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55

第55章 奥巴马的美中竞争情结

第五十五章 奥巴马的美中竞争情结

背后故事

我曾听过奥巴马的多次演讲,激情四射,但又风趣幽默,常常台上台下笑成一片;而且,他还拥有过人的记忆力,很少看稿或用提示器,但说出来的言辞,和原先给我们的拟稿大体相同。这不由不让人佩服他的演讲天赋。

但更让我关注的,则是奥巴马经常会提到中国,与以前某些美国总统意识形态化较浓不同,奥巴马对中国赞赏有加。这可能也跟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有关,美国在危机中受到重创,中国崛起的势头则更加明显。一再提到中国,显然正是奥巴马演讲的策略。他以中国为参照物,试图唤起美国人的危机感。

所以,在听奥巴马提到中国时,一方面,作为中国记者,自然感到高兴,至少,在他口中的中国形象变得更加正面;但另一方面,则是自省,中国真的就已经这么好了?美国都不骄傲,中国能骄傲吗?

正文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一系列演讲中,中国都是一个频繁提到的词语。而与以往美国总统提到中国时总不免语带嘲讽、奚落甚至指责不同,奥巴马谈到中国,更多是表达羡慕、感叹和自省,这或许正体现了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的新的世界观——世界正进入美中和平竞争时代。

以2010年5月奥巴马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演讲为例,奥巴马两次提到中国,反复强调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使美国面临激烈的竞争考验。

一次是在谈到匹兹堡兴衰时,奥巴马说,美国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为“从中国到印度,再到欧洲”,这些国家都认识到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投资;一些国家更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互联网宽带,并加大在清洁能源和技术领域投资,以此赢得未来竞争。

由此,奥巴马得出结论:“当世界加速前进时,我们承受不起旁观的代价”,“美利坚合众国成为地球上最繁荣的国家并不是出于幸运或偶然,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每当美国人遇到世界发生变革时,我们和它同时变革”。

另一次是在谈到创新问题时,奥巴马说,美国必须为21世纪的竞争奠定基础,让更多美国人获得新的就业岗位,“因为毫无道理中国可以有世界最快的火车,而宾夕法尼亚的农村却没有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奥巴马进而发挥说,从建设第一条铁路,到建设跨州高速公路系统,美国一直处在世界竞争的前沿,而面临新的国际竞争,“我们将继续投资,立刻进行投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信息技术进步,促进制造业的提升,建造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我们同时要加大对那些能创造新工作、新产业的思想火花和技术的投资。”

在201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也多次提到中国。比如在谈到迅速落实政策的必要性时,奥巴马感慨道,美国人总是习惯于拖延,“但中国修复经济不等人,德国不等人,印度不等人……这些国家不甘于扮演第二的位置。他们更加重视数学与科学。他们正在重建他们的基础设施……”

奥巴马自我“揭短”的美中竞争情结,在我看来,更多是一种“知耻近乎勇”的自省。他以中国为参照物,不过是唤起美国人的危机感,最终的目的,还是让美国更上一层楼,用奥巴马的话说,美国应该永远是“世界第一”。

对中国来说,奥巴马的夸奖,其实更是一种鞭策。正如美国仍存在不足一样,中国显然也存在诸多的挑战。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人能认识到面临的激烈竞争,作为后起者的中国,更应该认识到前路的艰险,更应该有变革的勇气和魄力。

本文发表于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