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高歌
9409500000081

第81章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

--你把医院各学科骨干医生组成“医疗大篷车”下乡,送医送药到条件最差、环境最苦、地处最偏远的地区;

--每逢周末,你组织“骨干医生”在市郊周边地区,向群众宣传医疗防治及卫生知识;

--每到一处,你都亲自给当地医护人员授课,并认真查房会诊;

……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如何培育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专家队伍,并使边疆各族群众长期受益?

--组织“心血管病最新进展”系列讲座。你精心准备教案,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医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基层医务工作者;

--结合系列讲座临床实践“传帮带”。系列讲座共26讲,每讲你都理论联系实际,临床诊断手把手对基层医务工作者“传帮带”;

--六项“医疗专利”先进技术被引入“兵团医院”。你征求北京阜外医院领导同意,把只有本院“大本营”才享有的六项“医疗专利”和先进技术,无偿地引入“边疆兵团”医院;

--对“心脑血管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干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国际近年发现的心脑血管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病人这种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避免此病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此种病检测全国只有北京阜外医院能做;在你的帮助教授下,新疆农一师医院、兵团总医院现在也可以做到;

……

还有呢?

还有,你不仅多方奔走为边疆医院争取到医疗科研经费100万元,且在你返京后的第二年,经你倡导并在本院领导强力支持下,利用“五一”长假,由医院党委曲书记带领30多名医疗专家再赴新疆,为边疆各族群众义诊1600余人;实施各种心血管病手术120台;向各族群众宣传讲授医疗卫生知识36场次;向农一师医院捐赠价值3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

还有呢?

后来,你和北京阜外医院门诊部的全体同仁,连年向边疆农一师一中、二中的10名贫困生捐资助学献爱心,每年1万多元的捐助款,并直至他(她)们考入大学……

还有呢?

这是一个让人心灵怦然撼动的故事--

7月中旬的南疆。炙热的太阳“灼人”……

汽车行驶在“凶险”的沙漠公路上。平日司机走此路心中有“两怕”:一怕车轮爆胎;二怕司机驾车昏昏欲睡。而从阿克苏至南疆和田地区,竟有这样一条500多公里“凶险”的沙漠公路。

农一师医院领导思虑再三,还是心绪不宁地跟你说出了他们心里的忐忑……

领导说:别去啦。

你就说:为什么?

领导说:太危险!

你就说:到和田地区为当地维族患者义诊,是已决定的事,可不能再变啦。

领导说:1000多里的沙漠公路,地表温度至少70摄氏度。天热汽车爆胎是常事,翻车事故是常事,人员伤亡是常事……

你就说:可不能因这条路“常出事”,就影响我们“正常”地为群众做“正事”。

领导说:劝你不去冒这个“险”,其实我们就是在做“正事”。

你就说:谢谢……我没事的。

领导说:你说没事能行?我们觉得“责任重大”。

你就说:什么责任?

领导说:你周教授是谁?你是党中央派来的专家!你是我们国家高级人才!在新疆“万一”保护不好你,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你听后,笑啦……

多好的领导、多好的人们啊!

但最后,还是你“性格”里那种撼人的东西不可言状地将人“征服”。

一大早儿,你们驱车从阿克苏出发,司机一路上小心翼翼;但当汽车在沙漠公路上行驶四五个小时后,你还真的见司机有些昏昏欲睡,汽车跑起了Z字形……那一刻,你没有含糊,让司机休息你亲自驾车;这车一开就是七八个小时;你将车开到南疆和田时已是傍晚8点多啦。

当地医院领导伸出双手欢迎你……

当地维族患者成群聚在院内……

一张张痛苦的脸庞渴望地看着你……

一双双睁大的眼睛渴盼地望着你……

你是专家。你是党中央派来的“大专家”。

你只是胡乱地扒拉几口“拉条子”,即刻开始投入工作。

领导心疼地说,周教授你可得先休息,这长途跋涉的,人能受得了?

你说,这么多患者在等着……我们必须马上工作。

领导不忍地说,那可不行,你必须先休息!

说着,领导竟走向院内患者群,劝说他(她)们先回去;可哪个病人都不愿意离开。

你见状连连摆手,又连连招手……

病人们一个个地被你“请”进了诊室。

“快请坐……请问您哪里不舒服?”

一位维族老人由家属搀扶着坐在你面前,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病,头晕目眩精神抑郁。经了解后方知:家境贫困的老者,几年前老伴和大儿子先后去世,家里只剩下儿媳和大孙子与他一起生活。由于精神压力大,老人病情越发的严重。问诊后,你就用最淳朴、最现实的百姓语言,向老人谈精神与心理因素对病人的伤害;说心态与情绪对病体的侵扰;讲抑郁与健康的关系……然后,你再对“症”下药。

一位维族壮年人坐在你面前。壮年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肢体时有麻木,嗓门儿极大且语速极快,一说话就见脑门儿、脖子青筋蹦鼓;一看便知是个性情中人。由于“性格”暴烈所致,此类型人患“心脑血管病”的几率很高。问诊后,你就用当地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向壮年人讲刚烈的性格对心病的影响;说脾气与暴怒对心情的破坏;谈烦恼与怨气对心胸的阻扰……然后,你再有的放矢。

一位维族中年女性坐在你的面前……

一位维族青年男人坐在你的面前……

你知道,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有许多人在面对现实生存的困扰及心理压力,还全然不能抑或缺少排除解压的一种能力;他们只是一味地“争死理儿”、“叫死劲儿”、“撑死面儿”……总跟“心情”过不去;总跟“健康”过不去;总跟“快乐”过不去……其实,这种人为凶悍的“心病”在许许多多的时候,才是人体“病魔”的始作俑者;才是“健康”的隐性杀手;才是“快乐”的死敌;才是“心情”的毒液……

就这样,你不厌其烦地向每位病人的心里送给温暖、送去温情、送进温馨。

社情?乡情?民情?

这--你肚里都清楚!

病情?人情?心情?

这--你心里都知道!

可你不清楚也不知道的是:从晚上8点多直至深夜2点,你还没顾上喝几口水、吃几口饭,几乎是在玩命地连轴转;你不知道究竟到底还有多少维族患者,在诊室外排队焦渴地等你待诊?其间,院领导一再劝你休息,你却一个劲儿地摇头摆手就是不答应;当你连续干到深夜3点时,你已觉得自己真的有些扛不住啦!头阵阵发昏、眼阵阵目眩、心阵阵乱跳……

此时,诊室外待诊的患者还有几十位……

此时,院领导跑过来又一再劝你休息……

能休息吗?

突然,你伸出一只手,在自己的大腿内侧狠狠地拧了一把--浑身“激灵”一下!

真管用。这“招儿”是你儿时母亲告诉你的,但你一直还未曾体验过;今天你却毫不含糊地亲自让自己的大腿饱尝了无辜的“摧残”!

精神了一阵儿,你又连续看了10几位病人……

精神儿又没啦,你在自己的大腿内侧又是狠狠地“一把”!

这次撑着劲儿,你又连续看了8位病人……

精神儿又没啦,你在自己的大腿内侧又是狠狠地“一抓”!

这次撑着劲儿,你又连续看了5位病人……

精神儿又没啦,你在自己的大腿内侧又是狠狠地“一掐”!

这次撑着劲儿,你又连续看了2位病人……

当你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时,你却一下子瘫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这时,已是凌晨5点多啦。

再看你的大腿内侧,早已被你暴虐得“惨不忍睹”啦。

……

近10个小时,你周教授连续看了多少病人?

当地院领导红着眼睛说:120多人!

说完,顿时泪光盈盈……

你刚刚从“现场直播”颁奖晚会的台上走下来,手机就响啦。

“喂!小周哇,我刚才在电视上看到你啦……”对方语调激动。

“邵教授?导师您现在哪里?”你又惊又喜。

“西安,在西安……小周哇,你让我感动啊!你让我、让我太幸福啦……”声音有些哽咽。

“谢谢导师,感谢您,邵教授!”

“小周啊,见你在台上手捧鲜花和奖杯,你让我自豪、让我心里高兴--比我获奖还高兴啊!”

打来电话的,是你的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原医学院院长邵文斌教授。

邵教授--你的导师、严厉的导师、人生的导师!

……还记得孩提时吗?

……还记得大别山吗?

那里,有你金色的童年和温暖的家。

父亲是抗美援朝扛过枪的“性格”军人;母亲具有“高知”家庭背景且是位知书达理、心地善良的女性。你是从革命老区--大别山里走出的孩子。红色的土地在你幼小的心底,就已被浓重地涂染上“性格底色”;在这“性格基因”中,你血液里涌动的敦厚、正直、自信……像父亲;胸腔里脉动的真诚、淳朴、善良……像母亲。你上有哥有姐,你是家中老幺。儿时的你就常常趴在饭桌上,贪婪地听父亲讲述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人作战如何勇猛顽强以及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的故事。

一个人应从热爱自己的母亲开始,然后他才可能热爱自己所热爱的一切;一个人唯有热爱自己的母亲,他才可能真正热爱自己所热爱的一切!你的自信和“真”是父亲给你的;你的善良和“爱”是从母亲身上得来的……

在父亲的“正直”里,你最后挑出两个字:信心。

在母亲的“善良”里,你最后珍藏两个字:爱心。

于是,从小学、中学、高中……你把奖状贴满家里的墙壁。

于是,从小学到大学直至现在……你把爱挂在了百姓的心壁上。

那年,好像是你当年居住的信阳城市最美好的季节,你以骄人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再后来,又开始了你的研究生生涯。就在那时,你遇到了一位影响自己一生、受益终生的导师--医学院院长邵文斌教授!

这位思维缜密、逻缉严谨、威严又严厉的院长,怎样的学生才可做这位知名教授手下的研究生?

邵教授说,他的研究生标准:考试必须第一名。

许多学生底气不足,信心受阻。

你,这位周宪梁同学,从心里就想考第一名;你从心里就想当邵教授的研究生。

于是,一本厚厚的《实用内科学》,你几乎全部通背得烂熟于心……

于是,就连书中的注释,你都不敢轻易放过甚至于每个标点符号……

成绩出来啦:第一名周宪梁。

结果也有啦:邵教授研究生。

你周宪梁同学,终如愿以偿。

你是邵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接下来除去你在“交大医院”巡诊、查房,就是一心纳谱地研究病案写病历。那次,你手头刚刚完成一份自认为极满意的“病历”,甚至为此你心里还“暗自得意”并悄悄地还给自己打了个100分;当你把这份字迹工整、语言规范、阐述详尽、论点准确、洋洋洒洒写满四页纸的“病历”交给邵教授后,就见导师的双眼顿时像猎人般的目光巡查着纸上的“猎物”……

你,周宪梁同学很自信。

你,在等待导师的夸奖。

导师看后你写的“病历”,突然抬起头,把一双锐利的目光射向你--

导师说:满意自己写的“病历”?

你就说:嗯……算满意。

导师说:我不满意!

你的脸“腾”地红啦--当着满室的同学。

导师说:第一,主题不明确……

你的脸“嗖”地白啦--面对满堂的同窗。

导师说:第二,主述亦欠妥……

你的脸“刷”地臊啦--面对满屋的好友。

导师说:第三,精华部分文字不简约、不凝练、不精道……

导师一口气竟给你挑出了25个毛病。

简直太刺激啦!

你这位周宪梁同学,心里很难受也很难过。难受的是在大家面前,导师没给自己尊严,也没给面子;难过的是在同窗面前,导师对自己不留情面的严厉,让自己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无地自容”、什么叫“锥心地疼”!

当日中午,自信又自尊的你,径直去了院长办公室,想找导师诉说自己的委屈和心中的不爽。

导师说:你有想法?

你就说:有……

导师说:心里别扭?

你就说:别扭……

导师说:你别扭啥?

你就说:挨您训没事,可当着那么多人……

导师说:不舒服吧?

你就说:我下不来台……

导师说:有想法就说?

你就说:让人受不了…………

导师说:你受不了就对啦。我就是让你下不来台,就是让你受不了!

……

你听后,一下子让导师的话给“雷”呆啦!

导师说,不!导师简直是在吼:我要让你周宪梁记住一辈子!一辈子让你记住什么叫严格、严谨和人最后想要的“尊严”!尊严是什么?是实力!一个人、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实力……那,尊严何来?尊严何在?请你永远记住这句话:尊严--来自于实力!当你有一天具备了真正属于自己“实力”的时候,我相信那时你周宪良会从心里感谢我的!

导师的话对你还刺激吗?

导师的话仅仅是刺激吗?

不--是心灵震颤!灵魂震撼!

邵教授--你的导师!景仰的导师!感恩的导师!

……就这样,一生中你拥有过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你把这个“故事”研读后又解读,解读后又分解……你用自己的具体行为复制后,又不间断地将“故事”的魂灵,注入你后来的学生--研究生们的血脉中。

后来,你读博士生、读博士后;你从西安交大医学院又调入北京“阜外医院”。

其间,你怀揣着情感,带队去山道崎岖、沟壑险峻的秦岭搞“高血压”课题调查;

你带领研究生们去大别山“高血压基地”,为革命老区的群众献上一份真情;

你率领医疗专家去山西、赴河北的全国贫困县,为当地的群众义诊看病并解囊相助;

你爬上帕米尔高原,给国境界碑前沿哨班的战士体检,并表达对守疆战士最挚诚的敬意;

……

阜外医院门诊部党支部书记张莉,曾这样对你评说:我跟周教授搭班子合作已6年啦,他心胸很宽、心地很善、为人很诚、处事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门诊部是阜外医院对外服务的一支窗口团队,周教授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将这支窗口团队打造成“团队人格化、服务人性化”的一支训练有素、兵精将强、百姓认同的队伍。周教授待人很豁达、很包容、很大度;对自己却很严格,也很人性化,跟他在一起合作心情非常愉快,甚至是幸福!你知道周教授为什么能赢得人心吗?除去他的人格人品外,那就是“真实”二字。

真实--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你可知道它存在的分量、价值和意义?

门诊部王素琪护士长,曾这样对你评述:周主任在援疆期满回京后,他始终把病人当朋友,在他的眼里,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他都一视同仁,精心救治。他处处为病人着想,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不该检查的不检查,能用国产药的就不用进口药。对于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百姓们,他时常掏钱给那些经济实在困难的患者看病;我们时常见他给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打车费;有人挂号钱不够时,他会随时献爱心……到现在为止,谁也难说清周教授为这些贫困的百姓们,从他自己腰包里究竟掏出了多少钱!

周教授,其实你可以有“理由”不去那样做;

但你周教授却不愿自找“理由”就是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