

在健康人的口腔内,寄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是很惊人的。常见的细菌有乳酸杆菌、链球菌、假丝酵母菌,还有多种病毒等。产妇的机体抵抗力较正常人低下,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复原,这种状态会使产妇口腔及机体内其他部位的细菌或病毒得以生长繁殖,易导致感染。

产妇由于在分娩后需要补充营养,因而甜食比平时吃得多,面食、糖类的摄入量也较平日寸增加。食物及残渣留在牙缝里和停留在口腔内的机会多,更会促进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这样牙齿就可能被腐蚀、蛀坏,造成牙髓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另外,口腔内的细菌或病毒还可通过血行传播,引起急性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甚至盆腔炎等。母亲大多有亲吻婴儿的习惯,这样很容易将口腔中的细菌或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到婴儿口中,引起婴儿口腔感染或全身疾病。所以,产妇应该从产后的第1天开始就要漱口、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