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那时汉朝1
980600000032

第32章 韩信的命运

早年的韩信,不过是淮阴市井上一个流浪的落魄户。见过落魄的,但是没见过像韩信这般落魄,还要装出一副绅士模样的人。只要是淮阴人都知道,每当韩信出现在淮阴市井上,其腰间总少不了挂一把长剑,并且大摇大摆地从街市上走过。

千万别小瞧了这把剑,古人对什么人佩带什么样刀剑,那是极其讲究的。贵族佩剑,草民带刀,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在中国古代,如果你祖宗八代属贫民,到你这代突然暴富,也想学贵族赶潮流佩把长剑出门,这决不亚于今天一个暴发户,开着一辆象征着地位和身份的劳斯莱斯招摇过市,那样人家不但不恭维你,还会嘲讽你无知和显摆。

韩信既不是贵族,也不是暴发户,啥本事都没有,要德无德,要经商没本钱,要混黑社会,胆子又不够黑,唯有一个优点就是脸皮足够厚,四处混饭,于是时称他为“四不像男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四不像的男人,母亲死了都没钱下葬,还异想天开地替母亲找了一个又高又宽,四周能安得下上万户人家的坟地。只要有点风水迷信思想的人都知道,韩信这是想借母亲的葬身之地求封万户侯,饭都吃不饱,还想封万户侯,真不愧是穷疯了。

在韩信蹭饭生涯中,下乡南昌亭长就曾被他蹭怕过。我们在前面就介绍过刘邦当亭长的收入和待遇,那个混饭吃的公职相对韩信来说,只是体面一点罢了,也好不到哪里去,然而韩信却把亭长家当成公家饭堂,一赖就是几个月不走。

常言说救急不救贫,亭长老婆见过蹭饭的,但是没见过像韩信这般长达几月蹭饭不挪窝的。俺家老公又不是什么高官贵人,更不是行商坐贾暴富之徒,你韩信也不是我家亲戚,凭什么几个月赖在我家不走?

亭长老婆想出了一招对付韩信的办法。那就是,她每天提前煮好饭,关起大门,全家人躲到被子里,把饭全干得精精光光。于是,韩信每到开饭时到他家,总是扑了一个空。后来,韩信才发现问题所在,气得肚皮都要炸破了,拒绝我就明说嘛,干吗这样把我当瘟人一样躲起来?

韩信掉头而去,发誓从此再也不登亭长大人家门。天地如此之大,难道就没有我韩信的饭碗吗?穷困潦倒的韩信马上想到了一张长期饭票——淮阴城外的那条河。河水就是他的饭碗,河里的鱼就是他的饭菜,韩信决定自食其力到城下钓鱼为生。

可怜的是,不知是因为韩信钓技太差,还是河里根本就没有鱼,搞得他有一顿没一顿的,大白天还常饿得满眼的星光灿烂。

那时候,有一群以漂洗丝絮为生的女人常聚在城河下漂洗,其中一个漂母可怜韩信,便好心赞助了他几团饭。须知,漂母的出现,让饱受世态炎凉的韩信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连几十日,他赖上了漂母这张短期饭票。

最后,韩信大言不惭地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非常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将来我发达了一定会回来好好报答您的!

可是,漂母对韩信的话不但没有感动,反而一脸不客气地讽刺韩信道:我是看你可怜才让你蹭饭的,像你这般好吃懒做之徒,我还能指望你来报答吗?

漂母这席话,实在太打击韩信的自尊心了!然而,漂母只是善意的批评,下面这件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淮阴集市上的一个无赖看见韩信,就对他招手叫道,你,那个带剑的,请过来一下。

韩信走上前去,莫名其妙地看着无赖先生,只见对方轻蔑地指着他说道:你就是那个蹭饭大王韩信吧,你饭都吃不饱,还整天佩剑带刀四处游晃,不觉得丢人吗?

韩信一听,默不作声。我本来就是流浪汉,带什么佩什么,那都是我的自由,要丢也是丢我的人,关你什么事?

这时,无赖故意抬高声音叫道:听说佩剑带刀的都是英雄好汉,你有胆今天就把我杀了,没胆就从我胯下钻过去,不然你就永远在我面前消失!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赖先生只是开玩笑,吓唬吓唬韩信,过过嘴瘾罢了,就算韩信拂袖而去,顶多招来一场哄笑,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韩信没有杀人,更没有逃跑,而是真的从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这不是正常人的思维,更不是绅士的作法,韩信人高马大,仪表堂堂,怎么会屈服于一个小小的瘪三呢?

然而,韩信这次的笑话是真的搞大了,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乡里村间传开,从此被大人当成反面教材训诫子女。哪家的男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哪家的大人就拿韩信说事儿,我叫你烂,到时你烂成了一个韩信,谁还敢嫁给你!

事实上,历史总是充满着变数的,韩信一脚站在历史的B面,一脚站在历史的A面,是A是B完全由他决定。为了洗尽耻辱,韩信决定脱胎换骨,不久,他听说项梁在吴县造反,便带着那把长剑投奔项梁去了。

韩信走向造反之路,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造反永远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千百年来,造反行业几乎都是冒险家的正业,他们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就像萤火虫扑火,烧了一批又上一批,从未中断。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在那一场接一场的造反市场竞争中,真正一路笑着走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不是丢掉性命,就是永远活在别人光芒万丈的阴影之下。

很不幸,从军伊始,韩信的命运就属后一种。

项梁死后,项羽主权,韩信的人生稍有起色,他被提拔为宫廷侍卫官(郎中令),职责就是没日没夜地替项羽站岗。站岗是不能满足韩信的,就好像一撮米不能满足一头狮子一样,韩信想用计策向项羽换取更高远的前途,然而又很不幸,狂妄自大的项羽根本就懒得睬他。

韩信又一次感觉到,在这个混乱人世想出人头地还真的不容易。于是,失望透顶的韩信只好决定跳槽。换工作,刘邦当然是个不错的老板,当项羽在戏水宣布罢兵时,韩信果断地投奔刘邦,随军来到了汉中。然而,韩信从刘邦那里却只得到一份滑稽的工作:仓库管理员。

仓库,那可是老鼠们的乐园,韩信对这份工作太眼熟了,这不是李斯年轻时在楚国做过的工作吗?当年李斯还因为粮仓里的一只老鼠刺激了他,才辞掉这份要油水没油水要前途没前途的工作,改学帝王之术,怎么我韩信也要干这居万人之下的活儿呀?

是啊,谁不知道这工作没前途呀,可是来都来了,得先找个站脚的地方吧?更不幸的事情出现了,韩信还没等自己站住脚,就惹了一桩杀头的罪。

我们已无法知道韩信犯的是什么罪,只知道在他和别人被一起押送刑场时,遇上了一个贵人——夏侯婴。

夏侯婴,沛县人也。

职业出身:沛县政府司机。

为人特点:忠厚老实。在刘邦众多粉丝中,夏侯婴是粉丝中的粉丝,他的追星生涯从当沛县领导司机时就开始了。

从古到今,领导的司机都是很牛的,县长的司机可能会比局长牛,局长的司机可能会比股长牛。但夏侯婴是个例外,他不但和蔼可亲,心还贼好,夏侯婴每次出差经过泗水亭时,总要停下车来看望刘邦或听他吹牛,往往不到日落西山,他不会驾车离去。

更让人佩服的是,夏侯婴还因为保护好偶像刘邦不被下狱,结果自己不但挨了几百大板,还替刘邦蹲了一年多的监狱。

事情的发生纯属偶然,有一次刘邦和夏侯婴可能是拿着刀剑之类的互相打闹,刘邦却不小心伤到了夏侯婴。朋友之间出点意外也是正常的,回去贴个药明天继续上班吧,状况恰恰出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向官府告发刘邦弄伤夏侯婴了。

如果刘邦和夏侯婴是普通百姓,别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要整他们,可问题就在于他们身份之特殊上。按秦朝法律,官威即代表皇威,夏侯婴不但是沛县领导的司机,同时也是秦朝候补公务员。候补公务员毕竟也是公务员,你刘邦弄伤他姓夏侯的,就是损官威,损官威也就是折皇威,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打狗也要看主人,你刘三伤到别人的看家狗,那是要受主人惩罚的。

更教刘邦哭死的是,他这个没有编制的亭长,也算公职之一,按秦朝那种比二十二条军规还要荒唐的法律来说,这叫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刘邦这下惨了。刘三不是傻瓜,他无赖是出了名的,所以他一口咬定夏侯婴不是他弄伤的,不信你们问夏先生去。于是,人家便去找夏侯婴对质,夏侯婴也一口咬定不是刘邦弄伤他的。

这下轮到夏侯婴麻烦了,官府突然反问夏侯婴:那到底是谁弄伤你的?

夏侯婴这下傻掉了。对呀,谁弄伤我的?难道告诉他们说是摔伤的?骗三岁小孩子差不多,那到底说谁弄伤我的好呢?

官府紧紧追问,夏侯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官府便一下子发现了夏侯婴在说谎。可怜而又可爱的夏侯婴便被抓起来打,足足打了几百大板,打得我们的夏先生遍体开花,但还是没把刘邦招出来。

官府再也没力打下去了,就只好把他扔到监狱里。一年来,这件小事官府反反复复地查,越查越觉得无聊,最后干脆不了了之,把夏侯先生放出来,而刘邦也从此脱离了罪罚。

这就是传说中的夏侯婴,仁厚重义,忠贞不拔,以自己吃苦为荣,以出卖朋友为耻!一切都是天注定,当时监斩韩信这批犯人的,正是善良重义的夏侯婴先生。

刑场如战场,在很多小说或电影中,我们看到绿林好汉被押上刑场时,总喜欢喊出那句豪迈响亮的口号:砍吧,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当时,韩信这批犯人总共有十几个,韩信排第十四个,在他前面已有十三人被砍掉脑袋,轮到韩信受刑时,刽子手举刀准备落下,韩信突然抬起头看见了夏侯婴,本能地喊出了一句:

主上为什么不想着怎样得天下却要想怎么乱杀壮士呢!

这句莫名其妙而又充满着英雄悲壮气势的喝斥,仿佛一声晴天霹雳落地而来,夏侯婴大吃一惊,何人敢口出狂言?

何人?何人就是那个我,韩信,淮阴人,就是曾经那个人见人闪,鱼见鱼跑,鸟见鸟飞的流浪汉。

好一个流浪汉!夏侯婴走到韩信面前,只见他相貌非凡,威武有力。夏侯婴不由感叹,狂得好,狂得妙,这般气势轩昂的英雄杀掉多可惜呀。

于是,夏侯婴当即就把韩信释放,并请他入座畅谈天下军事。韩信口沫横飞,对答如流,夏侯婴发现韩信果然是真有才,立即向刘邦大哥推荐这条人中之龙。

刘邦一听到夏侯婴的推荐语就笑了,什么人中之龙,如果韩信是人中之龙,那我刘三不是龙中之龙了?不过既然是夏侯小弟引荐的,大哥还是会照顾你的面子的,刘邦便把韩信提为粮食总监(治粟都尉)。

怎么说,韩信总算是混到一个带长字的官儿了,换成谁或许也该满足了。然而刘邦错了,他太小瞧韩信的才气和志向了,韩信不但胃口很大,梦想也很大,天下没几个人能看出来,这个天生喜欢佩剑流浪的人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

李斯曾说,要当官,我就当最大的;韩信也这样说,要当兵,我也要当最大的。天下最大的兵是什么?那就是兵王,大将军。

吹牛有很多种,梦想也有很多种,一个曾经受过胯下之辱的人也想吹牛当大将军,玩笑开得太大了吧?韩信你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千万别说出去,一说出去狗都要笑跌倒了。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认为韩信是在吹牛,而是在进行一项庄严的事业,这个人就是韩信命中注定出现的生死一知己萧何同志。

萧何曾经私下和韩信有过无数次隆中对,他发现韩信的确并非池中之物,而是一条蠢蠢欲动的人中之龙。龙要飞天,不借风就借云,萧何就是传说中韩信的风和云,风云未动,潜龙又能奈何?

韩信知道,萧何很欣赏他,他也相信,再过不久,萧何会向刘邦再次推荐他。然而这一等,仿佛过了千年万年,萧何欣赏如故,而他的职位却仍然如故,韩信终于等得不耐烦了。韩信断定,萧何肯定是向刘邦推荐了,估计是刘邦又像项羽那样,没有把他当成大才看待!

又是个让人伤心的老板,渴望一鸣惊人的韩信再次失望了。

既然不被提拔,那就流亡去吧。天地苍茫,前路渺渺,大丈夫总得去寻找梦中的天地,只要逃出汉中,到别的地方或许还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于是,韩信趁着一个月夜,毫不迟疑地逃跑了。

其实,韩信不是汉军中的第一个逃兵,而他逃跑也不仅是因为个人职位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汉中的政治气候。

当时,刘邦率领江东子弟赶赴汉中,短短三个月中,已经有很多将领及士兵忍受不了思家的煎熬。这些想家的军人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江东的思念,有的用歌声,有的用泪水,有的用梦乡,有的用飞鸿,有的用回忆,而更多的是选择逃跑。

逃,向家的方向逃。不管山高水远,路途坎坷,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回家的渴望,韩信于是也成了这一批批逃兵中的一员。

当萧何闻听韩信逃跑,立即策马狂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