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9311700000058

第58章 揭开历史的内幕(2)

第一次海湾战争不过是一边怂恿萨达姆进攻,一边准备打击他的密室政治而已,棋局其实把握在美国的几个领导者手中。几个人策划,百万大军对垒,无数人丧生的战争不过是几个人的一个决定而已。

谁最早就开始孕育恐怖组织

2001年,本·拉登制造了导致接近三千人死亡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说法,至今没有确凿证据),之后“恐怖”一词成为世界头条。至今,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对恐怖主义的忧虑,按照美国的说法,恐怖主义源于阿富汗境内本·拉登领导的恐怖分子,那么这十年中,为何遍布全球了呢?

2011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罕有地在周日发表电视讲话,确认“9·11”袭击事件幕后首脑、“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美军的一次“定点清除”行动中被击毙。在经历近十年的藏匿生涯后,这位现代最为著名的恐怖主义头目最终伏法。

很多人认为,拉登的死亡为美国宣布“反恐战争”结束提供了机会。可是美国和欧洲现在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担忧恐怖主义。按照中国的江湖规矩,本·拉登的追随者和塔利班要誓死复仇,西方世界彻底进入一个无休止的反恐拉锯战。

现在的美国人很难理智看待恐怖主义威胁。针对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基地”组织(al—Qaeda)显然还催生了附属组织,这些组织可能与拉登此前从巴基斯坦指挥的原版“基地”组织一样危险。情报官员们表示,“基地”组织在也门、索马里和北非的分支正在策划危险的活动——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

可是喜欢用数据说话的美国人,仔细地研究了两种情况下的死亡人数,就发现恐怖主义威胁被严重夸大了。美国学者约翰·缪勒(John Mueller)在两年前发表的一本著作中指出,自1960年以来,被恐怖分子杀死的美国人,“与同期由其他造成的事故致死的人数几乎相同”。布赖恩·詹金斯(Brian Jenkins)在为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美国人死于汽车事故的平均几率约为九千分之一,被谋杀的几率约是一万八千分之一。”然而,在“9·11”之后的五年内,包括“9·11”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在内,“美国普通人死于恐怖袭击的平均几率仅为五十万分之一”。

可是美国向“反恐战争”投入的资源令人难以置信。《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去年在《绝密美国》(Top Secret America)报道中指出:“自2001年9月以来,华盛顿及周边地区在建或已建成的用于绝密情报工作的建筑群有三十三座。它们几乎相当于三个五角大楼。”而这只是自“9·11”以来成立的机构。在“反恐战争”之前,美国中情局(CIA)和国家安全局(NSA)就绝非财力或资源不足的机构。

反恐战争决定了美国军事和情报预算的走向,而这正是美国利益集团瓜分利润的好机会。我们早就知道,如果中央情报局的人蓄意地剪裁信息,那么他们就能够影响美国反恐经费的走向。截至2010年,美国每年的情报预算是七百五十亿美元——自“9·11”以来增长了二十倍以上。这些数据还不包括情报机构开展的军事活动,比如在巴基斯坦的无人飞机袭击行动。考虑到这一切,美国花费十年时间才追踪到本·拉登令人吃惊。

然而,成功杀死本·拉登(再加上有关恐怖分子可能在策划新的阴谋的警告),实际上可能进一步增加情报支出。上周宣布的大卫·彼得雷乌斯将军(General David Petraeus)被任命为中情局局长的消息,加大了上述可能性。彼得雷乌斯将军是一个“帝国缔造者”,在国会拥有一大批支持者。

北京电视台制作的一期《档案》节目专门讲了本·拉登与美国政府、中央情报局之间的丝丝缕缕,就在20世纪90年代本·拉登与美国闹翻后,美国就制订了要清除本·拉登的计划,甚至有几次准备付诸实施的行动计划和绝好的机会,比如与阿富汗雇佣军联手绑架、比如用“捕食者”和卫星锁定进行导弹攻击,几乎得手而又坐失良机。

难道这是巧合,还是预谋?

以美国的观点:本·拉登在几次被追杀之后一手制造了美国驻也门、肯尼亚大使馆爆炸案,直至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数千美国平民死于非命,由此拉开了长达十年的全球大追杀,口号是“消灭恐怖主义”,为消灭恐怖主义,美国甚至于不惜发动局部战争。可是以此为口号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中死于非命的却是大量的平民,特别是他们不是被恐怖分子所伤,而是死于美军导弹、炸弹、枪弹下。

英国记者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制作过一部纪录片《The War You Don’t See》(你未见过的战争),其中有一个关于阿富汗战场的段落,西方联军飞机轰炸了阿富汗一个正在举行平民婚礼的村庄,村里的平民赶紧躲到村子的另外一边,结果美军飞机又转过来向人群中投了一枚炸弹,近百平民死于非命,有一座坟茔里埋葬的全是身首异处、分不清人形的残肢,记者的镜头下是几个被吓傻了的孩子。与拉登们策划的恐怖事件比起来,西方联军的杀人场面的血腥程度不遑相让,只不过披上了“反恐”的外衣。

这一切都不禁让人反问:究竟是谁在制造恐怖?

人民圣战者组织(MujahideenKhalq)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该组织的创始人是萨依德·穆哈辛、马吉德·谢利夫·瓦杰菲、巴迪尔·贾德冈,起初是个左翼伊斯兰分子组织,早期建立的宗旨是利用伊斯兰宗教思想展开反对国王专制独裁统治的武装斗争。后来企图在伊朗建立军事政府,行动上采取暗杀活动,暗杀伊朗政府高级官员。在该组织采取暗杀活动中,先后导致伊朗政府总理、司法总监在内的上百名政府高级官员死亡。萨达姆当权期间,该组织的总部设在伊拉克,长期为萨达姆所支持,作为牵制伊朗的棋子。

这个组织早已被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列入恐怖组织名单。1997年,美国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外恐怖组织”,指责其参与了一系列的爆炸、越境袭击和暗杀伊朗领导人的行动。

小布什在2000年9月12日的联合国第五十七届大会上发言,抨击“萨达姆公然挑衅联合国”,随后公布了一份背景资料:《欺骗和违抗的十年:萨达姆·侯赛因对联合国的公然蔑视》,其中列举了“萨达姆在过去十年中的滔天罪行”。报告详细列举了人民圣战者组织这个恐怖组织的罪名,包括:四十年来对伊朗实施过多次恐怖活动,暗杀了多名美国军人和平民,而且,萨达姆也是其幕后主要赞助人之一。

美国国务院《2002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中,人民圣战者组织仍然名列其中,并称伊拉克是其藏身地、过境点和活动基地。

可是人们看到,恐怖组织的定义随着美国的战略变化而随时会发生改变:尽管人民圣战组织多次被美国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但在美国2003年推动的反恐战争中却没有受到任何打击。美军进入伊拉克不久,就与人民圣战者组织达成停火协议,美军不对人民圣战者组织的车辆、设备以及设在伊拉克的营地的财产采取打击行动,也不对这一组织的武装采取敌对行动,人民圣战者组织则允诺不向美军开火或采取敌对行动。

2003年11月21日,一百五十名美国众议员一致要求布什政府把伊朗的反对派“人民圣战者组织”从国务院公布的国外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称这一组织为“合法的反对派”。国防部副部长费斯提议重组人民圣战者组织,并让这个组织领导颠覆行动。

很多的恐怖组织都是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之下发展起来的,这已经是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了的,对于恐怖组织和恐怖主义,美国希望将祸水引向其他的大国,能够破坏当地的社会稳定,只要他们不和美国作对,美国也就放他们一马,甚至纵容他们一把,这就是美国在全球的反恐战争,在他们的眼睛里,恐怖主义有好的恐怖主义和坏的恐怖主义。这样的势利判断行为大大地影响了美国的公信力。

对利比亚平民的“保护”

利比亚,这个非洲国家在世界的知名度不算低,因为它在卡扎菲的领导下和美国和西方较量了几十年,一度让它的对手们束手无策。可是在2011年,卡扎菲和他的国家陷入了一场危机。先是民众游行示威活动不断高涨,接着政府军和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决议还规定: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并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

这一次,美国人到底卖的是什么样的药呢?也许看一下环球视野网站宋盈和黄恒两位作者的文章就能够明白美国的用心。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美军非洲司令部仓促开张》。

在美国军人眼中,世界是按几大战区司令部而不是按洲来划分的。

2007年10月1日,德国斯图加特,绿阴掩映的帕奇兵营在平静中迎来了基地七十年历史中的又一件大事。新组建的美军非洲司令部正式在该基地开始运转,让美军的“世界地图”更加完整。

非洲司令部的成立是美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前,美军已设有五个战区司令部,分别为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分管美军全球各地区的事务。而非洲事务一直由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分管。

新成立的非洲司令部对五角大楼负责,主要处理美军在非洲除埃及以外的全部军事活动,目前由一百二十名专家组成其核心,不久司令部将独立运作,阵容也将迅速扩充至八百至一千人。负责制定国防政策的宫员赖恩·亨利称,司令部可能将办公室分散安排在非洲各地区。

此前五角大楼官员透露说,非洲司令部框架内将设置五个“区域综合小组”。其中北部小组管辖毛里塔尼亚至利比亚之间区域,东部小组管辖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马达加斯加以及坦桑尼亚等国;南部小组管辖南非、津巴布韦、安哥拉等国;中部小组管辖刚果民主共和国、乍得、刚果等中非国家;西部小组管辖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尔、西萨摩亚等西非国家。

近年来,美国对非洲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经过五角大楼长达数月的讨论后,美国总统布什批准组建非洲司令部,从而为其全球防务版图构筑了一根新的强有力的支柱。

其实美军非洲司令部之所以在未能找到非洲基地之前就着急上马,很大程度着眼于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调整。“9·11事件”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反恐”成为美国第一要务。为了应对处于从西半球经非洲、中东到东南亚、东北亚这一所谓“不稳定弧”上的“邪恶轴心”和恐怖主义带来的现实威胁,美军各战区司令部持续进行部署调整。

美军各战区司令部纷纷打着反恐旗号,行强占战略要地之实。此次新组建的非洲司令部,即是为了加大曾长期被美边缘化的非洲的介入力度,着眼应对这一被美形容为恐怖分子滋生地、藏身地与训练地的“不稳定弧”关键地区。

在非洲司令部正式成立后的第二天,尼日利亚外交部长马杜埃奎即明确表示,尼方不支持美国建立非洲司令部并向非派兵。他认为,美国完全没有必要在非驻军。

马杜埃奎的话不啻于给了美军一记耳光。自美国总统布什批准成立非洲司令部以来,美国防部官员就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外交攻势。美高级代表团前后访问了十多个非洲国家,试图说服这些国家接纳美军的计划。但无论是在北非还是在南部非洲,他们频频碰壁,回绝非洲司令部的国家似乎越来越多。

非洲舆论普遍不相信美军自己所说的“不是冲着石油和矿产资源而来”。不少政治观察家指出,美方是在中国对非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做出此番决定的。美国希望能对抗中国对非外交的成果,保证本国的资源供应。一名赞比亚政府官员说得干脆:“放手让美国在非洲成立司令部,就如同让一位巨人在你的家里安营扎寨,从此难得太平。”

非洲舆论认为,目前可能接纳美军非洲司令部的国家有两个,一个是与美国渊源颇深的利比里亚,一个是态度不明朗的博茨瓦纳。但两国尚未做出明确决定。

其实,美国人这次来得很简单,也就是美国看上利比亚的地块了,所以迟早要给卡扎菲来一次“拆迁”,只是阿拉伯革命给美国带来了机会。拔掉卡扎菲这个“钉子户”,省得他总是带头跟美国人对着干。

2011年3月19日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宣布,利比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根据决议,有关国家可以单独或通过地区组织及其他安排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但其中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有关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必须立即向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汇报。

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18日在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作为联合国成员,利比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五项条款,承诺恪守安理会决议,决定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