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又疯又狂卡扎菲:落日强人卡扎菲传
9323100000025

第25章 不当总统的国家元首(5)

自幼受到西方教育的赛义夫也擅长和西方媒体打交道。2002年,他曾告诉媒体,“我们的头号政策: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还是民主。”

卡扎菲常说,“我们有能力摧毁美国,并打掉美国人的鼻子”,但赛义夫会反问父亲:“打掉美国人的鼻子又如何呢?”在利美关系缓和方面,赛义夫做了很多工作。赛义夫名义上只是慈善机构的主管,但却是利比亚仅次于其父的第二号人物,被视为接班人。利比亚动乱后,赛义夫经常出现在国家电视台镜头里。他最新的一次表态,是表明政府愿意与反对派磋商,推进民主改革,但2月28日镜头前的赛义夫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也在疯狂地鼓动支持者射杀反政府抗议者。随着这次动荡的升级,赛义夫强硬的另一面也被人们所认识。

“我们将战至最后一秒,战至最后一颗子弹。”面对当下利比亚突如其来的局势,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利比亚不是埃及,也不是突尼斯。”

阿伊莎是卡扎菲唯一的女儿,性格最像父亲,有“利比亚第一公主”之称,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曾当过法学教授和律师。阿伊莎主要帮其父打点酒店业。她嫁给了同一部族出身的特种部队军官。这样的婚姻,至少巩固了本部族人对卡扎菲的忠诚。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西方联军逮捕和控上法庭之后,阿伊莎是萨达姆辩护律师团成员。

在利比亚生死存亡的关头,和哥哥们的焦灼神情不一样,将头发染成金色的阿伊莎看上去相当美艳动人。

当她的哥哥赛义夫在高呼口号,“我们将战至最后一秒之时”,阿伊莎则在前线依然保持迷人的微笑。“我会坚守在这里,”她表示。表面上看似优雅的她,实则和父亲一样固执倔强。

作为卡扎菲的独女,阿伊莎从小就深得全家族的宠爱。相比起七位兄弟的行事风格,她在举止上显得更加温文尔雅。加之长相酷似美国超模辛迪·克劳馥,阿伊莎被阿拉伯媒体誉为“北非的辛迪·克劳馥”。

天生丽质,加以家族不遗余力地为其塑造对外的美好形象,阿伊莎作为阿拉伯世界名媛的代表,总是会成为时尚八卦杂志的焦点。和约旦王后拉尼娅一样,她永远不缺少新闻。就在今年1月,还有一些小报放出消息,盛传阿伊莎和意大利总统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有暧昧关系。不过,最后证实,这只是意大利一间报馆哗众取宠的小道消息而已。

当然,更让媒体们感兴趣的,是阿伊莎酷似父亲卡扎菲的行事风格。虽然是女儿,但是阿伊莎和父亲一样,以持强硬立场著称。“支持圣战”、“反对投降”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号。

2000年,时值《北爱尔兰和平协定》签署两年,阿伊莎以非外交官员身份飞往英国,公开发表演讲支持爱尔兰共和军。2004年,她主动请缨,自愿加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队,为这位昔日枭雄作辩护。“我是一名律师,我有义务为任何认为自己蒙受错判的人辩护。”

同一年,她还作为卡扎菲的特使,与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进行秘密会谈。谈及这次访问,阿伊莎不无得意:“我觉得这次出访就像从一间屋子到另一间屋子那么简单。”

不过,万人迷“辛迪·克劳馥”的华丽时代已经终结,卡扎菲面临政治生涯最大的一场危机,其女儿也变成了“北非的贝·布托”,一个不得不与家族盛衰共命运的女人。

卡扎菲的第三个儿子名叫萨阿迪,是个运动健将,酷爱足球,曾为国家足球队队员,还踢过意甲联赛,目前他是利比亚足协主席,主管体育对外交流,是利比亚主权基金对外投资公司的真正老板。尽管萨阿迪的水平在很多专家看来还够不上“职业标准”,但为了圆足球梦,他不惜花重金聘请阿根廷前足球教练比拉尔多、短跑名将本·约翰逊等人当顾问和教练。2011年2月24日萨阿迪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称,军队武力攻击是出于防止弹药库流入恐怖分子手中的考虑。他还说他父亲未来会担任一种政府顾问的角色。他强调说:“利比亚军队依然非常强大。”他称,有人给示威者下了毒药,吸食之后,就出现迷惑状态,容易受幕后人指使。萨阿迪还称他们查获了大量毒品。

卡扎菲的第四个儿子,名叫穆塔西姆,追随父亲的脚步进入军队,并在2010年成为了国家安全顾问,也是卡扎菲子女中唯一公开挂有政府官职的儿子。维基泄密披露他曾在2008年向国家石油公司主席敲诈12亿美元以成立自己的私人军队。他曾声称策划政变欲反叛父亲,并飞往埃及,后来求得原谅而返国。他也被认为是卡扎菲的有力接班人之一。

卡扎菲的第五个儿子,名叫汉尼拔,目前供职于一家石油出口公司。汉尼拔曾在专管石油出口的利比亚国家海上运输公司任职。2008年,汉尼拔曾因在瑞士访问期间殴打随从而被瑞士警方逮捕,此事导致利比亚与瑞士外交关系恶化。法国警察也曾因他开车闯红灯等而拘捕过他。在意大利,他也曾把前来执法的意大利警察打得满地找牙。他的行为,在国内被宣扬成对西方不满的表达。据称,汉尼巴尔在国内的形象很“正派”,经常救济施舍穷人。

卡扎菲最小的两个儿子则更加低调。第六个儿子赫米斯是个武将,统率其父最信任的嫡系特种兵部队哈米斯旅。曾在俄罗斯受过培训。有赫米斯在,卡扎菲至少还有底气。他担任保卫首都的黎波里和收复班加西城市战斗的重要指挥员。现在,卡扎菲集团能维持多久,就看赫米斯的了。

卡扎菲还有一个排行第七的幼子,外界对他了解不多。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2008年赛义夫·阿拉伯的法拉利跑车因为废气排放问题被德国警方扣留。媒体报道说,他现在正在慕尼黑求学。但具体情况外界不甚清楚。

除此以外,卡扎菲还有个义女,死于1986年美国的突袭。

4.财富,家国不分

在卡扎菲上台前后的几年中,经济飞速发展,以至于数字都似乎失去了意义。1970年全国人口大约为190万,即使按最乐观的推算到1980年也只是增加到300万。

而石油生产却从1961年的平均每天1.8万桶增加到1968年的每天277万桶。卡扎菲迅速又将产量提高到了1970年的每天331万桶。随后,由于油价上升和“会谈”的开始,猛增的产量被削减,1971年为每天276万桶,1972年为每天220万桶,70年代余下的那些年中大概在每天200万桶左右。这已经足以保证(卡扎菲的)政府有足够的钱用于其国内发展项目、购买军火和对外军事冒险。

税收从1970年的13亿增加到1973年的23亿,然后伴随着十月战争后石油市场的巨变飞涨到1974年的60亿和1978年的86亿,此后又戏剧性地增加到1979年的163亿和1980年的大约200亿。

除上述数字外,利比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5亿美元上升到的38亿、1974年的137亿和1979年的245亿。人均收入从1951年的40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8170美元——高于工业化国家如意大利和英国的平均水平。

对于大多数利比亚人而言,生活无疑是变得更好了。对于家国不分的卡扎菲家族来说,其财富更是难以估算。

利比亚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媒体对卡扎菲家族掌握的资产进行了报道。资料显示,卡扎菲家族拥有的巨额资产无法估计,仅在美国查封的资产就达到300亿美元。

英国媒体报道称,通过各国对卡扎菲家族资产的查封才了解到其掌握着无法估量的惊人财富。仅美国查封的卡扎菲家族资产就到达300亿美元,加拿大24亿美元、奥地利17亿、英国10亿。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这些资产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谁也无法准确知道卡扎菲家族在世界各处拥有的资产情况。

报道称,目前所了解的是卡扎菲家族在伦敦西区拥有的房产达到4.55亿美元,还拥有皮尔森股票,同时还是《金融时报》和企鹅出版社的所有者,价值3.25亿美元。卡扎菲之子赛义夫在伦敦北部拥有一套价值1500万美元的独立别墅,拥有8个卧室、桑拿游泳以及健身等设施,这是其2009年购入的。粗略统计,卡扎菲家族在英国资产达到100亿美元,当然部分可能属于国家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