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9272100000008

第8章 :舍得用,孩子的幸福指数高

1. 经历过痛苦的孩子,更知道珍惜幸福

追求幸福,免不了要触摸痛苦。

——(美)霍尔特

张磊一出生就被父母送回了农村老家,住在一座偏僻的大山里。每天他和爷爷去山里放羊,顺便捡拾一些木柴和蘑菇回来,隔一段时间会去山口的集市上卖。这里每天只有一趟公交车,时间错过了就只能徒步出山。

13岁那年,父母把张磊接到了自己所在的小城市,他一边上学一边帮着父母做买卖。张磊的学习成绩很不好,经常是班上最后一名,还经常被老师留下来补课,但是班内所有的活儿他都抢着做,整天乐呵呵的。老师问他:“别的同学的家庭条件都比你好,成绩也比你好,为什么你比他们快乐呢?”张磊说:“因为我现在的生活比起山里的生活好多了,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却比以前了解的知识多很多。”

由于张磊的成绩不理想,所以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和父母一起做买卖。有个上大学的同学暑假里来看他,看到他一个人蹬着三轮车去进货,就问他现在辛苦不辛苦。他笑着说:“比我上山放羊,又渴又饿强多了。”

正是由于他心态好、肯吃苦,做买卖不求暴利,童叟无欺,现在已经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老板。以前的同学都十分羡慕他。

一次同学聚会,他还是以低姿态出现在同学面前,忙这忙那。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说:“你都是大老板了,不必做这些端茶倒水的活了。”他笑着说:“我是什么大老板呀!他们的知识比我丰富,早晚有一天强过我,如果有一天我的店倒闭了,我能骑着三轮车去进货还是会高兴的,因为我本来是大山里的孩子,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听了这番话说:“我明白了,你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失去而珍惜,孩子也一样,只有在小时候经历一些

波折才有可能珍惜现在的生活,心中才有幸福感。“事非经过不知难”,孩子经历了生活的磨难,除了能增长才干以外,

更重要的是平和了心态,他们不再仅凭自己的想象去认识生活,会在一次次

磕碰之间,理性认识自己与生活的关系,从而能够坦然、从容地面对一切。很多人都知道化蛹成蝶的过程,蝶卵出生10天左右发育成虫,虫45天后变蛹,而蛹要经过几个月的漫漫长眠后才能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生命历程。蛹在躯壳中挣扎的过程是十分痛苦的,然而正是因为经历了痛苦的蜕变过程,蛹才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才能够快乐地在花丛中飞舞,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快乐与痛苦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

生活从来都不是完美的,并且充满了挫折,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童话里,尽早地认知生活,会使孩子尽早调整好心态。所以有的人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必定有不幸福的成年”,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2. 让孩子学会爱自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等于瘫痪。

——(英)丘吉尔

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圆润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会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剥到最后,黑点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其实,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可贵之处,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在自然,美在朴实,美得真切。而渔夫想得到美的极致,但当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追求极致完美的过程中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也受到完美主义的影响,这种追求看似积极向上,实际上却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上小学的彤彤成绩优秀,深得老师的喜爱,她学习非常认真,作业清楚整齐,对待所有事情都一丝不苟。比如写生字时,如果有一个字她觉得没写好,就会用橡皮擦了再写,倘若感觉依然还是不好,就继续擦继续写。如果还是觉得不行,她甚至会撕掉这一页,将所有的生字再誊抄一遍。妈妈有时候不得不对她说:“已经写得很好了。”可她却不听,依然如此。这样一来,彤彤每次写作业的时间都会很长,原本半小时的作业,她经常能写两个多小时。

很多孩子对自己要求苛刻,主要源于一种追求完美主义的心理。心理学家指出,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最容易产生完美主义心理,他们对自己过于严格,甚至喜欢跟自己较劲,容不得自己有任何的过失和错误,一旦犯错就耿耿于怀,不能宽恕自己。

表面上看这种“完美主义”似乎可以使孩子进步,实际上过于追求完美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孩子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就容易产生压力,就有可能使自己陷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中,继而悲观、抑郁。

彤彤的妈妈为了把彤彤这种为了追求完美而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改过来,特意带孩子爬了一次香山。此时正值秋天,满山红叶似火,彤彤在前面又喊又叫,大声对妈妈说:“真是太美了!”

下山的路上,妈妈把彤彤领到一棵枫树前,让彤彤仔细看树上的枫叶,彤彤看到很多枫叶被虫子咬了窟窿,还有很多枫叶残缺不全,这让彤彤感到很失望。

这时,妈妈对彤彤说:“残缺的枫叶并不影响满山红叶的美,你没有看到那么多人赶来欣赏红叶吗?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学习也一样,如果为了把一篇作业写得完美浪费很多时间,失去了游戏或者更多看书的时间,是非常不值当的。”

彤彤听了妈妈的话,又回头看看满山的红叶,于是点了点头。

人人都希望完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期望。虽然追求完美可以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有的孩子却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不正常的举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纠正孩子这种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呢?

首先,让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他们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因此,要想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必须让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父母应该告知孩子,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恰当的态度,如果对自己过于苛刻,自己稍有不足就长期郁闷在心,不肯轻易宽恕自己的话,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家长要教会孩子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多鼓励和赞美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够有信心面对未来。

其次,告诉孩子对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或已成现实的失误,要学会忽略和宽容。如果一个人天生身体有缺陷,那么他再怎么责怪自己也无济于事,此时不如忽略这些,只看自己的长处,并且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幸福快乐。同样,只有宽恕自己,给自己更正错误的机会,才是理智的选择。

最后,要引导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精神病患者说:‘我是拿破仑。’自我苛责者不顾自身条件说:‘我要成为拿破仑。’而真正理智智慧的人则说:‘我要成为我自己。’”

有一位画家想画一幅人见人爱的画。画完一幅之后,他将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还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上做记号标出。然后画家便离开了。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的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摹了一幅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这回他要求观赏者将最为欣赏的部分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上又涂满了记号。那些曾被指责的笔画,又都被画上了赞美的标记。

“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成功,不是看他是否成为了别人,而是看他是否成为了自己。所以,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要学会不参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改变自己,不按照别人的意愿生活,多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行动,这才是对自己的负责。

凡事都不要苛求得到所有人的掌声,因为不管我们做得多好,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如果非要顾及所有人的感受,期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的话,我们将会感到无所适从。

3. 宽容,拓展孩子的人生之路

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位置。

——(法)罗曼·罗兰

宽容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幸福快乐的根本。不懂得与人为善,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无疑会与社会格格不入。试想,一个斤斤计较、常常发脾气、有点儿小摩擦就记恨别人的孩子,他的人生怎么能够健康快乐呢?

所以,父母从小就要通过各种生活实践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拓宽孩子的人生之路。

有一天,在儿童俱乐部的大厅里,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4岁的小孩。

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因为一时疏忽,在网球课结束后,将这个澳大利亚小孩儿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回网球场,将这个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个人在空旷的网球场而饱受惊吓,已经哭得精疲力竭了。

正在这时,小孩的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的孩子哭得惨兮兮的,非常担心。

但这位妈妈没有责备那位工作人员,也没有生气地将小孩带走,而是蹲下来安慰她的孩子,并且很理性地告诉她:“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所以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只见这个4岁的小孩踮起脚,亲亲蹲在她身旁的工作人员,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故事中的妈妈是宽容的,她并没有和工作人员斤斤计较,而是有智慧地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好机会,及时教给孩子对待他人要宽容,在自己伤心难过的时候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母女俩的这些举动,令那位大意的工作人员心里宽慰了许多,不快的局面立刻得到缓解,这幅画面多么温馨啊!

所以,当孩子犯错或与别的孩子发生纠纷时一定不要护短,而应合理地引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体会别人的感觉,教育孩子要心中有他人。

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怎样做呢?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事情。父母在处理家里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时候,不要用过于苛刻的眼光看问题,非要分出个对和错来。假若你在家里还跟在社会上一样认真、循规蹈矩,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还要考虑很多,岂不是太累?所以,对待事情要宽容一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宽容气息的良好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心态。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孩子与他人交往,一定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这样才能宽容地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情。

4. 不攀比,让孩子只看自己拥有的

轻浮和虚荣是一个不知足的贪食者,它在吞噬一切之后,结果必然牺牲在自己的贪欲之下。

——(英)莎士比亚

宋毅从学校回来就气哼哼的,妈妈问他是怎么回事。宋毅说,今天上自习课,同桌萧翎有一道数学题不明白,悄悄问他。他就给萧翎小声讲了几句,结果被班长龙辉批评了一通,说他上自习课说话,破坏课堂纪律,而宋毅觉得自己帮助同学讲题是在做好事,不应该算作破坏纪律,肯定是龙辉故意整自己,所以心里十分不服。

妈妈听了宋毅的解释,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并没有对宋毅的行为进行评判,而是问他:“假如你是班长,遇到同学上课说

话,你该怎么办呢?”这句话把宋毅问住了,他心想,如果自己是班长,遇到同学说话,肯定也要制止并批评的。想到这里,宋毅的气就消了,自己回到屋里写作业去了,妈妈见儿子想通了,也高高兴兴地做饭去了。

第二天,宋毅主动找班长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龙辉也了解了昨天的情况,承认自己的做法有不妥之处,两个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再次,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

孩子与伙伴在一起,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久又会和好。孩子会在其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慢慢地,胸襟也会更加宽阔。

最后,让孩子拥有乐观心态。

宽容别人,首先自己要乐观。悲观的人总是心情压抑、郁闷,容易想到人或事物不利的一面,所以常常对别人感不满或者发脾气,而乐观的人总是内心宁静,相信自己和他人。另外,真正成功的人能够坦然地接受他人的过失、与人为友。

总之,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宽容别人是大智慧的象征。

“妈妈,我要买新书包。”放学后,彤彤进了屋就朝着妈妈大喊。妈妈放下手中的水杯,奇怪地问道:“你的书包一点儿都不旧,为什么又要买新的呢?”“姗姗的书包和我同时买的,她又买了新书包,所以我也要买。”这句话被刚进门的爸爸听见了,说道:“人家有,你就要,这样的要求我和你妈妈是不会同意的。”彤彤一听便大哭起来,爸爸没有理她,直接回屋里了,妈妈也起身去厨房做饭去了。

过了一会儿,彤彤止住了哭声,偷偷溜进了厨房,央求起平时最疼爱自己的妈妈来,但是妈妈的态度很坚决,彤彤没有了办法,只好回自己的屋里写作业去了。

可是一连几天,彤彤的小嘴都是噘着的。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攀比问题很发愁,父母已经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是孩子好像永远都不满足。如果孩子的眼睛紧紧盯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不要助长孩子的攀比心,要像彤彤的爸爸妈妈那样,懂得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且转换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让他们看清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专注自己拥有的东西。

有一个女孩子,从小患大脑麻痹症,这种病会使肢体失去平衡,手足也时常会控制不住乱动,连说话也说不清楚,嘴里总是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

在常人看来,她已经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生活的可能,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这个女孩子硬是靠她顽强的意志,考上了著名的美国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用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个中学生冒昧地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

她笑了笑,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很可爱;

二、我的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

五、..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对自己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身体不够强壮,不够漂亮,有先天疾病,家庭条件不好..但是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就会像故事中的女孩那样获得成功。“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才能拥有更多的美好。

那么,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这种快乐的人生态度呢?

首先,学会正确地与人比较。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只有比较过后才知道。所以说,和谁比影响着孩子对自己的判定。

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不外乎三种:比自己好的,与自己相似的和比自己差的。正确的比较方式是帮孩子选择一个与他相近又比他稍强一点儿的参照对象来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是客观的比较。如果眼光只盯住比自己好的人,那么孩子的心情就会无比失落,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其次,让孩子时刻想一想自己所拥有的。

孩子的心灵是十分敏锐的,他们在与身边的小朋友接触时,往往会敏锐地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个子要比邻居的小朋友矮好多?”“为什么我的皮肤比隔壁小妹黑?”有些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而一旦孩子身上确实有一些残疾时,父母既无法回避又不好作答。

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患心脏病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太高兴也不能太伤心。他害怕极了,并且讨厌自己像个废人一样。他看着周围的同学有着健康的身体,在操场上蹦蹦跳跳,打篮球,追逐嬉戏,于是产生了怨恨,他没做错什么,为什么是他?这时,他的母亲对他说:“你现在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命运是一个悲剧,但事实上却不是。你不能追逐,不能吵闹,但你却有很多思考的时间,能够更加了解、认识你自己,你的思想的成熟度会比别人高得多。”

孩子受到了启发,开始平静了下来,努力学习,并且看很多课外书,用一切能用的手段充实自己。最终,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实,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和美好,这样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最后,教育孩子不要有完美心理,有些事是可以忽略的。不少孩子产生攀比心理都与他们的“完美主义”有关。他们会因为力求

完美而吹毛求疵,结果往往会使自己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精神萎靡、情绪恶劣、疲惫不堪的状况。

经过生活历练的父母都知道,要想事事比别人强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比较根本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比如穿什么衣服,骑什么车,用什么手机,这些不会影响你学业和前途的,而将来你能拥有的或许比他们多得多。

让孩子只看自己拥有的,他们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玩乐、学习和生活,进而才能有美好的将来。

5. 乐观的生活态度,给孩子无限正能量

真正乐观主义的人是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的人,是战胜愁虑穷苦的人。

——邹韬奋

人生在世,开心不开心的事情会发生很多,但决定人一生幸福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对待事情的态度。乐观的人能够把坏事看成好事,悲观的人却能够把好事看成坏事,我们不能保证孩子的一生平坦顺利、无忧无虑,但是可以给孩子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通达乐观、积极向上。

在一个热闹的义卖会上,有位母亲给她三岁的孩子买了一个颜色鲜艳的气球。孩子欢天喜地地抓着系在气球上那根细细的线,一蹦一跳地走着,不知怎的,一个不慎,五指一松,气球脱手而出,快速投奔广阔的天空。

孩子由惊愕转为难受,五官被骤然侵袭的悲伤挤得走了位,眼看泪水即将泛滥,他那明理而聪慧的母亲却适时地蹲了下来,以愉快的声调大声说道:“瞧,宝贝,气球的妈妈呼唤它回家吃饭了,你还不赶快和它说再见!”

孩子听在耳里,只觉得好新鲜,立即忘了悲伤,挥动起胖胖的小手向着冉冉升天的气球挥动,大声喊道:“再见,再见!”孩子圆圆的眸子,闪着笑意。

这位母亲不但有“化险为夷”的机智,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她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传递给孩子。“乐观是成功的一大要诀。”这是思维心理学大师史力民博士的观点。乐观与悲观的最大区别就是对有利和不利事件的感觉和理解。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愉快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他们能够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事件发生,他们也能将其视为是暂时的。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在解释坏事发生的原因时,他们不是责怪自己,就是诿过于别人。

史力民博士还说,失败者通常有一个悲观的“解释事物的方式”,即悲观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生命就这么无奈,努力也是徒然。”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就会不自觉地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了。

事实正是如此,乐观是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断进取的动力。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而对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儿童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不但是迷人的性格特征,还有更神奇的功能,它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乐观的孩子不易患忧郁症,也更容易成功,他们的身体也比悲观的孩子更健康。因此,教孩子乐观对待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乐观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自己要做一个乐观的人,用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孩子。

例如,碰到周末要加班就要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妈妈的工作总是很忙,因为公司的业务太好了,这样才有更多的钱带宝宝去游乐园啊。”而不要对孩子说:“该死,妈妈今天又要加班去。” 因为这样说既不能改变加班的事实,又使你把消极的态度传染给孩子。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困境挫折面前都能保持自信、乐观的精神,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能够乐观地去面对一切。

当然,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挤出时间和孩子交谈,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鼓励孩子看事情要看好的一面。

如果孩子在遇到困境时表现出悲伤的样子,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平静。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努力引起共鸣,及时安慰孩子,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过多地抑制孩子。

许多孩子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由。由于父母对孩子太过溺爱,往往会抑制孩子的一些行为和举动,甚至替孩子包办一些事情,这样孩子就无法在做事中得到乐趣。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要允许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例如,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你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喝牛奶,今天穿什么衣服;对于四五岁的孩子,你应该允许他在家长许可的范围内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周末去哪里玩,选择什么时候上床睡觉;对于六七岁的孩子,你应该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什么时候学习等;对于上小学的孩子,你应该允许他有结交朋友、带朋友到家里玩的自由。

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选择权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我们不妨做个“懒惰”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去选择自己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到乐观情绪的鼓舞,他们长大成人后才可能持乐观的态度去争取幸福的人生。

劳尔是个乐观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坏的事,他也会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宽慰自己。那天对他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他的生母把他从生活了8年的叔叔家里带到了他完全没有印象的新家。他从心里感到烦躁,他喜欢原来的学校,喜欢熟悉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在回新家的路上,他看到母亲那充满忧郁同时对他抱有希望的脸,开始想自己到新学校后同样会结交新朋友,他会用自己的聪明和热情很快地适应新环境。他离开不久就给叔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叙述了他在新学校的事情和新家的情况。

劳尔在信中告诉叔叔,老师和同学对他都非常好,他又多了很多好朋友。

劳尔对自己生活中的变化采取了乐观的态度,他那乐观的天性使他很快适应了新生活。让孩子懂得:快乐就是快乐。别人无法将快乐的想法直接灌输于自己的心。要快乐就得靠自己。快乐是不需要理由的。快乐由自己决定。

6. 让孩子勇于走向社会,直面现实

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

—— (德)弗兰克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啃老族”,这其中不乏大学生,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本来他们接受完大学教育,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走入社会去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他们在初入社会遇到挫折后,就灰心丧气了,不是对社会极度不满,就是对自己失去信心,于是,他们对社会产生了恐惧,干脆窝在家里,甘心享用父母的“退休工资”。这不仅是他们的悲哀,更是父母和社会的悲哀。

张智锡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寻找工作,可是在“人才多,工作少,要求高”的市场中,他到处碰壁,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没有工作经验。这对于从小娇生惯养、上学一路顺风的张智锡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慢慢地,他失去了去面试应聘的勇气。在家里待了半年以后,他决定考研,父母见孩子找不到工作,心想也许有了更高的学位,找工作就容易了,于是支持孩子的做法。

结果,张智锡通过努力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张智锡研究生毕业后,一直躲在学校里,直到学校下了通知,还不愿意离开。

他说:“我一想到要去找工作,就发愁,恨不得一辈子待在学校里才好呢!”

和张智锡有同样心理的大学生很多,还有的孩子毕业后干脆安心在家休养了,有“本事”的父母给找了工作,没本事的父母只好继续“供养”。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的方法出了问题。就像一个生活在十分整洁环境中的人,到了一个陌生的肮脏的环境很容易生病一样,我们过分重视孩子对知识的学习,把孩子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让他们看不到社会的真实面目,结果,心理脆弱的孩子一旦面对真实严峻的现实,就会产生畏惧,甚至会心理崩溃。无疑,这种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表现出来的幼稚和不成熟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成就。

直面现实是成功必备的素质。一个人只有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接受现实,才能理智地找出改善现实的方法和途径,才能进步和提升。直面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确客观地评价现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很多孩子在评价现实时往往把现实看得过大,把一只小兔子看成了大老虎,结果吓得自己不敢前进一步。另一方面是用正确的态度承认现实。承认现实要坦然,要积极,不要消极应对。很多高中生在承认现实时采取了消极应对的态度,结果把承认现实演变成了自怨自艾。

被誉为全球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前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最为推崇的就是直面现实的人生观。当糟糕的事情出现时,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欺骗你自己,事实上它就是那样。”他认为,当情况不乐观时不要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不要认为时间会治疗一切,凡事总会好转。将头埋在沙子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直面现实,找到问题并迅速解决它,而不能思前顾后、自欺欺人。

在孩子小时候,我们身为父母就要积极鼓励孩子接触现实,面对现实,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千万不要把孩子藏在自己的羽翼下,这种爱孩子的方式其实是害了孩子。

在美国,一个黑人家庭经常随着生存的需要而变动住址。这一次他们来到了波士顿,一切都安顿好以后,妈妈叫儿子出去买晚饭用的调料。

一会儿的工夫,男孩就跑了回来,但是他没有买回来妈妈需要的调料,钱也没有了。原来他走到超市之前,在小路上遇到了3个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他们看他是个“外地人”,就抢走了他的钱,还踢了他两脚,于是,这个孩子只好不幸地空手而归。

妈妈二话没说,又给了他买调料的钱,让他再去买,男孩很犹豫,心里有些胆怯,但是妈妈没有给他退缩的机会,命令他必须完成任务,否则一家人都没有晚饭吃。

男孩鼓足勇气走了出去,可是这一次他浑身是泥地走了回来。他的钱依然被那几个恶魔似的孩子抢了去,虽然他拼力反抗,但是力量过于悬殊,不仅钱被抢走了,自己还摔倒在地上。

妈妈看了儿子一眼,又拿出了同样数目的钱交到了儿子的手里。这一次妈妈跟着儿子出了门,男孩的手里多了一根木棍。妈妈远远地看着儿子向那家超市走过去,也听到那几个孩子猖狂得意的笑声。这时,男孩弱小的身影突然加快了移动,挥舞着木棍向着那三个孩子冲去。那三个孩子显然没有料到男孩会这样做,只招架了几下,就四散而逃了。男孩进到超市买回了调料。

那一晚,男孩吃了一顿最香甜的晚饭,虽然身上多处的伤隐隐作痛。后来,这个男孩上学放学都会路过那里,也经常到那个超市买东西,但却再也没有人骚扰过他了。

后来,这个男孩成为了美国著名的成功人士。他说:“那一晚,妈妈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拿出勇气面对现实。这也是我成功的最大倚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呢?首先,让孩子勇敢地走入社会。尽管我们的社会还不是完美的,但它却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场所,我们要

鼓励孩子勇敢地走进去,即使内心有所恐惧,也要自我克服。如果孩子在社会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父母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其次,让孩子接受不可逆转的现实。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老教堂,在它的废墟上留着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不幸,有些不幸即使我们捶破胸膛、顿痛脚掌也无可挽回。实际上,能够帮助人们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不是消极地否认事实,而是理智地承认。因为只有承认现实,才能从这些错事、弯路和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航向。

有人问一个没有左手的人,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引线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还有一个先天弱视的女孩,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承受着这个事实,但她不断地训练自己的听觉和触觉,最后成了一名出色的钢琴调音师。

面对这些事和这些人,你完全可以用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词语来评价他们,如乐观、积极、坚强、有毅力、勇敢等。其实所有的这些都源于“智慧”——他们从不和不可逆转的事实较劲。

总之,让孩子意识到面对现实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心态改变了,“可怕”的世界就变得可爱了。

7. 让孩子做自己,教育才成功

孩子们来自你的身体,但是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塑造他们的思想。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弓上发出的生命和箭矢。

——(黎巴嫩)纪伯伦

很多父母很辛苦: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规划设计,紧张忙碌,仔细阅读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每天严格按照育儿食谱为孩子精心准备既科学又美味的食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为孩子增减衣物;准备一个又一个故事,每晚给孩子讲,直到他安然入睡..等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又忙着报辅导班,填写各种志愿;上了大学后又忙着帮孩子找工作,甚至孩子谈恋爱、结婚也要亲自把关..

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当作手中的泥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把他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现在也有很多的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孩子是我生,是我养,他就应该听我的”这种教育思想。

尽管我们的教育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仍然有许多父母不明白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职责是什么。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抱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不愿意吸取科学的培养孩子的方法。有的父母则把孩子当作希望的载体,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满足自己成功的虚荣心。于是,从孩子小时候便灌输各种知识,订下各种条规,制定各种各样的发展规划,要孩子努力奋斗、争取荣誉,结果孩子就成了父母实现愿望的工具,没有丝毫自主权。

这就是亲子之间矛盾的根源,父母常常忽略孩子的“自我”存在,忽略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孩子不得不用反抗的形式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就像被石头压在下面的小草,它会顽强地探出自己的头,最终长出叶子,甚至掀翻石头。

孩子自己的意愿也许在父母眼里很幼稚,但是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些意愿时,他们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并且增强自信心,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努力。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说:“如果我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信心;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

让孩子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正是孩子增强信心的最好办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古代有个种树的郭橐驼,他种的树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枝叶繁茂,果子结得又早又多。在讲到经验时,他说:“只不过我种树时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而已,树木生长,要求舒展根部,用原来的旧土,并且培土夯实。栽好之后,不要总去打扰它,要让它自由自在地去成长。这样做就是保护了树木生长的天性。”

教育孩子犹如培养树木,如果你非要树木长成某种姿态、长到某个高度,天天提心吊胆怕它不合你的心意,多长一根枝条少长一根枝条都要严格控制,难保有一天树木不会因违背生长规律而死去。

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有三个孩子,一个叫至善,一个叫至美,最小的叫至诚。三个孩子在小时候就小有名气。

为什么孩子们在那么小就能小有名气呢?当然和叶老的教育有关。每天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就被移到桌子中央。叶圣陶戴上老花镜,坐下来开始给孩子改文章。至善、至美和至诚兄妹三人各居桌子的一边,眼睛盯着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父亲并不责怪他们,说是改文章,实际上是和孩子们探讨着如何措辞、提炼中心思想。

叶圣陶给孩子改文章不像老师那样在文章上画画改改,而是边看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把词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这样好些?..遇到他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孩子:原本是怎样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有时候孩子们被父亲指出了可笑的地方,就尽情地大笑。每改罢一段,父亲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通顺,孩子们也跟着父亲默诵。

父亲的训练是严格的,也是生动活泼的,三个孩子不觉得枯燥、乏味,十分喜欢父亲这样的训练。叶圣陶从来不出题目,而是硬逼着让孩子们去写。不过他有个要求,即使是练习,也应该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孩子们照父亲的主张去做,觉得可写的东西确实很多,用不着胡编,也用不着硬套,写出来的东西不会雷同,而且还很有新意。父亲看了孩子们的习作,总是很喜欢,鼓励他们继续写作。

父亲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孩子们勤奋努力,自然进步得很快。兄妹三人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文章就得到朱自清、宋云彬的好评,出版社还出版了他们的习作《花萼》和《三叶》,宋云彬和朱自清分别为两本集子写了序。

很多人认为“孩子不教育是不能成才的”,我们当然能够理解这种苦心,但是这种教育方式通常会使孩子一味地服从,而忘记了自我意志。有些家长给孩子设计未来发展方向时,并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厢情愿地培养。

这样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硬性安排孩子学习某一门技艺,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而摆弄一段时间,但是要长期坚持,而孩子又不具备此种先天的悟性,孩子的身体和精神会受到双重折磨。这种硬性的强求,不仅会掩盖孩子的真正才能,而且还会抑制他们自我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孩子的成才之路埋下隐患。

江西南昌市有一个家庭,夫妻二人到中年才喜得贵子。他们的事业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于是他们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奇奇身上。奇奇三岁的时候,夫妻二人就买了一整套唐诗宋

词教他背诵,四岁的时候请老师教他书法、小提琴、钢琴。他们嫌幼儿园的教育太简单、太肤浅,所以干脆不送儿子上幼儿园,而是每天把他关在家里,只给他留下一点饼干和一大堆的书。于是,奇奇上小学前甚至连上厕所都不能自理。

好不容易儿子上小学了,夫妻二人又迫不及待请老师教儿子英语、补数学、补作文。奇奇从小就戴上了眼镜,而且心情抑郁,时常沉默不语。每到周末,他们又带着儿子去少年宫上艺术班,其他空余时间都逼着孩子在家练琴练画,只要一听不到琴声,他们就怒气冲冲地指责儿子,甚至把他绑到钢琴椅上看着他弹,并且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将来更有出息..”

据奇奇的同学讲,奇奇特别胆小,不爱说话,找不到学校的厕所和食堂,还不愿意和老师与同学交往,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他哪个也不知道。

等到奇奇四年级的时候,他的父母依然对他“痴心未改”,给他定下每门功课都必须达到90分的标准,一旦达不到便罚他抄十遍试题。有一天,奇奇趁父母不在家,胆小的他不知哪儿来的勇气,从六楼跳了下去,只留下一张小纸条:“爸爸妈妈,我一点也不喜欢钢琴、书法,也不喜欢学习。老师同学都说我怪,你们也不喜欢我,我不想再见到你们了。”

此时,奇奇的父母纵然痛不欲生,也已是追悔莫及。

奇奇的父母错在把孩子当成客体,忽视甚至无视孩子的主体意识,教育方式专制,态度粗暴,结果使奇奇失去了童真和快乐,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最终酿成悲剧。这种专制的外表,还穿着“仁慈”的外衣,孩子一旦流露异议,父母就抬出“为你好”来当挡箭牌。既然是“为你好”,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孩子心灵尚未发育成熟,哪会有理、有力地争辩?只有默默地承受。长此以往,伤害是刻骨铭心的。这种不尊重孩子个性的做法,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折磨。

马克·吐温说:“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也许小时候我们也同样被

父母逼着苦读,为此失去了好多童年的欢乐,那我们绝不能再让我们的孩子

也失去快乐的机会。若是我们的童年曾经自由快乐,当然就会更明白童年的可

贵。无论如何,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未圆之梦的延续,他们有自己的世界。

让孩子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想说,做自己想做,充分给予他们享受快乐童年的机会,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后记

俗话说:“刀越磨越快,大脑越用越灵。”前半句我们可以理解,后半句很多人会产生怀疑。神经学研究发现,神经在受到刺激兴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按照这样的说法,脑子用多了就不会灵了。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大脑虽然在短期记忆后再进行刺激会形成一定抵抗,但是稍作休息就能很快恢复记忆能力,而且随着刺激的增加,似乎这种恢复能力也在增强,两种受体的共同作用使得大脑可以无穷无尽地记忆,就像人在学习的时候掌握规律后会越学越轻松一样。

现在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太疼爱自己的孩子了,所以总把孩子看护得死死的,不舍得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更不舍得让孩子经历些生活的风风雨雨,所以,即使孩子是一把锋利的刀,闲置了也会生锈,失去了原本的光芒。

这本书就是要告诉父母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孩子越舍得用越成才。认真回想一下,自古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经过种种波折?温室里怎能长出参天大树呢!

有的孩子公然说“我就是好吃懒做”,脸上一点羞愧都没有;有的孩子因为受不了一点委屈,就拔刀相向或者跳楼自杀,视生命如儿戏;有的孩子毕业后回家“啃老”..这就是甜蜜教育的回报,不能不深思,不能不反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

爱不是你送给孩子的芭比娃娃,不是你给孩子买的动画片光盘,也不是你给他的一柜子的衣服和零食。爱很简单,但真正的爱有着深刻的内涵。充满爱的孩子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性,自信、乐观、有控制世界的感觉。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不要以爱的名义将孩子推到生活之外,要让孩子学会“入世”。动手,体味生存的艰辛;动脑,感受创造的愉悦;动口,分享沟通的快乐。在生活的熔炉里,孩子会锻炼得聪慧、机敏、心灵手巧,性格也会变得开朗活泼。尤其是来之不易的成功,可以使孩子的毅力、韧性、协调能力大大增强。

舍得,将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