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40

第40章 美国政府“救命钱”缘何成了“紧箍咒”

第四十章 美国政府“救命钱”缘何成了“紧箍咒”

背后故事

2008年的金融海啸淹没了华尔街,各大金融公司岌岌可危。美国政府拟定的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自然有如救命稻草。我记得,当时所有美国大金融机构都忙不迭地叫好、赞美,都生怕政府不把他们列入救助计划。

但政府真出手了,麻烦也会很多。毕竟是纳税人的钱,美国政府也须有个交代,也就自然会对这些金融企业有所限制,而最方便的限制,就是这些巨头老总的工资。这也符合道义逻辑,不然,金融企业一方面享受政府救助,另一方面继续维持高管高工资,美国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但问题也就来了。美国的金融高管,从来都是占据收入金字塔顶端的人物,现在却被限制了薪水,他们也很苦恼。我记得,当时一位高管就在报纸上哭诉,他们每天也需要支付高额的房贷、车贷,但由于收入急剧缩水,他们也有被扫地出门的风险。

于是,华尔街和华盛顿的对抗大戏,在2009年年初拉开了序幕。华尔街抱怨华盛顿的“章鱼手”和“紧箍咒”,华盛顿则指责华尔街的贪婪成性和不知廉耻。

结果双方各有忌惮、各有牵制,也各有得失。如果没有这种忌惮和牵制,美国纳税人可真就血本无归了。这种反面例子,我们见得太多了。

正文

2009年年初,当布什政府推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时,正在生存边缘挣扎的美国各大银行感激涕零,纷纷抢上这条救生船。但一个多月后,这些银行巨擘们却感觉,这笔刚拿到手的“救命钱”,却似乎立刻成了“紧箍咒”。

为继续获得自由身,各大银行苦思良策,奋力突围。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就对获得政府250亿美元援款悔恨有加,认为这笔钱实在有如催命的“红字”,他现在想的,就是尽量争取早日还账了事。至于还要不要借新款,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我们已从中吸取到了教训。”

试图跟“救命钱”说再见的,显然不只有摩根大通;高盛公司的调子就很高,说有“义务”尽早归还政府救助资金;富国银行也表态说,会制订计划,尽快缴还这笔巨款。

“救命钱”成了“紧箍咒”,银行巨擘避之唯恐不及,真的美国金融危机见底、银行已可高枕无忧了吗?这倒未必见得。关键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政府的“救命钱”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其间的种种限制让银行巨擘们如坐针毡。

其中,最关键的,是限薪令。按照美国政府的规定: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金融企业高管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美国国际集团(AIG)爆出“奖金门”后,众议院通过的一奖金税法案更是规定:相关企业高管年度奖金如果超过25万美元,奖金税税率90%。

金融高管向来是天之骄子,何尝受过如此待遇。要知道,以前他们的年薪都是以数百万、数千万甚至过亿美元来计算的。从感性的角度看,许多高管认为目前的待遇和舆论环境简直是一种侮辱,自然无法接受;从理性角度看,一些管理层也认为,这样的“低工资”肯定会导致人才流失,有能力赚数百万的人,怎么会安心接受几十万美元的工资?

更何况,接受了政府的救命钱,也必须为政府办事,比如加大贷款投放,由此刺激消费和投资。但对素来信奉市场而不是政府的美国银行业来说,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担心按照政府指令办事,会损害自身独立性,面临更多坏账,并损害银行更好的赢利机会。

由此,尽快还掉政府钱,早日获得自由身,告别后顾之忧,也就成了美国银行巨擘们的共同心声。

当然,这也得看情势,正是由于政府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美国银行业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富国、花旗、高盛2009年第一季度都取得了不错的赢利,自然也就有底气和政府叫板——说叫板而不是摊牌,是考虑到银行巨擘们至少目前在“还钱赎身”问题上仍是雷声大、雨点小。

华尔街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为避免它们倒台,美国政府不得不花费巨资对它们进行救助,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中最富有争议的问题。也正是围绕着这一点,任何金融高管的“为富不仁”都处于美国各界“放大镜般”的观察之下,也导致了目前银行业与政府、大众日益紧张、对立的关系。

如果银行业真过早“还钱赎身”,也并不是不存在风险。因为现在金融危机还远未结束,银行的天文数字坏账仍好比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银行还未到达安全彼岸,就匆忙跳下救生船,呛水甚至溺水而亡的结果,归根结底受害的是美国经济。

但从一些银行宁可冒险也要还钱的表态看,至少有两点启示:第一,美国政府或许也得考虑一下银行的实际处境,“紧箍咒”太紧,不仅损害银行业健康,更会导致它们铤而走险。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在奥巴马政府的游说之下,要课90%奖金税的事不了了之。第二,政府要张弛有道,就不能没有“紧箍咒”,正是有了这个法宝,银行巨擘们才意识到,政府的钱或纳税人的钱,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他们不能长久躺在政府的怀抱里,因为这个怀抱,看似温暖,实际也带着刺。

本文发表于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