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潇湘情牵:再梦红楼潇湘情
940700000099

第99章

午夜梦回,黛玉不由醒了过来,转身却见身旁空无一人,窗外清冷的月色映了进来,水溶正负手站在窗前,默默地望着外面,身后映着一道长长的孤独的影子。

黛玉缓缓地披衣坐了起来,拿起水溶的长衣走下床。水溶听到声响,转身见黛玉过来,不由歉意的道:“玉儿,吵醒你了。”黛玉把长衣递给水溶,柔声道:“静之,夜里凉,先披上,你为何还没睡。”

水溶叹了口气道:“想起白天的朝事,竟难以入睡,索性下来看看。玉儿,朝堂上的事瞬息万变,一步不慎,满盘皆输。”黛玉道:“静之,胜败输赢只是一时之气,宠辱权势不过转瞬之间,有些事不必苦苦执着。不是说过‘境由心生,事在人为’吗,只要你尽心尽力了,成败荣辱由他去吧。”

水溶道:“我也明白其中的理儿,可人在其中又怎能做到洒脱无欲,置身事外呢。”随后给黛玉扶了扶长衣,轻声问道:“玉儿,如果我不做王爷了,你可在意。”

黛玉抬眼看着水溶道:“静之,你是我的夫君,我敬你、爱你并不因你是不是王爷,即使你是个平常人我也如此待你,何况做对平凡的夫妻不是更好吗。”

水溶叹了口气,没有作声,黛玉轻轻伏在水溶的身旁道:“静之,做不做王爷无所谓,我和孩儿只要你好好的,不管以后会怎样,我只想告诉你,生亦随君,死亦随君。”

水溶拥着黛玉,低声道:“玉儿,有你这句话,即使再难再险,我也不会放弃的,一切顺其自然吧。”

夜色沉沉,有几缕浮云淡淡的挂在清冷的夜空中,黛玉在玉苑里焦躁不安,听侍卫讲,王爷自回府后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晚饭也没吃,一直到现在。

虽然这几天细心的黛玉察觉水溶常常心神不定,如玉的脸上经常掠过几丝阴云,但每日里回到玉苑后,依然会和自己一起逗逗孩儿,说说闲话,还是第一次像今日这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声不吭。

忍不住心中的的担心,黛玉让紫鹃陪着自己来到南书房,但见书房外面静悄悄的,连以前立在门外的侍卫也不见,小春子从侧房出来,刚要传报,黛玉摆了摆手,悄悄的推门进去。

却说水溶回府后,谁也没见,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目倚在椅上,不由想起今日的事来。

御书房中,皇上意味深长的对水溶道:“北王爷,朕自登基以来,四海升平,虽有几次险情,但有爱卿等的辅佐,皆皆化险为夷,其中北王爷你更是功不可没,朕很欣慰。”水溶道:”这是为臣之责。”

皇上看了看水溶,又道:“如今兵部里兵制健全,军心稳定,朕很放心。倒是户部管理纷乱,内外推诿,让朕很忧心。北王爷,朕想让你去户部,好好整理一下,毕竟‘国以民为本’,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哪来得国稳军定。”

水溶默默地忘了皇上一眼,心道:该来的终归会来,九五之尊的皇上一定是为前些日里的事耿耿于怀,高处不胜寒啊。

上前一步,水溶道:“臣遵旨。”见水溶如此痛快的应下,反让皇上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想了一下,皇上道:“北王爷,朕也相信你的为人,不过朕更得为江山社稷着想。”

水溶朗声道:“臣明白。”随后又将皇上所赐的令牌取了出来,道:“皇上,御赐令牌完璧归赵。”皇上倒没想到这些,沉思了一下,皇上道:“令牌你先收着,他那里朕还命你盯着。”水溶应了下来,默默的收回了令牌,皇上又安抚了几句,水溶才离开御书房。走出房门,水溶舒了口气,不由暗叹了一声,伴君如伴虎。

午后,水溶就接到圣旨,把兵部事务暂时移交南安郡王,自己掌管户部诸宜。送走宣旨公公,水溶默默的坐在案前,看着熟悉的大堂,朝夕相见的兵士,不禁叹了口气。想起这些,南书房的水溶默默饮了口茶,情不自禁的叹了一声。

站起身来,水溶走到窗前,飒飒的夜风吹得窗外的竹叶沙沙作响,远处不知哪房里的灯光闪闪烁烁,恰如水溶此时起伏不定的心情。

黛玉悄悄走了进来,沉思中的水溶竟没有觉察,待黛玉唤道,才回过头。见是黛玉,水溶故作轻松的问道:“玉儿,天这么暗,你怎么来了。”

黛玉轻声的说:“知道晚膳你也没吃,我过来看看,静之,不管发生什么事,身子要紧。”水溶道:“玉儿,你不用担心,我有分寸的。”

黛玉抬起清澈如水的双眸望着水溶,缓缓的道:“静之,你不是对我说过,你是我的夫君,有事别瞒着你,看到你这样,我也想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我是你的玉儿,我都和你一起应对。”

水溶看着黛玉关切期盼的眼神,心里一阵感动,柔声道:“玉儿,不过是朝堂的事让我有些烦心罢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你也不用担心。”随后,把今日的事略略的告诉了黛玉。

黛玉默默地看着水溶,骄傲如水溶,移夺他的兵权不亚于让他素日的颜面扫地,在众同僚面前,又让他如何自堪,也怪不得他会如此苦闷。

静静地想了想,黛玉忽的微笑着对水溶道:“静之,你听我说,其实依我看来,此事虽从明里看不遂人意,但仔细想想,焉不是皇上信任你的一番苦心。”水溶看着黛玉,道:“玉儿,你怎么讲。”

黛玉道:“你手握兵权,位尊权重,朝堂上以后若以你马首是瞻,自是惹众臣嫉妒,高处不胜寒,有多少人盯着你,那时即使你再清白,也难掩别有用心的众臣群起攻之,让你百口莫辩,前次的请丞之事就是例证,若是牵涉到江山社稷,自古皇家是毫不留情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古往今来有多少忠臣良将含冤屈死,身陷其中,你又如何明哲保身。”

水溶静静的看着黛玉,深邃的眸子里含着鼓励的眼神,微笑着道:“玉儿,真想不到你会想到这些,说下去,我很想听。”黛玉触到水溶赞许的目光,不禁有些害羞,轻声道:“静之,我只是想到便说。”

水溶笑道:“玉儿,你说的很好,先喝口茶,继续说下去。”看着水溶慢慢开朗的眉目,黛玉道:“其实,我想说,你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皇上此举,一是掩掩众臣之眼,让他们明白,皇上才是一国之尊,他们想挟众臣以令皇上,根本是行不通的。”水溶不由笑了一声,道:“玉儿,你这个精灵鬼,随口就把‘挟天子以令诸侯’改成了这样。”

黛玉也笑道:“还请北王爷指正。”水溶笑着把黛玉揽入怀中,低声道:“其实,我也想通了,只是觉得有些接受不了罢了。”

黛玉静静的伏在水溶怀里,低声道:“静之,皇上能让南王爷执掌兵部,本就在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他还是很看重你的,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也是想提醒你别锋芒太露。”

水溶道:“想不到我的玉儿你如今不但能吟诗抚琴,管家料府,论起朝事竟也头头是道,真让我刮目相看。”黛玉笑着说:“在北静王爷面前议论朝事,我岂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家。”水溶笑着说:“想不到你还这么谦虚,真让我惊奇。”

黛玉见水溶眉头已开,忍住内心的喜悦,道:“静之,说了这么多,我竟觉得手有些痒了。”水溶看着黛玉娇憨的样子,不忍扫黛玉的兴,道:“来,为夫为你研磨铺纸。”

提起笔,黛玉静静地思索了一会,挥笔一掷而就,转头看着水溶,水溶轻轻的念道:“历尽了无宠辱念,

经霜方显傲寒心,

东风尽折花千树,

尚有幽香放上林。”

静静的凝视着黛玉如水的双眸,水溶不觉有些感动,拥着黛玉,水溶柔声道:“蕙质兰心的玉儿,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黛玉轻轻的道:“静之,不管朝事如何更迭,我都相信你能应付自如的,我会一直陪着你,与你一起面对。”

柔柔的灯光浅浅的映着,水溶和黛玉依偎在一起,身后洒下一道长长地影子,窗外,依然凄厉的寒风吹的竹叶沙沙的叫着。

兵部书房里,水溶看着收拾完毕的书案,神色郑重的对冯紫英道:“紫英,本王已经和南王爷交代过了,朱侍郎那里有个空缺,让你补上,跟了本王这么多年,本王也有些舍不得,但从戎是你的志向,好好保家卫国,方不负男儿本色。”

冯紫英坚定地道:“王爷,如果你不嫌弃,紫英依然愿随你执鞭扶蹬。”水溶叹了口气,道:“不是本王不愿,只是兵部才是你施展抱负的地方,你家世袭武将,本王又岂忍让你离开兵部。”

冯紫英忽的跪下,朗声道:“王爷,大丈夫保家卫国,又何分兵部户部,紫英愿追随王爷,以效犬马之劳,请王爷成全。”扶起冯紫英,水溶也有些激动,拍拍冯紫英的肩头,水溶道:“好,本王答应你,以后不管有什么事,本王和你都一起并肩应对。”点点头,水溶和冯紫英相视一望,心里情不自禁的涌起进退与共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