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44

第44章 希拉里怒斥格林斯潘为哪般

第四十四章 希拉里怒斥格林斯潘为哪般

背后故事

金融危机前,赞美格林斯潘不新鲜;金融危机后,怒骂格林斯潘更不新鲜。格林斯潘,可谓是美国经济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人物。但希拉里指名道姓痛骂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格老,角度却不一样,即格老是导致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罪魁祸首之一。

希拉里自然有她的理由。在她丈夫克林顿任内,美国财政预算尚有盈余,但经过布什八年的折腾,美国政府却面临破产的威胁;而布什之所以能有大把花钱的胆量,与格老的背书有莫大的关系。

希拉里骂得解气,格老则哑口无言。他心里肯定清楚,美国的赤字问题,他确实难辞其咎。当然,他也清楚,希拉里表面骂的是他,但暗中更是在斥责共和党人。这也是美国两党政治的必然表现。

但从赤字问题影响一位政治家的历史名声来看,所谓“赤字总统”、“赤字总理”,要想名垂青史,难度可能不小。尽管当事人可能都认为,他们当时都尽力了,这是当时挽救或发展经济的不得已的举动!

正文

在2009年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一时火起,点名道姓直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正是这位老先生的“可耻的建议”,使美国现在赤字高悬,同时也危及国家安全。

希拉里柳眉倒竖,自有她的理由。她说:“这真让我心碎,10年前,我们预算平衡,现在我们却在不断为美国还债的道路上。”

她进而回忆说:“我曾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任职。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就好像昨天一样,艾兰·格林斯潘来参加听证会,他鼓吹增加开支和减税,并说我们并不需要还债——在我看来,真是可耻。”

希拉里最后感慨地说,她真希望时光能够倒转——至少在赤字问题上,她所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在希拉里的丈夫克林顿任内,借助于大刀阔斧的改革和严格的财政纪律,美国成功实现了赤字盈余。但布什上台后,大幅增加开支和减税,将克林顿的成果很快化为泡影。金融危机爆发后,赤字更如脱缰野马,成为令每个美国人头痛的问题。

所以,在美国,就有“克林顿挣钱,布什花钱”的说法。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话所讲的,“崽卖爷田不心疼”,看到克林顿的心血被付诸东流,希拉里焉能不怒?

但希拉里将板子打在格林斯潘头上,对格老来说,公平吗?

希拉里的回忆不大可能出错,格林斯潘肯定也说过有些赤字不妨的言辞。但经济走势总是在变化的,当时的言辞未必就符合当今的现实。

在2007年出版的《动荡时代》回忆录中,格林斯潘也曾以近乎相同的理由,毫不客气地批评布什,并对克林顿的节流政策赞赏有加。

“我最大的挫折,就是(布什)总统不愿意对失去控制的开支行使否决权。”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写道,“就我看来,布什的‘同流合污而不是用于挑战’的策略是一大错误。”

格老并且说,让他沮丧的是,“赤字没关系,成了共和党人基本论调的一部分”,但情况却是,“赤字肯定有关系”,失去控制的开支将带来高通胀并使“经济陷入灾难”。

这里要解释一下,在经济政策立场上,格林斯潘偏向于共和党,所以当布什刚上台时,他们合作默契,增加开支、减税应该是他们的共同主张;但布什在财政纪律上的过度松弛,最终让格老大失所望,所以也才有了格老在回忆录中的毫不留情的痛斥。

希拉里为此指责格林斯潘,用路透社的话说,也显示了作为美联储前主席的格老“名望下跌”的程度。所谓“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一场金融危机让格林斯潘灰头土脸,因此又增加些怨言也不奇怪。但希拉里的指责真的完全发自内心吗?

也未必!希拉里现在是民主党政府的国务卿,现在的民主党政府的赤字比布什政府则更上一层楼。如果以数据来显示,克林顿任内,最高一年盈余是2000财年,为2362亿美元;布什任内,赤字最高的是2008财年,达到4586亿美元;而轮到奥巴马执政的2009财年,美国赤字达到了1.41万亿美元,估计2010财年赤字将达到1.56万亿美元。

当然,按照奥巴马的说法,2009财年巨额赤字是接手布什烂摊子的结果,但2010年政策可都是民主党制定,而按照奥巴马的政策,到2015年,美国年度赤字都不会低于7000亿美元!

希拉里对格林斯潘破口大骂,虽抓住了点格林斯潘的小辫子,但更主要的,在我看来,不过是在转移注意力,寻找替罪羊,归根结底,不过是美国政党斗争的继续罢了!很不幸,已84岁的格林斯潘又当了一回箭靶。

当然,见惯了政治风云的格老,应早已对这些政治攻讦视若浮云。在他眼里,共和党和民主党其实都是一丘之貉。共和党当年因赤字等问题失去国会多数,是“咎由自取”;民主党夺得多数,其实也不算是“胜利”,用格林斯潘的话说,美国民众不过没有其他选择而已。

但有条教训是要吸取的,过高赤字带来的往往是经济的灾难,也是政治的变局。从最近民主党竞选连连败北看,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轮回吗?

本文发表于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