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53

第53章 美国外交官怎么搞不定中国的驾照

第五十三章 美国外交官怎么搞不定中国的驾照

背后故事

经常可以在美国报章上看到与中国有关的有趣的报道,《华盛顿邮报》有关中国驾照考试的文章即是一例。

我的这篇文章发表后,让我最诧异的,倒不是国内读者对美国人调侃中国的不满,而是对美国驾照收费之少感到诧异。

我在文章中写道:“我的一位同事刚拿到驾照,从参加理论考试,到最后接到一张IP卡大小的驾照,她交了不过8美元。美国各州驾照收费不同,但没听说过要超过20美元的。”20美元,折合下来,也就不到150元人民币。实际上,我在邻近华盛顿的弗吉尼亚拿的驾照,付出的手续费不会超过60元人民币。

但很多中国读者都不敢相信居然这么便宜。一些人写信给我,认为我肯定少写了一个零,或者认为我在虚造数字,美化美国人。

说真话或实话,有时也会被误解。我愿意在这里再次澄清,此乃实言,不存在任何虚妄的成分,美国的驾照费真的就这么少。可能也是美国官员太不会挣钱了吧!

正文

《华盛顿邮报》曾刊登过一篇妙文,文章开头列了几个题目,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如果遇到腹部外伤﹐比如小肠流到外面﹐应该如何处理?

A.把它放回腹腔;

B.不用处理;

C.不要放回去,用杯子或碗盖住,然后用布带扎起来。

这是医学院的临床测验,还是战地的急救考试?都不是,这是中国的驾照理论测验。《华盛顿邮报》文章就是调侃中国这些古怪题目的。

文章作者伊丽莎白·威廉姆逊并且说,这些题目让在华的美国外交官吃尽了苦头。按照中国驾照理论考试规定,100道题目中,错10道以上就不能通过,美国外交官们只有少数人能一次通过。

其实,调侃中国驾照考试的文章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上。2006年4月,《华尔街时报》也刊登过一篇在北京考驾照的亲身经历的文章。作者艾伦·保罗在文章中感慨:在中国行路难,考驾照更难,“唯一能和在中国险象环生的道路上开车相提并论的历险就是──得到一本允许上路的驾照”。

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隔阂,道路情况的不同,即使是一个老司机,刚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国考驾照,相信也会有一点畏难情绪。美国外交官受点挫折也很正常,用中国外交官李建华同样调侃《华盛顿邮报》记者的话说,中国绝大多数学车人都能通过理论考试,美国人可能学习得还不够。

从这两篇小文章出发,我可以感觉到,美国人对中国的驾照考试的揶揄,其中也不乏自以为是的俯视心态——我在美国都开了那么多年车,到中国拿个驾照还不是小菜一碟;但不承想,中国特色就不一样,驾照考试还比较“另类”,这让习惯了美国汽车文化的外交官们叫苦不迭了。

汽车毕竟是从美国走向世界的,行车规则,车辆配置,世界上大同小异,除了英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要求靠左行驶外。看看先行者——美国的驾照考试,或许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先讲理论考试。美国的驾照理论题目大多是日常最常见的问题,比如,哪些地方不能停车,遇到警车怎么处理。当然,也有一些对新手来说比较刁钻一点的问题:社区路最高限速多少,州际公路最高限速多少,雨雪天必须最高速要降多少。这常用,但比较混杂,需要熟记,也有不少中国人多次考试没有通过的。

总体来说,美国人讲究实际,只要求记住最常见的问题,至于上述“急救常识”,一般不可能出现在驾照考试中的。

相反,中国驾照考试既重常识,也重生僻或细节问题。其实,也不独驾照考试,中美其他考试又何尝不是如此。也难怪许多在美国的中国家长都有这样一个最大担忧:美国考试太简单了,孩子回国怎么跟得上学习呢。

再谈收费问题。我的一位同事刚拿到驾照,从参加理论考试,到最后接到一张IP卡大小的驾照,她交了不过8美元。美国各州驾照收费不同,但没听说过要超过20美元的。

反观国内,理论考试、桩考、路考,每考必收钱,一张驾照拿下来,其实也是一路交钱的过程。

另外,在整个学车过程中,中国还多一道中国特色的程序——到驾校学车。中国人是好学不辍,自然又要交上个数千人民币。在美国基本没有这样学习的,不会开车的人都可以申请一个学车证,平时练习就是用私家车,但旁边必须有一名老司机陪同。考试时,也可以直接开这辆车到现场测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比中美两国驾照考试,绝不敢有崇洋媚外情绪在其中。有些“中国特色”也是出自中国的国情,就比如上驾校,中国汽车不普遍,还不可能做到像美国人这样家家有车、学车方便。但有些问题确实也让我们反思,驾照收费,当然还有其他的行政收费,成本是怎么核定的,究竟多少才比较合理?

中国出一些生僻题,提高考试难度,也可以理解。让司机考驾照,最大的目的是提高交通安全,保障人民切身利益,题目难一点可以刷掉一部分不太认真的学员。高考不也是同理吗?

外国人在揶揄同时也有理解。艾伦·保罗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时就承认,“中国政府不希望大街上有太多容易闯祸的新手”。她引述根据中国公安部门的数据说,去年,中国共发生450254起交通事故,98738人死亡,多达近50万人受伤。这还是2001年以来,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降到10万人以下。

《华盛顿邮报》在配图的图解中也承认,中国道路情况相当复杂,华盛顿只有大概50万人,北京就有300万辆汽车,以及数不尽的自行车。

但过偏的题目可能就矫枉过正了,这到底是为了提高司机开车水平呢,还是纯粹为了考试而考试?

驾照考试,可能不过是中国“考试文化”的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而已。

如果能将考试中的礼仪落实到实际中,也不妨难一点,但现实可能恰恰相反。几乎在中美两国开过车的人都承认:在中国开车是高难度的,随意变道、插队、不打灯、与行人争道,尤其是一些特权车辆,违章更是司空见惯,真让人看不出中国人的礼让、守纪精神。许多美国老司机到了中国也是手忙脚乱、大汗淋漓。

另外,文首试题答案为C,不知你猜出了没有。

本文发表于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