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牛尔18年
10127200000017

第17章 送行者(2)

而我第二次与“狂牛病”的关系,则是2001年的农历年前夕,我在台湾蜜纳担任公关训练经理……

当时,台湾卫生署公布了一项令人恐慌的信息,就是发现狂牛病的疫情扩大,从英国蔓延至将近整个欧洲。因此,卫生署公布不得进口13个欧盟国家的化妆品牌中含有从牛、羊等四只脚的动物身上萃取来的成分的化妆保养品。

简单说,就是如果化妆品中有什么成分萃取自牛、羊身上,例如胎盘素、胶原蛋白、活细胞之类,就不能继续销售。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搽含有这些成分的保养品会导致“狂人病”,然而,农历年前卫生署放出的这个定时炸弹,搞得所有新闻台都将这则新闻视为重点头条,大幅报道。

那时,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还有点侥幸地说:“好险!”因为当时,公司所代理的希思黎(Sisley)化妆保养品,本来就以天然植物成分而知名。反而当时素以“活细胞”疗法著称的蓓莉(La Prairie),成为媒体竞逐的焦点。

然而,也许这个新闻也搞得欧洲沸沸扬扬,Sisley法国总公司也传来了一纸声明传真,说明Sisley的产品并没有添加任何疫区来源的成分,请消费者安心。然而,Sisley却有一款“胶原蛋白”晚霜,为了让消费者更加安心,我还写英文信传真至法国,想要再度确认这款面霜的来源没有问题。法国方面也很快地传来回复,说这个产品的成分来源没有问题,因为正值周末,下周便会传真一份实验室主管的签名文件,以示负责。

结果,可能因为我与媒体关系不错,有两家有线新闻台希望我能协助他们,以一个业者的立场来说明,让消费者更加安心。因为周末,记者赶着上这则热门新闻,虽然,我表明公司所代理的品牌形象,其实比较没有立场来说明此事,但一方面拗不过记者的请托,另一方面觉得以正视听,让消费者放心,也没有什么坏事。

硬被新闻剪接,转成“狂牛商品”,马上抗议停播,要求说明以正视听

于是,周末的下午,我人到台北SOGO百货,接受记者的采访……

“请问你们有没有接到恐慌民众的质疑?”

“嗯,当然没有,因为公司的产品向来都以纯天然植物萃取为主,所以产品完全没有问题,请民众放心,甚至,我们已经联络法国总公司,法国公司表示一切没有问题,总公司方面在下周会提出完整的证明。”

采访结束,我还赠送公司的一些产品给两个有线电视台的记者,继续回到公司加班。晚上6点,当我还在公司加班,一家有线电视新闻以“头条”方式报道了一则引发争议的新闻,美丽高雅的主播念出以下的内容:

晚间新闻主播播报:“欧洲爆发狂牛病疫情危机,卫生署紧急宣布禁止欧盟疫区的畜牧品进口;现在连爱美的女士都要小心了,如果你的保养品有来自法国等疫区国家,这些保养品可能就有问题了,甚至,一直到记者发稿为止,有法国业者还拿不出相关的证据,一直要等到下周才会提出说明,以下是来自记者xxx的报道。”

(接着,记者采访现场的画面,这时出现我的“剪接”说明。)

“请问你们有没有接到恐慌民众的质疑?”

“嗯,当然没有,因为公司的产品向来都以纯天然植物萃取为主,所以产品完全没有问题,请民众放心,甚至,我们已经联络法国总公司,法国公司表示一切没有问题,总公司方面在下周会提出完整的证明。”

我接到来自同事关心的电话,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阵狂怒,接着,我马上打电话给这位记者提出抗议……

大约晚上8点,我才联络到这位记者,记者表示她也不知道有此情形,她说带子交给主管就下班了,没想到会造成如此的情形,她也感到很抱歉,但是,这些行为与她无关,都是她的主管来进行新闻的制播与剪接……

我的好心(应该说是台湾话的“假厉害”),结果给公司造成伤害,这个事件让我自己也很受伤,但我觉得,自己捅的娄子,就要自己来解决,我马上打电话给我的老板,报告这件事情发生的始末,以及自己将采取的处理方式。接着,我继续打给这位记者,说明这件事情对我方造成的伤害,同时,请她要求主管立即停止播出这样扭曲事实的报道,也要求她为这个事件,提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一直到晚上10点,整点新闻中这个头条才被撤换……

我也同时注意到另一台的报道,还好,这个新闻台比较客观,并未扭曲事实。但我还是致电给这位记者,说明经过,希望也能得到她的协助。

隔天周六,我再度与两个有线新闻台记者约在台北SOGO百货,记者则从持续报道的角度,询问消费者对这个法国品牌的感受,当然,之前我也已经向专柜人员及消费者关于整个误会发生的经过提出说明,请消费者安心,一位忠实顾客也很帮忙地接受采访,表明对产品完全没有疑虑。

同时我再度入镜,切一个新的角度,讲解过年时一般民众该如何选择天然植物保养品,来帮助自己的肌肤除旧布新……

接受电视采访,宜简单快速直切重点,减少被渲染曲解的机会

事后检讨,我觉得从这个事件中自己学习到的,就是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不同。平面媒体,为了能让采访的记者有比较多的发挥,必须提供比较多的说明,来让记者了解,通过记者的笔触,再将事件传达给读者;电视媒体,则回答问题以简单、迅速说明重点为宜,以免让比较有心渲染的人,将所表达的意见给曲解。

2003年年底,这次轮到美国又爆发狂牛病疫情,相较前次,这次有可能造成更多的骚动,台湾卫生署这次也公布化妆保养品的成分来源,不得来自美国牛及美国羊。然而,这次媒体的态度,就显得冷淡许多,而化妆品公司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没有记者再去追问美国哪个化妆品品牌。当时的我,也已经不在先前的公司,而转换到网络保养品的研发工作。然而,听到狂牛病,心里???是会有一些酸酸的感触……

忘了说,自己有没有注射恢复青春的“活细胞”……

虽然,我很想体验一下,然后将这整个内容写成体验经过与后续的心得,然而,想想这些羊妈妈,还是算了。有个贵妇朋友还跟我说,她有一群朋友都有注射活细胞的经历,结果,这些朋友还是有人嫌自己胖,有人嫌自己老,只有一个朋友真的变年轻了……

我只瞅着她,忍住不说,等着她告诉我这个有趣的答案:

“因为她请了一个私人教练,她每天只能吃西红柿,固定做跑步、瑜伽运动,结果她瘦了8公斤,人真的感觉变年轻了!”

老牛心语

对电视媒体发言,应该迅速、扼要,不需要过多解释,以免让媒体或观者的想象与真实有出入,或是经过剪辑之后,完全走样。以我经历的因狂牛病媒体质疑化妆品的安全性为例,应该以温和、有信心的语调,说出:“产品没有问题。”不需要解释过多。若媒体再追问,答案还是:“请民众放心,产品绝对没有问题!”

发言失当以致给公司造成损失,这时应该勇于承认错误,而非推卸责任,同时用积极的态度迅速解决问题。

日前民众间又爆发对美国带骨牛肉及内脏进口台湾的疑虑,老牛认为,多吃蔬菜、水果,不但对皮肤好,避免狂“肉”症的恐惧;同时,在现今全球粮食资源与环保议题被高度关注的时刻,多吃菜,少吃肉,也是一种帮助解决地球生态及粮食危机的做法。

挑战极限的狂牛儿

看了牛尔这篇文章,他提到自己接受采访被移花接木、曲解原意的惨痛教训,不由得想起自己类似的经验,而且夸张的是,那次我连一句话都没说!

那是一则有关医疗事故的电视新闻,有民众接受脉冲光的治疗,因为使用能量不当,造成肌肤被灼伤。记者的旁白在描述新闻事件时,荧屏上出现的镜头,居然是我已经不记得多久以前接受采访时示范脉冲光操作的资料画面!虽然只有短短几秒,而且带着护目镜,一般观众根本看不清那位医师的长相,可是,我自己一看就认得!虽然我知道不会因为这样就被误认为我就是那个有医疗疏失的医师,但自己还是感觉怪怪的……

当然,就如同牛尔所说,各类媒体本来就各有其特性,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把资讯完整传达,有其困难性;再加上记者们的专业是报道,是如何把新闻做得“精彩好看”,并非医学或保养,有意无意间加以断章取义、渲染夸张,在所难免。我也曾被其他科别的医师笑过:“你们皮肤科也太夸张了!香港脚也会变蜂窝组织炎,青春痘也会变蜂窝组织炎,蚊子咬也会变蜂窝组织炎……”我也只能无奈地回答:“没办法啊!记者会问最严重会造成什么问题,有一次还问会不会造成败血症休克呢!”

所以,我们只能一方面自己小心,一方面期待大众能多参考各方意见,不要单被一家媒体左右,随之起舞了!

看牛尔提到狂牛症,忍不住想偷偷爆料,牛尔自己也是狂牛一个喔!发狂工作、发狂玩乐也就算了,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要不断试验自己忍耐力的极限?为什么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意志力?

大家知道,富有实验精神的牛尔,有新鲜事物都会去试试,更何况和他工作领域关系密切的医学美容,身为意见领袖,当然更得亲身体验看看,才能够和更多人分享他的心得,这点我完全能够理解。我纳闷的是,为什么都不爱用麻醉药?为什么明明可以比较不痛却硬要逼自己忍耐?宁可忍耐疼痛去换取被麻醉的时间用来工作,这不是“狂牛儿”是什么?

2009年年初,我看了《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这部电影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受到影迷一致的肯定,电影以入殓师的工作为主轴。对照剧情,我在工作生涯中也有几次深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