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又疯又狂卡扎菲:落日强人卡扎菲传
9323100000004

第4章 卡扎菲怒吼:我要当烈士!(3)

在卡扎菲看来,这是直接危及其统治基础和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对于一个在利比亚呼风唤雨近半个世纪的统治者,和一个已从体制上将这种统治当做合法、将质疑和挑战这种统治当做非法的国家而言,自然是“绝不可以被容忍”的。因此,其它中东国家,示威尽管逐步升级,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和解、妥协的转机,但在利比亚,这一基础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由于独一无二的“绿色政治体制”,在利比亚,什么人负责什么事务,都由卡扎菲一人说了算——包括他自己的“位置”。卡扎菲这个“国家元首”的正式头衔是“人民兄长、革命导师”,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名义上的议会“大人民委员会”本质上不过是橡皮图章,实权则掌握在非正式的“革命者核心小组”和“顾问小组”手中,实际上等于掌握在他一人手中。

在这种体制下,政党无立足之地,军官团也屡遭砍削,甚至在1987年羞耻的利比亚-乍得战争失败后被戏剧性地集体“贬官”——裁撤了所有上校以上的军衔。很显然,在这样的体制下,类似突尼斯或埃及事件中强有力的体制内挑战者很难出现。而卡扎菲也无法选择如巴林、叙利亚等国解散政府,甚至本人交权之类折衷做法,因为正如他所言,他本人就是政府,是没有任何职务的特权人物,既无处交权,也无职可辞,要么顽抗到底,要么和自己的特殊政体一起完蛋。

利比亚传统上是个部族色彩浓厚的国家,二战中曾全境沦为战场。二战后的1949年11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利比亚三个部分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联邦国家,独立时间不能晚于1952年1月1日。事起仓促,当时的三个部分中,自治权最大、政权形态最完整的是昔兰尼加,由酋长伊德里斯管理,1951年12月24日,即离联合国规定独立日仅差一周时,“利比亚联合王国”成立,伊德里斯成为国王伊德里斯一世,首都定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

之后,伊德里斯国王对这种类似联邦制的分权体制渐渐感到不满,他希望削弱各部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1963年,他取消联合王国制度,将国号改为“利比亚王国”,把原有的3个行政省划为10个,以拆分旧部落,强化王族和原先嫡系的东部各部落权力。伊德里斯王朝过于偏袒东部原属昔兰尼加的瓦拉塔赫、巴祖维两个部落,而卡扎法、麦格拉希等西部部落和贝都因人游牧部落则受到歧视、压迫。

1969年,深受纳赛尔“泛阿拉伯主义”影响的卡扎法部落一个小家族的后裔、“自由军官联盟”领导人、青年中尉卡扎菲趁国王出国治病,发动“91起义”,一举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自命“阿拉伯世界的理论家”的他掌权后不断宣扬所谓“绿色理论”,主张“不学东方、不学西方”,认为一切政权形式,如政党、议会、选举、正规军队等,都是“限制人民权力”的,1973年5月,他提出“世界第三理论”,主张不要共产主义,也不要资本主义。1976-1979年,他连续发布3本绿皮书,主张“不要政府、党派、议会代表、军队和阶级”,并最终在1977年建立了今天这个看上去怎么都不像国家的“民众国”。

由于本人出身卡扎法部落的下层,卡扎法和麦格拉希成为特权部落,他本人的家族更成为特权之特权,原本是“人上人”的东部部落被百般排挤,石油利益被剥夺殆尽。此外,卡扎菲还常借口“反恐”,对不听话的部落大打出手。

卡扎菲出身贫寒,较重视底层民众福祉,一些原本地位低下的部族、阶层获得不少实惠,但原本的上层、精英却遭到百般猜忌、排挤,本就突出的东西矛盾更加尖锐,并在历史上爆发过几次大规模暴动,每次暴动,反对者都会遭到血腥镇压。这次利比亚国内政治事件的诱因,尽管是来自突尼斯、埃及政权垮台对利比亚反对派的鼓舞,但双方矛盾的根源其实却早已埋下。

§§§第三节 另眼看利比亚战争

这是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一场战争,举世瞩目。

观察战争有很多角度:大国博弈,战争场面,军费开支,战局走向等等。但如果要真正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场战争,还需要去研究它的历史与现实,研究它的领导人和普通人,并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须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战争可不是一场热闹。

1.“国际社会在干嘛?”

被卡扎菲的飞机大炮一路赶回东部的反对派不再言必称“自主”,而是连声抱怨“国际社会在干嘛”。

混乱之中,欧盟、美国、联合国和人权委员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卡扎菲的制裁措施,卡扎菲很快沦为政治孤儿。

于是,动荡的局势迅速在利比亚全国范围蔓延开来,各国纷纷取出家伙,匆忙开展撤侨大行动。利比亚反对派也没闲着,趁乱抢占卡扎菲的阵地。社会上,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如“卡扎菲服软了”、“的黎波里发生巷战了”、“卡扎菲第六子倒戈了”等等,不一而足。

在反对派控制的城镇,一面古老而陌生的旗帜——原伊德里斯王朝的三色旗悄然升起。2011年2月27日,在动荡10多天后,“利比亚全国委员会”在班加西成立,这个据称有31个成员的委员会,成了事实上的反对派政府。

在2月底、3月初的日子里,反对派依旧占据着主动,班加西的委员会对卡扎菲下达了“最后通牒”,并拒绝除卡扎菲下台外的任何谈判条件,甚至一度连“下台后确保个人安全”的承诺都不愿作出。委员会的高级领导人也多次表示,利比亚的事要由利比亚人了结,无需外国援助和插手。

然而随着卡扎菲的几次电视公开露面,关于他及其亲属的小道消息开始不攻自破,随着利比亚战线的东移,军队哗变、高官倒戈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曾一度形同虚设的政府军抵抗突然变得顽强起来,在扎维亚等靠近的黎波里和苏尔特的城镇,卡扎菲依靠重武器开始反击,甚至在远离前线、靠近班加西的东部,卡扎菲的部队也在3月5日突袭了拉斯拉鲁夫和布雷加两座石油重镇。

不论反对派还是国际社会,仍在热衷于讨论并憧憬着“卡扎菲下台之后怎么办”,但很少有人在意,其实卡扎菲时代还没有结束呢。

2011年3月10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出人意料地宣布承认“班加西委员会”为“利比亚唯一合法的政府代表”,就像法国率先轰炸利比亚一样,这个决定,萨科齐再次打了头炮,抢了头阵,一层石激起千层浪,卡扎菲的决定,迅速在西方阵营引起激烈的争议。

就在国际社会为萨科齐的冒失决定争吵不休之际,气急败坏的卡扎菲开始反击了。

卡扎菲的政府军率先占领了扎维亚,这一行动打破了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对首都的黎波里的包围。紧接着,政府军接连攻克了拉斯拉鲁夫和布雷加。15日,政府军占领了阿季达比耶,从而打开了班加西的门户。与此同时,利比亚西部的反对派也屡屡遭受重挫,大部分力量被击败,只剩下米苏拉塔等极少数孤立据点还在死撑着。

显然,利比亚战局的急转之下让反对派和西方世界措手不及,尽管阿盟和卡塔尔等在3月12日推动各方达成了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的协议,但各国各怀鬼胎、步调不一的行动,总是很难应付瞬息万变的时局。于是,被卡扎菲的飞机大炮一路赶回东部老槽的反对派不再掩耳盗铃般地狂喊“自主”了,而是连连抱怨“国际社会在干嘛?”,“为什么袖手旁观?”了。

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日本大地震,这也多多少少转移了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的注意力。媒体原先开设的“利比亚24小时”战况即时播报,瞬间变成了“日本24小时”地震报道。

种种因素作用下,一时间,卡扎菲仿佛起死回生了。

2.僵持不下的战局

尽管战事双方表演拙劣,但在利比亚的战场上也再次出现了“长距离反复拉锯”的戏剧性场景,这场景跟二战时的德国非洲军团和盟军的“反复拉锯”几乎一模一样。

就在卡扎菲一方面兵临城下,一方面摆出策略性的“停火”劝降的“宽大架势”之际,法国、美国、英国这些个积极主张军事打击的国家已悄悄做通了北约、阿盟、非盟等国家和组织的工作,至少让他们不反对“出于保护平民目的”的军事干预。

2011年3月18日,在美、英、法的推动和黎巴嫩及海湾各国的响应下,联合国最终以10票赞成、5票弃权、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该决议授权美、英、法可以“通过一切措施保护平民及维持停火”。由于这份决议仅规定“不得采取任何地面长期占领的军事行动”,措词含糊,漏洞百出,便使得西方国家伺机而动成为可能。事实上,1973号决议的通过等于直白地告诉法美英:想动武就动武吧!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卡扎菲政权当天就罕见地作出示弱的姿态,宣布“接受停火”,但法美英联军的军事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没有停下的可能了。

眼看示弱不灵,就要挨揍,卡扎菲赶紧改变策略,既想通过“停火”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为自己喘息争取时间,又不愿白白放过毕其功于一役、攻下班加西的大好机会,于是,忙中乱抓乱挠的卡扎菲,固执地选择加紧攻击班加西的反对派残余。然而,这个决定恰恰再次印证了卡扎菲政治、军事头脑的简单粗放:3月19日,就在卡扎菲军队攻入班加西的一刹那,法国飞机首先发难,紧接着,美、英等国的巡航导弹也在卡扎菲的地盘上遍地开花。联军的军事打击正式展开了。

面对法美英等强国的空中优势打击,卡扎菲落后的武器和不堪一击的军队毫无还手之力,一周左右的时间,利比亚的海军空军已基本报废,丧失了战斗能力,一向引以为豪的陆军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的损失也相当惨重,许多重要军事设施被摧毁殆尽,相比之下,法美英联军的损失只有1架F-15战斗机,人员却是“零伤亡”。

尽管如此,惨遭重创的卡扎菲军队并没有像此前那样被瓦解或分崩离析,反而保持了有序的顽强的反击抵抗。反对派虽得到法美英联军的空中火力支援,却依然屡屡挨打受挫,直到3月26日才逐渐取得一些进展。在反对派接连攻下阿季达比耶、布雷加、拉斯拉鲁夫等5城之后,反对派再次逼进卡扎菲老家苏尔特。

也许是反对派的无知使然,利比亚反对派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又开始得意忘形了。于是,认为胜利在望的反对派再次喊出了“不再需要外援”、“自己搞定”的豪言壮语,并一度通过半岛电视台发布“告捷启事”,声称“已攻下苏尔特”。这一回,反对派会重蹈再度失利的宿命吗?

答案是肯定的。利比亚反对派前进的步伐再次停下了:接连几次中伏受挫后,他们在卡扎菲军的反击下再次败下阵来,3月29日,卡扎菲政府军的轻装部队发动突袭,尚未站稳脚跟的反政府军接连丢掉拉斯拉鲁夫、布雷加等刚刚占领的重镇,再度退回东部。

3.纠结的国际社会

今天高呼“卡扎菲已丧失一切统治法理”的萨科齐,在3年前还曾当众宣称“我个人认为卡扎菲不是什么独裁者”。萨科齐对“老朋友”评价的前后巨大反差,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尽管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并未得到哪怕一张反对票,但如何履行该决议,各国却严重分歧,吵闹不已。

打头阵的是法国,第一个跳上前台的也是法国,但真正的主角却是美国,真正的指挥机构也并非频频上镜的法国总参谋部,而是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没有一支下属部队的美军非洲司令部。

而美国政府对干预利比亚意见也有分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主张加大军事干预的力度,在利比亚积极作为,这被戏称为“推动战争的两个女人”。相反地,鉴于伊拉克、阿富汗的前车之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和几位军方高级将领则持谨慎的态度,一再表示“干预应有限”,主张美国“退居幕后”,让北约接替指挥权。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是既左右逢源,也左右为难。由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在军事干预前高唱“民主自由没有国界”的口号,一致谴责奥巴马的不作为,等真的开打之后,却又左一个查账,右一个听证,对奥巴马几近百般刁难、千般折磨之能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声音自然飘忽不定,美国的立场自然左右摇摆。

美国如此,欧洲的表现又如何呢?

英国和法国都是和卡扎菲“有交情”的国家:前者在利比亚拥有重要的石油利益,并获得过卡扎菲的巨额投资,投桃报李,英国也向卡扎菲提供过军火;而后者不但在2007年隆重接待过卡扎菲,甚至差点把“阵风”战斗机和核反应堆也一并兜售给卡扎菲,然而世事斗转星移,今天的萨科齐阵阵高呼“卡扎菲已丧失一切统治法理”,显然将3年前当众宣称“我个人认为卡扎菲不是什么独裁者”的表态忘得一干二净。

英法两个国家之所以在军事打击利比亚的战斗中表现积极,甘当先锋,其原因不难找出:前者是希望借此扭转执政党在英国政坛的颓势地位,进而转移公众对经济复苏不力的注意力,后者则是在萨科齐民调支持率屡创新低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冒险一搏,起死回生,挽回颓势,进而为连任总统寻求突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