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让:谦恭礼让
9426900000036

第36章 张士选让产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

张士选(生卒年不详),五代时人。

五代时期的张士选,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靠着叔叔养育成人。等到张士选17岁的时候,他祖父遗下的家产很多还没有分过,他的叔叔就对士选说:“现在我和你把祖父遗下的家产分做两份,各得一份。”可是张士选说:“叔叔有7个儿子,应当把家产分做8份才好。”叔叔不肯,极力主张分成两等份,然而张士选看到叔叔这样坚持,更加礼让。最后叔叔没办法,只好把所有的财产分成8等份。

张士选17岁就被推荐进京城参加考试,同时被推荐参加考试的有20多人。那时有位精通相学的术士指着张士选说:“今年高中状元的,就是这位少年啊!”同辈的人听到了,都大笑不已,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相士说:“做文章这件事情,不是我所能够了解的。但是这位少年,他满脸都洋溢着积了大阴德的气象,这一定是他做了大善事的缘故,所以我才敢断定他今年必定高中状元啊!”结果张士选果然金榜题名。

故事感悟

古人说:“薄待了兄弟,便是薄待了父母啊!薄待了堂兄弟,便是薄待了祖宗啊!”树木的根本,若是有了亏损,那么它的枝叶必定会遭到损坏!所以我们要学会礼让,让这种美德代代相传。

史海撷英

契丹族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很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属于东胡族系,论起源则是源自东胡的一个支系鲜卑。而鲜卑中又有一个宇文部,契丹就是这个宇文部的分支之一。契丹这个名称,最早在我国史书中出现是在公元4世纪的北魏时期。在当时分布在辽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哈河)一带,过着渔猎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在北魏后期,契丹形成了古八部,八部之间互不管辖,也没有什么联系,各部独立地和北魏政府保持着朝贡关系。到了隋朝,由于突厥势力扩张,对各部族征伐不止,契丹各部为防卫突厥开始互相联系,互相支援,后来形成了初期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到了唐初,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其体制是在八部酋长中共同选举一人为首领,或者叫盟主。任期三年,到期改选。但大贺氏的人有世选的特权,这时的首领已经有了管理权力。契丹首领后来率部归入唐朝,唐太宗授予旗鼓,以表示对首领权威的承认。唐朝又在契丹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即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

文苑拾萃

京 试

京试又称“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为“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