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9373300000001

第1章 五拒北伐(下)(1)

保上邽进军卤城

原本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实属鸡肋,只是占了一些蛮荒之地,虽说在战略上有一定作用,但毕竟只是理论上而言,那些通往真正大都市的要塞都由魏军牢牢掌控,想要突破谈何容易。即使撇下相对处于劣势的兵力不说,光是如何很好地解决运粮这一难题就着实令人费脑筋。但是现在,经过曹真这么一折腾,三国之间的军力和国力对比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魏国的削弱让蜀国再次看到了占据中原的希望。对于诸葛亮来说,“以一州之力,抗中原诸郡”又重现了曙光。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曹真显然也没有捞着什么好处,相反,来回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再加之连日暴雨,川蜀之地湿气又重,上了些年纪的曹真一回到洛阳就病倒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曹叡对于这位爱将也是非常珍惜,虽然每天忙于“治宫室”,但还是经常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了解曹真的病况,甚至亲自到曹真的病榻前探望。可惜的是,每次他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坏消息:大将军的病情又加重了。终于有一天,下人禀报说,曹真病亡了。当曹叡前往曹真宅邸的时候,旁人给曹叡递上了一封书信,曹叡打开一看原来是诸葛亮写的。

信的原文如下: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大司马曹子丹之前: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于洛阳;走残兵于斜谷,遭霖雨于陈仓;水陆困乏,人马猖狂;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仲达闻阵而惕惕,子丹望风而遑遑!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扫秦川为平壤,荡魏国作丘荒!

信的大致内容是说,作为一代将军、一位大丈夫,应该是能屈能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而你曹真一区区无知的后辈,还行逆天之事,最后落荒而逃,看我蜀军荡平你魏国。曹叡读罢书信长叹一声,看来曹真是病入膏肓,又被诸葛亮这番辱骂后,急火攻心而死。

好一个诸葛亮,好一派文采!文字杀人胜于利器,诸葛亮的书信不仅骂得极其难听,而且骂人不带脏字,竟然还骂得押韵。可见骂人也是有艺术的,而诸葛亮毫无疑问是这门艺术的较高造诣者,当然这一招主要还是针对王朗、曹真这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或者是度量和忍耐力较小的人。

曹真多次率领魏军伐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曹叡对于这位三朝老臣也是颇为器重。曹真死后,曹叡赐其谥号元侯,并由他的长子曹爽继承爵位。这个曹爽,几乎是司马懿后半生中最危险的敌人。

曹叡悲伤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曹真死后,朝中能堪大用的战略家已经为数不多了。当年的托孤重臣,去了曹休,去了曹真,如今只剩两人。而陈群又是一介书生,文治尚可,武略却差得远了去了,指望陈群带兵打仗是很不现实的。那么,在朝廷中生代中挑大梁的臣子中,能堪大用的就只剩下司马懿一人了。正是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参加完曹真的葬礼后,曹叡就连忙赶到司马懿的府上,拍拍马屁,说说“以后可都靠你了啊”之类的话,因为这个帝国里司马懿是曹叡在军事上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了。

诸葛亮虽然生性谨慎,但只要他看准了机会,就一定会立即付诸实施,并且坚定不移地去做,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稳、准、狠”。和前几次一样,在出征前他再次和东吴修好,签订盟约,安定边界,同时他筹集了大量的军队,只留下少数军队在都城防御,兵力超过了之前任何一次北伐。

一切准备就绪,蜀军整装待发,就等诸葛亮一声令下。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再次率领蜀军出征。人们常说“五十而知天命”,这一年,诸葛亮已经五十岁了,斑白的头发告诉他时间已经不多了,占据中原的宏图伟业就在前方,而脚下的路依旧漫长。

为了此次北伐,诸葛亮可以说花费了相当大的心思,还用上了一个新的发明。在夺取武都郡之后,北伐的补给线路不用走秦岭峡谷中那些狭窄而凶险的栈道了,但有得也有失,路好走了,距离也变长了许多,这条新路长达七百里。武都郡一片贫瘠,产粮能力很弱,大军补给全都要靠汉中。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运输途中的粮食损耗,就是在这条漫长的运粮道路上,拉粮车的牲口吃掉的粮食恐怕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而如若放弃牲口,靠人力来挑的话,恐怕还没等粮食运到就已经在路上消耗完了。考虑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在黄月英的帮助下,诸葛亮设计了一种非常新奇的运粮工具——木牛流马。关于木牛的具体外形以及构造,现在已无可考,但我们大致可以将其想象成类似于独轮手推车的一种独特的运输工具。木牛的最大特点就是机动性强,操纵时只需一个人就足够了,这使得木牛流马在崎岖的山路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优势。有了木牛流马的帮助,蜀军的粮食运输变得顺畅起来,这大大提高了后勤的工作效率。

有了这“新式发明”的帮助,以及先前两年的休养生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的蜀军很快便占据了祁山,并直指曹魏驻扎在祁山的大营。消息传到洛阳,曹叡急忙召集众位大臣前来商议对策,何晏提出“无为而治”,称前几次诸葛亮北伐都吃了“闭门羹”,这次自然也可以效仿,不用出兵,只用前线部队死守即可,而高柔则提出“抢先收割”,即抢在蜀军到来之前收割天水郡上邽县成熟的粮食,让蜀军无机可乘。说来说去,众人却依然没能提出一个实际的抵御蜀军的办法。在这样一个敌军大举压境的危急关头,曹叡再一次想到了司马懿,在曹真一命呜呼之后,目前朝中他最为信任的可以对付诸葛亮的人也就只剩司马懿了。于是,他命令正在驻守荆州的司马懿转守长安,加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祁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从人们所熟知的“五次北伐,六出祁山”中就不难看出祁山在蜀魏两军交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祁山西北通南安、陇西二郡,正北连通天水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北通上邽,《升山图》中称其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为了有效抵御蜀军的进攻,魏军在祁山的顶峰上筑起了第一道屏障,这种“链式防守”对于诸葛亮的进攻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击破这种“链式防守”,自上次策反孟达失败之后,诸葛亮再一次动起了从内部瓦解的脑筋。这次,他的目标定在了另一位摇摆不定的人物——鲜卑的轲比能身上。轲比能是鲜卑部落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分支,他名义上归附了曹魏,但经常会和曹魏发生冲突。在诸葛亮的示好下,轲比能率领着两万多鲜卑军在雁门关一带起事。但轲比能在起事后再一次展现了他“摇摆不定”的性格,见曹魏军势力强大便又动起了和解的脑筋,于是再次休战。

接到了祁山告急的通知后,司马懿开始筹划反击。但是这突如其来的战报令司马懿也感到措手不及,要想出兵反击,首先得解决目前的两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一个是军士,这还得多亏了当年司马懿驻守雍凉地区训练的军队,在这样一个急需用兵的关头派上了用场;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这还是得益于司马懿的未雨绸缪,正是他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实施的屯田新政,使得原先非常贫瘠的雍凉地区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不过,绝大多数粮食储备在农户家中,而非在军营里,于是司马懿命雍州刺史郭淮到农户家中筹集军粮。郭淮也毫不含糊,凭借其在雍州地区非凡的影响力硬是在短时间内凑齐了出兵所需要的军粮。有了兵,有了粮,司马懿便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往祁山救急。

听说司马懿来了,诸葛亮只留下了一小支部队继续驻守祁山,而自己则率领着大军来到了上邽城下。诸葛亮虽然率领的是大军,但走的却是小路,驻守上邽的费曜、郭淮等人以为这只是一小股前来骚扰的蜀军部队,便出城迎敌,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于是便闭门不出了。

就在诸葛亮率领大军在上邽站稳脚跟的时候,天气再次不甘寂寞地赶来搅局了。一连数周,天降大雨,使得蜀道变得泥泞,这样一来,即使是木牛流马,在大雨磅礴之际所发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于是,粮食补给再次成了困扰蜀军的头等大事。

粮食补给问题不仅成了诸葛亮的心头大患,也让魏国方面一筹莫展,驻守上邽的郭淮之前从胡羌人手中获得了不少粮食,但是连绵的大雨使得粮食的运输受阻,潮气不仅让粮车变得无比沉重,也使得粮食格外容易发霉。于是,上邽城外的一片成熟的麦地便成了香饽饽。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国力和资源的比拼,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守城的魏军固守不战,而那边司马懿所率领的援军还没有赶到,在上邽城外闲着的诸葛亮便打起了城外成熟的麦子的主意。把这些麦子收为己用,可以以逸待劳,很大程度上减轻后方运粮部队的压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诸葛亮下令利用这个空隙收割城外的麦子,以逸待劳。

诸葛亮率先采取了行动,他从部队中分出一部分人担任临时的“收粮兵”,另一部分则守卫在更加靠近上邽的地方警戒,一旦有情况,随时掩护收麦的士兵撤退。眼看上邽城外的粮食被诸葛亮抢收,郭淮非常着急,他派人飞马传书给在路上的司马懿,请求援助,于是,精彩的上邽割麦战开始了。

蜀军就这样在上邽外的麦地里收割了两天,收获颇丰。第二天的下午,正当他们准备收工的时候,负责警戒的士兵忽然发出信号——魏军出动了。诸葛亮一看,果然上邽城内的守军出动了,于是连忙命令警戒部队前往抵抗,收粮部队立即撤离。但是就在此时,只听得旁边山谷中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原来是司马懿率兵赶到。蜀军这下可傻了眼,于是在司马懿援兵的威胁下,蜀军的收粮兵纷纷弃粮逃跑。原来,司马懿接到郭淮的报告后,自己率领着骑兵日夜兼程加速赶到了上邽,而后面的大部队在司马昭的带领下也加快了行军的步伐。就这样,魏军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了收割好的麦子,蜀军无偿充当了一回割麦子的冤大头。

不久,司马昭率领着大部队赶来。虽然司马懿此行是来解上邽之围的,一路上也是快马加鞭而来,但真正到达的时候,司马懿反而不那么着急了,因为司马懿明白,速战速决并非上策,事实上诸葛亮此刻肯定比他更着急。于是,司马懿下令在上邽城郊一处依山傍水的险峻之地安营扎寨,和诸葛亮玩起了“对峙”。

战争的第一阶段到这里告一段落,到目前为止,诸葛亮虽然声势浩大,但从魏国获得的利益却十分有限。一则诸葛亮并没有攻破魏军的祁山大营;二则上邽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仍被魏军牢牢把握;三则上邽割麦战中蜀军所收获的粮食十分有限。接下来,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战场也发生了转移。

挨了当头一棒的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带着援军来了,便布好了伏兵和阵法准备“宴客”,可是没想到司马懿千里迢迢赶来也不出战,反而再次固守不出。这下轮到诸葛亮犯难了,一边是上邽,一边是魏军援军,两边都是魏军,两边都在据守,哪一边都不好进攻,而自己这边远征而来,虽说抢先收割了一部分上邽的麦子,但毕竟己方军队数量庞大,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速战速决才是上策。于是,诸葛亮又一次动起了“小脑筋”,开始派人到魏军大营前叫骂。

战场上可没有什么文明礼仪可以讲,诸葛亮派出的这个“叫骂团”虽然在骂人的艺术造诣上不如诸葛亮,但也是个个身怀绝技,大嗓门,污言秽语,极其难听。对于这些摆明了的挑衅,司马懿根本不以为然,依旧自顾自固守着自己的大营,任凭营外那些人叫骂。不过,司马懿手下的将领们却看不下去了。大凡当过兵在军营中生活过的人,都是有骨气有血性的人,“士可杀不可辱”,他们如何能够忍受每天有人在自己的耳朵边上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