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倾世绝色:潇湘情缘
941400000095

第95章

便有那等门第比贾家还轻的意图攀附,古来两个家族攀扯关系,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联姻。现在贾家的适龄姑娘只有二姑娘迎春,但探春也不算小,订亲倒是可以的。

其中,安勤伯徐家爵位不算高,没有实权在身,若论亲密的姻亲也只有贾母娘家史家,徐家的太太就是史家的庶出女儿。当日,安勤伯徐良悌先娶得是江南世家莫家的姑娘,谁想不过一年就去了,史家的女儿就是以继室身份嫁过去的。

本来史家就有一些看不上徐家的,又是庶出女儿不甚在意,两家走动渐渐稀了。谁知,前段时间徐太太居然回了娘家请自己嫂嫂做媒,把贾家的二姑娘说给他们家的庶长子徐也频。

史夫人思量着,徐家的门第是比贾家低了些,难免有高攀之嫌,但徐家的虽是庶子,也是长子,要说配贾家的二姑娘倒是说得过去。毕竟那二姑娘也只是个庶出的,而且听往日湘云的口气在贾家颇不受宠,还不及同为庶出的三姑娘。能嫁给徐家作正室,自家的姑妈应该是愿意的。

而且,姑奶奶从不曾到府上来求他哥哥什么的,难得有件事请我们说句话,还真不好拒绝,成不成,自己去说过了她也怪不到自己头上。这般一想,史夫人笑着应了,只说明儿就去贾府探探口风,让他家姑奶奶只管等好消息。史夫人果然第二日就去了,先就与贾母提了此事,当时邢夫人王夫人都在场听着。

刚开始,贾母对徐家真有几分不满意,她的本意是把几个孙女都嫁到王府侯门之类的,日后好拉扯自己家中。后来听说虽然是个庶子,但颇有能为,不到二十就考了个举人在身,想来日后一个进士是逃不了了,也能帮上自己家里。

再者,迎春的脾性的确弱了些,连个丫鬟婆子都管不住,很难指望她去了公侯府邸能够立足,别连累了家里才好。现在徐家一心攀附自己家里,对迎春也会高看几分,这未尝不是一桩好婚事。奇怪的是,那徐家长子都十九了,怎么还未议亲,莫非不是个受宠的?

“你可知道徐家的公子为何到了这个年纪还未议亲,可是有什么问题?”贾母蹙眉问道。

史夫人闻言,掩嘴而笑:“姑妈若是问别的我还真答不上来,若问这个却是知道一二。咱们家衡儿与徐家的几位公子偶有往来,听他说起徐家长子立志甚远,当日说过要一举成名之后才谈婚论嫁。这不,去年秋得了举人,没几月就巴巴地托我来说媒了,想来徐家也是极为仰慕姑妈的。”

一席话把贾母说得高兴起来,就想答应,看见邢夫人在座,平日眼里虽看不起她,面子上不得不做做,好歹人家是名正言顺的拿主意人。看向邢夫人问道:“大媳妇,你觉着如何?”

邢夫人一生无儿无女,嫁了个贾赦也是个混的,又不得贾母之眼,脾气渐渐刻薄起来,对迎春很是一般,不是万不得已都不多说一句话。迎春从小是养在老太太身边的,老太太要做主她的婚事她有什么可说的;而且老太太也只是随口问问,绝不是真心讨她的主意。老爷一味花天酒地,对这个唯一的女儿从不上心,想来不会反对,自己何不顺水推舟应了是好。

“老太太见多识广,能为二丫头做主那是她的福气。媳妇听来也是个妥当的人,又有功名在身,日后不怕不能给二丫头挣个诰命夫人回来。”

“你能这么想就好。你老爷那里就由你去说了。侄媳妇,那就辛苦你去徐家一趟,咱们家应了此事。”贾母满意的笑着,二丫头若能嫁得好,以后对三丫头四丫头也有利,贾家养了她们那么多年,该到她们报答的时候了。

史夫人笑着应了,当即告辞离去,也不回府,直接去徐家完了此事。几日之后,贾徐两家互换庚贴,开始议亲。因为徐家的公子年纪不小了,迎春今年也快十七了,所以时间比较紧迫,两家商议定之后很快行了小定,准备赶在年内成婚。

(红楼中,迎春应该比宝钗大一些,西兰的文中宝钗去年行了及笄礼,推算下来迎春今年估计是十七。因为宝钗是正月的生日,而迎春又不是正月的,所以迎春至少应该比宝钗大一岁才对。不过,西兰很奇怪,为什么红楼里,迎春都那么大年纪了,按古代算下来都过了成亲的最佳年纪,贾家是不是也太不在乎这个二姑娘了?)

除了徐家,还有不少其他人家意图攀上贾府,只是先前碍于人家得势生怕攀不上,反而丢了脸面,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如今眼见徐家一说即成,无不动心,也遣了媒人前来说贾家的三姑娘四姑娘。

尤以说探春的居多,连国公府都有。只是贾母偏喜探春,觉得她比起元春也不差什么,唯一差的只是身份,想来嫁个王府侧妃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一时间,几大王府或者前段时间被太后赐了亲,或者不屑理会贾家,没有一个来贾家提亲,贾母便拖了下来。

或许还真是贾家交了好运,突然南安王府就传出了要给世子选妃的大事。照规矩,南安王府世子妃的人选要由皇上太后赐婚的,这次却是怪了,南安王家自己传出了要选妃的话。

贾母一听,乐得合不拢嘴,即刻叫王熙凤快给三姑娘制新衣打首饰,一律都要最时新的料子款式。账上没有多少钱,王熙凤很是为难,贾母竟然主动掏了五千两银子出来,一半给迎春置办嫁妆,一半用于探春。

有钱好办事,不过七八日功夫,王熙凤已经给探春制了四套新衣裳,还有两套头面首饰,分别是纯金的和红宝石的。

探春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这架势约莫也猜到几分,一看贾母如此重视自己的婚事,放心好多。这些年来,她一味奉承王夫人还不是希望在最后关头,王夫人能看在她孝顺的情面上给她配个好人家。眼下既然有老太太做主,那是再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