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9273000000043

第43章 朱元璋与明孝陵

繁华胜地的无尽孤独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墓地由朱元璋选定,一建就是几十年,其恢宏的气势、庞大的规模大概是令朱元璋满意的。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眼光果然不错,福分也不浅,明孝陵坐落在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后来的中山陵,南临梅花山。独龙阜北依钟山主峰,阜高150米,林壑幽深,紫气蒸腾,云霭山色,变幻无穷,自古就有“发地多奇岭,千云非一状”的说法。山南是开阔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阳光融融,和风习习,水波粼粼,令人神清目爽。明孝陵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的确是难得的风水宝地。朱元璋一世英雄,自己的陵墓也不同凡响。明孝陵的布局呈“北斗星”状,其神道弯曲幽长,与历代帝王神道的宽阔直接大异其趣,意在营造出“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是相同的。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

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6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这些石兽全是一副温顺可爱的样子,让人亲近。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后来重建的,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游人发思古之幽情。

朱元璋一生可谓是极为成功的。从叫化子到开国之君,这样的跨越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人能够实现。但实现了又能怎么样呢?朱元璋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内心就充满疑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深夜起徘徊,他不知道天下究竟能掌握多久,又有多少人贪婪地注视着金殿。

天下并不是他一人打来的,可是天下皇帝只有一个,已有的往往是最容易失去的,他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宰相胡惟庸不就阳奉阴违、独断专行,使百官眼里只有他一个人,从而另造了一个朝廷了吗?大将军蓝玉不就私占大片良田、公开打骂官吏,叫嚣天下有他的份吗?朱元璋大开杀戒了,严酷异常,使得朝廷上下一片血雨腥风。曾经的襟连骨肉、结拜兄弟也横遭杀戮,仅剩的几位也都噤若寒蝉。时间也许能消弭一切,恐怖的风暴过后,朱元璋所拥有的只有孤独了。他再也不能和昔日的穷弟兄们同甘共苦了,不能谈笑风生了,不能共享战斗的激情了,不能……一切“不能”都转化为无边的孤独,噬咬着朱元璋的心灵。朱元璋为政三十多年,心中没有丝毫的温暖和慰藉,有的只是忧虑及其带来的憔悴。朱元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十分的自信。他的太子朱标就不忍看到亲戚反目、遍地凄凉的景象,郁郁而终。太子的死对朱元璋无疑是一个打击,也给他寒冷的心灵雪上加霜。朱元璋临死时也不免反思,告诫儿孙仁厚为政。

朱元璋亲手规划的孝陵,虽然山水秀丽,风景宜人,但最终没有吸引后来的儿孙们。明朝迁都北京后,这附近再也没有埋葬过朱明王朝的子孙。偌大的一个孝陵,只有朱元璋和夫人孤苦守望了,那无尽的孤独仍然在绵延着。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石兽、石碑、四方城.神道望柱、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等。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区。

设施:明孝陵毗邻中山陵,景点云集。

名人足迹

安徽凤阳:为朱元璋故乡,他在那里参加反元起义军。

苏州:朱元璋率徐达、常遇春等部在那里打败张士诚,实力大增。

北京:朱元璋曾率兵攻入元大都北京,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