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9466400000018

第18章 战后国际关系史(1)

一、导读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史也称为当代国际关系,是现代国际关系史在二战之后的延续。本书中的二战后国际关系史部分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的国际关系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以美、苏争霸和两大集团的对抗为主要特征。二战后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分化以及美、苏两国之间实力的消长,这些使战后的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在不同阶段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主要是围绕着大国关系展开,在中、美、苏这个大三角关系中演绎发展。

第一阶段:1945—1949年,始于二战结束,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是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时期。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联盟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两国的矛盾日益突出。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先后抛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并策划组织北约,发动了对苏联的“冷战”。面对美国的遏制,苏联也积极应对,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加强了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合作。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正式开始。

① 本章导论部分参考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战后国际关系史部分词条由编者根据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赵晓春教授讲授的《战后国际关系史》课程加工提炼而成,特此向赵老师致谢。赵老师的讲授帮我们提高了全文的立足点,这仅靠我们是无法达到的。虽然如此,文中如有错误与不足,由编者负责。

第二阶段:1950—1959年,这一阶段是两大阵营对抗和激烈斗争的时期,也是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的时期。两大阵营对抗的实质是美、苏对抗,对抗的主要表现在亚洲是朝鲜战争,在欧洲是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这一阶段最具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迅猛发展。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并由此诞生的“万隆精神”,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一个崭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是被压迫民族反帝斗争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阶段:1960—1969年。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大分化、大调整、大改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资本主义阵营四分五裂。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主要标志是中、苏同盟的破裂,中、苏分歧始于50年代中期,主要根源是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上。

在资本主义阵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世界革命风暴的冲击,阵营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法、美矛盾的激化。美、苏关系也很复杂,美、苏之间既勾结又争夺。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二战后美、苏两国第一次大规模碰撞。结果是苏联以冒险主义开始,以投降主义告终。这一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新的高潮,主要特点是革命风暴中心从亚洲转到了非洲。

第四阶段:1970—1979年。这一阶段是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联合反霸的时期。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一是在战略态势上苏攻美守,二是在“缓和”的烟雾下进行。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直接威胁了美国在中东波斯湾的战略利益,美国对此作出了强烈反应,两个超级大国开始展开了新一轮的对抗和争夺。第三世界国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

第五阶段:1980—1989年。这一阶段是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美国政府在这一阶段为了拖垮苏联,加强对苏联的遏制,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目的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空间技术优势,同苏联在太空领域展开新一轮竞赛,并在军备竞赛中拖垮已经陷入困难的苏联经济。由于苏联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面对美国的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得不在对外政策上实行战略收缩,缓和对美的僵硬态度。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标志着双方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这一阶段东欧国家同苏联之间长期存在着争取独立自主与强化控制的激烈斗争。进入80年代,苏联自身的经济困难不断加剧,对盟国的控制能力日益减弱。加上苏联的“新思维”和政策误导,加剧了东欧局势的不稳,1989年,东欧国家相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社会剧变。南方发展中国家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协调同北方发达国家对话中的立场,把重点转向加强集体自力更生,实现南南合作。

1991年7月,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同年12月,苏联解体。这标志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和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抗结束,雅尔塔体系宣告瓦解。二战后国际关系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冷战后时代。这一阶段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特点。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欧洲、中国、日本开始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和人才的快速流动变得更加便捷,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发展。三是世界总体潮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局部冲突依然存在。两局格局的终结,使得一些原本被掩盖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领土争端不断发生,成为一些新的热点。

二、名词解释

1.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4日—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的重要会议,也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2月11日,美、苏、英三国背着中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签订了秘密协定。其中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场结束后两个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为:①外蒙古现状须予以维持。②日本于1904年背信弃义占领的俄国权益须予以收回:第一,苏联收回库页岛南部及其附属岛屿;第二,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优先地位须予以保证,旅顺港作为苏联的海军基地;第三,中长铁路须予苏联优先地位使用权。③千岛群岛交给苏联。

《雅尔塔协定》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划分了美、苏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但侵害了中国的主权,是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2.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最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前者将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将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的比例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后者则更有利于美国的资本输出。1945年12月,44个出席会议国家中的29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同时IMF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也于同日成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以美国为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其运转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1973年,因石油危机而造成的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二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

3.富尔敦演说

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被迫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1月16日,丘吉尔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赴美国。3月5日,他应邀前往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说。演说题目被杜鲁门称之为“和平砥柱”,史称“铁幕”演说。丘吉尔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了下来”;他主张美、英同盟,以反对铁幕后面的国家,此后反共迷雾就笼罩了全世界。

丘吉尔的演说,反映了二战后英国想借助美国的力量维持其世界的地位,并在欧洲抗衡苏联的心理;也反映了美国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需要。其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炉作了舆论准备。随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继出台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计划和敌视苏联政策的形成。

4.纽伦堡审判

二战结束后,1945年11月20日—1946年9月30日,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犯有战争罪、破坏和平罪和违反人道主义罪的24名战犯进行了审判。1946年9月30日—10月1日,法庭以确凿的证据判处戈林、里宾特洛普、凯特尔、卡尔滕布伦纳、卢森堡、弗兰克、施特赖歇尔、绍克尔、约德尔、赛斯—英夸特等12人绞刑,冯克等3人无期徒刑,施佩尔等人20年徒刑。法庭还宣布纳粹党的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党卫处保安勤务处、党卫队、冲锋队为犯罪集团和组织。纽伦堡审判的判决书是国际刑法史上第一部非常重要的文件,揭露了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所犯的罪行,并且宣布了侵略战争是最严重的罪行。纽伦堡审判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延续,它的公正判决使纳粹德国战犯受到应有的制裁,发展了国际法的原则。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宣判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并宽容了德国金融寡头集团及法西斯宣传机构等。

5.东京审判

二战结束后,严惩战争罪犯、肃清法西斯势力的影响、处理战败国和缔结对战败国的和约,是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当务之急,也是反法西斯战后合作的重要内容。1946年1月19日,东京盟军最高统帅部颁布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告令和该法庭的组织宪章,对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进行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参加者有美、苏、中、英、法、荷、加、澳、新、印、菲11国。从1946年1月19日—1948年11月12日,审判历时两年半,最后作出宣判: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被处以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判处20年徒刑,重光葵被判处7年徒刑。自1950年起,美国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将判刑的首要战犯陆续释放出狱。这次审判虽然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但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被列为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6.遏制理论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于1946年发回的8000字电报首次提出了对苏联遏制的思想,后又于1947年7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其主要内容为:①苏联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其行动的根源;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行为的理论依据;③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本国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并在一切认为合适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④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必须把苏联当做对手而不是伙伴,时刻保持警惕遏制苏联的扩张;⑤遏制苏联的目标是美国应遏制苏联扩大势力范围,把其影响限制在其本土及东欧内,阻止其进一步向外发展,并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苏联政权的垮台或逐渐的软化。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对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