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两伊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从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进行的战争,史称“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是邻国,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以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是两伊战争爆发的深层因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属什叶派,而伊拉克95%的居民虽然是什叶派,但居于以萨达姆为首的逊尼派政权的统治之下。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霍梅尼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激进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伊拉克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全面爆发,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两伊战争结束。
两伊战争是二战后两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最严重的局部战争。近八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双方死亡人数超过35万,战争耗费高达54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93.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底,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这是苏联第一次直接出兵入侵一个不结盟国家,是其对外扩张的严重升级。70年代以来,苏联在缓和的幌子下,凭借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力量,趁美国收缩之机大举向第三世界扩张。阿富汗被其看做南下印度洋和西抵中东的战略要地。为实现扩张计划,苏联不断在阿富汗寻找代理人、扶植亲苏势力、策动军事政变,这使阿富汗内部矛盾重重、政局极度不稳。1979年9月,反对苏联的阿明在阿富汗内部斗争中夺取了政权,阿富汗人民对苏联的反抗不断发展,使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严重威胁。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开进喀布尔,并迅速实行对阿富汗的全面占领。当晚,卡尔迈勒被任命为阿富汗领导人,他声称苏军的举动是应阿政府的“请求”,是履行两国友好睦邻合作条约。
苏联入侵阿富汗打破了该地区的稳定而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卡特政府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卡特主义,宣称为了美国的安全要使用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力量来反击这种侵略。入侵阿富汗给苏联的政治、经济、外交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其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进而加速了苏联的衰落。
94.零点方案
零点方案是1981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就裁减美、苏中程导弹问题提出的一项建议。内容是:如果苏联拆除其全部针对西欧的SS-20、SS-4和SS-5导弹,美国准备取消它在西欧部署572枚潘兴Ⅱ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的计划,从而使美、苏在欧洲都没有中程导弹,达到“零”的水平。这项建议被西方称为“零点方案”。1981年11月30日,美、苏在日内瓦开始就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举行谈判。美方提出零点方案后,还提出了对中程导弹的限制必须是“全球性”的原则。美方认为,SS-20导弹射程远、机动性强,如果苏联只把从欧洲地区裁减下来的SS-20导弹转移到乌拉尔以东的亚洲地区,导弹仍能打到西欧,而且必要时仍可重新运到欧洲。因此,美方要求苏联把从欧洲削减的导弹就地拆毁,不向亚洲转移;同时还要求把苏联在亚洲地区的SS-20导弹也包括在限制之列。
美国的这一方案试图以一纸计划换取苏联拆除它已部署的中程导弹,改变在欧洲与苏联争夺中的被动局面,并缓和西欧盟国对美国的不满。方案提出后为苏联政府所拒绝,但为西欧国家普遍欢迎,成为西方对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的共同立场。
95.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是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政府推出的对外战略,1978年由日本首相太平正芳在任职前首先提出。70年代末期,围绕日本的国际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由于美国实力衰落,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基本形成,苏联的扩张对日本形成威胁;另外,日本国力的增强使日本大国意识滋长,要求承担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所谓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是指综合运用外交、国防、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应对各种国际性的威胁。该战略的基本内容有:力争国际环境总体的好转,加强自助能力,借助国际集团力量,增进世界各国的合作;日本安全与稳定所依赖的是北美和西欧等地区,日本未来有发展希望的地区是亚太地区,有限发展政治经济地区是中东和拉美等地区;为实现上述方针必须以日、美安全条约为依托,在美国提供核保护伞前提下,适当增强防御力量,建立经济安全保障体制,处理好南北关系,确立以科技立国的方针,通过外交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是二战后日本第一个具有全局观点和长远考虑的国家总体战略,为日本在80年代推行大国外交确定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方针。它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二战后日本从追随美国的“被动外交”逐渐转变为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主动外交”,标志着日本开始向争取政治大国的目标迈进。
96.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下简称马岛)领土主权而进行的战争,史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1833年英国占领马岛以后,马岛一直被英国控制和经营,英、阿双方曾就该群岛主权进行多次谈判,均未解决。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政府派兵占领马岛,并宣布收回马岛主权。英国政府对此作出强烈反应,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请求国会组成特混舰队奔赴南大西洋作战。她认为这是决定英国国威能否重振的关键时刻,决不可犹豫退让。美国最初采取了中立调停的姿态,既要支持盟国英国,又为遏制苏联在美洲扩张不想得罪阿根廷。但英、阿都拒绝在主权问题上让步。尽管内部存在意见分歧,里根政府决意支持英国,宣布对阿实行经济制裁,同时保证为英军行动提供援助。凭借美国的支持和先进的武器,英国逐步占据上风。6月17日,英国宣布接受驻岛阿军的投降,马岛之战以英军全胜而结束。马岛战败导致阿根廷军人政府的垮台,阿根廷由此开始了国内民主化进程。新产生的以阿方辛为首的文人政府缓和了对英关系,但仍坚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至今为止,马岛的归属依然是英、阿之间悬而未决的难题。
97.“八国集团”
“八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的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于1975年11月在法国举行了第一次首脑会议。1976年6月举行第二次会议时,增加了加拿大,形成“七国集团”,也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了下来,每年一次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1997年举行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但不参加有关全球具体经济问题的讨论。从此,延续了23年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为八国首脑会议,也被称为“八国集团”。最初,首脑会议主要讨论经济问题和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近年来,政治问题也逐渐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98.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名称为“战略防御计划”,是美国实施的军备战略计划,1983年3月23日由里根总统根据军事顾问、前美国国防情报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的“高边疆”战略提出。“高边疆”战略认为,未来外层空间将会成为陆海空之外的第四个战场,是必争的战略“高地”;在宇宙间取得领先地位,就将在这块“战略高地”获得决定性的战略利益。1985年1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总统战略防御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苏联战略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战略防御体系根据来袭导弹的弹道段设置三个拦截层次:首先卫星携带激光制导武器拦截对方刚发射的来袭导弹;再由太空激光武器或地面激光定向武器拦截发射后进入自由飞行阶段的来袭导弹;最后由地面或飞机发射的导弹来拦截突破了第一、二层拦截网的来袭导弹。计划设想在30年内分4个阶段完成,整个计划预计耗资8000亿至10000亿美元。
该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太空军事竞争的重大升级,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和拒绝。苏联解体后,该计划失去了主要防御目标,加之现阶段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使得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5月13日正式宣布放弃星球大战计划,而代之以建立对付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的陆基防御体系。在星球大战计划实施的十年间,美国政府为此花费了约300亿美元。
99.里根主义
美国总统里根1986年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纲领被称为“里根主义”。1986年3月14日,里根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中对里根主义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他认为:地区安全关系到美国的切身利益,苏联在全世界的扩张使美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反对任何形式(不管它来自左的还是右的)暴政,要用军事经济力量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里根主义主张对苏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其在第三世界的扩张。内容有:“以低烈度的战争”方式支持亲苏国家中的反政府武装活动,甚至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直接介入反政府活动不明显的亲苏国家,支持那里的“自由战士”,以便将苏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有限地推回去”;对于亲美的第三世界国家实行“现实主义政策”,巩固地盘,对“独裁政府”促其实行“民主化”改革,避免因内部动乱而为苏联所用,对受到亲苏政权威胁的亲美国家,继续加强经济和军事援助,防止苏联的扩张和渗透。
里根主义是美国在新的形势下,与苏联争霸、特别是争夺第三世界的政策。它收到了一定效果:美国促使海地独裁者杜瓦利埃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垮台的做法,以及对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空袭,可以看做里根主义的实施。
100.伊朗门事件
伊朗门事件是里根政府为营救人质同伊朗秘密进行武器交易被批露而引发的政治丑闻事件。里根上台后对伊朗采取强硬外交政策,同时公开反对别国向伊朗提供武器。为了解救被黎巴嫩激进组织扣押的美国人质,从1985年5月开始,美国秘密地与对黎巴嫩激进组织有影响力的伊朗进行商谈,希望以出售武器换取人质。在向伊朗出售了几千万美元的武器后,3名人质获释。1986年11月,此事被黎巴嫩报纸揭露,在美国和国际上引起风波。不久又揭露出售出这笔武器所获大笔利润转到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之手。所有这些均未通知国会,属于违法行为。报界借“水门事件”之名称之为“伊朗门事件”。丑闻被揭露后,阿拉伯国家强烈谴责美国违背在两伊战争中严守中立的诺言;美国政界对里根政府欺骗国会的行为感到震惊,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国会没有弹劾总统,但是,11月18日,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调查报告还是总统应对事件承担责任。
101.里根新遏制政策
里根新遏制政策为美国里根政府的对苏政策。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苏争霸中、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里根政府认定,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因此,里根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其基本方针是“以实力求和平”,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各方面同苏联展开激烈争夺。主要内容有:①大力扩充军事实力,谋求取得对苏联的军事优势。在增进核威慑的同时,大力加强常规力量,并于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新的军备竞赛之中。②在地区争夺上,把苏联顶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使之不能再进一步。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以协调对苏政策,同中国签署了“八一七”公报,并大力加强在第三世界国家同苏联的竞争。③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阻遏苏联的经济发展。④在意识形态领域加紧向苏联发动进攻。同时,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