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
9707600000034

第34章 情感管理,爱之谏言(5)

中国人很重视家谱,涉及血统与家庭传承的大事,马虎不得,另外,谱系清楚也对防止近亲结婚有帮助。这在大户人家是尤其重要的。通常家族里主持修家谱的,也需要是德高望重的人。很多人家修谱往往也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攀附到前代名人,以显得是名门之后,唐代李氏当朝重修家谱,就攀附道家创始人老子为先祖,因他的本姓也是李。我在安徽绩溪的胡家祠堂就可以在祖先牌位上看到一个约略的家谱。其实,修家谱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圣经》新约的开头就是关于耶稣的家谱。英语中家谱称“Family Tree”,问一个美国人,很容易你就可以听到他说自己有几分之几的血缘来自谁,只是可能没有明确的书面谱系。但是在盐湖城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家庭的谱系资料,我试查了中国的人,显然很不全,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家庭传承的重视。对于谱系重视度与中国人有一拼的应该非犹太人莫属了。

破四旧运动与“文革”的时候,家谱也被当成一样封建遗产被清算,很多人家累积多少代的家谱被付之一炬,慢慢地大家也不再有修家谱与查家谱的概念了。等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观念有更新的,也有复古的,有些人家就开始补修家谱了,尤其是一些地方的私营企业主发了,就有了慎终追远的想法,资助一些本族知识分子或者退休老人来修谱,在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的一些乡镇地方,修谱甚至成风。实际上,有研究显示,家族谱系在农村村庄选举中是非常重要的聚票与固票的因素。当然,在城市里面,家族与家谱的概念就要淡很多。

在我看来,人文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建议一些朋友经常写博客的时候,我就说,博客不只是反思工具,也是一种个人历史记录。从个人、家庭、家族、地方、国家、世界,我们的人文知识就是由此而层层级级形成的。其实我们自己与家族本身就有很多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和知识。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庭,把每个人??人生看做是家族生命的延伸,今天我们倒不必还固执在这样的看法中,但是作为最有关联的社会组成部分,我们对家族的了解也并不是没有必要的。我的四伯晚年也笔耕不止,希望把自己的人生参悟能传给后人,家族先辈最大的愿望是后代能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避开他们走过的弯路,而成长得更好,但是后代则往往可能完全没有看重,甚至完全不知道先辈的心意,继续着很多先辈经历过而不希望他们重新经历的教训。所以,由家谱而让我们特别想到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由来、家族的历史、先人的教训的价值,也许很多朋友没有这样想过,但是,我们尝试一下了解我们的家谱、家族与家族的先辈,也许你会有出人意料的发现与出你意料的特别感受。闲来无事的时候,你也不妨修个小家谱。闲聊游戏的时间都很多,拿一点出来增加点家族知识,准保你别有收获。

写一个家庭博客

大家知道,家庭有很多显示其共同性的标志与符号:共同的居住场所、户口本、全家福照片,但是我总觉得家庭的动态共同符号太少了。我主张家庭成员应该努力培养共同爱好,同时发展共同行动,其中有一个共同行动是写家庭博客。家庭博客很有意义:其一,博客有反思观察总结的效果,家庭群体写博,有助于提升家庭集体的理性水平;其二,家庭博客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减少家庭成员摩擦;其三,博客写作可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效果,使得一些不容易持续写作的成员因为其他人的督促而能长期参与;其四,家庭博客有助于使得家庭历史记述化,是家庭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也增加了家庭回顾的趣味;其五,家庭博客也可能加强家庭行动的主题化与一致性,改变家庭生活的随意与放任状态。

到目前为止,博客主要是个人博客,也有一些组织博客,家庭博客还很少见。我构想的家庭博客有四种写法:一是让每个人都分工写作不同的内容,形成一个杂志性的博客,分配不同的编辑任务;二是按照时间分工,让不同家庭成员在不同时间内负责编辑任务,相当于值班形式;三是按照家庭成员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分工提供照片、图片、文字或者其他内容;四是让最有积极性的成员负责主写,由其他成员提供评论与帮助。家庭博客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阅览,并成为家庭中经常的话题,而且需要大家经常讨论。慢慢地,博客成为家庭成员的特殊沟通媒体,成为家庭意见表达与焦点汇聚的平台;而且家庭博客也能充当家庭与其他人群交流的工具。

我知道已经有一些人在写家庭博客,我的朋友就曾经为孩子写过博客,我也看到过那些专门记述家庭生活的博客。但是,我的意思是要自觉地发展家庭成员更多参与的博客,要把博客发展成为一个持续表达家庭成员意见与线上沟通的平台。估计要把大家动员起来写博客也不容易,可能有人对此态度消极,但是有积极性的家庭成员要首先行动起来,要有具体的策略与计划把其他人吸引进来,并向其他人介绍博客的发展情况,形成家庭中的线下共同话题。我甚至希望一些文人家庭能够首先起来引领家庭博客的写作风气,我觉得今天的家庭需要我们建设更多的沟通工具,而这样的文化与模式需要有人来为大家示范。我想这不只是有价值,而且可以做得很有意思。

我们要在死之前清账

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道,如果一个人在别人家的孩子诞生庆祝活动中说,你们家的孩子最终还是会死的,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被人家骂死,尽管他说的是真理。那么你在世界上还能活多少年?也许还有二十年,也许还有四十年,也许还有五十年,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生命倒计时。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是来干吗的?

我觉得人生是一个取与施的过程,如果画两条曲线,我们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个快速学习的过程曲线,因学习而丰富厚实,而我们迈向资深的过程曲线,因施予而开明慷慨。因此我们的前半生应该勤奋学习。我曾写了大学生应该在职业准备中所做的事情,很多人有积极的响应,但也有一些人觉得要求太多了,认为做不到,至少自己做不到,其实我觉得很多人就在于一个“懒”字,如果你在前半生无所取,则后半生非但不能做施惠之人,而且大半还会成为别人的负担。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就要积极地施予他人,如果我们在离世之时,把自己受自亲人、师长、朋友、社会的学识、技能与特长施予他人,没有什么真正不得了的东西带去了骨灰盒,那么我们的一生就算干净明白。在两条曲线的发展中,我们早年积极取之于人是被欣赏的,而消极懒惰是被诅咒的;而在我们的晚年积极施予他们是被欣赏的,而消极保留是被谴责的。这种欣赏与谴责模式清晰地告诉我们生命价值中这种施受模式的内在意义。如果我们取之有道,施之充分,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在交清自己的账、完成了自己生命使命的前提下离开这个世界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人生的圆满。

所有的宗教都涉及生死,并且对于我们的死亡有自己的解释,这也是宗教比之于其他学问与人生价值体系更有魅力的地方。虽然孔夫子对我们说,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但是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遇到或者回答死的问题。有人甚至在自己很幼小的时候就追问自己为何而生、如何而死的问题。至少在我看来,我们所有人的肉体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可能会遗留下自己的后代,其实因为物质不灭定理,我们作为物质意义上的存在永不消失;如果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在积极取得的基础上充分施予,那么我们的知识、长才、经验和价值组合的模式也会以特殊的方式长存于世。世界是所有人的作品,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在这个作品上有所贡献,在早年我们因好学而得到祝福,而在盛年我们就因施予而受到祝福。

帮助主义万岁

在纽约,遇到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的章展,我建议他们基金会做三件事:每年在一个较窄的领域【比如服务业、设计业、餐饮业】鼓励创业;专项辅导在公益领域的创业人员,发展社会创业家;建设包括风险投资家、管理人士在内的导师库,形成指导创业的良师益友机制,这些良师益友可以担任学生创业公司的独立董事。这些主意在于动员与利用社会资源,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本身对于大学生本人的经验价值。

一位互联网领域的大牌投资者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有意思的生意是帮助人家做生意,而且还可以看到源源不断的生意产生的生意。”这让我想起我曾经说过自己的一段话,那就是我乐于坚守自己的爱好,做在许多人看来赚钱有限的咨询业工作,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成为大老板。许多人认为帮助是一种道德美事,我并不否认,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帮助实际上也是人的一种个性与能力,有的人乐于帮助、善于帮助、勤于帮助,如果你不让他帮助别人,其实他活得并不快乐,也觉得活着没有价值,那么就去帮助别人吧。

帮助人有许多形式,有的人适合以公益的方式帮助别人,有的人适合以业余的方式帮助别人,有的人适合选择一种帮助别人的服务职业而达到助人的目的,也有的人还能辅导别人怎么帮助其他人。

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三姐妹的父亲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海南农家,但他得到一位美国富豪的帮助,他被送入学校,接受美式教育,后来是以传教士的身份被派回中国的。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也就没有后来的宋家。在历史的沿革中,如果有机会探询得深一些,我们就可以处处看到那些助人的印迹。而我回首自己成长的道路,也可以看到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也正因如此,我也乐意更多地帮助其他人。

受到帮助,还能帮助其他人,这就体现出帮助的价值;没有受过帮助,但去帮助别人推动了新的助人的动力,这正如在荒滩上种下小树而营造出绿色的春天。这就是我要说的帮助主义。人在帮助人中变得更强壮、更聪明、更有力、更良善,帮助人是我们得以进化的良径,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得到过帮助,帮助人是对于我们作为人的进步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常人也要有慈善习惯

民政部救灾司原司长王振耀在谈到慈善贡献的时候指出,慈善不只要看富人,常人也应介入慈善。对他的观点甚表赞同,在这方面我一向有三个主张:其一,普通人应有慈善心与慈善行为,贡献不在大小,关键要形成自然的心理与习惯行为;其二,不应鼓励以不正当方式进行资本积累,然后再做善事的“立地成佛”模式,不当之钱只是对社会的清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因此,企业在幼小的时候就应当追求正当发展,也应当有慈善行为;其三,作慈善不必一定用钱,而应该是关心、分担与悲悯,也可能是参加义工、支持学术研究、照顾失家宠物等多方面的表现。

新的“富豪慈善榜”刚刚公布,它固然展示了不少慈善大豪的社会贡献,也让其他有能力作较大贡献的有钱人有了学习的榜样,但这种榜也给大家一个误导,似乎有大钱的人才负有慈善的责任。《圣经》中的耶稣曾表扬了一个捐了三个铜钱的寡妇,说她将她所有的钱都捐了出来,是特别蒙受祝福的。其实,人的成熟行为高度受限于其幼时的家教与行为习惯;人在富有时的行为也高度受范于其贫难时形成的对社会认识与做法。每个人均有慈善能力:一个贫困的人只要身手健康就可以帮助肌无力者;一个没有余钱的人完全可以参加志愿拾垃圾的社会活动;只有很少存款的人也可以捐出三元五元给红十字会。中国也许80%是普通收入的人,但一人捐一元钱就有九亿多元,就可以办许多事。说到底,爱心与慈善是一种氛围和风气,如果普通人都没有慈善心,一个富人捐点钱,受益者徒得钱并不足以得到社会的爱心;或者一个富人捐了钱,大家反倒把妒忌的心思转到那受益的人身上去,足以让他更为倒霉;如果那受益者没有慈善心,他把受惠看做是富人该当的行为,所以也没有多少感恩心,令慈善者有挫败之心;或者那些受益的群体解了困,却并不将感恩的心转移表现为对其他人同样的慈善关爱之心,徒长只受益、不施报的贪吝之气。

我有许多兄弟姐妹,也非生自殷实之家,小时候我家不放爆竹,父母就是为了省点钱,觉得把钱放到空中是浪费,但对来家乞讨的人、有需要帮助的邻居却从不吝啬,所以父母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对我们孩子也是很好的榜样。我想,常人的慈善行为不只是良好的社会风气所需,也是对孩子的良好示范与熏陶。我们今天有太多收受的教育,而太少良性施舍的训练,因此孩子的基因里私心的因素过浓,也影响到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开放心态与发展机会。人没有慈善心,发展更易受限,也更可能成为慈善的对象;而那些自小与自贫即有慈善心与慈善行为的人,虽起于贫寒,或可成长为受人认可与支持的人,成为更能帮助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