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9466400000005

第5章 战前国际关系史(1)

一、导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研究的基础学科。自主权国家诞生之日起,国际关系史就开始向前不断发展。顾名思义,国际关系史是研究主权国家之间纵横捭阖、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进,除主权国家外,国际社会又出现了新的行为主体,比如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等等。它们的出现与不断发展,拓展了国际关系史的研究领域与范畴。为了便于叙述与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将二战前期国际关系史划分为近代和现代两部分。国内国际关系史学界对近代和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断代,一般按照这样的标准:近代国际关系史是以1648年结束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以及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为开端,其下限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现代国际关系史则是以1919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召开的巴黎和会为起点,下限是1945年二战结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导源于欧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国际关系是研究重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进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学习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从学科层面上讲,历史研究追求最大限度地复原事实,发现看似毫不相干的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科学讲求的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另一方面,从培养个人学术素养角度看,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会培养一个人广阔的眼界、总体性的想象和超越时空的合理联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宏观思维。理解掌握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要点,力求围绕历史主线——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与变化:从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德意志统一后的俾斯麦大陆结盟体系→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每个国际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矛盾、本质特征以及转换动力都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代国际关系史发轫于欧洲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是一场过渡性的战争,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结束了中世纪神权高于俗权的历史,奠定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法律主体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战后通过召开和会,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实力最强国家。这是当时法国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超越了狭隘的宗教束缚,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出发,为实现法国称霸欧洲的富有远见卓识的国家战略的集中体现。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基础上形成的,调整欧洲国家关系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实际上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一个均势体系。体系的主角是英、法两国。法国通过三十年战争奠定了霸权基础,不断地追求实现所谓的“天然边界”,无论是路易十四还是拿破仑都在为法国称霸欧洲而不懈努力。在英国国内革命期间,法国面对欧洲大陆国家对它的制衡;光荣革命完成后,整个体系转变为英、法之间的对抗。英国一直以来在欧洲大陆都扮演着“离岸平衡手”的角色,英国最为著名的政治家皮特为其后继者开创了外交先例,即英国要防止欧洲大陆出现霸权,全力维系大陆的均势。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七年战争,实际上都凸显了英法之间的矛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同七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战争以及在帝国最辉煌时期颁布的大陆政策,依然展现了英法之间全面的霸权争夺。

拿破仑战败后,英、俄、普、奥等主要大国于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以“欧洲五强共管”为主要特征的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从性质上讲是旧式的封建反动体系,但它的构建与运转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最初构想:《神圣同盟条约》、《四国同盟条约》成为体系维系、运转的实体,期间召开的四次国际会议使大国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协调机制。维也纳体系最合理的政治安排在于使战败的法国以平等、和平的方式融入到体系之中,维系了整个欧洲内部的稳定。当然,维也纳体系内部存在重大矛盾,英国与俄、普、奥三国在对待欧洲革命问题上的矛盾逐渐累积。最终,东方问题和欧洲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垮了维也纳体系运转的基础——正统与秩序。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整个体系瓦解,欧洲各主要力量实现重新组合。

俾斯麦是影响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主政时期的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在此历史事件影响下,意大利最终也完成了统一。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使整个欧洲格局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此前,主权实体林立的中南欧地区使得大国维系多极格局变得十分容易,德、意的统一使整个欧洲国家数量整体减少,强权之间的实力对比关系和体系内部矛盾都发生重大变化。德、法矛盾成为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矛盾。构建防范法国的结盟体系成为俾斯麦的首要战略选择。

俾斯麦构建的结盟体系十分复杂,内部充满矛盾,同时又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防范、孤立法国,避免两线作战,构建对德国安全有利的外围环境是结盟体系的目标。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将与奥匈帝国的传统关系作为结盟轴心,通过两次《三皇同盟条约》和《再保险条约》将俄国拉入结盟体系当中,利用《三国同盟条约》拉拢意大利,借助两次《地中海协定》将英国纳入到体系中。俾斯麦的结盟体系因其自身的缺陷需要外力维系。俄奥矛盾是结盟体系中的死结,因其复杂性,使其不易操作、很难延续。随着俾斯麦辞职,维系德国外围安全的结盟体系也随之走入历史。

俾斯麦离任后的德国放弃了与俄国结盟的传统外交政策,面临两线作战的梦魇成为现实。威廉二世一改老首相灵活、谨慎的外交方式,采用冒进和不计后果的威胁、恐吓政策,使俾斯麦苦心经营20多年的结盟体系,在短短几年内崩溃瓦解。法、俄不断接近,最终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同时,德国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迫使英国改变了“光辉孤立”的传统,实现了与法、俄之间的和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就此形成,并逐渐转变为一种僵化的两极格局,双方都十分关注盟友的政策取向。两大军事集团的主导国家刻意保持克制,避免擦枪走火,却无法约束盟友的冒险举动。最终还是在萨拉热窝事件这样的局部危机影响下,双方走向了全面对抗与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美国参战对战争胜负走向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大国因战争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原有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苏联的诞生动摇了既有的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权力中心开始从传统的欧洲向它的两翼转移。

作为战争最大受益方的美国,迫切希望利用历史机遇构建本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在这样的战略目标指导下,美国总统威尔逊借助构建民主、和平的世界新秩序使美国成功地参与世界体系构建的进程。美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使战后“十四点原则”对战后国际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条约体系重新调整了欧洲秩序。最初倡导成立国际联盟的美国,受到国内孤独主义思潮的影响,没能加入。英、法作为战胜方,也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主导欧洲局势。虽然没能加入国联,美国以维系世界和平的大国的身份,主导召开了旨在调整远东太平洋格局的“华盛顿会议”。在会议中,美国利用其在战争中获取的实际利益和确立的地位,通过签订《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制约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扩张;通过签订《五国海军协定》,平衡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通过达成《九国公约》确立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特殊地位。《凡尔赛条约》体系和华盛顿会议达成的一系列条约共同构成了旨在维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矛盾体系。在其内部,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殖民国与被殖民国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体系确立后,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赔款问题和安全问题。在赔款问题上,在美国的主导下,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得到了暂时解决。在安全问题上,围绕德法之间以及德国同东欧各国之间的安全问题,签订了《洛加诺公约》、《非战公约》以及在国联主导下的裁军协定,暂时缓解了欧洲各国的安全压力。

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国政局动荡,希特勒借机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独裁体制。德国在反对共产主义、实现公正和平的旗号下,开始不断地突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走上公开侵略扩张的道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和德国公然突破束缚、走向侵略。《慕尼黑协定》将英、法绥靖政策推向巅峰。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排挤与孤立。在现实情况下,它既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又要时刻提防西方国家的颠覆阴谋。在几次尝试与英、法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后,苏联最终选择了与德国妥协,通过侵略扩张手段建立了“东方战线”。

从1936年到二战结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矛盾。1936年,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后,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加速其对外侵略的步伐。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二战爆发。在战争初期,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罗斯福总统通过其高超的外交智慧,逐步打破国内舆论的束缚,开始援助英、法、苏等国抗击德、意法西斯。在远东太平洋地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亚洲的侵略步伐。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美国直接参加到反法西斯同盟的战争中。1941年《大西洋宪章》及次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逐步完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同时战时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确立了美、苏两大国的国际地位,对战后国际格局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民族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早在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冲垮了梅特涅一手构建的欧洲封建王朝体系,国际关系史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断向前推进。民族主义独立运动也穿插于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历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各国都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二战结束后,随着德、意法西斯的覆灭和英、法等殖民大国的衰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第二次民族独立浪潮。民族独立浪潮的兴起与发展对国际关系发展影响深远,催生了除欧、美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和第三种声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启了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联合在一起,建立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取得大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间隔只有20年的两次世界大战推进了传统中心衰落与侧翼大国兴盛的历史进程。世界逐步进入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全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冷战时代。

二、名词解释

1.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战争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法国、瑞典、丹麦为一方,得到了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首,包括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土地的和被削弱实力的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对波希米亚新教徒的镇压。整个战争大致分四个阶段:波希米亚—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5年),丹麦时期(1625—1629年),瑞典时期(1630—1635年),法兰西—瑞典时期(1635—1648年)。战争以法、瑞联盟取得优势告终。

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欧洲领土的变更问题。法国和瑞典从中获得了一部分领土以及军事赔款,德意志几大诸侯邦扩大了领土,而荷兰和瑞士获得了独立。②帝国的宗教关系问题。和约规定路德教与加尔文教同天主教具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③德意志国家体制问题。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承认各诸侯享有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神圣罗马帝国。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地位,加剧了德意志境内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法国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国力受到削弱;瑞典的实力增强,成为北欧强国。这场战争和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深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社会和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