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潇湘情牵:再梦红楼潇湘情
940700000126

第126章

静了下来,水溶道:“总兵无德,克扣军饷,你们可以到兵部、户部申诉,却不该扣押朝廷命官,聚众闹事,这与谋反有何区别。此事已传到皇上那里,本王有心无力,也爱莫能助了。”

众人面面相视,这才知道当时只逞一时之气的后果,李朗忽的跪下道:“王爷,此事与他人无关,全有小人而起,小人愿将所有罪过领起,只求王爷放过他们,他们确实无辜。”

兵士们一听,齐刷刷跪了一片,看着这些曾经浴血战场,奋勇杀敌的兵士,水溶的心里也忍不住黯然下来,想了一下,水溶厉声道:“国有国法,李朗你私扣朝廷命官,带众闹事,罪无可恕,来人,将李朗拿下。”

看到下面有的兵士蠢蠢欲动,李朗大声喝道:“弟兄们,千万要听王爷的话,别再冲动了。此事若能以我一人之力换回大家平安,全仗北静王爷周旋,如若不然,谋反罪名下来,谁也难逃一死,都给我记下了。”

说完,李朗走到侍卫近前,将手伸了出去。水溶赞许的点点头,道:“若是你早有这份理智,也不至于弄成如今的局面,你放心,你的一家老小本王会派人照顾的。”

随后水溶朗声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李朗目无国法军纪,藐视我天子圣威,聚众闹事,令的金州不得安日,虽情有可原,但国法不依,按律当斩,以令军纪。”转过身,水溶道:“李朗,你还有何话说。”

李朗道:“谢王爷成全,以李朗一命,换的众人无罪,李朗死得其所。”抬起头来,李朗对前面的士兵道:“弟兄们,是我李朗一时莽撞,领着大伙聚众讨饷,惹出今日的祸事,多亏北静王爷手下留情,才让李朗不至酿成大祸,连累兄弟。我去后,弟兄们一定要听王爷的安排,奋勇杀敌,方不负圣恩。”说完,扑通对着水溶跪下,道:“谢王爷成全。”随后又对着众兵士道:“李朗来世再和大家做兄弟。”

水溶也不禁被李朗的豪情悲壮所感动,情不自禁的对小春子道:“拿酒来,本王亲自为李统领饯行。”拿起酒杯,水溶道:“于情于理,你无罪,于法于军,你罪不可恕,你放心,本王答应你,今日所有的兵士本王绝不追究,欠发的军饷一定如数发放。李统领,你走好。”说完,让小春子给李朗递上酒杯,接过酒杯,李朗不禁热泪盈眶,一仰脖,一饮而尽,低声道:“谢王爷。”

水溶也将杯中酒饮尽,低声道:“走好。”说完,转过身一挥手,侍卫们上前押起李朗,忽听前面众兵士齐声道:“李统领,走好。”长史府门前一片悲壮。

过了一会儿,水溶转过身,看着下面的近千兵士,深深的舒了口气,道:“此事我自会禀明皇上,皇上说了,只惩首犯,余者不究,你们依然是朝廷的好将士,紫英,去请于将军来。”

等于将军来到近前,水溶道:“于将军,南王爷命你暂代金州总兵一职,望你善待兵士,他们都是一群好兵,本王记得那年平乱时,多亏了金州兵士冒险救援,才使战局转败为胜。”

于将军坚定的道:“王爷放心,小人一定不负圣望,为国出力。”随后转身对兵士们道:“副统领何在。”一人应声而出,于将军看了一眼,道:“让大家先回去吧,告诉其余人,李银已授首,军饷即刻发放,大家各司其职,各回原位。”

那人应了一声,便下去吩咐去了。于将军对水溶道:“王爷风仆尘尘远道而来,事情既已了结,请王爷到驿馆休息。”

听于将军说起来,水溶才觉得确实有些劳累,刚才的情形让自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若一棋不慎,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道了一声谢,水溶随着于将军离了长史府。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黛玉吩咐雪雁和小珠将入秋的衣被拿出来翻晒一下,自己则在一边逗着水煜和水灵。

快过周岁的孩子已经牙牙学语,灵巧的水灵有时叫的“母妃”有模有样,常让黛玉欣喜不已,水煜的小嘴没有妹妹灵巧,可脚下却又胜过水灵,奶妈扶着蹒跚学步的水煜在玉苑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累得满头大汗,可偏偏水煜还兴趣不减,让奶妈哭笑不得。

众人正玩着,晚月带着紫儿走了进来,黛玉笑着道:“妹妹,你怎么来了,你如今身子害喜,就多休息才是。”

晚月道:“闲着没事,过来看看王嫂和煜儿他们,整日里闷在房里更难受。公子昨晚还说起,王兄办差去了,没事让我多来陪陪王嫂。”

黛玉道:“难得沐弟记着,替我道谢了。王爷这一去又是八天了,也不知几日回来。”晚月道:“王嫂放心,王兄又不是初次办差,再说有小春子和水沧他们跟着,说不定很快就回来了呢。”

黛玉轻叹着道:“我也知道这个理,可这心却不由自主的揪着,也不知事情办的顺不顺利,前天下雨阴冷,王爷的长衣虽带了,也不知小春子能不能记着提醒。”

晚月笑着劝慰道:“小春子伺候王爷那么多年,一定会记得的。”黛玉苦笑道:“但愿如此吧。”两人正聊着,却见紫鹃领着宝钗和莺儿走了进来。

黛玉惊喜的道:“二嫂子,你怎么来了。”宝钗依然是原来端庄娴静的样子,刚要近前见礼,黛玉上前扶住道:“都是姐妹,况且这里也没有外人,不用多礼了。”

宝钗笑着道:“好久没有过来看看妹妹了,趁着今日天好,过来看看。”晚月见此,和宝钗相互见过后,便找了个因由,离开了。

看着黛玉,宝钗道:“听宝玉说,王爷出去办差了,府里正巧事也少,就过来看看,妹妹自来是个善感的人儿,别去想那么多,该顾着身子才好。”

黛玉轻轻的道:“二嫂子放心,刚才还说起来呢,说不定王爷这几天就回来了。”宝钗道:“是呀,妹妹,我发现你真的变了,我这做嫂子的都替你高兴。对了,前几天三妹妹让人捎信来了。”

黛玉惊奇的道:“是吗,三妹妹信上都说什么啦。”宝钗道:“她说在藩国很好,有了一个女儿后,如今又有了身孕。少王也待她很好。”

黛玉轻声叹道:“三妹妹历来爽朗豁达,机敏精利,相信她的王妃做的一定游刃有余。我听王爷说过,藩国少主器宇轩昂,有勇有谋,是个人才,也不负三妹妹自来的心高气傲。”

宝钗叹道:“老天安排的真好,你多愁善感,心思玲珑,就嫁了个文采风流,睿智儒雅的王爷,而三妹妹……”黛玉笑着道:“也亏得三妹妹性子爽朗机敏,才能做得藩国的主母,若是和亲的真是我,说不定还没到藩国,就哭死了。”

宝钗笑着道:“真真你这个妹妹,还是那样贫嘴,看看,孩子都在笑你了。”黛玉低头看去,见水灵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俊俏的露出几颗小贝齿,黛玉不由爱怜的笑道:“你这个小鬼头,莫非真听明白了。”

宝钗笑道:“灵儿一看就像妹妹,心灵嘴巧的,方才我听得她的‘母妃’叫的很有样子了,这还没满周岁呢,你不知我家的桂儿嘴就笨了,直到一岁多了才开始牙牙学语,急的琏二嫂子经常抱在身边逗着说,可孩子偏偏不开口,最后连她就泄气了,谁知某一日桂儿第一声喊的就是‘婶娘’,乐的二嫂子到处炫耀呢。”

想起凤姐爽快的性子,黛玉不由轻轻的笑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见天色有些阴沉,宝钗便起身告辞了,看着宝钗离去,黛玉忽想起竟忘了问惜春的事,随后一想,也释然了,既已遁入空门,又何必再去问呢。

安抚兵士,发放军饷,查抄总兵府,水溶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生怕再有疏漏,入夜,冯紫英拿着两封书信匆匆的过来,递给水溶后,小声道:“这是在总兵府的暗格内找到的,属下见李银保管的这样郑重,深恐内有机密,所以拿来让王爷看一下。”

水溶接过书信,细细看了一遍,冯紫英见王爷英挺的双眉皱成了“川”字,凝重的神色让房里的气氛也不禁压抑起来,过了一会儿,水溶才道:“把信放在本王这里,收拾收拾,尽快回京。”应了一声,冯紫英匆匆离去,房里明亮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这日清早,水溶见众人已收拾好一切,正要离开,却见于将军急匆匆的进来,见过礼后,于将军道:“王爷,刚接到兵部的通告,突国出兵了,边关告急,皇上已派了永昌驸马为元帅的十万大军前去增援。”

水溶面色一变,如玉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虑,静了一下,道:“何人做副将。”于将军道:“属下也不知。”水溶点点头,低声道:“我知道了,吩咐下去,我们即刻起程,于将军,金州就交给你了。”

于将军郑重地道:“王爷放心,于荣一定不负圣望。”拍拍于将军的肩头,水溶道:“本王相信你。于将军,就此别过,本王要尽快回到京城。”

坐在马车上,水溶微闭着双眸,心里却在不停的盘算着,永昌驸马虽是武将出身,可为人有些优柔寡断,自上次见过突国可汗一面,水溶就觉得此人非同寻常,绝非等闲之辈,永昌驸马和此人较量起来,恐怕……一时又想起信上的话,看来此次突国出兵,说是早有预谋也未尝不是,想到这些,水溶英挺的双眉忍不住微微皱了起来,自言自语的道:“看来有一场恶仗要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