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阴谋”
9903100000065

第65章 一曲《茉莉花》后的文化惰性

第六十五章 一曲《茉莉花》后的文化惰性

背后故事

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当记者。在几乎每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总会听到《好一朵茉莉花》的悠扬曲调,外国人听得熟悉,中国人听得亲切。

但是,也有一些外国朋友会感到困惑,他们开玩笑对我说:“你们只有这一朵花吗?难道没有其他的桃花、樱花、玫瑰花……”

有的,肯定有的。从我们古代的诗歌到近现代的流行歌曲,中华文化中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花;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真正走到国际、能为外国人熟知的,真的好像就这一曲《茉莉花》。

《茉莉花》流传到国际已有两百多年了,我们新中国成立也已有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已超过30年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上依然乏善可陈,这不正说明我们在对外推广中国文化上存在“惰性”吗?

2006年,中国著名歌星宋祖英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独唱音乐会,主题仍是茉莉花。我听后真的觉得很亲切,但真的也觉得,这种文化惰性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中国的艺术家们,你们还应该向世界展现更多同样美丽的中国花!

正文

2006年10月,我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听了宋祖英的独唱音乐会。演出很成功,掌声雷动中,宋祖英三次谢幕,还加唱了一首英文歌曲。

也再次听到《好一朵茉莉花》的悠扬曲调。宋祖英献唱的这第一首歌,婉转,动人,富有独特的韵味。这也是晚会的主旋律,主持节目的杨澜打趣说,宋祖英就是来自中国的一朵茉莉花。演唱台上方是宋的拼音SONG,O中是三个楷体汉字“茉莉花”。SONG,在英文中是歌曲的意思,一语双关,确实巧妙。

我理解这种节目的安排,《茉莉花》是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歌曲。献上这首歌曲,没有不博得满堂彩的。最近几年,在国外演出的中国剧目,少有不演唱《茉莉花》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才思如张艺谋者,献上的也是《茉莉花》、《中国红》;2005年,在美国登场的中国文化节,还是演唱了美丽的《茉莉花》。

茉莉花呀茉莉花,身为江苏人,我从小就听母亲吟唱——母亲的歌谣是永远不会有“审美疲劳”的;更何况,身处国外,听到熟悉的旋律,更生发思乡之情。

但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来看,几十年了,我们似乎还只有一首《茉莉花》让外国人所熟悉、喜欢,真未免太少了,与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很不相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种尴尬。更何况,传播这首歌曲的最大功臣还是外国人。

按中国民歌研究学者乔建中考证,早在18世纪中叶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球》中,就记载了《茉莉花》的歌词。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1804年所著的《中国旅行》一书中,将《茉莉花》最早介绍给了西方。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创作以中国公主为主人公的歌剧《图兰朵》时,采用了《茉莉花》,这才让这首中国民歌广为世界所知。

《茉莉花》成了中国音乐和中国的象征。这几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频繁演唱,更使这首歌为外国人所知晓、吟唱。一些外国有心人也分析,中国人喜欢在国外演唱《茉莉花》,因为它旋律优美平和,符合中国人“以柔克刚”的个性,在文化交往中也显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对付威胁论的一个有效手段。

不能讲外国人的分析没有一点道理。现在的国际竞争,既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较量,也是文化、教育、公关等“软实力”的比拼,《茉莉花》让外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和缓、柔美、魅力,何尝不是一种“软实力”的表现呢!

但就像“一花独放不是春”,一朵茉莉花,哪怕代表了中国民歌的最高境界,毕竟只是中国众多优美歌曲中的一首,它代表了春天,但不会是完整的春天。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要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需要更多类似《茉莉花》这样的作品。

现实却正好相反。如果说在外贸上,中国现在存在着顺差,顺差最大来源地就是美国;但在文化上,中国却存在着显著的逆差,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要超过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

文化逆差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其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在目前中国崛起的关键阶段,如果任由猜疑、偏见甚至妖魔化中国的思维占了上风,对中国的发展战略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就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异彩纷呈。这里就要克服“文化惰性”,不能总是一曲《茉莉花》,不能总是躺在前人的树荫底下了。在保留《茉莉花》等优秀歌曲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介绍更多优秀的、体现中华民族深刻民族内含的作品,让其他作品也达到《茉莉花》这样的知名度。

《茉莉花》体现了这种魅力,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这种魅力。在以后中外文化交流上,我希望听到《茉莉花》,我还希望看到更多的美丽的花。

本文发表于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