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9295400000023

第23章 创立广义相对论(6)

有一次,爱因斯坦还公开称赞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伟大的尝试”。对于苏联人民,他总是情谊满怀。20世纪20年代,他在柏林经常与苏联知识分子交往,其中不乏共产党人。1923年,爱因斯坦还参加了刚刚成立的旨在促进德国和苏联各族人民谅解、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发展的“新俄国朋友会”。爱因斯坦的民主主义的激进倾向使他的同事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实际上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由于他经常参加被压迫被剥削民众的斗争,具有鲜明的反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倾向,人们和他的政敌甚至经常把他当成共产党员。对于来自自己朋友中以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诩的苏联理论界的这种做法使他感到特别痛心。作为对1953年苏联哲学和科学家们对爱因斯坦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的答复,他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含辛茹苦流汗水。

只为求点滴真理?

真理来自党告示,

傻瓜何苦累半死。

若有勇者存怀疑,

当头一棒作奖励。

傻瓜傻瓜听我言,

乖乖听话是妙计。

爱因斯坦除了真理,他不崇拜、迷信任何别的权威。在他看来,在科学王国里,谁要是以为“有了权就有了真理”,想搞长官意志,这只能暴露出他们愚蠢和可笑。所以他说:“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①

爱因斯坦的静态、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与牛顿的无限宇宙模型一样,他们都是在根据一定数量的观测事实,再按某种理论作一定的外推之后得出的,都是人类认识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结论虽然至多只能是相对真理,还很可能是错误的,但他们不迷信已有的教条,敢于探索,这都是很可贵的。科学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精神才发展的。他们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也是科学的,是后人可资借鉴的。

①[法]赫克内尔:《爱因斯坦传》,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事实上,爱因斯坦在提出他的宇宙模型之后过了12年,天文学上有了一次重大的突破,这就是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哈勒发现,所有的星系,彼此之间的距离都在不断地增大。恒星不“恒”,我们看不到它们的分离运动,是因为它们距离我们太远了。整个宇宙就像一个受了热的肥皂泡,在不停地膨胀。星系就像肥皂泡上的各个点,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不停地增大。

宇宙在膨胀!这就是说宇宙不是静止的。在哈勒利用大口径望远镜作出这个重要发现之后,爱因斯坦这位世界公认的物理学权威坦然地承认自己的宇宙模型是错误的。这有什么呢?难道大科学家就无权犯错误了吗?或者说犯了错误的人就不伟大了吗?伟大之所以伟大,不仅是由于他作出了别人作不出的巨大贡献,还在于他能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爱因斯坦为了从广义相对论中解出他的静态、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甚至修改了自己心爱的引力场方程——在方程中增加了具有斥力性质的一项,即宇宙项。有人认为引入宇宙项是爱因斯坦一生在科学上犯的最大的错误。

这种说法也许不无道理。但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错误的宇宙模型,却引起了一门新的科学——现代宇宙学的诞生。这难道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革命,可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所阐述的那些思想就都那么正确吗?他说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绕着太阳作圆周运动也是正确的吗?这难道妨碍说他揭开了近代天文学的序幕吗?

研究宇宙的整体结构,过去根本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爱因斯坦利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宇宙的结构,给了人们一种启示,~种可以利用的科学方法。在爱因斯坦提出宇宙模型之后,又有其他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宇宙学理论。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宇宙学正在蓬勃发展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爱因斯坦引起了现代宇宙学的诞生。

5.荣誉

自1919年11月6日伦敦皇家学会和天文学会联席会议公布了他们两个观测队的观测结果后,著名的《泰晤士报》发表了题为《宇宙结构》的社论,说:

“关于宇宙结构的科学观念必须改变……最杰出的专家们确信,世世代代以来认为无可置疑的事实,已被有力的证据推翻,需要一种新的宇宙哲学……”①

第二天一大早,爱因斯坦的大门就被记者敲响了。第一位记者还没有走,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从早到晚,记者和来访者络绎不绝,一向安静的书斋,一下子成了闹市。

记者们发回去的谈访、通讯,添枝加叶,大肆渲染。一下子爱因斯坦这位“改变了宇宙结构的科学观念”的学者成了各国报刊杂志的新闻热点,也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连市场上都出现了“爱因斯坦式”的雪茄,“相对论”牌的香烟,不少商品还印上了爱因斯坦的像。于是,这位照片被登在画报封面上、名字出现在报刊的大标题里的“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一时成了全世界几乎无人不晓的人物。以至两个美国大学打赌:从美国发出一封信,信封上只写“欧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收”,看能不能寄到?结果信不仅收到了,而且是按时收到的。尽管爱因斯坦把这件事解释为邮局的工作出色。

①秦关根:《爱因斯坦》,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180页。

英国驻柏林大使霍勒斯·朗博尔德爵士曾经向爱因斯坦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他的儿子由学校回家时,有一只脚还没有完全从车上迈下来就迫不及待地问他:“爸爸,你见过爱因斯坦吗?”当这位大使先生不得不承认自己还不曾获得那份荣幸时,孩子惋惜地耸了耸肩,仿佛是说,爸爸你枉费了在柏林的时光。霍勒斯爵士说:“我确实被他的轻蔑弄得羞愧了!”①

1927年爱因斯坦把自己的一张照片赠送给一位老朋友内莉亚·沃尔夫,他在照片下面写了这样几行诗:

无论我去到何方,

到处有我的肖像;

在书桌上,在大厅里,

或挂胸前,或悬高墙。

人们的游戏多么新奇,

殷殷恳求:“请您签名”,

不容学者有半点儿推辞,

非要他写下几笔才行。

听着耳畔这阵阵的欢呼,

有时我被弄得稀里糊涂;

偶尔清醒时我竟会怀疑,

真正发疯的莫不是我自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沃尔夫夫人渡过大西洋来到哈瓦那,以后又去加利福尼亚。当轮船在特立尼达停泊时,一位英国军官盘问了她,并准备检查她的行李,因她持有的是德国护照。

①[法]瓦朗坦:《爱因斯坦和他的生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虽然她知道英方不允许旅客携带任何文件或照片,但她还是舍不得丢下爱因斯坦的这张照片。没想到那军官发现这帧照片后立即停止了盘问,并且彬彬有礼地问她是否愿意把照片借给他,他想把照片上的小诗抄录下来,并想把照片给同事们看一看。

沃尔夫夫人告诉这位军官他甚至有权扣下这张照片,但他却说第二天开船前一定奉还。第二天,他果然毕恭毕敬地把照片送了回来,也再没有进行盘问或检查行李。①由此亦可见爱因斯坦影响之大和人们发自内心的对他的崇敬。

就是在那个宣布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得到了证实的历史性会议之后,整个世界立即掀起了一个巨大的“相对论的热潮”。无穷无尽的、各种引人入胜的关于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的传说在世界各地不胫而走。在美国,一篇不到3000字的有关相对论理论的概要可挣得5000美元的赏金。这就是说,只要懂得相对论,写3个字即可挣5美元。

那时,每当爱因斯坦在柏林讲课,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听众常常有上千人。要想知道爱因斯坦教授在哪里作报告,只要看一下这时人们朝哪里奔跑就知道了。听众中还有许多凑热闹的人,尤其是不少外国游客。一位目睹当时情景的人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报告厅里坐着许多身穿珍贵裘皮大衣的美国、英国阔太太,他们手举望远镜,仔仔细细地端详着这位学者。”报告一结束,这些外国游客冲向黑板,为了抢夺这位红极一时的学者写字留下的粉笔头而争吵不休。他们想把这些东西带回去,珍藏起来留作纪念。②

①[美]杜卡斯、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4—65页。

②[法]赫克内尔:《爱因斯坦传》,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年版,第64—65页。

任何事情一“热”起来之后就难免有过火之处:浮夸、拔高,什么都来了。这种情况对于那些虚荣的人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事。而对于实事求是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本人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他说:“在我看来,个人崇拜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如此,这却仍然成为我所经历过的命运。把公众对我能力和成就的估计同实际情况作个对照,简直怪诞得可笑。意识到这种离奇的情况,就会无法容忍,但有一点却令人感到巨大的欣慰:在这个被大家斥责为物欲主义的时代,居然还把那些一生目标完全放在知识和道德领域中的人看作是英雄,这该是一种可喜的迹象。”①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不需要任何修饰和吹嘘,这就是科学家、思想家不同于阶级社会中的政治家之处。

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受到人类永远铭记的原因。他们总是反对任何不实事求是的吹嘘,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崇拜,把它视为庸俗得无法忍受的事。1919年圣诞节,他给苏黎世的朋友亨里希·粲格尔的信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情和自己对这种情况的态度:“自从出名以来,我变得越来越笨,当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一个人同他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之间,至少在同其他人所说的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之间,确实有着天壤之别。但他却不得不以一种诙谐幽默的心情来接受这一事实。”②

①[法]瓦朗坦:《爱因斯坦和他的生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60—61页。

②[美]杜卡斯、霍夫曼:《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每天早班邮差一到,成百上千封要照片、征求签名的信整口袋地递了进来。也有一些是讨论科学问题的。有人请他解释空间怎么会弯曲,有人请他说明宇宙怎么可能是有限的,也有请他说明时间怎么可能拉长或缩短,也有请求帮助的。有的青年没有考上大学,求爱因斯坦帮他到教育部说说情;有的青年发明家的新发明被埋没了,请爱因斯坦在科学院帮他讲两句话……爱因斯坦想出一个办法:请慈善机关代办要照片和征求亲笔签名的信。谁捐了钱,谁就可以拿到爱因斯坦的照片和亲笔签名。这既满足了来信者的虚荣心,又帮助了穷人,还节省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对于请求帮助和请教问题的信,爱因斯坦一般都要尽量回复,自己忙不过来,就请埃丽莎的大女儿帮忙。

信件还好对付,难打发的是找上门来的人。摄影家、画家、雕刻家,甚至知道爱因斯坦喜欢音乐后,音乐家、提琴手、三教九流的各种艺术家都来找他。已经成名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作品,尚未成名的是想借爱因斯坦的大名去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幸好有埃丽莎礼貌周全地为他挡了不少驾,但也总有不少能软磨硬泡的人非要白白浪费爱因斯坦的宝贵时间不可。

爱因斯坦知道,自己所以声名大震是由于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但当9岁的小儿子问他时,他还真的被问愣了。

“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些什么呀?”

爱因斯坦给问住了,他想了想,回答说:“当一只瞎眼睛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的时候,它看不出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出的事情!”这里,爱因斯坦把人类比做瞎眼睛甲虫当然是不合适的,但不这样他又怎么能使9岁的儿子懂得他所说的空间时间弯曲呢?

尽管如此,他对全世界因此对他崇拜到如此地步还是感到有些难以理解:“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由于写了几篇在全世界只有少数人能看懂的文章,我似乎才得到了这种声誉?”一部关于爱因斯坦的电影在纽约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上映时,人流像海潮拥向这个博物馆,当时的情况简直成了一场骚乱,以致不得不动用警察加以平息。

历史是公正的,人们心中都有一杆天秤。谁为他们做了多少多大的好事,他们总是清清楚楚,念念不忘,感激他,以各种方式表示对他的崇敬。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极其抽象的。但是科学愈是不局限于直接的主观的观察,愈是深入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中去,它就更与人接近,更富有人性。这就是说,一种理论在越是普遍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它就越光彩夺目,丰富多彩。由于爱因斯坦的理论远离各种具体的个别的问题,是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而且是人类世世代代都受益无穷的宇宙的一般图景的问题,所以整个世界都崇敬他,并且这种一般说来不夹带个人因素、发自内心的崇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还经久不衰,使他与那些即使再好,一般说来也总是在有限的时期内为有限的人服务、生前显赫无比,但很快就烟消云散,甚至还要遭到清算的政治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著名物理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后来的学生和助手英费尔德对爱因斯坦享受的这种盛誉,曾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一些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