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惊魂:黛眉玉颜潇湘魂
963700000141

第141章

一旁的水沏听了,只道:“女爵说的没错。女爵自然不一般的。”

看了一眼水沏,黛玉眼中全然是冷然,只淡然笑道:“看来洛王爷倒是清楚的很。”

水沏忙笑道:“不敢不敢,只是听着觉得女爵的话很是有道理。”

“只是一个女孩子,一点谦逊都没有,也不怕将来找不到婆家。”水济一旁突然开口。

黛玉却轻笑出声:“安亲王,您多虑了,黛玉的亲事早已经定下,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黛玉是北静王水溶未过门的妻子,所以很不用安亲王你为黛玉费心,在说了如今的北静王太王和太妃可都是好相处的人,黛玉不觉得将来过去会吃什么亏。更确切的说一句,安亲王,您认为黛玉会是一个乐意吃亏的人吗?”

黛玉的三分讥嘲,三分不屑再加四分的自傲,让一干子的文武臣都不敢多话。

黛玉的伶牙利嘴,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住,这水济的脸上有一丝的不悦,正想说什么。只听见有人喊道:“皇上驾到。”然后只见这水濛在众太监宫女的拥护下走了出来,步上御座坐下了,然后才让太监开口:“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水济看了一眼黛玉,眼珠一转,然后上前道:“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水濛看是水济,眼中有些讶然,毕竟这水济在朝堂上是很少出来奏本的,或许说他是在暗中观看一切,准备将来有所什么图谋,因此如今听水济说什么有本奏,水濛也是微微诧异,然后笑道:“安亲王,有什么本,只管奏来。”

水济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水濛道:“启奏皇上,臣闻之这女爵府中有青龙朱雀,欲一开眼界,还希望皇上能准奏。”

水濛一愣,看来这水济是冲了黛玉去的,因此看了一眼黛玉:“女爵什么意思?”

黛玉冷笑道:“不看。”好干脆,也好直接。

水济忙道:“皇上的旨意,你也敢违抗吗?”

黛玉瞥了一眼水济:“安亲王,你哪只耳朵听见这皇上说要看这青龙朱雀了,从头到尾都是安亲王你一人在说,黛玉还好奇呢,安亲王你一个亲王爷,怎么如今竟然脑子都不灵了,连皇上有没有说过话你都没听见吗,看来你需要一个太医,不过如今太医传来也麻烦,我这身边倒有女官,可以医治医治安亲王你的妄想症,紫霓,听说你最近在试验一种药是吗,难得如今安亲王自己乐意给你做药人,还不让皇上看看你的能耐。”

紫霓答应一声,笑着出来,水济听了脸色一变道:“女爵,你何时听见本王答应了。”

黛玉却笑道:“安亲王你何时听见皇上说要看青龙朱雀的,这黛玉就是合适听见安亲王答应的。”又对紫霓道:“紫霓,还待着做什么,别让人以为你摆架子,有好的药快给王爷用用吧。”

紫霓笑着答应了下来,然后只见她突然对安亲王一笑,安亲王还没弄清楚怎么一回事情,只感觉一阵清香,然后头开始发昏起来,不知道为何,他竟然有一种想亲香泽的感觉,于是也不管旁边是什么人,抱了就亲。

“五王弟,你做什么。”一旁的众大臣都忍笑着,就连水濛也是想笑非笑,原来这水济竟然一把抱住水沏死命的亲着,让水沏不觉大是尴尬。

黛玉一旁见了笑了起来:“原来两位王爷竟然有这般的爱好,可如今是朝堂大殿上,如此的礼仪不端,只怕传了出去,要贻笑大方了。”

水沏脸色一变,然后一指出,点住了那水济的睡穴,然后又拿出手帕,擦去了脸上的一些痕迹,才看着黛玉道:“女爵,你不觉得这个玩笑过了吗?”语中有深深的不悦。

黛玉冷笑道:“王爷这话说什么意思,黛玉做了什么了?”

“你让你的女官下药,也太狠了点。”水沏的眼神有明显的不悦。

黛玉却淡淡的看了一眼水沏:“王爷,你哪只眼睛看见紫霓下毒了,黛玉只不过是吩咐紫霓给安亲王看看病,看吧,这病都没看,脉都没把,他突然发病了,只亲王爷,怎么说,如今倒是黛玉的罪过了。”

所有人心知肚明这是黛玉搞的鬼,奈何,正如这黛玉说的,根本就没见那紫霓出手,因此就算是怀疑,可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无奈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黛玉却一副安然的样子,又坐回了一旁。似乎一切都跟她没有关系似的。

水濛见状微微一笑,然后淡淡道:“既然安亲王身子不适,洛亲王就送安亲王回王府吧,顺便让太医看看。”总不能朝堂之上还躺个人,因此还不如打发了。

水沏看了一眼黛玉,然后点了点头,躬身道:“臣遵旨,臣告退。”然后让人抬了这水济退了出去。

水濛这才再度开口道:“好了,如今还有什么事情都奏了上来吧。”

这时候,冯渊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如今皇上登基,天下太平,皇上是不是当增开恩科,好让天下举子有一展抱负的时机。”

“冯丞相此言差矣,如今正式离开设恩科也不过一年多,何必这般急?”有人出来到,正是礼部石侍郎。

冯渊看了一眼石侍郎,然后道:“石侍郎此话差矣,如今皇上登基,何况左丞相之位空缺,只有有了新的生员进入,如此才有机会提升那些有功绩的大人,你我都是人臣,都当为皇上着想,虽然恩科世间还不曾到,但是为何就不能增开一科呢,天下举子何其多,如此一来对于天下生员未尝不是多一个一展抱负的机会。而同样,我们国家自然也就会有新的有能耐的人才来帮着发展,两全其美,为何不行。”

石侍郎听了这话,无法反驳冯渊,却还是一副不赞同的样子:“臣还是认为不妥。”

冯渊冷声道:“石大人,我们为臣子的,自当为君分忧,如今更应该想法设法如何将国家发展兴盛起来,而不是如你这样,什么都按照上面规矩来,这俗话还说规矩也是人定的,该改的时候还是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