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9840200000045

第45章 乡镇经济发展会议(三)

各个乡镇的领导,听了桥市镇大力发展果树的经验,以及准备大搞龙眼树种植,要把桥市镇变成龙眼基地的计划,心里都是无比激动,我们也要像桥市镇一样,搞自己的特产基地。

立国微笑着说:“从现在开始,会议进入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谁有什么特产种植计划,请说出来,我们会一一记录下来,再研究决定是否设立该特产基地。”

乡镇的领导纷纷站起来说话,东征镇的镇长最沉不住气,他激动的首先站起来说:“我们镇种荔枝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荔枝种植很有群众基础,我们东征镇要大力发展荔枝基地……”

“我们镇的甘蔗种植,更有群众基础,并且有桂县糖厂在背后大力支持,每年都会全部收购我们的甘蔗,建立甘蔗基地,在我们这里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张木镇镇长不甘示弱,说得振振有词。

巴塘镇的镇长接着说:“我们镇已经种有很多西瓜,群众已经懂得西瓜的种植技术,我们缺少的是资金,有了资金建成西瓜基地,那是水到渠成……”

“香喷喷的香芋,人见人爱,香芋可以说是我们镇的拳头产品,周围几十公里都名声在外……”站江镇的镇长也豪不示弱。

“我们牧子镇的话梅,说起来就让人流口水,古有曹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今有群众‘尝梅去病’的事实。我们镇虽然交通不方便,但是运输话梅这些特产,也一直是畅通无阻的。我们的山,是水灵灵的山,种出来的话梅,生津止渴,没有二句!”牧子镇的镇长,说得就像唱的那么好听。

……

十几个乡镇的领导,各自把自己乡镇的特产说了出来,都想县政府拨款过来,尽快建成自己的特产基地,期盼着能够获得县里的认可。

立国认真听着,并且高兴地把那一个乡镇有那些特产,都一一记录出来。有十来个乡镇的领导,不知道为什么和自己乡镇的特产过不去,他们就是蜻蜓点水一般,随便说了说自己的特产,生怕别人知道会抢走他的特产似的。

立国看着他们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样子,隐隐约约感觉得到其中的原因。他也不吭声,反正县政府一下子也没有那么多人力和资金支持。他们已经有了计划,就让他们等一下吧,反正财神爷不怕拒绝自己的人,就怕天天在自己面前唠叨要发财的人。

……

立国对张木镇的甘蔗基地,很感兴趣,以后加工本县的特产,需要很多的白糖,这个甘蔗基地的推出,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大事情,成功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了。一定要大力推广,立国心里有了底,微笑着和张木镇的镇领导,谈起了甘蔗基地的情况。

……

最后,立国看到还有几个乡镇的领导,坐在那里就像看热闹一般,没有说话。

立国的心里明白,剩下不出声的,大多是和韦副县长比较亲密的人,他们想磨洋工不出力。看来,自己的第二个办法要出动了。

立国站起来,信心满满的开始说话了:“为了发展我县各个乡镇的经济,我已经订好了一个计划,那就是‘一镇一特产’,一镇一产品‘。简单说就是,每一个镇都要发展一个特产,作为自己乡镇的农业支柱;然后每一个镇都要以这个特产为原料,发展出一个工业产品。以后,县政府会在每一个乡镇的特产基地,设立一个农业基金,拨款支持该基地的发展,最后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大力支持特产的种植。依托镇里的每一个特产,以后都要设立一个工业基金,支持加工这个特产的工厂发展,努力把这个特产,发展成一个畅销各地的产品,以后还要努力把这个产品培育成为一个名牌。如果那个乡镇没有发现,适合自己发展的特产,那么这个乡镇,就只能看着别的乡镇发展,怪不了谁偏心。“

那些听了韦副县长的话,原来想抵制立国的特产计划的乡镇领导,现在的心可就七上八下了。要是听韦副县长的,得到什么好处啊?

没有啊,而且可能给压上不认真工作的罪名。另外,难道自己看着别的乡镇吃香喝辣,能够无动于衷吗?就算自己能够做到,其他人看到自己无能,自己的乡镇什么成绩都没有,他们不把自己踢下台那才怪呢!

管他什么韦副县长,他的好处还在天上挂着呢,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让别人慢慢等吧。我现在跟着周县长,马上就有肉吃!

陈塘镇的镇长首先坐不住了:”我们镇的莲藕,那是整个×西都出名的,几百亩的莲藕,每年都是供不应求的。“

“等一下,你说你们镇的几百亩莲藕,都是供不应求?种有多少年了?”立国听了他的话,感觉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好特产,说不定隐藏有什么秘密武器呢。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据我所知这个村专门种莲藕,最少种有几十年了,都是供不应求的。”陈塘镇的陈斌镇长急忙表态,生怕错过了自己镇的特产,那自己可就错过了好机会了。

“这个特产很靠谱,已经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验,陈塘镇的莲藕特产基地,我通过了,同意设立一百万的基金,用以推广莲藕种植。”立国掷地有声的马上下决定。

他这么一说,剩下的那些乡镇的领导,能不掏心掏肺的把自己乡镇的特产说出来吗?!除非他的脑子给驴踢坏了!韦副县长,对不起了!你说的嫦娥虽然很美,但是离我还有十万八千里远。看来,我还是先拥抱村里的年轻漂亮的小芳姑娘,显得更实在。

“我们木各镇的凉席,那是畅销我们GD等省的产品,一百多年来我们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过凉席草,城镇里有很多人收购凉席草,然后手工编织凉席卖到各个地方……”邓镇长赶忙说起自己乡镇的特产。

立国听了,眼睛又是一亮:“这个是一个突破口啊,木各镇的凉席,早已经深入人心了,只要把凉席的手工编织工艺,变成机械编织工艺,凉席产品的产量,就会成倍的增长,产值就会成倍的增长,种植面积也会成倍的增加,农民的收入,那可就是大大的增加了。”

“周县长,我们张木镇的甘蔗,是最有前途的特产项目了,我们镇是桂县糖厂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地,我们扩大甘蔗种植,糖厂也能够成长得更快。你刚才都同意了,就先拨一些款支持我们吧。”张木镇的镇长又抢着说,生怕错过好机会。

立国听了很高兴的回答:“糖厂扩大经营规模,是我计划中的一个大项目,是我们县委开会决定下来的事情。糖厂未来要扩大十倍的产能,争取成为中国糖王。这个项目,糖厂已经开始扩建了,甘蔗榨季开始的时候,就能初步提高一倍的产能。你们张木镇和其他几个生产甘蔗的乡镇,今年都要把甘蔗的种植规模扩大一倍。我们会马上按计划给你们这几个乡镇拨款建立基地。现在,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能耐把产量提高上去了。”

“哦?真的太好了,今年我们一定完成甘蔗扩大一倍种植面积的任务。”张木镇镇长高兴的无以言表,喜从天降啊。这个馅饼有点大,一下子就砸在我们几个乡镇的头上。

……

所有的乡镇领导,亲眼见证了立国在经济方面的超人计划,早已经对他佩服不已。现在又亲耳听到了立国现场的应变能力,同样一句话,大家都没有想到的,立国却能够迅速抓到商机,说出很让人震动的话来,让你对它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