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34

第34章 华盛顿和华尔街:现实版的“猫鼠游戏”?

第三十四章 华盛顿和华尔街:现实版的“猫鼠游戏”?

背后故事

金融海啸过去后,在华盛顿政治经济生活中,最有看头的大剧,就是华盛顿和华尔街的智斗了。

一方大棒挥舞,另一方四两拨千斤;一方漫天要价,另一方则就地还钱;一方道高一尺,另一方魔高一丈。双方各有胜负得失,真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这既是一场利益之战,也是一场面子或名誉之战。毕竟,华盛顿救了华尔街,却在大众面前丢了面子;华盛顿要挣回面子,却不免又要损害华尔街的利益。

从起初对华尔街的限薪,再到随后对高盛内幕交易的打击,都是这一多幕剧的精彩情节。华盛顿似乎总是处于攻势,但华尔街也自有“太极云手”,将这些进攻化为无形。

归根到底,这不过就是一场戏,给美国人看的戏而已。某些人如果不承认,可能是入戏太深,一时难以分清而已。

正文

华尔街一发奖,华盛顿就抓狂。

对奥巴马来说,进入2010年,面临的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华尔街桀骜不驯,尤其是在民怨沸腾之时,华尔街却又开始挥金如土了。

在2009年,华尔街否极泰来,赚得盆满钵满,接下来的,自然是分钱发红包了。按照《华尔街日报》不久前的一篇分析报告,美国38家顶级金融机构的高管、交易员、投资银行家、基金经理和其他人员,2009年的薪酬会较2008年增长18%,其总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450亿美元。

平均下来,每个员工将拿到15万美元的薪资,这是普通美国人的数倍。但这还只是平均,对一些华尔街高管来说,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元的收入,自然不在话下。以华尔街领头羊高盛为例,预计去年薪酬和福利总额将达到180亿美元,较2008年激增64%。

一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给华尔街带来的却似乎是空前的赢利机会。美国大众自然怒火中烧,因为这些华尔街巨头之所以能存活,全是纳税人巨额资金救助的结果;危机是华尔街酿成,普通美国人倾家荡产,华尔街大亨却逍遥自在。

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做法,让纳税人出离愤怒,让支持率下滑的奥巴马政府也是坐卧不安。时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罗默就明言,华尔街在现在大派红包“会冒犯美国人,也会冒犯我”。为遏制一下华尔街,奥巴马随即主张,未来十年对大银行征收900亿美元的“危机责任费”。

此外,奥巴马更毫不客气地指斥一些华尔街公司是贪得无厌的“肥猫”(FatCats)——“肥猫”是字面翻译,体现的是美国人的思维,其实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我个人觉得,可能翻译成“硕鼠”更准确一些。

但不管是“肥猫”还是“硕鼠”,华尔街最近几年可谓名声扫地,连带的,是作为美国经济金融核心的华尔街,和作为美国政治核心的华盛顿,关系变得格外微妙而别扭。华尔街对华盛顿的冷嘲热讽乃至破口大骂心中窝火,华盛顿则对华尔街的过火行为和连带政治风险火冒三丈。

要知道,奥巴马上台一年中,最严重的一次公关危机,就是华尔街的薪酬问题。受政府救助的AIG爆出高薪丑闻,财政部未全力阻止,举国舆论哗然。华尔街自然遭到声讨,奥巴马政府也是焦头烂额,财政部长盖特纳更被要求鞠躬下台。

因此,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支持率每况愈下的关口,奥巴马对华尔街严词厉色,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除了怒斥华尔街高薪外,2010年初他还公开表示,将全面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监管,限制其规模和高风险交易。而且,他还针锋相对说,一些银行抵制政府监管改革计划,这更坚定了他推进改革的决心。

奥巴马气冲斗牛,但他的话,华尔街也未必都放在心上。

比如高薪,华尔街历来就是高薪的代名词,以至于当AIG因高薪问题而成过街老鼠时,AIG金融部门的执行副总裁德森提斯(Jake Desantis)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对华盛顿的指责予以回驳,认为限薪否定了他的价值,他因此宁可主动选择辞职而不愿蒙受羞辱。

华尔街更不乏应对之策。一些公司已表示,基于民意反对,他们可能不会发放大量现金,而代之以股票期权等方式,但实际并没有太多改变。至于奥巴马的“危机责任费”,华尔街则认为,这不过是奥巴马迎合民众的民粹之举,一些银行家已表示,他们正聘请律师,挑战奥巴马的“乱收费”。

华尔街和华盛顿的问题,可能就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华尔街可不是奥巴马口中的“肥猫”,更像是一个鬼点子多多的老鼠,而华盛顿反而更像是一只总被戏弄的老猫。当然,老猫也有偶尔发发威,让老鼠心惊胆战一下的时候。奥巴马说要征放“金融危机责任费”后,美国股市随即大跌就是一个例子。

但正如屏幕上的“猫和老鼠”纯属娱乐大众一样,华盛顿和华尔街的恩怨,也更多类似一场心存默契的公关游戏。两者不会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虽然偶尔有争吵,但双方都不会去损害对方的核心利益。

比如,在对华尔街的监管问题上,尽管奥巴马政府言辞高调、手法凌厉,但很多都是表面的。从美国监管方案的改革看,一些过于严厉的监管措施,其实已经改头换面或被“和谐”掉了。至于“危机责任费”,更多是奥巴马政府平息民愤的手法,最终能否实施,或者最终会收回几何,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本文发表于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