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写春秋 已忘身后事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古,文章百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1958年,文豪郭沫若游览了位于陕西韩城的司马迁祠,颇有感慨,写下了这首五律《题司马迁墓》,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才华和贡献。而事实上,司马迁也的确配得上这样高的评价。
司马迁先世为周代史官,他从小在家学熏陶下遍读典籍,20岁起又畅游名山大川,追寻先贤足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父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为太史令,立志要写一部上接《春秋》的史书,但是赍志而没,壮志未酬。汉武帝元丰三年(前108年),司马迂继任为太史令,同时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经过一番准备后,在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着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在写作进行中,司马迁为兵败于匈奴的降将李陵辩白,结果触怒了汉武帝,下狱被处以宫刑,受尽凌辱。刑后的司马迁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真可谓是“隐忍苟活”。
但是坚强的司马迁为完成著作,将生命中最后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写作中,jE所谓秉笔写春秋,已忘身后事,借修史以言志,终于使这部不朽的名著《史记》得以问世。这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煌煌巨著,对我国古代史学、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诚为确论。司马迁能以残缺之身,不懈之志,成书风行千年而不衰,其意志、才学深受士林、百姓的钦佩和敬仰,被人尊称为太史公。而他故乡的墓祠自建立以来,自然也是谒者无数、游人如织,千年如一日。
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09年),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兜了,这在中国现存文人祠庙中可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司马迁祠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它不是像其他祠庙那样在平地建造,而是建在梁山的悬崖峭壁上,东视滔滔黄河,西枕巍巍梁山,北临涓涓芝水,南接茫茫韩原。山河相映,气势壮观。从山下仰观山峰,司马迁祠的各个建筑依从山势,高下错落地分布在依次升高的四层台地上,层次分明,形势壮丽。四围环绕着带有垛口的砖墙,宛如一座古城堡。孔:子云:“仁者乐山。”司马迁的伟大人格,首先便由这种雄奇非凡的气势强烈地昭示出来了。
通过芝水一侧的石桥上山,沿着石级向上攀登,在四层台地上建有四道牌坊,也可以说是四道山门。第一层台立有木牌坊一座一J=二面写有“高山仰止”四字,取自《诗经第一章小雅第一章车辖》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意在赞颂太史公的精神像山一样高大,永垂千古。第二层台上原有砖砌的山门一座,上书“龙门才子故里”六字。龙门是指距此西北4千米处的龙门寨,是司马迁的出生地。现建筑已毁,仅留遗址。第三层台为一座砖砌的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取自《史记第一章太史公自序》中“耕牧河山之阳”一句,点出了司马迁童年的牧童生涯。
第四层台是全部建筑的主体,居于最高处,放眼四望,真正是“徐入庙庭稍平息,置身已在青云端”。由于祠庙建在山梁上,面积有限,因此只有献殿、寝殿和墓冢,分为前后两个小院落。寝殿为正殿,中有太史公塑像一尊,系北宋时的作品。太史公端坐在高台之上,身穿红袍,头挽高髻,方脸长须,双眉入鬓,目视前方,一派凛然正气,显示出太史公非凡的抱负和刚毅不屈的气概。寝殿之后就是司马迁墓。墓冢利用地势的纵深,大大强化了祭祀的庄严肃穆气氛。墓前立有清乾隆时的大学者毕沅所题的“汉太史公墓”石碑一座。这座墓只是衣冠家,原为一堆土坟,元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才用砖包砌。墓呈圆筒状,砌砖上刻有八卦图案,因此也被称作“八卦墓”,墓顶上有五棵松柏,矫若游龙,枝繁叶茂,直冲云天,象征着太史公的千秋功业与天同高。
司马迁祠内还保存有宋、金、元、明、清历代碑刻六十四块,这些石刻或记载太史公的生平与家族事迹,或为赞颂司马迁的诗文,或记述祠墓沿革,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了解太史公的宝贵资料。
司马迁祠与周围苍茫的山河一起蕴育散发出一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元气,使人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强烈地感受到了司马迁那悲怆的命运和深沉的思想,从而清心洗志,锄于奋发图强。
名人足迹
会稽:前125年,访问夏禹的遗迹。
淮阴:前125年,访求韩信的故事。
大梁:前125年,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