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牛尔18年
10127200000019

第19章 一本书的诞生(2)

耶稣曾说过:“要用你的手跟你的心为上帝去爱、关怀更多的人。”而牛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在用心对待周遭的人、事、物,同时他将这份心放在化妆品上,用属天的智慧、良知、良能为大众分辨哪些成分是最好的,同时将化妆品的美带给大家。我期许牛尔能成为全球化妆品牌产品研发的鉴赏分析师,他值得获得全球化妆品实验室的尊重,甚至,创造超越全球的更高成就,替亚洲人争光。

记得有一次,心湄说她做梦的时候,突然梦到我在调保养品,结果大概实验失败,突然……“轰”的一声,就把实验室给炸烂了。虽然,想到那个画面,我也觉得很好笑,不过这个梦境实际发生的概率应该很低。

上电视教大家DIY面膜,意外促成第一本DIY著作

不可否认,许多人一说起我,马上联想到的就是保养DIY或是化工原料行,甚至有人说,我大概在第一化工行有股份,否则,应该不会让他们现在生意那么好。当然,老牛必须严正声明,这不是事实!然而,DIY美容书,的确为我的美容生涯,开启了一片康庄大道。但我之所以会以DIY路线闯荡江湖,则又是一个偶然……

可能因为平面媒体美容记者朋友的推荐,1999年11月8日,民视电视台《消费高手》节目的执行制作许瑞莲,请我上节目,策划一个一小时的面膜DIY单元。当时我在台湾蜜纳担任训练经理,由于老板的宽容(因为,有些老板会觉得既然身在公司,怎么可以讲述无关公司产品的题材!),我就答应了这个新鲜、有趣又容易胜任的美容单元。

从小,我对天然美容护肤的信息就特别感兴趣,甚至,我还会自行实验,调制一些基本又简单的面膜,例如,将蛋清加一点点盐,涂在容易长痘痘的部位……

由于收看民视《消费高手》节目的观众大多是白天在家的婆婆或妈妈,因此我在节目当中所设计的面膜也尽量以简单、方便、贴近生活为主,好比原料为绿豆粉、蛋清、酸奶、沙拉酱……将这些非常容易取得的材料互相搭配、组合,就可以制成面膜。

我还记得录像当天我起了个大早,准备了一些锅碗瓢盆和材料,穿上很休闲的衣服,骑着摩托车就到了电视台。到了节目现场,主持人支艺桦也已准备就绪,结果节目一进行,我便以轻松、风趣的说话口吻,与艺桦将这一集的节目顺利录制完毕。也由于艺桦对现场的掌控能力相当好,所以节目的录制几乎不会有NG的时候。而《消费高手》在当时也捧红了许多专家达人,例如免疫高手孙安迪博士,体适能瑜伽高手陆文灏,都是因为这个节目而被许多观众所认识。

2000多通索取面膜数据的来电,使电视台只得新增热线应对

没想到,这一小时的轻松录像,竟然获得了出乎意外的效果。有一天,艺桦跟我表示,她每天都会请助理统计节目之后的来电数量,借此来判断哪一个单元会比较受观众的喜爱。她还怕我不相信,特别拿出一份统计报表给我看……

“牛尔,你看,去年从1月到12月,你来的这一集效果是最好的,光是索取你的DIY面膜资料的来电,就有2000多通,比第二高的来宾还要多出1倍以上!”

当时,我只觉得自己很幸运,既能兼顾自己的工作,又能在这个节目中受到观众的肯定。

我与支艺桦的相识源于《消费高手》,但是几年下来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处女座的支艺桦具有慢热的个性,但是一旦成为她的朋友,就是她永远的朋友。

我想,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的一大原因,是我们同样是1961~1970年出生的人,在为人处事方面有许多共同的价值观,我一向欣赏她为人正直、低调、嫉恶如仇的个性。

之后艺桦陆续为该节目策划第二次及第三次美容保养DIY单元,同时也经常邀请我在节目当中主讲其他不同的美容专题。然而,最受观众欢迎的,应该还是这个DIY单元,我记得第三次的美容DIY专题在2000年7月播出之后,观众电话大量涌入,使得节目中的客服专线瘫痪,不得不另增线路应对。

2000年的情人节,我还记得与一群以前的同事,由于大家都是单身,就相约一起去东区饮茶。而当时我因为工作压力与投资股票失利,整个人胖了一大圈,当我挺个34英寸的大肚子,穿上邋遢的短裤,脚上穿着老土的拖鞋,走在SOGO百货公司前面的时候,有一位我不认识的年轻妈妈,推着娃娃车,远远地就跟我挥手,同时叫我的名字,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已经有点知名度,不能再随便穿成这样走在街上了。

也由于DIY单元受到欢迎,民视文化发行部门主动找上我,邀我谈出版美容DIY书的计划。

民视找我出书?!由名人挂名,我当影子作家--我马上答应

有人要找我“出书”!!我马上就点头答应。从2000年年底开始,我先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书的内容写完。同时,为了清楚区分自己的角色,白天,我专心在公司上班,回家之后,再利用睡前的两个小时进行写作。

印象深刻的是,那时每天从台北南京东路的公司骑摩托车回到新店的家中,已经是晚上10点之后,我通常会顺道在台湾大学附近的小吃摊上,随便买些晚餐。回到家后,母亲通常已经就寝,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吃晚餐,玩着电视遥控器,一边休息,试着尽量将脑袋“放空”。然后到了12点,通常这时已经是我准备睡觉的时间了,然而,为了写书,我有计划性地在书桌前,强迫自己暂时清醒,进行两个小时的写作。

就这么每天两小时,周末则增加写书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将10万字的书给写完了。而且之后正式出书过程中,还发现内容太多,筛掉了大半的内容。

接着,我就主动与民视的文化发行部门联系,可是这时候却发现出版成了问题!

因为,我不是名人!

民视当时的文化发行部,希望我能够搭配知名艺人来推出此书,靠着名人的光环,来为这本书加分及制造话题。从我当时尚在化妆品公司工作的身份而言,能够有自己的作品出版,已经是很大的突破,我并没有拒绝这样的配合出书方式。

其实,在出版界,许多艺人挂名出书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真正在艺人背后执行的则是所谓的影子作家(Ghost Writer),艺人靠出书增加曝光的机会,而影子作家,则靠出书赚稿费钱。

出书却碰到无艺人配合,计划将胎死腹中;支艺桦鼓励我自己站出来

我还记得当时有两个进口化妆品牌,通过人力中介,对我进行挖角,我直接告诉这两家公司我准备出书的计划,结果两家公司的人事主管,都分别表示:“出书怕会与你未来扮演的角色有冲突,书可不可以不要出?”

这时,我才觉得自己老板的宽宏大量,因为我的出书计划,当时我的主管及老板都已经知悉,然而,他们却没有对出书的事情予以阻挠。实际上,站在主管及老板的立场,他们非常可能会这样想:

“出书,会影响牛尔的工作绩效……”记得当时,我将民视想要找我出书的计划告知我的主管--台湾蜜纳的杨总经理,结果杨总完全没有面露不悦,笑笑看着我说:“嗯,那很好啊!”

之后,我一有机会,也会与蜜纳的张董与杨总分享我写书的过程,他们不但没有漠视,竟然也会与我分享一些在这方面的看法。可见,他们是抱着祝福的心看待我出书的事的。但也因为如此,我在工作中丝毫没有懈怠,不敢马虎,也深怕给同事留下不好的示范。

不料,当时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找不到适合的艺人配合,出书就成为一个一时搁置的案子。

大约过了3个月,我厚着脸皮,转向支艺桦求助,希望她与我搭配出书。一开始,艺桦不忍拒绝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完成梦想的机会。但到后来,她看我为这本书所付出的心力,正直的她又觉得,她没有必要这样占朋友的便宜,同时,这本书她也没有实质的参与,因此,艺桦婉拒了原本合作出书的计划:“牛尔,这本书是你写的,我既没有参与写书,凭什么沾这个光、出这个名!”

她还鼓励我:“如果这本书是有市场的,你不要怕,更不需要我来搭配,反正我一定帮忙,一旦出书,一定帮忙邀你上节目打书……”

支艺桦的这番话,点醒了我,让我看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做。我开始寻求一些出过书的美容记者的协助,很幸运地,通过这些朋友的穿针引线,我将稿子送给当时时报出版的主编心岱,结果,她觉得“美容DIY”的主题在当时的市场还算新鲜,于是,这本书终于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了!

这本前所未有的书让我历经艰辛,觉悟自己才是掌舵者

但接下来,我又发现出书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由于这是一本以实用、实做为主的美容工具书,文字虽然有辅助作用,然而,整本书的图片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到这时候,我发现,这书其实我只做了一半。

不过头已经洗下去了,如果再搁着,我不敢期待时报的主编会有更积极的动作。既然做了,我就要把整本书做到“到位”吧。

接着,通过介绍,我找到摄影师、拍摄场地以及拍摄保养情境画面的Model……

也许有人觉得,其中有些部分,为何还要我自己来进行?例如,拍摄Model保养的情境照片,以及租借饭店场地,这部分不但会增加预算,还会花费许多时间,而这本书只要将DIY的材料、成品拍摄清楚即可,缺少情境照片,???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一定要,大可以直接调取现成的片子,甚至,很多书,还会使用一些免费的Model图档。

但从一开始谈出书,走到这个阶段,我渐渐清楚,自己才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掌舵者!因此,对出版社这一方,我不会有过多的期待。因为,一个出版单位会考虑现实问题而拼拼凑凑,很可能到最后,为了节省成本,让自己的心血不能完整呈现,即使书出版了,也不会是我所喜欢的风格。

我并不计较这本书是否能卖,而且书卖不卖,也并非我能掌握,但是,我所能掌握的,就是尽我所能,将书的“质量”做到最好!

母亲怕我付出过度,为赔钱伤心;Model分文未取,情义相挺

当时,母亲看到我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之中,所付出的时间与心血,怕我会对出书抱太多的期待,担心我会无法承受书卖不好,连原本的工作都可能失去的压力。有一天,在一个我同样晚归的夜晚,母亲坐在沙发上等我,我未察觉有异,只是打开刚买的面线果腹,这时,母亲对我说:“这本书出了之后,你不要有太大的期待,还是好好将现在手边的工作做好……”

我清楚母亲的用意,她是害怕我到时书卖不好,赔钱伤心。但回想当时,我也只有一心两用,夜以继日。可是,也因为这样,通过出这本书的过程,我发现自己的弹性越来越大,潜能可以因此激发……

接下来,我先进行工具书的DIY面膜的拍照部分,从准备材料、现场面膜调制到摄影完成,光这部分,大约就耗了整整4个工作日,花了两个周末假期的时光。再来,就是关于“美容情境”的部分,我先敲定Model,一位是当时Sisley的专柜小姐,她有一张精致的上镜小脸,而且不仅她在拍照方面完全不比专业Model逊色,同时她分文未取,义气相挺,还直对我说,只要送她一本书就好了。另外,我还找了一位曾在《Men's Uno》男模大赛的冠军男模与她搭配,租了半天国联饭店的套房,作为拍照场地。拍照当天,我扮演这两位Model的化妆师及入镜指导,而在这之前,我也已经参考多本国外的美容保养书,大概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要呈现的照片情境,因此,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将许多情境保养的画面顺利完成。

买到材料才能DIY,我开先例地介绍购买地点,未料造就一条街

而最后,还有一个部分要完成,就是如何采买书中介绍的比较专业的保养品原料,例如乳化剂、起泡剂、高岭土、植物精油、抗菌剂等等。由于有些材料必须在“化工原料行”购买,有些又可在“天然植物用品店”找到,因此,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在比较原料的质量和价格。

我参考了许多先前市面上的美容DIY书籍,我发现这些书的问题就是,说了半天,一些比较难取得的原料,完全没有提供相关的购买信息,但是,那也等于打消了读者想要DIY的热情!

因此,我在书中罗列了一些原料购买的信息,并提供购买价格、每个DIY产品大约的制作成本,甚至,也拍摄了这些店家的相片,让没有去过化工行或是保养品空瓶专卖店的读者,也能大概从相片之中对这些店家有一些基本的印象。

关于这个部分,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我找第一化工行合作并给我赞助,所以书里面所有的原材料、工具的采购,都是有化工行的协助。

但是,情形完全不是这样……

事实上,像化工行、空瓶专卖店这些贩卖比较专业、特殊材料的商家,原本的经营方式是扮演大盘供货商的角色。因此,对于零售这部分,原本的消费者只是一些专业的美容师、医师和学校老师等,他们为调配配方所用。而对于我出美容工具书,将商家推荐给一般民众,商家的态度则趋近保守,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

对我而言,推荐这些商家,纯粹只是为了帮助想要DIY保养品的读者,购买到他们所需的材料。因此,所有的材料,都是我自己之前就已经购买,然后觉得真正可以推荐的!

全程自制要求质量,终于说服主编全彩印刷

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关卡,就是我要说服主编心岱将这本书采用全彩印刷。原本她在这部分希望节省成本,依照当时美容书惯用的模式,就是两页黑白、两页彩色。然而,追求完美的我,这时以一种近乎恳求的方式告诉她:“心岱姐,这本书从购买原料、瓶罐,租场地,定Model以及拍照的费用,我花了将近30万(近6万元人民币),这部分我不计成本,也没有让你们来付这笔费用,为的就是将书的质量做到最好,让这本书在众多书籍之中,受到瞩目……您也看到,这些照片的质量,真的很不错。但如果您这边用黑白印刷,就会失去这些好照片的拍摄意义。所以,您这边是否也能退让一步?因为我没有要求您这边提供摄影补助,所以,是否能以全彩印刷?……”

结果,心岱姐被我说服,这本历经波折的书终于得以出版,也让我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相当于人民币20万)!

之所以要对这本书的出书过程,巨细靡遗地描述,一方面,是要感谢许许多多帮助我的人,由于这些人的认同与协助,才能让这本书出版;另一方面,则要与您一同分享这个过程……