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12

第12章 从加州月饼争执看中美“文明冲突”

第十二章 从加州月饼争执看中美“文明冲突”

背后故事

按照已故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在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在他看来,目前世界有7种或8种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有时也包括非洲文明,各种文明存在很大差异,但未来世界的冲突,将主要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以及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

“文明冲突”理论提出后,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评论也是见仁见智,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小小的“文明冲突”倒是层出不穷,比如加州政府对月饼的处理态度。

但我总认为,这种小问题之所以能上升到“文明”冲突的高度,有时不过是对彼此文化的不了解、不尊重。这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轻率地否定,彼此妖魔化,往往还会引起更大的冲突。

当然,不管是哪种文明,其实也都有共同的底线。比如,食品卫生,任何食品都不能以所谓的文化或传统来为不卫生张目。具体到加州月饼问题上的争论,我后来又想,可能也和某些中国食品和餐馆平时的不卫生有一些关系,导致某些美国人对中国食品产生了偏见。

美国中餐馆的卫生问题,其实比国内也好不到哪里去。记得在华盛顿时,某日凌晨有事路过唐人街,透过玻璃门,我看到一只硕大的老鼠,正大摇大摆地在未开张的一家中餐馆里觅食。我以后就再没去过这家餐馆。

正文

2006年的中秋节,加州点心铺子的华人老板比较烦。虽然这是卖月饼的黄金季节,但加州的食品卫生检查官却又来“生事”。他们坚持,常温放置4个小时就易滋生细菌。要卖的话,月饼就必须冻起来,要么用小火一直烤着。

有这么卖月饼的吗?加州的月饼商觉得很荒唐。加州的华裔议员陈万(音)说:“我们吃这种点心已经上千年了,没有人生病。那么为什么要采取这么严厉的标准呢?”他强调说,“我们必须在公共卫生及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此,陈万在议会提出专门议案,要求卫生部门进行调查,是否这些点心常温放置四个小时就一定会滋生细菌。

中式菜肴和西方卫生标准的冲突,其实早已不是新闻。在加州及美国许多地方,不时就有中餐馆卫生标准不达标的报道。对一些中国特色食品,比如北京烤鸭,美国卫生部门认为常温摆放同样不符合卫生状况。但中餐馆则辩解,中式烹饪和习惯不同,应该理解其多样性。

小小月饼问题反映了“文明的冲突”,不能据此就认为:美国卫生检查部门在种族歧视,故意找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传统,美国人也有美国人的准则。碰撞,才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冲突”的背后,其实也是两种文化交融、磨合的过程。

尊重,理解,多换位思考,理应成为处理这些问题的原则。简单地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另一个标准,不仅有文化沙文主义之嫌,也很可能让本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这个世界不存在单一的标准,不同地区的民众,因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不同,往往都有自己的习俗和规则。就拿月饼来说,其实也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多种之分,各式大小有异,味道也各有特色。

扩而大之,中国饮食也有八大菜系之分,所谓“东酸西辣南甜北咸”,细加分析,其实这与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息息相关。而且,某些看似奇特的文化现象,其实可能暗合着某种我们尚未认识到的重要功能和意义。

最为典型的一个例证,就是约翰·怀特对产后性禁忌的研究。以往,人们对赤道地区妇女产后长期性禁忌的习俗,归结为一种迷信。但怀特的研究却认为,赤道地区植物蛋白含量低,新生婴儿常会因此夭折。因此,如果妇女产后又过早怀孕,很可能加剧新生儿夭折的可能性。当地人都不明了的禁忌里面其实有着某种科学依据。

因此,当不同文化现象发生碰撞时,抱之以宽容态度,采取妥善且顾及对方感情的措施,可能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中,不同文化现象都有一个趋向共性、和国际接轨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保持特性,去其糟粕。具体到食物上,不管中餐西餐,卫生都是一个起码的标准。如果中餐馆以文化独特性来逃避卫生检查,不仅站不住脚,反而更容易让外人产生误解。

在月饼的问题上,加州的决定其实还是很审慎的,州议会通过检查法案,就说明议员们对文化差异性的认同。如果卫生部门查明,确实月饼在常温下放置4个小时容易滋生细菌,那华人自然要改进生产技艺,开发出既符合标准又遵循传统的食品;如果月饼在常温下放置4个小时细菌并未超过标准,那也说明古老的手艺还有可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

在没有弄清楚一种文化现象前,轻率地否定,彼此妖魔化,都是不可取的,这其实就是今天所谓“文明的冲突”中最常见的错误。

本文发表于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