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19

第19章 美国国会里有多少“涉华提案”

第十九章 美国国会里有多少“涉华提案”

背后故事

在华盛顿担任记者期间,几乎每隔一两天,都会去美国国会“报到”——旁听各种听证会,或者报道有关法案的进程。

这些活动中,我最关心的,除了有关重大经济问题的听证外,就是“涉华法案”的制定情况。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提案中,绝大多数都是挥棒指向中国,不是宣称要惩罚,就是威胁要制裁。

在对中国妖魔化的舆论氛围中,某些国会政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扮演始作俑者的角色。

当然,有一点我们也需要理解,美国的国会是作为政府制衡角色存在的,找政府麻烦,展现自身强硬立场,是许多议员在政坛出人头地、扬名立万的不二法宝。而最有可能成为美国挑战者的中国,自然成为他们最喜欢攻击或借以攻击的目标。

但事情也不会一成不变。我就看到,不少美国国会议员,在任议员时为争取选票,总是对中国严词相向;但及至卸任回家,却出奇地对中国友善,并从对华贸易中大受其惠。这也算是美国政客的两面性吧!

正文

对美国议员们来说,可能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引起他们持续且强烈的兴趣。“特殊照顾”的结果,就是一条接一条的涉华法案出台,今天在人民币问题上施压,明天威胁对中国制裁,为此忙得不亦乐乎。

国会现在究竟有多少涉华法案呢?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初步统计,本届国会(2007年1月7日—2009年1月7日)从成立至2008年11月中旬,涉华法律提案已提出106条,拨款提案2条,无约束力提案18条。

仔细浏览这些提案,对中国挥舞大棒的自然占了绝大多数。其中,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要求对中国实行更强硬的贸易政策的提案最多,占到了49条;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爆发后,议员们也找到了新的施压方向,此类议案达到了32条;此外,在人民币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外交问题等方面,国会也有提案。

美国国会有众院和参院之分,因此有的提案是众议员出马,有的则是参议员操刀,但都是磨刀霍霍。以本届众院对华“国字第一号”提案为例,提案发起人是俄亥俄州议员卡普蒂尔(Kaptur),名称为“2007年平衡贸易法案”,提案主要内容是:如果美国连续三年对某国的贸易赤字达到100亿美元,美国总统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平衡贸易。

很明显针对的就是中国,因为在美国主要贸易对象中,中国是最大的顺差国。按照美国的统计,仅在2007年,美对华贸易赤字就达到了2300亿美元。尽管中美贸易不平衡有诸多因素,但对中国怒目相对,是许多议员最快意的事情。

去年中美贸易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动向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双反”制裁——除了反倾销制裁外,又实行反补贴制裁。这在国会山自然也有反映,而且更进一步。比如,2007年2月,有议员提出“美国制造业竞争法案”,称在实行“双反”制裁时,可以美国国内企业为参照对象。“双反”有违惯例不说,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能是同一成本吗?这条提案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议员们在贸易问题上出重拳的同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也不放松。2007年1月18日的一条议案就称,中国操纵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美国因此应该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2月20日的一条议案则更具体,如果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谈判不成功,就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增收27.5%的惩罚性关税。

但随着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爆发,国会2007年下半年的议案许多则是针对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参院为例,从9月开始,连续7个针对中国的议案都是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的。这其中有加强美国食品安全之类泛泛的提案,也有比较明确针对中国的提案,比如禁止含铅玩具等——尽管中国也反复指出,中美在铅含量上存在质量差异,铅超标玩具则是个别厂家的责任。

国会议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提出法案,法案多了,随意性也就很大。内容基本一致的涉华提案,常常是今天甲先提A议案,明天乙提出B议案,后天丙丁则联名提出C议案,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般忙得不亦乐乎。也就是靠“中国热”露个脸而已。

但议员们的关注目标可是包罗万象,这在无约束提案上更可见一斑——相形之下,法律提案更多涉及经贸等具体问题,因此条文也相对严谨;但无约束提案,更多涉及外交等抽象问题,因此条文也更加无所顾忌。

美国国会对中国“特殊照顾”,有其朝野对抗的影子,也不乏操纵议题借以扬名的目的。因此,对于其非理性的许多提案,美国政府反对,商界、学界也根本不予认同。比如美国财政部明确认为,中国并未操纵人民币汇率;而在美国学界,1000多名经济学家2008年夏天联合签名上书国会,向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说“不”。

可能也是觉得提案更多是政治动作,因此也是提出的多,付诸表决的少,成为法律的更是“凤毛麟角”——到目前为止还只有两例,分别是7月26日通过的改革外来投资审核程序、加强对外来投资的管理法案,和9月27日通过的改革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局以加强监管的法案。

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美国议员都视中国为威胁,在106条法律提案中,也有3条提案要求美中加强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8月1日由纽约州众议员伊斯雷尔(Israel)提出的“美中能源合作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能源部采取措施鼓励美中在节能、可持续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另外,还有两条加强中文教育的提案,一条为华盛顿州众议员诺伦伯格(Knollenberg)提出,要求政府采取鼓励措施,在中小学和成人教育中支持中文普通话教育。

但可惜的是,与层出不穷的对华施压提案相比,旨在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有远见的提案,实在太少了!

本文发表于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