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发明的故事
9634700000005

第5章 驯服自然的手(2)

可以封闭的手

人手的另一本领,是它的强化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手除了能够完成握、举、拉、打这些事情外,它还是一个容器,人们曾把手当做杯子从河里捧水喝。有的时候,人们手掌双合,用它捧起很多的坚果或小果子。

但是,挺不了几分钟手就累了,不得不恢复正常姿态。

和今天的人一样,5万年前的人也深知这点。他们到处寻找能够存放谷物或是水的容器。死去敌人的头骨顶部,很像是两只手捧在一起。那时埋葬死者的想法还不存在,所以那种东西到处都是。

于是,他们就用面目狰狞的头骨做菜盘,用对手的头骨做杯子。

信徒们得到承诺:在战场上,如果不幸身亡,就会得到如此殊荣。

从头骨直接会想到谷仓,因为二者都是手的替代品。但人在修建仓库、水箱之前,手这种容器经历了很有意思的中间发展阶段。

我想,第一个取代头骨,或是取代手的人造物应该是篮子。

石器时代人们居住在河湖边上,河湖的附近生长着大量的柳树和灯芯草,篮子的地位很高,编篮子的技术成为了最古老的技术之一。并且,整齐交织在一起的树枝、芦苇图案,一直流传到中世纪。

石匠雕凿教堂的石柱时,最喜欢以此为模型。

木头会腐烂,所以关于编篮子的大师,我们只有间接的证据。

当他学会了用一层皮革或黏土糊住篮子,人们对他的崇敬不断升级,因为他的发明对人十分有用。

其中一个是船。

船的骨架像篮子,外边贴着兽皮。

另一个是轻盾牌,战争时代,盾牌极为流行。

覆盖黏土这个工艺,后来发展成以柳条为框架,外覆一层黏土的房子。再后来,这一工艺得以发展,人们用钢筋混凝土盖房子。

编篮子技术最有趣和最有用的发展,是一个人造的容器——碗,外面一层柳编,里边覆一层厚厚的黏土。

这个新工艺不算完美,很长一段时间,黏土都又软又黏。

但它卖得很快,因为它优于市场的同类商品。

篮子变成陶罐,应该是一种偶然。

在发明史上,偶然事件很重要。或许篮子不小心掉进火中,或是山洞被烧光,或是劫掠者点燃了整座村庄。无论怎样,人们会在灰烟散尽的时候看到,表面那层起保护作用的树枝和灯芯草已荡然无存,而黏土做成的里子却完好无损,并且还坚硬无比。

于是,制陶业开始了。

渐渐地,除了装一些橄榄、黄瓜等固体物外,篮子被彻底抛弃了。

一片片烧过的陶土,就像双掌合起的样子,它取代了用草或树枝编成的老式容器。

开始时,黏土是从河床上取来的,手指将它揉成中空的形状。但是,这种方法缓慢而又不尽如人意。

后来,埃及人发明了陶轮。

开始时,陶工们左手转动陶轮,右手加工材料,再以后,陶轮的位置越来越低,直到地面上,陶工就用脚转动圆盘。

烤制工艺也在飞速进步。

窑,似乎是中国人最先想到的。

窑是一种炉子,四面密闭,用炭火均匀烧烤里边的东西。

巴比伦最先把这个方法传到西方(4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巴比伦一直是亚欧间的中介)。希腊和罗马人成了制陶专家,并在陶瓷业中更新创造。他们引入了上釉技术,这样一来,瓶子、普通的家用罐子、锅等都有了美丽、光滑、闪亮的外表。

埃及人最先使用这种方法,他们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

我第一次提到了腓尼基人。他们做出了我们有记载的两个重要发明。

一个是玻璃,可保存液体;另一个是字母表,可保存思想。

现代人对于谁是第一个发明玻璃的人,总是众说纷纭。罗马和希腊人说是一个腓尼基商人。

腓尼基商人行走在沙漠中,他偶然将锅放在了一块天然碳酸钠上——早上醒来,他发现沙漠中的沙子和碳酸钠融化,成为了一小块透明物质,几乎可以与念珠和珍珠媲美。

腓尼基和埃及紧邻,现在,火车用不了10个小时就会把两个国家连在一起。马上,埃及的珠宝商们就在向人们出售玻璃项链了。对于这个新型材料,他们接触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把它放在火中加热,就能加工成各种形状了。

有一两幅极为古老的埃及画似乎证明,埃及人学会了使用吹火筒,来制造瓶子罐子。但是这些画并不明确,看不出画上的到底是玻璃匠还是别的什么工匠。

在过去,罗马人是吹玻璃大师。

罗马帝国时期,玻璃和陶器成了劲敌,二者都能取代手。现在,树枝、黏土造的各种容器,都可以用玻璃吹出来了。

手愈有力量,也愈加脆弱。

像我上面提到的,偶然事件在发明史上的角色十分重要,虚荣的势利眼也算一个,它的刺激使人造出越来越好的日用品。

开始时,对于罗马上等家庭来说,普通陶器已经很不错了。随着廉价陶器开始遍布罗马市场,贵族们觉得那些平民家里到处可见的罐子、盘子,不能再走进自己的家庭了。于是,他们肯出高价购买少见的玻璃瓶、罐、大杯。

于是,一些有能力满足这一需求的工匠出现了。

罗马人对绘画、写作、雕刻并不擅长,但他们是当时的生活大师。

比如,他们不会在餐桌上随便胡吃海塞,他们认为,吃饭,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叉子(这是能替代人类手指的极为有用的工具)不是罗马人发明的,它在很晚才出现。但罗马人教世人学会了美化餐桌,原本不雅的进食过程,由此变成了愉快的餐饮礼仪,这个方向很正确。

人工容器的发明,使一些事情变得简单,而在以前,人不得不徒手做这些事,而绝大多数事情,徒手去做是不可能的。

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借助杠杆、水桶、绳子等简单的灌溉工具,对高于河面、水面的大片土地进行灌溉,使之肥沃。由此,几百年内,几个国家的人口在成倍地增加。

“手”,不但起到了传送作用,对人类的总体幸福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饮水桥和供水系统。

古代人对医学和生理知道得很少,即便是今天小学课本里的知识也全然不知。但他们本能地意识到,人群密集的居住地,一定要有干净的饮用水。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只要阳光经常晒到,大小河流就可以独自完成清理微生物的任务了。但是,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大,贫民窟的穷人不断增多,附近的河流也很快就变成了肥沃的污水坑,无数忙碌的小微生物布满坑洼。

当然,饮水的问题,人们可以用手、杯子、水桶从附近的山里取回来,但是这种做法效率极低,于是,饮水桥就诞生了。

如果你见过古人修建的供水系统,见过遍布着喷泉、井口的城市遗址,你就会明白,真正造福于人类的人,就是这些最先想到这一办法的工程师们。

更能抓、更能握的手

现在,我们告别一下作为“容器”的手,来说说能抓、能握的手。

对此,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锁。

如果人有了自己的房子,在房子里贮存了大量的财富,这些东西会给他带来幸福,使邻居羡慕,令他沾沾自喜。

那么,要保护这些财富,不让别人得知,主人就需要对外关上进入自己领地的大门,而主人自己又可以自由出入。

这看似简单,实际很难。

普通的门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样一来,拴门闩的人也不得不和那些财物一起待在屋子里。

于是,有人发明了一个古代的锁新办法,如果有合适的铁针,门闩就会在外边被打开。

后来,门闩铁针的组合发展成为现代的锁。

锁比较牢固可靠。但是,它的基本特点和我们在13世纪的埃及绘画中看到的门闩区别并不大。

无论这些紧闭的工具叫什么,实际上,它们都是人手的替代品。

甚至那些美丽的城堡,坚固的堡垒,都不过是上了门闩的大门,是高级化了的、强化了N倍的手。如同前门上的锁,使我们在小规模上做的事,产生了庞大的功效。

我要细说的另一点是——我在前面说过,手不具有灵魂、良心和情感。但是世界之道就是一些生物毁灭另一些生物,我们要想生存,就必须去扩大手的力量,来获取更稳定、更丰富的食物。

首先是石头取代了徒手。

然后人们磨尖石头。

然后石头又变成了斧子、刀、鱼叉。

可以想象,在那些漫长而寒冷的季节,人是如何为了生存而奋斗的。

鱼叉,帮助人们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可是,这些工具还是无法满足人的欲望,有一天他发现,手如果能变成大勺子,会比鱼叉戳到的鱼多得多。于是,有了渔网。

渔网像一艘巨大的挖泥船,深入海底,一下子能捞起1000条鱼。

提到渔船,也许会引发不快。

但你又无能为力。人得以生存,鱼就必须得死,幸好,鱼们对此并无怨言,因为大自然没有给它们声带。我们渐渐习惯眼看着别的生物被扼杀,这也是消灭敌人以及处置卖不掉的战俘的最简易的方法。

手的扼杀功能被改进,成为现代极其实用的绞刑架,不知这一功劳该归功于谁?

埃及人性情温和,热爱和平,贫穷使他们很诚实;希腊人善战,但不会是刽子手。他们喜欢让罪犯们同住一室,在和朋友谈话聊天的过程中喝下特殊的药酒,舒服而体面地死去;罗马人看重“体系”,他们认为绞刑对于除掉社会里的恶分子具有高效。中世纪时的大量酷刑工具,其中,绞刑作为一种温和的刑罚,被保留了下来——以优待那些值得优待的人。

绞刑架作为暴力工具的手,它涉及人对人残忍的一面,在这一小章的结尾,我们越早说完它,对我们的自尊越有好处。

战斧是大大改进了的拳头。

如果扔出战斧,它的作用就是打出去的拳头。

但是,战斧、矛、石块儿,如果只是借助胳膊的肌肉投掷,不会投得太远。如何将致命武器(或者说是有剑锋、刀刃的手)长距离地投掷出去,还能保护投掷人的安全,在数万年间,几十万人都热衷于钻研此事,先后发明了弹弓、弓箭,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弹弓不如弓箭准确,所以不久就被淘汰,弓箭则保留了下来。弓箭越来越大,越来越具有杀伤力。中世纪末期,从老朋友列奥纳多?达·芬奇给我们留下的固定弓箭设计图中,我们看到,弓箭变得像小型大炮一样大,能穿透当时市场上能见到的任何盔甲。

但是,战争使人格外聪明。每一种新的进攻术的诞生,就会产生一种新的防御术来对付它,使得前者只是徒耗时间和精力。第一支石矛刚发明出来,就有人发明了盾。于是做矛的人开始忙碌,将矛磨得锋利无比,于是做盾的人也开始忙碌,将盾牌覆上牛皮。于是做矛的人又开始忙碌,就这样一直下去。

到了14世纪,磨矛的人似乎击败了造盾的人。人们发现了含有硝石、硫黄、碳等成分的化合物,是各种邪恶力量的灾难性组合。从前,它只是用来点火,现在,这种化合物极具爆炸力。将它连接在一个空铜管子上,大石头会被抛投出几百英尺远。

对于十字军来说,这项发明来得太迟了,不然,巴基斯坦就会被他们拿下了。

到了14世纪中叶以后,这种新型“火药”便积极地参与了每次战争。

“火药”一词来源不明,有人亲切地称它为“迪克?伯莎”。

但是,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它很快成为了军事市场上最强大的远程“拳头”。

此前,步兵一直受到穿盔戴甲的炮兵的挟制,如今,火药让移动迅速、机动灵活的步兵取得了极大优势。但是很快这个发明就被高贵的骑士们通过法律来制约了。

但是,这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因为对于长期受苦的市民和农民来说,“大炮”实在是太有价值了。于是,这个笨拙的大家伙得以存留下来。后来,它又有了两个轮子,成了可移动的“手”,得到不断改进和精心照料。

虽然在精神上,这个安排并不合理,但它的实用价值不容低估。当时,城市迅速扩大,市民们的金钱往往超越了城市的主人。于是,市民们开始迅速掠夺后者在社会上的领导地位,以提升自己的强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