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让:谦恭礼让
9426900000041

第41章 周昉撤幄改画

宫有垩,器有涤,则洁矣,行身亦然,无涤垩之地则寡非矣。——《韩非子·说林下》

周昉(8—9世纪初),字仲朗,一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国唐代画家,出身于仕宦之家、游于卿相间之贵族。曾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宣州(今安徽宣城)长史别驾。周昉能获得这个官位与他哥哥的地位有关,其兄周皓随哥舒翰征吐蕃克石堡城等立有战功。 初年学张萱,亦长于文辞,擅画肖像、佛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周昉是唐朝著名的宗教和人物画家。他画的佛像,容貌丰腴,色彩柔丽,酷似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绘画史上把这种宗教画的风格称做“周家样”。

周昉的学习和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尤其是在获得很大声誉、成为著名画家以后,仍能虚心学习,精益求精。据记载,唐德宗曾经命周昉画章敬寺的壁画,他为此而费尽心血,甚至在梦中也进行艺术构思。画草图时,他特地撤掉幄帐,以便于群众观看、指点。章敬寺接连京城东门,各界人士,熙熙攘攘,大家争相观看周昉的画稿,并在旁边评头品足,有的人在赞叹绝妙之处,有的人指出功夫没到的地方,大家都帮着周昉去粗取精。周昉虚心地听取大家意见,不断进行修改。

整整经过一个月,画稿越改越好,观众的意见越来越少,以至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这才按着改定的草图,一口气画出来。画成之后,人们赞不绝口,推之为第一流的作品。

周昉在绘画方面刻苦钻研,并且善于汲取众人智慧,使得他的造诣终于超过大画家韩干。周昉画的人物肖像画,有“兼得神情”之誉。

有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给他画像,画成后大家一看,都说画得好极了。出于好奇心,赵纵又请周昉再画一幅。画成后,郭子仪把两幅画分别挂在座位两侧,反复衡量,到底哪一幅画得更好,可怎么也分不出高低上下。

过了几天,赵纵的妻子回娘家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问道:“画的是谁?”女儿答道:“赵郎!”父亲又问:“你看哪幅画画得最像?”回答道:“画得都很像,可是后画的这幅更好。因为先画的那幅只画出了赵郎的状貌,后画的这幅则进一步画出了赵郎的气质风度。”(后者正是周昉的作品)听了评论,郭子仪高兴地说:“今天才分出了这两位画家的高低呀!”

后来,郭子仪把女儿的话学给周昉听,周昉连连摇头,说:“哪里,哪里,和韩干比,我的画功还差呢!”

周昉的人物画,不但形似,而且传神。相传《簪花仕女图》和《执扇仕女图》都是他的杰作。

故事感悟

生活中,越是有本领的人越谦恭,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爱表现自己,这好像已经成为定论。周昉画画不怕众人评头论足,并吸收有益的意见使自己的画艺日益精湛。这种虚心学习,不怕批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宰相入狱

监察御史薛仲璋是中书令裴炎的外甥。薛仲璋暗中协助徐敬业起兵,裴炎了若指掌。他故作镇静,不露声色地把徐敬业起兵的事情压下,不予讨论。直到武太后向他询问计策,他才不慌不忙地答道:“主上已经年长,却一直不能亲政,叛贼便以此为借口。如果太后把朝政交给主上,那么,根本用不着讨伐,叛乱自然就会平息。”

武太后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监察御史崔詧进言道:“裴炎自恃高宗皇帝临终有所托付,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他心里没有鬼,为什么要让太后交还权力呢?”

武太后马上下令把裴炎逮捕入狱。裴炎慷慨陈词,不肯屈服。有人劝他收敛一些,以求免罪。裴炎不屑地答道:“宰相入狱,哪里有保全的?”

武太后召集大臣讨论裴炎的案子。凤阁舍人李景谌说:“我敢证明裴炎参与谋反。”

黄门侍郎同东宫平章事刘景先等人说:“裴炎是国家重臣,尽心竭力侍奉主上,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们敢证明他不会参与谋反。”

武太后说:“裴炎谋反自有他的理由,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凤阁侍郎胡元范说:“如果裴炎谋反,那我们也算谋反啦?”

武太后说:“你们想到哪里去了?我知道裴炎谋反,也知道你们不谋反。”

尽管文武大臣中证明裴炎不会谋反的人很多,但武太后都听不进去。没几天,连替裴炎说话的刘景先和胡元范也被投进了监狱,先后被降职、流放。不久,武太后下令处死裴炎。裴炎临死时,看着他的兄弟,叹息道:“兄弟们的官职都是凭自己的能力得到的,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今天却因我的缘故被革职流放,实在让我痛心!”

文苑拾萃

杖杀王庆之

武后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太后宣布改国号唐为周,她正式登基做了周王朝的皇帝。紧接着,洛阳人王庆之受人指使,联名几百人上奏章,请求立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为皇太子。文昌右相岑长倩反对说:“不能这样做。现在东宫已有皇嗣,不应该另立太子。请陛下驳回这一无理要求。”

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也坚持认为不能另立太子。结果,武承嗣指使侍御史来俊臣诬陷岑长倩、格辅元谋反,并假造口供,把他们处死。王庆之又朝见武则天,请求改立皇嗣。武则天问道:“皇嗣是朕的儿子,为什么要废掉他?”

王庆之回答说:“古人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鬼神不享用非本宗族的祭品,百姓不祭祀非本宗族的鬼神)。如今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为什么要让李氏来继承呢?”

武则天说:“你且退下,让朕好好考虑一下。”

王庆之却趴在地上,不肯离去。武则天赐给他一纸凭证,对他说:“今后想见朕,只要出示这个凭证,守门的官吏就不会阻拦你了。”从此,王庆之几乎天天入宫求见,武则天被搞得不耐烦了,命令凤阁侍郎李昭德对王庆之施以杖刑。李昭德早对王庆之恨之入骨,他把王庆之拉到光政门外,指着他对朝廷卫士说:“这个家伙想废黜我朝皇嗣,立武承嗣为太子。”说罢,他狠狠一推,把王庆之掼倒在地,摔得鼻眼流血。卫士们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就把王庆之打死了。李昭德向武则天进言道:“皇嗣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拥有天下,应该传给自己的子孙,怎么能用侄子做继嗣呢?如果天下交给武承嗣,那么,以后谁还会祭祀天皇呢?”

武则天对他的看法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