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惊魂:黛眉玉颜潇湘魂
963700000121

第121章

黛玉笑了起来:“理通天下,如何就不能相提并论了,毕丞相,就好似你这个丞相一般,因为你能够破除一些规矩,所以才能从一个外放四品官职到如今的一品大员,如此的跳跃,何尝不是违反了规矩了,若依照正常来,此刻,丞相你最多也就是一个二品从御史呢。”

“胡说,那是太上皇的恩典。”毕丞相似乎生气了。

黛玉笑了起来:“好啊,既然是太上皇的恩典,那黛玉也是太上皇的恩典,作为一品女爵,身边当有十二女官,今日黛玉不过是带了四名而已,怎么反而丞相就有些不明白了。”好黛玉,巧笑中的逼问,让毕丞相显得有点狼狈。

“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毕丞相只能这么重申。

黛玉却笑了笑,然后缓缓站了起来,虽然黛玉身子不高,但是那眼神竟然文武百官都不觉一凛,黛玉微微一笑,然后道:“夏华。”夏华明白的将一个黄绢给了黛玉,黛玉轻轻的打开黄绢,然后拎着给毕丞相一看:“丞相,可认得里面的字迹和印鉴。”

毕丞相先是一愣,然后看清楚了里面的内容,脸色不觉有点难看:“是,臣认识。”听他的自称,让一旁的百官都很诧异,不知道这黄绢中写了什么,黛玉冷笑道:“劳烦丞相跟他们念念,也省得说黛玉轻狂了。”

毕丞相闭了闭眼睛,然后只得道:“奉天承运,太上皇圣谕,林氏女爵为我朝第一女官,官位一品,听闻今日,林女欲上朝,朕特发此谕,以免百官刁难,林氏女爵有朕特赐予的先斩后奏之权,若本朝中有谁不服气,而刁难者,朕特谕其处置,不管是削官贬值,还是查抄世家,任何人不得违抗,不然以叛逆之罪处置,诛其九族。同时女爵身边十二侍女为三品从尚书女史,可自由出入朝野服侍女爵,众卿不得刁难。钦赐。”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都跪下高喊。

黛玉冷笑道:“如此,今儿黛玉带了女官,各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哪里敢有异议?”众人自然心中都这样道,只得一旁不语,黛玉这才收回黄绢,然后又复坐下。

水濛笑看黛玉发威,其实这黄绢还是他问水朝希要的,毕竟有些人,他如今暂时还不能处理,倒不如让水朝希出面。

水濛看了众大臣一眼,然后淡淡道:“好了,既然太上皇的旨意,这女爵之事就不用再说了,今日还有什么本奏来,无本就退朝。”水濛的话一落,右丞相冯渊就出来了。

“启奏皇上,臣有本奏。”这冯渊出来,一向就是有事情才禀告的。

水濛看是冯渊,点了点头,这个冯渊,虽然年纪不大,可却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虽然有左右丞相,但是水濛还是比较信任这冯渊:“冯爱卿有什么本,只管奏来。”

冯渊忙道:“启奏皇上,如今民间兴起了一个叫做凤圣会的组织,为首的一个叫做凤圣夫人的人,至今还无人知道她的来历,但是这个组织发展很快,几乎如今连军队中似乎也有了这凤圣会的人,臣担心为此酿成不必要的祸事,因此特地让探子暗中去打探,却发现这凤圣夫人好似先朝的余孽,因为她所教化的都是说先皇朝刘圣皇朝是如何的好,如何的强盛,这是本王朝不能比什么,臣愿有心剿灭,但是苦无证据。因为如今这凤圣会的举动,也就是一个言论上的鼓动,而且如今还没发生任何实质威胁到本朝的事情,因此臣也没有理由带兵剿灭了,若真那样做,还会落的一个本朝霸道的罪名,更会让有心人说先朝刘圣皇朝如何好,因此臣启奏皇上,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情。”

水濛听了,略路沉吟了一下,然后看了一下左右两班大臣:“众卿有什么看法?”这种事情可大可笑,端看这水濛决定如何做了。

水濛问众臣,也就是想讨个法子,朝中各个大臣,听了水濛的话,你看我,我看你,倒是没人出来说一句话,好半晌,才有一个官员出来:“回皇上的话,臣以为剿灭为最佳方式。所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

“李大人真是威风。”一旁的冯渊冷笑道:“什么叫做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你可知道,若皇上真如此做了,只怕让民间的心惶惶不安,如此岂不是要动摇我们皇朝的根本。”

李大人不服气道:“谁敢来闹,我们就砍谁的头。”

冯渊摇了摇头:“李大人此言差矣,别说如今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根本就是师出无名,若真如李大人说的这样,只怕民间去了一个凤圣会,明儿就会出现一个雀圣会,鹰圣会什么的,古语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中,社稷为次,君为轻,皇上今日被颂为有道明君,就是因为做的事情都是以百姓为基础出发的,若照李大人所言,岂不是要让皇上失去了民心。”最后一句颇有责备的意思。

那个李大人听了似乎也有些讪讪的样子,然后好一会才道:“臣也就是这样一个提法,毕竟这种民间的势力还是要小心一点比较好,最好在它未发展前,将其消灭了。”

冯渊冷笑道:“李大人,你说的是轻巧了,但是如何才能将其消灭呢,我们泱泱大国,哪里能无辜就灭一些人的,传了出去不是让四方众邻都笑话了吗?”

“那么依照冯大人的意思该当如何呢?”李大人似乎倒打一耙的感觉。他早已经看着冯渊不入眼,因此自然要好好的刁难一番。

冯渊看了一眼李大人,然后道:“李大人,本官要是有主意,何必在朝堂上提出来,请皇上做主请各位大人提建议呢。”

李大人见冯渊这样一个不冷不热的软钉子,只得一旁讪讪归到列队中。

水濛看了一眼那个李大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再度看了一眼众臣,然后目光放在水沏身上:“洛亲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