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9426600000019

第19章 第 三 篇清白家风(4)

所谓“神仙道化”剧,就是用剧作来宣扬神仙怪诞或道教教义一类的作品。这些剧作通常都有着固定的情节模式:神仙度世俗之人,而这个被度化者起初往往依恋尘世,遍历酒色财气诸多磨难,最终经过神仙点化而悟道,修成正果。

虽然这些剧作的情节模式十分相似,但马致远这位“马神仙”不愧生于“万花丛中”,相似的情节在他的手中也能表现得千姿百态,独具特色。

不懂“惯例钱”的县官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格言

汪汝达(生卒年不详),字志行。江苏无锡人。明朝嘉靖三十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浙江黄岩县县令之职。当官20年,很有政绩,后来被提升为户部主事。

明朝嘉靖年间,汪汝达到黄岩县上任后,看到城墙年久失修,残缺不全,便领导县人修筑城墙,并把自己为官所得的俸钱捐献出来,资助修补城墙之用。修葺完备不久,恰逢贼寇来抢掠,城内百姓得以安然不惊,全赖汪汝达的功德。

汪汝达在黄岩当了20多年的官,志行清白,光明磊落,为当地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使百姓安居乐业。当他任满离开黄岩时,县府属吏给他送来一份“罚锾”——是历年来以罚款为名收入的“惯例钱”。属吏知道他廉洁奉公,怕他不肯收,便对他说,“这银子是按照惯例给每位离任官员的,是应该得的,请大人收下!”汪汝达听了此话后大吃一惊,他不解地问:“官员除了朝廷按时发的俸禄外,还有应得的钱吗?”他坚决不收。

汪汝达一生清廉,虽然为官多年,却没有什么积蓄。辞官还乡后,家中生活很贫困,有时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得已把几间居住的旧屋也出卖了。

汪汝达贫困的消息传到黄岩后,黄岩县的老百姓很不安,便自动凑集了80两银子,请一县官邮传给汪汝达,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问题。这份带着黄岩老百姓深情的银子送到无锡后,恰逢汪汝达病逝,家中人便将它做了安葬费用。

◎故事感悟

古往今来,为官清廉者家庭贫寒较为多见,然而卸任后食不果腹,甚至逝世后无钱安葬者当应屈指可数吧。可以说,汪汝达用毕生精力践行了心中清廉的志向。

◎史海撷英

户部主事

户部主事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官署名。

唐代时期,朝廷开始设置户部,作为六部之一,此后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管着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的办理政务按照地区分工而设立各个不同的司。各司除了掌管本省的钱粮外,还兼管着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等。

户部主事就是户部内的官员,在户部尚书户部侍郎之下,主要职责是管理与土地相关的事务等。

行李仅一个竹箱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格言

轩輗(?—1464年),字惟行。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鹿邑县人。明朝著名廉官,历任刑部尚书、左都御史等。《明史》称其“清操闻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语廉吏必曰轩、耿”。

明宣帝宣德六年(1431年),轩輗被推荐改任监察御史。他在巡按福建时,严厉剪除贪官污吏,官吏们很怕他。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轩輗被破格提升为浙江按察使,成为一省的司法长官。他到任后,极力矫正前任按察使奢侈浪费的作风。身为按察使,他平时总是穿着一件青布袍,那件袍子上几乎补满了补丁。走在街上,人们以为他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他家平日的饮食也只是粗茶淡饭。他妻子名为按察使夫人,但仍要亲自操持家务,舂米做饭。

轩輗还同府内的官吏约定:每三天用俸钱买一次肉,每次不超过一斤。这些属官大多不堪忍受这种清苦生活。有时轩輗家来了老朋友,吃饭时也只是一盘豆芽菜。如果偶尔做点好菜待客,反而会使人吃惊,感到反常。

轩輗作为一省的司法长官而生活如此俭朴,大大感染了周围官吏们的作风。当时镇守内臣阮随、布政使孙原贞、杭州知府陈复、仁和知县许璞等官员,都为官廉洁,使浙江一方大治。

轩輗为人孤傲而不随流俗。无论遇到什么人都不随便与之交往,更不拉关系。在任按察使时,有一次偶然在同僚家饮酒,回家后很后悔,他抚摩着肚皮对家里人说:“这里面有赃物啊!”他在南京时,都御史张纯置办酒席请客。轩輗厌恶他骄奢,不去赴宴。人家把整桌酒席送到他家里,他也不收。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他被召回京城任刑部尚书。过了几个月,他以有病请求辞官还乡。明英宗在召见他时很感慨地说:“从前有位浙江按察使,在任满归来时,行李只有一个竹箱,原来就是你呀?”轩輗见皇上还记着自己从前的事,很激动,连忙叩头谢恩。英宗赏赐他一些白银以示慰劳,并准其还乡。

◎故事感悟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倘若推而广之,也可将之定义为“由清入浊易,由浊入清难”。轩輗作为一省司法长官,以其清廉的修为肃清当地官场中的不正之风,并以其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厚爱,与此同时也为后人做出了榜样,值得敬仰。

◎史海撷英

行人司

行人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署名,最早置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行人,正九品; 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来,该职位又被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外设行人345人。

行人司主要以进士充任,掌管日常的皇帝传旨、册封等事。凡是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以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等,都要遣其行人出使。

一衣也不可不慎

◎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果腹,无欲为高。——格言

王溥(生卒年不详),明代桂林人。明太祖洪武末年任广东参政之职,以清廉闻名。

王溥是明代著名的清官。

有一年,王溥的弟弟从家乡来探望他。路上,同舟一行人中有一个王溥的下属。这位官吏从攀谈中知道他是王溥的弟弟后,便立即献起殷勤来,临别时还送给他一件布袍。他见到哥哥后谈到了这件事。王溥听后严肃地说:“一件衣服虽然是很轻微的东西,但在接受它时不能不谨慎,因为这正是玷污污一个人的品行、玷辱一生的开始啊!”说完后就让弟弟将布袍还给那位属吏。

王溥在广东参政任上,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那时广东当地的粮食物资主要是从海路运输去的,经常因遇到风浪而淹没。王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想出了以陆运代替水运的办法。他亲自到广东、江西交界处的大庾岭观察地形,进行实地测量。然后派管工程的官吏带领老百姓凿山填沟,修路架桥,将原先海船运送的物资改用车运,使粮食减少了损失,百姓减轻了负担,而且又便利了交通,老百姓很是高兴。

王溥身为广东地区的行政长官,在那里任职数年,没有为自己谋一点私利。他的衣箱里没有一件多余的衣服,厨房里没有多余的食物。后来因受到诬陷被押解去京城时,他的部下知道他两袖清风,在送行时纷纷赠以财物,王溥一概不接受。他说:“我怎么能够因为遇到灾难就改变我清白的志向呢?”冤案得到昭雪后,王溥回到家乡,不久便去世了。

◎故事感悟

一衣虽小,但能说明一个人的品行。王溥教育弟弟不以恶小而为之,充分展示了王溥清廉自律的良好品德。生前遭人诬陷,但历史无法更改他清誉的美名,更不能阻止后人对他的敬仰。

◎史海撷英

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官职,最早于唐朝初年设置,当时并非正式的官位,而是三省长官以外的官员,加上此头衔(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的头衔),即可以进入政事堂议事,等于成为宰相群的一员。

宋太祖时期,为了分割宰相权力,特意在同平章事(即宰相,简称平章)底下设参知政事(简称参知、参政),作为宰相的副职,但后来他们的实际权力大致等于宰相。

辽、金、元等朝大多都沿用此制。到了明代,由于废除了宰相,此官职也不存在了。到了清代,协办大学士有时也美称为参知,但已为虚职,并无实权。

于成龙骑驴赴任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格言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明末清初山西永宁州(离石县)人。清朝官员,著名廉吏。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福建按察使。福建巡抚吴光祚向朝廷举荐,称为“闽省廉能第一”。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特简”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至二十三年(1684年)担任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江宁总督府上张灯结彩,格外热闹。大路两旁,文武百官身着华贵的官服,排列起整齐的仪仗,在恭候新任的两江总督。他们从上午一直等到中午,从中午又等到太阳偏西,总督还未来。官员和护卫们又累又饿,心里直犯嘀咕……就在这时,一个小吏来报:“两江总督到。”只见一辆驴车停在衙门旁的侧门边,新任总督已端坐在殿堂上。官吏们不胜惶恐,忙解散了仪仗队,列队来到大堂前朝贺。

这个新任的总督,就是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

于成龙原是福建省的布政使,是专管钱财的“财务官”。在当时,这是个富得流油的美差,所有在这个位置上干过的人,家里都积聚了万贯家产,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

后来,康熙皇帝得知于成龙一向廉俭,拒收贿赂,就让于成龙到福建任职。临行前,于成龙让人买了200斤萝卜放在船上,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萝卜值几个钱,买这么多有什么用?”

于成龙笑着说:“路上当菜,不容易腐烂,做起来还方便,不是挺好吗?”

一路上,他的饮食都是粗米萝卜,与他同行的人也只好跟着吃了。

到了福建,他先在自己的公堂上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凌,谁替你披枷戴锁。

下联是: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当时的福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外国商人为达到他们在中国贸易上的利益,常常以重金或外国的贵重物品来贿赂中国官员。于成龙上任后,虽然他们对于成龙的廉洁早有耳闻,但是许多商人仍不死心,还要提着礼物来找于成龙。于成龙指着大堂上的条幅对他们说:“我于成龙一向克己节俭,身为大清官吏,决不做有损国格、有辱人格的事。”

以后无论谁的馈赠,于成龙都严词拒绝。外国商人感慨地说:“我等周游列国,从来没见过有如此清官,真是天朝的洪福呀!”

这件事传到了京城。一天,康熙皇帝在京城召见了他,对他说:“我博采舆论,人称你廉洁为公,可称得上‘天下第一清官’,我视你为我的股肱之臣,到江宁任江南、江西总督。”

已经是60多岁的于成龙听后不禁百感交集,老泪纵横,激动地对皇帝说:“臣做官的宗旨就是要以拯救民生为己任,以廉俭为行为准则,圣上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一定不负众望!”于是,他把妻子儿女安顿在山西,自己带了一个随从,雇了一辆毛驴车,悄悄地来到了直隶江宁,没惊动任何人,直奔总督府,结果让欢迎的仪仗白等了一天。

文武百官朝贺完毕,于成龙命人从他的行囊中取出一副对联,挂在了大堂上。这条幅就是他在福建时挂的。于成龙指着条幅对众官员说:“我听说一些总督借职务之权为自己聚敛财富,安排亲信,我于成龙决心纠正仕风,条幅在上,以此自勉,请各位官员监督。”

官吏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接待这样的总督,还是第一次。

这年的秋天,于成龙的大儿子从山西来看他,见父亲吃的仍是粗米淡饭,就忧虑地对父亲说:“你为官将近30年,不但我们没沾上你的光,你自己也总和自己过不去,你可是60多岁的人了。”

于成龙对儿子的嗔怪并不生气,微笑着说:“我这样做,既是为民,也是为你。你能像我这样,那就是我为你积攒的财富,它比什么都贵重啊!”

儿子见说服不了父亲,住了两天就要走了。临走,儿子问他:“父亲,你不给母亲带点什么吗?”

于成龙张着两只手说:“带什么呢?噢,还有一只腌鸭。”于成龙忽然想起,急忙拿出腌鸭,切了半只让儿子带走。从此,江南传出一首歌谣:

于公豆腐量太狭,公子临行割半鸭。

人民敬仰的是廉洁清白的官吏,因为只有这样的官吏才能为民做主,为民造福。廉洁,不仅是做官的重要条件,首先应是做人的必备品格。

◎故事感悟

于成龙秉持一颗为国为民负责的心,清廉自守,安贫乐道,粗茶淡饭不足苦,福利百姓才为甘。他拒绝搞形式主义,忌讳铺张浪费,全心全意地将精力投入到为人民造福的工作中来。于成龙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官场作风,也为后人留下千古的美谈。

◎史海撷英

道 员

道员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地方政府官职之一。清乾隆时期,为正四品之官,俗称“道台”,雅称为“观察”、“观察使”。

清朝末年,朝廷又在各省设置巡警道与劝业道。民国初年,曾分一省为数道,以道尹为长官。清亡后,所有道员官职也随之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