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济:济危扶困
9428900000019

第19章 同舟共济为国家(8)

因此,东北义勇军曾经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且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和赞扬。当时,在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包围之下,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和不援助的打击之下,在装备、训练各方面相形见绌的情势之下,东北义勇军不顾一切,揭竿而起,以血肉和敌人相拼,这种民族正气和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歌颂敬佩的。

◎文苑拾萃

地下党

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和日本侵略军侵占的地区,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党组织,通常称为地下党。

地下党的工作内容:

一、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发展共产党组织。

二、搜集政治、军事等方面情报。

三、收集、运送各种急需物资。

四、帮助、护送重要人物出入敌占区、封锁区。

五、破坏、扰乱敌人对革命人士、共产党组织、解放区等的政治、军事行动;营救被捕革命人士、共产党员;转移暴露的地下党员。

六、惩处特务、汉奸、叛徒等。

慈善的阳光

◎英雄开心事,撒手千金报德时。——袁枚

一个曾被医生断言患了“不治之症”只能活二到三年的年轻生命,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了十二年,创造了医学奇迹。

这个幸运儿就是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自强不息好少年”称号获得者朱磊同学。2003年8月31日,在各方的大力帮助下,朱磊同时成功地接受肝、肾移植手术,从而彻底获得了新生。

1990年仲夏,刚读完小学一年级的朱磊突发高热,持续不退。经医院检查,小小年纪的他竟患上了“不治之症”——先天性肝内管扩展症。

父母拿着“诊断书”,欲去医生处问个明白,一声“医生……”话未出口,哭声已充塞整个喉咙。

小朱磊只得离开学校离开了家,住进了白墙高高的医院。

这一住就是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在痛苦的深渊。

病魔也有喘气的时候,小朱磊在治疗的间隙拾起心爱的课本,在“边读边治”的学习路上顽强拼搏。

朱磊病了整整12年,他的病也牵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朱磊就读的中学。尚未开学,班主任老师就上门家访,了解朱磊的病情,并妥善安排他的助学金。全校师生也都积极奉献爱心,共为小朱磊募集资金四万多元。

——在朱磊16岁生日时,青少年保护办公室、湖南街道、天平街道共同为朱磊主持了隆重的生日庆典,鼓励他珍惜生命、努力学习。

——医院,与朱磊息息相连的地方。主任、教授亲自为他诊治,护士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他们都说:“朱磊是我们上海儿科医院的儿子。”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金老师,时时为朱磊打探治疗方法。在他手术期间,市慈善基金会资助了近万元。

——徐汇区教育局、区团委时刻关心朱磊的学习和治疗情况,并定期给予他一定的资助。

——一位社会好心人士刘先生,慷慨捐赠10万元,资助朱磊医治疾病。

有人问,是什么力量使一个濒临死亡的人顽强地走过12年?

答案只有一个:慈善的阳光。

2003年,刚刚做完移植手术的朱磊望着无菌室外的“亲人们”,用微微颤抖的手,歪歪斜斜地写下两行字:“谢谢爷爷奶奶,谢谢老师同学,谢谢所有的好心人!我一定努力学习,报答学校和社会。”

◎故事感悟

最能感受阳光温暖的是经历过严冬的人们。帮助朱磊的所有好心人看着逐渐康复的朱磊,已经从心灵上得到了慰藉,他们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史海撷英

希望工程标志的使用

1983年,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苏明娟出生了。这是一个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的家庭,一家人过着拮据而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成为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有一天,《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解海龙来到金寨县,准备采访拍摄希望工程。

在跑了十几个村庄后,谢海龙最后来到了张湾小学,看到了正在上课的苏明娟。一双尤其能够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了谢海龙的镜头。

在这幅画面中,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的小女孩,一双大眼睛对求知充满了渴望。

这幅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就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从而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而小女孩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爱心无价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

赵宪珍是上海市嘉定区个体协会的副会长、区妇联巾帼联谊会会员,曾经被评为嘉定区“三八”红旗手。

在大家的眼中,赵宪珍不仅是一名致富能手,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着爱心的人。多年来,她多次为灾区捐钱捐物;每逢年节都会去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送去慰问品、陪老人聊天;她还积极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为此,大家都把致富不忘献爱心的赵宪珍亲切地称为赵阿姨。

1994年,赵阿姨拿出自己家中的全部积蓄5000元,开设了一家熟食店。作为一个女同志,一不熟悉市场情况,二没有经营经验,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赵阿姨硬是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迎接挑战。

两年市场经营的打磨,重新塑造了赵阿姨自强自立、永不服输的性格,原本规模较小的熟食店也逐步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饭店。

赵阿姨致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她先后资助了好几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从1998年开始,她连续四年资助一位女孩上中专,女孩毕业后她又主动和学校联系,再次向困难家庭的孩子献出一份爱心。尤其是资助彭佳佳同学上学的事迹,一时被传为美谈。

2002年上半年,赵阿姨找到了中心小学,向校领导诉说了自己的心愿:她想资助贫困的孩子继续上学。

学校领导被赵阿姨的真诚感动了,他们为赵阿姨和彭佳佳搭起了亲情的桥梁。

彭佳佳的父亲患病后,原本经济并不紧张的家庭一下子拮据起来,佳佳当时还在上小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赵阿姨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当即资助1000元,并且表示:彭佳佳的读书费用由她来负担,只要佳佳能读下去,她就资助佳佳读到大学。

赵阿姨见到彭佳佳后也十分喜欢,拉着孩子的手问寒问暖,小姑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赵阿姨和彭佳佳结下了深厚的“母女情”。

平日里,赵阿姨对彭佳佳都是嘘寒问暖;过春节时,赵阿姨还给彭佳佳买来新衣服,并经常让彭佳佳到家里吃饭,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真是比亲生女儿还要亲。也难怪赵阿姨的亲生女儿酸溜溜地说:“有了佳佳妹妹,您不关心我了!”

个体协会还把赵阿姨和彭佳佳这段感人事迹搬上了舞台,赵阿姨和彭佳佳同台演出,彭佳佳声情并茂的一声“妈妈”,不仅叫得赵阿姨泪流满面,也让台下的观众都为之动容。

赵阿姨对社会的爱心不仅仅表现在助学上,1998年抗洪救灾时,她一次捐款2000元;福利院迁建新址,她送来了亲手包的600个粽子和1000元现金;“非典”时期,她又捐了1000元。

而这时候,受到“非典”的影响,她自己的饭店也正在天天亏本……

有人说赵阿姨傻,可赵阿姨总是笑笑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各方的协助帮扶,就没有自己的今天,能为社会作点贡献,献出一份爱心是幸福的,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故事感悟

饮水不忘挖井人,能为社会作点贡献,献出一份爱心是幸福的,这样活着才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信仰,无疑,赵阿姨的信仰是崇高而伟大的。

◎史海撷英

儿童福利院

儿童福利院是指收养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由国家民政部门举办,国家给予经费,是一种儿童的公民权利、生存、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儿童福利机构。

在儿童福利院中,民政部门制定的对收养儿童的方针是采取统一抚养、分类分班管理的方针。

对健全儿童,福利院要实行养与教相结合。福利院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开班上课;无条件的,要将儿童送往附近的学校走读,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

对婴幼儿,则以保育为主,同时开展学龄前教育。

对肢体残缺但智力发育健全者,要实行养、治、教三者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对他们给予康复治疗,使其能自理生活;另一方面则给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条件。

对痴呆儿童,则需侧重训练其自理生活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

儿童福利院中都配备有医生、护士、护理员和文化教员等,专门负责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的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和文化教育等。

心好,一切都好

◎慈心善行,持之恒,冬暖夏凉,四季分明。——侯介福

每个星期三,在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助学部,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士的身影,她就是在慈善助学岗位上服务多年的志愿者——项芬芳。

项芬芳曾是一位企业管理人员,1992年退休于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1997年8月,她怀着一颗仁慈之心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助学部从事每星期一次的助学工作。

项芬芳承担的助学任务,主要是配合助学部的老师处理困难学生的求助信件。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到星期三,项芬芳总会准时来到助学部。有时遇到助学工作特别繁忙时,她还会主动地多来几次。

为了保证每一笔善款都落到实处,助学工作人员最辛苦的工作要算是核实受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了。

有一次,项芬芳到上海市闵行区一个求助学生家里核实情况。下车后,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刹那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大雨如注。项芬芳整个人被雨水包裹起来,不一会儿她就成了一个“水”人。最后,她就是带着这副“尊容”,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叩响了这位同学的家门。

上海市向明中学有一个家境十分困难的学生需要帮助。在对该学生情况进行核实的过程中,项芬芳却听到了有人说“他的家并不困难”的反映。

为了对这位同学负责,项芬芳为此特地走访了他的家庭、学校、居委会、街道等地,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从而使他获得了慈善助学金。

后来,这位同学不但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而且还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项芬芳在十分平凡的志愿者岗位上做着十分平凡的工作,可贵的是她多年如一日,分文不取、兢兢业业地奉献着。

项芬芳是个家庭主妇,一家生活琐事都要她操办。但如果家中的事情与助学的工作发生冲突时,她选择的往往是“先公后私”。

2003年8月,项芬芳的小女儿从美国回来,给她带来了一对双胞胎的小外孙。家里一下子多三口人,助学部的工作人员担心她没精力也没时间再来做义工了。想不到,星期三的一清早,助学部的工作人员又看到了她那熟悉的身影。

“多做善事,心好,一切都好。”这是项芬芳义务从事慈善事业多年来的心得。她表示,只要健康状况允许,她将把慈善工作进行到底。

◎故事感悟

“多做善事,心好,一切都好。”项芬芳正是凭借着一颗善心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别人,活得快乐,活得健康!帮助别人何尝不是帮助自己啊!

◎史海撷英

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借款的学生不需要到银行办理任何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借款的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来弥补自己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则要分期偿还这些贷款。

◎文苑拾萃

做义工的五层境界

第一层:帮助别人,自己快乐。这是初为义工最深最直接的感受,在帮助别人后,看到别人获得快乐而自己也变得快乐。

第二层:身为义工,心是义工。不论身在何处,不管人到哪里,离开了服务场所也处处留芳,手有余香,为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帮助,服务社会。

第三层: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义工是爱的群体,把这种对服务对象的爱转化为对自己的朋友、爱人、同事、家人的爱和关心,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

第四层:发动社会,服务社会。用我们的影响力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都来关心我们的服务对象,进而关心我们这个社会。

第五层:生命不息,奋斗不已。送人玫瑰,传播文明,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义工,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