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发明的故事
9634700000001

第1章 人,发明者

引人入胜的谜

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一团在天体中不见经传的尘埃离开了太阳母亲的怀抱,开始独闯天涯,去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

这个新近诞生的星球实在太渺小了,以至于它的离去并没有在天空中荡起丝毫波澜。对于那些住在遥远的宇宙豪华小区的资深星星来说,这个小兄弟的离去并未引起它们的重视。

除非豪华小区的居民们能够拥有一部比我们还要先进的望远镜,那样,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变。

可是,这样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我们最好不要在那些不重要的细节上说长道短,因为无论我们喜欢与否,这个小星球都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它的囚徒。

这样的状况,将会在今后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

我并没有暗示我们永远没有机会进入太空,尝试着到别的地方去做客。但那些星球是否适合人类永久居住却很难说,或许根本无法居住(似乎太阳系的大部分恒星都如此),或许,它们那里已经出现了自己的生命形式——如果是这样,那一定比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古老得多。

也许早在我们之前的一两百万年,它们的文明萌芽就已经诞生,那样的地方,我们的进入就会显得有些突兀。

这不禁引发了我的另一个困惑。

人们为什么这样热衷于侦探小说?

有人会说:“有一个谜团吸引着我。”

也有人说:“是看着一条模糊的线索发展成一连串铁证,因此而令人着迷。”

确实如此!

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来研究地质学呢?

这个星球上发生的故事,不就是一长串最引人入胜的谜吗?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问题有了答案,其余的一些都还是未解之谜。但我们会说,在各种各样的谜团中,没有一个是全无线索的。

这样说比较公平。

古代人深知这点,所以他们会在自己居住的山崖、平原上留下踪迹,告诉我们关于人类起源和早期历史的很多事情,这些都很重要。

但是他们的后人——作战英勇的中世纪人,却在理性王国里思维懦弱,他们不提问题,只是一味地接受古书里教给的东西。

他们认为,对所住的星球感到好奇,这无异于亵渎上帝。

今天,中世纪已经成为历史。再过一两万年,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小小星球,也不会再有什么秘密可言,就像阿司匹林药片和南瓜饼没有秘密一样。

对于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光阴,我可能说得太轻松了一些。但我没法不如此,因为现在,新的史前发现几乎使我们所说的历史时期又向前推进了四倍。

并且,意识到我们熟悉的万物都已经年代久远,这会让我们变得谦卑和更有耐心。

我们想到,祖先们用了50万年才学会用腿走路。这时,我们不再自命不凡,身边的人如果没能按时解决某个问题,我们也会原谅他们。

对其他生命而言,我们不过是暴发户。

在大多数生物来到地球上之后,我们才在地球上出现。我们自诩主宰了这个世界,其实,我们才刚刚迈进大门两天。

曾经的主宰

人如何开始直立行走,大自然经过了哪些细节,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大致也猜得八九不离十。

最原始的时候,地球的外壳开始冷却,生命能够在上面得以生存。各种各样的植物和长着甲壳的生物迅速在地球上安营扎寨。

它们生活在水中,是地球上当然的主人。

其中,有的生物一直生活在大海里,成为了现代鱼的祖先;有的生出了翅膀,飞上了高空,成为了现代鸟类的祖先;有的则与今天的蜥蜴、蛇等同一类,它们拥有大片的地盘,这些爬行动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主宰着地球。

那时的潮湿气候(我们要以几百万年的概念来思考,历史书中的年代,在永恒的日历上只能代表几秒,我们要忘记它)有利于那些庞然大物的发展,使得它们生活在水中就如同在陆地上一样自由。

当时,水中、陆地、空中都被那些大家伙占领着。它们身躯庞大,身长50英尺左右,肚子就像快艇船舱一样大。那个时期以后,地球上再没有出现过那样庞大的动物了。

这些地球上的早期统治者又是如何灭亡的呢?

现今留存下来的为什么只有它们的袖珍版本呢?

对此,现在的我们终于可以渐渐了解。

原因错综复杂,但那条“万物必然头重脚轻”的主宰一切生物的定律,与之关系密切。

今天武器界发生的故事就可以解释这个道理。

人们创造和平世界的宗旨、美好的意愿……一切的一切,都敌不过一个简单朴素的事实——现代战争武器已经显得过于庞大,过于头重脚轻了,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因为体积过大而无法在水上漂流和飞上天空,在陆地上也举步维艰,只能像陷在泥潭里的卡车一样呻吟着,踉跄前行。

那些动物也有着这样的发展经历,瞧,它们可笑的骸骨不正在博物馆的展示柜里朝我们龇着牙吗?

它们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壮,最后只能在无边的沼泽、泥潭里跋涉。

那一段时期,沼泽覆盖了大片地表,除了芦苇和海带外,再也长不出别的更有营养的东西了。

然后,气候发生了变化。

那时,海洋和陆地的分配比例不再均衡,所以气候无常。

面对突变,那些傻乎乎的大家伙既不能转向大海,也不能转向陆地寻求出路——它们只能迅速地彻底地灭亡。

亿万年来,数不清的爬行类动物都曾在地球上叱咤风云,主宰过这个星球,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活着看到后来哺乳动物的到来,以及后来人的出现。

这是我们常见的故事版本。

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全部,是不是还有一个视角,我们从来没有从那个视角来看过这个问题。对于那些突然灭绝的动物来说,这和上面提到的原因一样重要。

气候变化,当然会对一切生物的舒适和快乐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气候变化,除非可怕到灭顶之灾的地步,否则不一定会有什么致命的危险。这和金融危机有些相似,两者遭殃的,都是那些没有准备的人。能够经受住考验,得以生存下来的,一定是那些对突发的紧急情况采取了预防措施的人。

这句话使我乘机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而不再长篇大论。

谁是主人公

唉!这个生物第一次的出场并不像个英雄,倒有些像从动物园铁栅栏后忧郁地看着我们的狒狒、黑猩猩或者猩猩。

对人类起源的问题这样说未免简单了些。

按照我们掌握的知识,几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猩猩、狒狒有着共同的祖先。后来,家族中的某个成员比别的要进化得完善一些,而其他的分支还满足于猛犸象、洞熊时代的那种生活——它们拖着庞大的身躯,住在原始森林的树洞里,或是被捉进笼子,拖到大城市里巡回表演,令它们的表亲瞠目结舌。

懒惰、无能或是太笨,没能抓住机会的生物就是这样的下场——人类由此得出这样的警示!

人是怎样从长尾四足动物进化到无尾两足的主宰地球的现代人的呢?

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长时间的研究,所以,那个奇妙变化的许多细节我们都无从知晓。但是,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来了解,我们刚刚有了手的祖先,是如何鼓起勇气,决绝地脱离纯粹的动物性的无聊生活的。

人类的祖先们取得决定性地位时,地球上的水量比较充沛,气候温暖适宜。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大陆,却有着一块块长着茂密森林的干燥陆地——有着共同类人猿祖先的各个群落就散居在这些森林里。

它们住在树上,有着绝佳的跳跃技术。

它们要想不被强大的敌人吃掉,就得变得比敌人更加聪明。

世界如果能够一成不变,类人猿终会成为地球上的霸主,就像以前那些大型爬行动物、大型哺乳动物一样。

但是,大约一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些变化,水势下退,陆地扩大,地球温度降低,空气也不那么湿润了。

这些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很不利。

不久(大约几十万年后),曾经被森林覆盖的大片陆地上,出现了一片片空地。最后,森林消退成小片的被草原和雪山包围的“树林岛屿”。

这时,我们的祖先才有机会正式出场了。

在此之前,它们的生活快乐而自由。森林广袤,它们经常迅速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现在,它们没有以前的移动手段了,就像火车脱离了铁轨一样。

周围的山脉越来越高,形成了一道道屏障,世界也被这屏障分割成一块块土地,能够从此迅速逃离的,只有飞鸟和一些生命力强的昆虫和蝴蝶。

这样的条件,只有适者才能够生存下来。

大多数类似猿人的动物都被命运淘汰,比较聪明的那些则向命运作出了反击。

它们只有一种反击手段——那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

我们的种族在这一时刻经受了最严重的危机。

人类的未来命运在这一时刻一锤定音。

人类最早的祖先也在这一时刻,成为了发明者。它变成了他。

基本的发明

提到发明,现代人马上会想到飞行器、无线电、复杂的电器等,而我要说的发明却与之完全不同。它是基本的发明,似乎只有一种哺乳动物才会做出的发明——这有些令人奇怪。

这些发明,不仅使那种哺乳动物在大多数物种灭亡时存活下来,而且还为自己和后代赢得了尊贵的地位,并且无可动摇。

此刻,一定会有人用他的疑问打断我:“动物们就没有发明吗?鸟、马蜂、蚂蚁和一些鱼发明了巢穴。河狸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师,它修的水坝和人类修的没有什么区别。蜘蛛建造了很多捕猎工具。很多昆虫也用自己挖的陷阱捕获猎物。”

诸如此类。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发明这件事并没有限定于“人”,其他的物种也“发明”东西,但是它们的发明与人的发明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些动物只能想出一种新主意,这个主意却耗尽了它们的想象力。而后,它们的生活一直都在单调地重复着自己。

公元1928年,它们造了巢、网、水坝,但这巢、网、水坝和公元前1928年造的没有什么区别。

1928亿年后,它们造的巢、网、水坝还会一模一样。

因为,它们所谓的发明,只是求生本能的一部分。

事实证明,同样是这些动物,如果捕获后被饲养起来,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快活地依赖着别人的喂养去生活,而不会再想着造什么东西了。

人却不同,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生活不单只是求得温饱;如果没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人就没有心思致力于精神方面的开发和研究;只有脱离了劳作和苦力,才会有闲暇时间从事这些工作;但是要想摆脱劳作和苦力,只有不断地进行“发明”。

这些发明的基础,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领,并无限地得到强化和扩展。

据我们了解,人类一开始就具有十分的优势。

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树上,在情况发生变化,其他动物面临困境之前,人就已经经受了很多磨炼,大脑变得敏捷,行动也十分果断。其他动物靠强力取胜,而猿类,则靠的是灵活的手指和聪明的大脑来抵御外侵动物的利爪和坚硬的喙。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它们的手脚逐渐分工并学会了多种技能,后腿能够直立,前腿能够在低矮的灌木、高耸的芦苇中支撑身体。它们必须在这些植被中不断地移动才能找到食物。

随着时光的推移,周围渐渐不再有绿荫的遮蔽,我们的祖先只能生活在平原上了。这时,它们已不再在树上生活,而是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动物,也快速学会了一种高难的动作:不需要任何支撑而用后腿走路。前爪也被解放出来,用于一些“握”“举”“撕”等新用途。以前这些动作只能靠着下颚的笨拙配合来完成,效果确实不算太好。

迈出了第一步,就有了第二步,包括逐渐扩展它们身体各个器官的力量,我们的祖先因此获得了现在动物界的霸主地位,成了这个星球的当家人。

而后不久,我们的祖先又面临着新的困境:如果保持不变就会灭亡,若是有所改进就得以存活。

这个时候,大自然也跟着凑起热闹来。

气候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使森林边缘退缩、水源减少、山脉增高,而且地球的整体温度也因此下降,地球上又出现了所谓的“冰川期”。在此之前,冰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光临一次,彼时,南北半球就会被覆上厚厚的一层冰雪,动植物就不得不退到赤道两侧的一条狭长地带了。

俗话说“逆境锻炼人”,在那些漫长而残酷的日子里,地球表面只有八分之一的地方可以居住,人类如果不被迫采取点行动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所以,在冰川从四面压来的可怕时期,人类在每一领域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由此判断,“冰川学校”是人类上过的最彻底的一所培训学校。

冰川学校上的第一课就是:你要么发挥大脑的所有智能,求得生存,要么就灭亡。

在那段漫长而残酷的日子里,我们的祖先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只是一群散发着臭气的野蛮人。但是我们必须原谅他们,因为他们敢于接受大自然的挑战,与之展开了实力悬殊的生死对抗,并且一直坚持到胜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是人,将手、足、眼中蕴藏的力量无限扩大了!

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人是如何通过这一简单历程取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